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秦有銳士》第九十四章 3閭大夫
  翌日,秦王蕩至城內的館舍,指名道姓欲見屈原。

  一國之君,尚且這般禮賢下士,對於自己登門拜訪,屈原怎有拒絕的道理?

  盡管後者厭憎秦國,但這只是從家國的情感角度上的,與秦王蕩,屈原自認為並無私怨,亦無交情。

  “屈子!”

  “秦王!”

  秦王蕩甫一進入這間館舍,屈原便忙起身過來,與他作了一揖。這宛如“夫妻對拜”一般的禮節,秦王蕩已經麻木了,習以為常。

  這種禮節在於平輩或同級之間的人,亦或是友人之間的。

  他這麽做,就是在把屈原當做自己的友人。

  屈原忙道:“秦王,請坐。”

  “多謝屈子。”

  秦王蕩安然入座,與屈原對席而坐。

  後者一副受寵若驚的模樣,道:“秦王何故至此?鄙舍簡陋,秦王欲見屈原,可召之也!”

  “屈子,今日寡人……不,蕩非是以秦王身份來與屈子一會的。蕩希望能有屈子你這麽一位良師益友也!”秦王蕩的臉上浮現向往而又顯得真摯的神色,極具信服力。

  對於屈原,秦王蕩是十分的敬重的。其命運坎坷,正直、忠君、愛國,才華橫溢,所有為人臣者最良好的品質似乎都聚集在他的身上,可謂是治世之良臣也。

  屈原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根正苗紅的楚國公族子弟。

  屈原在原來的歷史上歷仕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代君主,在這個“橫則秦帝,縱則楚王”的時代,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王的寵信,位居左徒、三閭大夫。

  他曾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

  但是因為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王的疏遠。

  屈原幾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之後,聽聞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據說後世的端午節劃龍舟,就是由此而來的。

  “屈原何德何能,敢為秦王的良師益友?”屈原滿臉謙遜地道。

  秦王蕩歎道:“屈子莫要謙虛。蕩雖遠在鹹陽,但對屈子你是慕名已久啊!屈子之《離騷》堪稱千古詩篇,僅此詩篇,寡人便能說,天下才共一石,屈子獨得八鬥,自古及今共用二鬥!”

  聽到秦王蕩這般誇讚自己,屈原不禁感激涕零,說道:“秦王所言,真是羞煞屈原了。詩詞歌賦,不過微末伎倆,傾訴憂愁之作,上不得台面!若是可以,屈原更願意登堂入室,出將入相也。”

  屈原所求的出將入相,可不是一句虛言。

  眾所周知,這個時代幾乎人人尚武,貴族子弟更是大多文武兼備,上馬可統兵作戰,下馬能安邦治國的不可計數。屈原便是其中的一位。

  屈原居樂平裡,其雖出身貴族,但因自幼生活在民眾之中,加以家庭的良好影響,故而十分同情貧窮的百姓,從這時起,小小年紀便做了許多體恤民眾的好事,博得了眾口一詞的讚譽。

  當年秦軍犯境,屈原便組織樂平裡的青年奮力抗擊,他一方面居高臨下地對青年們進行思想教育,一方面巧用各種戰術,機智果敢地給敵人以沉重打擊,

一展其非凡才華。  可以說,屈原是有大才的,但非是他懷才不遇,而是他的性格缺陷導致他無法取得如商鞅、管仲一般的成就。

  當然了,其實這也不能苛責屈原。

  人無完人,屈原有大才,但是楚王卻沒有給他施展的舞台。也能說是給了,但支持的力度不夠!

  “屈子大才,可惜楚王昏聵,無識人之明,楚國讒臣眾多,容不下屈子。若屈子入秦,寡人當舉國予爾,讓屈子盡其才,一展抱負!”

  秦王蕩拋出了橄欖枝。

  舉國予爾,便是以相國之位予之。秦國原來的相國田需,因張儀卸任,而回到魏國繼續擔任相國,故而秦相之位空缺。

  相國之位,對於秦國來說是可有可無的。

  因為自從秦王蕩設置左右丞相之後,相國的權力就為左右丞相所分攤。

  但屈原卻毫不動心,搖頭道:“秦王,請你不要汙蔑楚王,汙蔑楚國。楚王再如何不是,也是屈原的君王,楚國再如何不是,也是屈原的國家!多謝秦王厚待,可惜,屈原無入秦之心也。”

  聞言,秦王蕩歎了口氣說道:“屈子,你憎惡秦國嗎?”

  “說不憎惡,那是欺騙秦王。秦王自己可能都不信吧?”

  屈原笑道:“於秦惠文王之世,秦國欺楚,幾次出兵犯我疆界,又佔我漢中之地,奪我楚地,殺我楚軍,辱我楚國!秦王,無論是丟城失地,還是損兵折將,於屈原來說,都有錐心之痛啊!”

