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通天塔之青雲仙緣》【一十九】 道法
  歷練之事,雖秦燁多有期盼,但最後仍以師娘蘇茹當日所言那般,暫時被延後了。田不易當日言說此事,所想乃是門中弟子修行之規矩,卻一時未曾考慮到秦燁當下年紀。

  秦燁因時空回溯之故,到大竹峰時僅十一二歲模樣,四年過去,現在成長到十五六歲。即便以上限十六歲計,對修真煉道者而言,這個年紀委實太過年輕。當初宋大仁、何大智突破“禦物境”,早已成年許久,心性智慧成熟,田不易自是放心使其下山歷練。

  換到秦燁身上,田不易經蘇茹提醒後,的確覺得自己考慮欠周。在他看來,老七雖然修為過得去,但畢竟年幼,一無術訣道法護身,二又見識閱歷淺薄,冒失地使他下山,遇上神州浩土諸般異獸讓人擔憂不說,若是再碰見隱匿在暗處的邪魔外道,豈不後果難料?

  田不易不認為以秦燁年紀,能識得什麽叫“人心險惡”!故此便同意蘇茹之言,留他在山上,多多習學道法護身,同時也教授他一些行走在外的常識經驗。

  大竹峰後山。

  太極洞中。

  用於修行之“太極洞”,內裡布置無比簡單。入口至內,當先是一處高大寬敞之大廳,廳內鋪著平整石板,在那石板之下便是銘刻了“聚靈”法陣之主陣陣圖。受此陣影響,大竹峰後山以“太極洞”之天地靈氣最為精純濃鬱,主陣之外,又以輔陣將靈氣分聚在各個修行密室。

  那些密室,便分布於大廳四周。

  大廳往內深入,有一條走道,走道入內,又有幾間石室。石室位置比他處更為深入,也愈發僻靜,石室門口設有沉重閘門,一旦落下輕易不得開啟,故此大多用作師門長輩長久閉關。

  不過最裡一間,卻又不同,此處深入後山岩洞,接連大竹峰地脈,室內被布置了一處“地脈炎火之陣”,運轉之下可以將真元之力轉換為精純元力火焰,借助石室外“聚靈”法陣補益自身,能夠用來煉鑄法寶。

  因為隱蔽之故,此間石室也儲存一些珍稀靈寶之物。

  生性懶散的田不易,今日卻十分罕見的帶著秦燁親臨此處,於此密室之中,他先傳了秦燁“太極玄清道”玉清四層的修行法訣,並為其講解疑惑。而後,田不易不知從何處取出一本藍色封面秘籍,說道:“老七,你在有無閣閱覽歷代先祖卷藏,可知此物為何?”

  秦燁目光落到那封面之上,幾個看起來只是平凡工整的字跡,書寫著“道源五行訣”之名。他不由心中一動,這個名字,秦燁在有無閣中可不知見過一次,當然知道其乃是青雲門十分有名的道家術法!

  當即點頭道:“師父,弟子曾看到過此書之名。”

  田不易道:“我青雲門,由來便以‘禦物法’以及劍訣威震九州,‘神煉禦物’與四大劍訣,想必你也聽過。”秦燁配合地點頭,田不易卻看他一眼,歎道,“遺憾的是,無論‘禦物法’還是劍訣都已然與你無緣。”

  “神煉禦物”,以一己之神而合靈寶之道,只要有一柄合適仙劍,“神煉禦物”修煉有成之後,一劍在手,天地之大任爾馳騁!但秦燁修煉此法,對神魂壓力太大,只能遺憾放棄。

  劍訣自不必贅述,其本就是配合“神煉禦物”而用,青雲門四大劍訣之威名乃是建立在無數殞命其下的邪魔外道之上,任意一門,皆是道家無上真法,威能無匹!

  只是對於秦燁而言,以其劍道天賦,劍訣修行不提也罷。

  那麽,

修行施展較為繁複,但對神魂壓力不大,隻與道法契合理解以及真元質量相關的道家術法,便成了秦燁最為合適的選擇。  田不易仍在說道:“此法若單論威能,或許不能與四大劍訣媲美,但要說整個青雲門有哪一門道法流傳最廣、習練人數最多,那麽非‘道源五行訣’莫屬!因為天生萬物,皆在陰陽五行之中,修煉此訣,便如九層高台之壘土、參天巨木之根莖,可為道法之基礎,‘道源’二字便是來自於此。”

  以田不易之言,“道源五行訣”,便如修士修建宮殿之前,花費巨大力氣夯牢地基。有了能夠承載山嶽般重物之地基,再往上修建後續殿堂便會無比牢固,絕無坍毀之慮不說,也能具備諸多助益。

  秦燁問道:“師父,您也修習了此法嗎?”

  田不易點頭:“為師修行的,乃是‘道源火行訣’。在你修行其他道法之前,為師需要你先精通此法。老七,百年之內,你恐怕無法習練‘神魂禦物’,相比其他同門而言,你的法寶注定只能做輔助功用,達不到‘神念合一’的境界。是以為師許你一個條件,如若你能將此法修到第二階段‘擬形’,為師準你再挑一門道法。”

  頓了一下,田不易若有所指那般,補充了一句:“是青雲門中,任何道法!”

  秦燁心中既有振奮感動,也有受到重視之下的壓力,他深深地呼吸一口氣,而後鄭重地回答道:“師父,弟子明白了,必不負您的期望!”

