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
袁術一頭撞上劉備親領的摧鋒、陷陣、橫野三軍。
就算善於輕騎奔襲的折衝軍不在,三軍之中的騎士合計也有上千人,足以將袁術碾壓得渣都不剩。
現在,袁術的結局不言而喻。
趙雲折衝軍與張飛振威軍完成對調,飛騎南下,與劉備在高山縣之南匯合。
袁術碰到的那十幾名騎兵正是折衝軍遠遠撒出去的斥候。
以前折衝軍的遠程攻擊手段是騎弓,這幾個月騎弩逐漸裝備到了軍中。騎弩比騎射難度小了太多,而且準確率高,容易形成密集打擊,實驗之後效果很好。
劉軍與敵人連年交戰,在劉備的提醒和點撥下,張飛、趙雲等對騎兵研究較深的將領,已經將騎兵戰術發展出好幾個方向。
張飛的振威軍往重騎兵方向發展,選的也都是高頭大馬,騎士披甲,戰馬也在前面罩了護甲。
平時騎兵甲胄和馬甲都拆卸裝車,由輜重部隊運輸,遇到兩軍相持、需要一戰定乾坤時,再披甲衝鋒。
重騎不配備遠程打擊武器,騎兵主要以騎矛和長刀殺敵。
騎矛長達丈八(四米多),矛頭較短,遠短於趙雲、太史慈等將領特製的精矛,後者或者可以叫做槊。衝陣騎矛杆身輕而脆,中後部有一個配重兼護手的木球。一旦刺中敵人,騎矛就會折斷,避免騎士被反衝力從馬背上摔下。
衝入敵陣後,重甲騎士沒辦法驟然脫離戰鬥。只能抽出特製斬馬刀,劈砍敵人。
等到擊潰當面敵人或友軍趕上隔離敵人後,重騎兵才可能重新回到輜重部再取一根騎矛。
重騎兵成本高,對後勤輜重依賴大。如今振威軍已經精簡為兩部重騎,其余皆為輜重兵或輔兵。也就是說負責衝鋒戰鬥的重騎只有兩千三百騎,負責後勤的則是三千多人。
趙雲的折衝軍與張遼的蕩寇軍、徐晃的驍騎軍,其實都屬於輕騎兵。
只是因為主將能力、性格、習慣以及麾下騎兵來源不同,而戰法略有差異。
折衝軍善於騎射/弩射,現在的打法就是憑借精湛的騎術,用騎弩圍繞著機動性較差的敵人反覆打擊,將敵人拖垮。
衝鋒是最後的手段。
趙雲率領嚴朗、劉福、龍治三部,隻一輪弩射,就解決了袁術大半騎兵。
秦翊願降二字剛剛出口,弩矢就已射入他咽喉,滿臉不甘地摔落馬下。
袁術早滾下馬來,借著戰馬的遮蔽,躲過第一輪弓弩打擊。
手下士兵已經亂哄哄地呼喊:“願降!願降!休再放箭!”
這種情況下投降的敵人被視為俘虜。待遇與主動投降的周應大為不同。
趙雲將降兵全部繳械,看押在一邊,擒了袁術,來見劉備。
袁術還要保持風度,叫道:“寡人乃一方主帥,汝等豈可無禮!寡人自去見玄德公!”
劉福怎會對他客氣,抓著他如抓一隻肥母雞,拎到劉備面前,摔倒在地。
袁術掙扎難起,就在地上向劉備叫道:“劉公,故人相見,不計交情否?”
劉備笑道:“我與君有何交情?談何故人?”
袁術坐在地上,仰著頭,胖臉上汗水汙泥,十分狼狽,然而猶自努力以真誠的語氣道:“那是中平二年或是三年吧,君在洛陽,曾拜謁本初、孟德與我。本初、孟德皆倨傲待公,獨有我認為公俠義過人, 是個英雄,曾以禮相待。公忘記否?”
劉備不由笑了:“確有此事。當年我鞭打督郵,棄官亡命。
後至洛陽,聞君等知名,遂上門拜謁。”那是公元186年,大將軍何進重用世家子弟,袁紹任虎賁中郎將,袁術任河南尹,曹操被從濟南相職位上召還任為議郎,後曹操很快就棄官回家鄉隱居。
劉備聽說袁紹有養士之名,遂前往拜見,想走走他的門路,謀取個一官半職。
袁術臉上露出喜色,連連點頭:“正是、正是。”
劉備卻笑得意味深長:“可我記得當日君兄弟二人對我都殊為無禮,只有曹操勉強支應了幾句,就將我打發掉。”
袁術臉色頓變,急忙道:“不可能!劉公一定是記錯了!明明是我對劉公十分看重,只是本初覺得公出身過低,堅持不肯舉薦。若以我之議,乃是要為公謀一佳職的。”
劉備笑道:“君可謂能屈能伸、顛倒黑白者也。”命令將袁術及一眾降兵押往彭城,打入大牢,等待戰後處置。
畢竟是“仲家天子”,要充分利用其價值。
休整一夜,用過早飯,劉備命趙雲先行南下,自率摧鋒三軍繼之。
此地距離江都兩百多裡,趙雲輕騎急進,一日行百余裡,兩日即到江都。
廣陵郡丞袁渙早準備好了船隻,在此等候。
劉備得徐州、入廣陵,征袁渙為郡丞。
陳登主要精力都放在訓練軍隊、剿滅盜匪上,民事全部委托袁渙。袁渙將廣陵治理得井井有條,勞苦功高。
袁術北侵,陳登放棄廣陵,去救援
親,本章未完,還有下一頁哦^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