  “屈子,秦奪楚地,秦滅楚軍,齊國又何嘗不是?那你為何要力主楚國拒秦聯齊?”這讓秦王蕩十分的不解。

  聞言,屈原淡淡的笑道:“道理不是很簡單嗎?秦王,依你看秦國與齊國,孰強孰弱?”

  “這不好說。”秦王蕩啞然失笑道:“當今天下,世人皆知秦、齊、楚三強鼎立,各有各的強處,如秦軍雄於天下,如楚地霸於天下,如齊富甲於天下!三者各有所長,實在難以比較。”

  “秦王果真不知?尋常人或許看不出其中優劣,但我相信秦王一定能看出來。屈原早年嗜書成癖,讀書多而雜,石洞讀書,而得巴山野老授經,也曾研讀過法家的一些典籍。屈原發現,秦國之法,與列國有著極大的不同!”

  “請屈子賜教。”

  “世人皆知,秦法嚴苛,然則秦人貴以能守法,習以為常。昔日齊國有管仲變法,魏國有李悝變法,韓國有申不害變法,楚國有吳起變法,秦國有商鞅變法!在這些變法當中,吳起與申不害都失敗了。”

  “管仲變法之成功,使齊國富強,終於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李悝變法之成功,成就了魏國的百年霸業;商鞅變法之成功,早就了今日雄踞西隅,奮擊百萬的秦國。”

  屈原肅容道:“秦王認為,管仲、李悝二人的變法,果真是成功的嗎?”

  “能使一國有所成就,自然是成功的。”秦王蕩一臉牽強地笑道。

  “呵呵,秦王,管仲、李悝他們早已故去,化作黃土一捧,但他們所留下的變法成果可還存否?田氏代齊,薑氏齊國早已不複存在,現在的齊國乃行王政,一國之興衰榮辱,全系於國君一身。君明,則國強;君昏,則國衰!至於李悝之變法,早已在魏國變得面目全非。”

  屈原沉聲道:“唯獨你秦國一家,自秦孝公一代起,銳意進取,發憤圖強,於商君之法,秦國累世遵之。不難想象,能恪守商君之法的秦國,能長盛不衰多久!可能秦遵商君之法一日,秦國便強盛一日。秦王,這樣的秦國,難道還不夠可怕嗎?”

  這屈原還真是什麽話都敢說!

  秦王蕩沉吟了一下,說道:“屈子,寡人承認你說的這些都是實話。然則秦國固強,安能欺楚?自寡人繼位以來,秦國所進行的戰爭,無非是平蜀亂,伐義渠,都是對內的戰事,秦軍可從未東出過半步。”

  “寡人欲成秦、楚、魏三國之合縱,是為應對以齊國為首的列國抗秦聯盟,是為國無兵事之故。寡人繼位已經兩年,專心於內政,而無故伐戰或者伐交也,就這樣,屈子還認為寡人的秦國會對楚國不利嗎?”

  “呵呵,秦王啊,你切莫再自欺欺人了。”

  屈原嗤笑了一聲說道:“你敢說自己無心東出嗎?昔日有我楚國莊王,三年懈怠,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何以也?非是莊王有意怠政,實乃為建立自身的威勢所計!如秦王一繼位,便專心於內政,更為可怕。正所謂厚積薄發,有了堅實的基礎,秦國方能更好的東出,有此為後盾, 秦益強盛,則列國皆為之弱矣!”

  “屈子所言,恕寡人不敢苟同。”

  秦王蕩一臉不悅地道:“天下非我秦國一家獨大,屈子何故懼秦?齊國帶甲百萬,沃野千裡,膏腴之國,君明臣強,與楚比鄰,屈子不是應該更憎惡齊國?”

  “秦王,齊行王治,秦行法治,如何能相提並論?就合縱連橫之事來看,齊帶山河,膏腴之所,然則列國伐齊,何以阻擋?秦國便不一樣,秦有崤函之固,昔日公孫衍發起的五國攻秦,阻於函谷關之外不得寸進,終為秦軍所破也。這,就是屈原主張聯齊抗秦,而非聯秦抗齊的主要原因!”

  聞言,秦王蕩都不得不佩服屈原的戰略眼光。

  其戰略思想,基本上與犀首是如出一轍的。

  公孫衍曾組織過多次對秦國的進攻,卻幾乎均以失敗而告終。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他的策略是錯誤的,而說明各國離心離德,根本沒有很好地貫徹他的合縱策略。

  縱觀戰國局勢,實力雄厚的,向來靠拳頭說話;實力較弱的,只能靠外交手腕。公孫衍首創的合縱策略,是當時弱小國家對抗以求得生存的最好策略,甚至是唯一辦法。

  如果各國能夠按照他提出的策略團結起來,共同抗秦,那麽天下局勢就會發生改變,歷史也會改寫。

  合縱的失敗並非公孫衍的失敗,而是各國君主的失敗!

  當時已經無人能把那些目光短淺,形形色色的君主們凝聚到一起,他們患得患失,左右排徊,即使公孫衍傾盡心血,也是無力回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