  “那便過來吧,”田不易道,“在此之前,為師需要幫你測出五行資質。”

  秦燁跟過去,只見田不易取出一件材質奇異圓盤,圓盤大如鬥笠,盤上刻繪神秘法陣紋路,自中心分散五方,分別對應金、木、水、火、土五行。田不易指著圓盤正中心之掌形凹痕,道:“此乃‘五行陣盤’,你把真元自此處度入,便可檢測出你的五行資質。”

  秦燁依言放上手掌,觸手之下,圓盤傳來淡淡溫潤之感,材質像是某種罕見玉石所製。他運轉真元,而後緩緩自手掌輸出,陣盤在真元度入後,忽地亮起兩道光線,自手掌出蜿蜒而行,指向陣盤代表的五行方位。

  兩道光線一前一後,先注入“水”之方位散發柔和藍光,接著另一道光線注入“木”之方位散發蒼翠之光。

  “水和木嗎?”秦燁心道。

  果然,只聽田不易開口道:“你五行資質最佳者乃是‘水’與‘木’,老七,為師便先傳你‘水行訣’與‘木行訣’。另有一事你可以記下,五行資質雖有天生,但同樣後天修行也能鑄就。”

  說完之後,田不易讓秦燁在石室蒲團坐下,而後開始正式傳授他青雲道門正法。

  “道源五行訣”其實乃是青雲門五行術法之統稱,在其之下,又有著諸般道術法訣。不過,五行雖各有不同,但根據道法精深之程度,也有同一個劃分階段,分別是入門階段之“衍物”,第二階段之“擬形”,第三階段之“意相”,以及第四階段之“真義”。

  據傳此訣被推測出應有第五階段,但從此訣整理創建以來,尚且無人能夠通達如此境界之人。

  田不易傳法,言簡意賅,意蘊深遠。

  秦燁聚精會神地學習,不敢有分毫出神,待田不易傳授完畢之後,他還得立即將心中疑惑不解之處找出,以便趁此之機向他請教。再最後離開“太極洞”時,秦燁考慮著田不易許他的條件,一時沒忍住好奇,問道:“師父,能告訴弟子您‘火行訣’修到了何種程度嗎?”

  田不易哼地一聲,有些猜透他的心思,罵道:“修行最為忌諱的便是好高騖遠,你問此言有何意義?”

  秦燁挨了罵,隻得老實認錯。

  不過在他離開之際,田不易卻又以頗為自傲的語氣告訴了他:“為師修行以劍道為主,火行只是輔助。眼下正值第三階段,修出了火行‘意相’,窺得一點‘真義’。”

  修出火行‘意相’,窺得火行‘真義’。

  秦燁在心中暗自翻譯了一下師父的這句話,豈不正是“師父我三階大圓滿,馬上就能突破到頂峰”的意思?雖說還不算最頂尖者,可看師父得意的模樣,只怕整個青雲門“火行訣”能勝他的也找出幾個,更別說這還只是輔助修煉,真正主修的是青雲劍訣!

  “師父,弟子告退!”

  回廊別院,弟子居處。

  仍舊熟悉的二師兄吳大義居住的庭院。

  秦燁過來的時候,一應師兄們正自唉聲歎氣,其中夾雜著某個承受大師兄幫助發散藥力的倒霉家夥的慘叫,以及被突然的叫聲嚇了一跳,不滿地起身吠叫,弄得庭院聲音嘈雜、亂哄哄一團的大黃。

  “三師兄,你們這又是——”

  秦燁看著默不作聲往傷處擦拭藥酒的鄭大禮, 心中明悟,但還是試探地問道。四師兄何大智今日狀態不錯,正抓著呂大信一條胳膊,抹了藥酒之後使勁地揉搓。見秦燁發問,何大智道:“這還用問嗎,師父把你叫走之後,我們就被師娘拉去考較了一番修行。”

  “這樣啊,呵呵~”秦燁乾笑著,心裡卻極為慶幸。

  別看他實力有所突破,但在師娘蘇茹面前,那都只是螳臂當車罷了,沒見今日大師兄臉上都多了一塊顯眼的淤青了嗎?

  “老七,”沉默寡言的鄭大禮忽地開口,“我想向你請教修行之法,可以嗎?”

  庭院眾人動作不約而同的停住,一齊往鄭大禮看過去。吳大義與呂大信兩個心中生出異樣感覺,但張了張嘴,卻沒能說出話來。秦燁也吃了一驚,忙道:“三師兄,我這點微末道行,哪裡當得起請教之言?”

  鄭大禮卻道:“我輩修道之人,達者為師。小師弟你既能走在我們前面,必然有值得我請教學習之處,自然當得起請教之名。”秦燁搖頭,隻道:“三師兄,你也別說請教不請教,我們大家不過是相互交流、坐而論道罷了。你若有想知道的,師弟定然知無不言!”

  鄭大禮點點頭,隨即沉默。

  似思索過後,鄭大禮開口,說出一個乍聽之下頗為簡單的問題。秦燁卻覺得鄭大禮這問題不好作答,認真思索一番,道:“三師兄,我只能說出一己之見。莫如大家共同作答,相互映照之下,或許會有收獲?”

  於是他說出自己的見解,然後看向四師兄何大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