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的三國霸道人生》第一百零八章 接收流民 欲建城池
  董卓正式執掌幽州之時,天下各處旱災嚴重,作物絕收,蝗災四起。

  許多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

  朝廷又行動遲緩,導致大批百姓四處逃荒,餓殍滿地。

  董卓不由心生憐憫之心,令賈詡廣傳天下:

  幽州廣納天下受災百姓,分田免稅,分發種子工具,同時施粥救濟,以度難關。

  此傳言一開,天下百姓猶如抓住救命稻草,紛紛拖家帶口,只要有一口氣在,均往幽州而來。

  幽州為大漢十三州的邊塞之地,地廣人稀,整個州域不過200多萬人。

  如此大的地域,自然需要許多人去填充。

  此時對其他地域來說也許是天災人禍,但對幽州來說卻是天賜良機。

  而其他各州見朝廷沒有下令開倉放糧,也沒有救援之策,只能等聖旨下發。

  各地百姓,不是餓死就是暴動。

  而此時一些頭戴黃巾之人,更是大肆宣揚教義,蠱惑百姓入教。

  百姓如今朝不保夕,但凡一點希望,無不當救命稻草。

  於是短短數日之內,便有不計其數的百姓加入。

  黃巾雖然收獲了許多信徒,但是也解決不了溫飽問題,故此還是有大部分百姓前往幽州。

  甚至有許多已經入教的百姓摻雜其中,這也是黃巾幾位首領授意。

  幽州如此多的百姓驟然湧入進,未來運作必然是一個人口大州。

  不少黃巾頭領均有圖謀之意,若是信徒潛伏其中,將來起事也許能獲得更大的助力。

  但同時又顧忌董卓威名,所以大多只是基層信徒進入,高級管理人員,卻很少進入幽州,唯恐被盯上。

  董卓見湧入幽州之人日勝一日,天下百姓,不遠千裡,紛至遝來。

  也派出幾位留守漁陽文武乾將,率軍一路攜帶糧草支援,盡量減少路途,百姓損失。

  百姓本就食不果腹,又千裡迢迢前往幽州,必然有很多百姓死於路途,對此董卓也無法。

  即便是不到幽州,也沒有其他活命之法。

  此時盧植皇甫等人已回歸朝廷,朝廷清流又恢復一些聲勢,見天下百姓流離失所,嗷嗷待哺。

  諸人聯名上疏靈帝,下旨開倉放糧救援百姓。

  頓時朝堂又一番爭吵,盧植等人心中悲涼,怒氣勃發,朝堂之上直斥其他朝臣為朝廷蛀蟲。

  盧植等人本就耿直,也不懼奸逆發難,依然當庭直諫。

  天下靈帝上位以來,屢屢受挫,此時見了也頗為解氣。

  有意偏袒之下,最後一番推諉決定,才決定開放幾處糧倉,以救濟災民。

  而此時已有許多蒙難百姓流入幽州,各地壓力大為減輕。

  如今朝廷放糧,按理應能有效的救援百姓。

  盧植等人卻依然憂心,他們深知大漢官員弊病。

  聖旨雖定,要下到地方,至少需要數日,糧食能否分到百姓手中尚未可知。

  正如眾人所想,朝廷旨意下發之後,各地官吏行動遲緩。

  即便是行動了也是敷衍行事,要麽不開倉,要麽開了之後,稀湯寡水。

  至於糧草最後去了何處,只能問當地官員。

  天公不作美,百官不作為,以致百姓雪上加霜,時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而相比之下,幽州百姓就如生活於世外桃源。

  幽州接收百姓,在田豐等人主持之下,辦的如火如荼。

  董卓將所有人都調動起來,文武乾將均前往地方輔助安置流民。

  早先拿下幽州之際,董卓就利用異族之名,將整個幽州不配合的世家豪族連根拔除。

  如此不但祛除了一切不安穩因素,有助於順利掌控幽州,同時得到大量財富和土地。

  剩下的漏網之魚,對董卓的手段,恐懼不已。

  對董卓之令,更是完全言聽計從。此時幽州大收天下流民,幸存的豪強士紳也都積極配合。

  黃忠等人,都專注於行軍打仗,治政或力有不逮。

  因此董卓分別派了陳宮簡雍等人前去輔助治理地方。

  董卓在幽州漁陽,廣陽,右北平等地,劃出一片碩大的地域。

  後帶領馬鈞劉燁,以及新投的幾百位工匠,打造了一副龐大的城池草圖。

  同時將大批的流亡百姓安置在附近,準備建一所理想中的超大城池。

  董卓取名為燕城,讓百姓們以工代賑建設城市,作為以後幽州治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