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朝漢祚》第二百九十九章 雕版宋體字
  經過半月的準備之後,從各軍抽調的禁軍六個軍士兵已選編完畢,因這次出征的兵員人數較少,所采取的策略也較為寬松,允許基層都伯一級的軍官自願選擇是否率部屬從征。

  畢竟寧州之地多瘴毒和蛇蟲,北方的士兵多半很難適應環境。因此,這次從征的軍醫配屬也達到有史以來的一千五百多人,以往可都只有五六百軍醫,並詔各州都督多征召一些郎中同行。

  劉義符擇日在石頭津誓師,送陸萬斛、鄧龠率兵乘船隊直往長沙,在那裡對湘州兵進行訓練,並征調民夫修路到寧州東部的牂牁郡邊境,先剿謝氏蠻。

  謝氏蠻也稱三謝蠻,其祖上謝囂是西漢新莽時的右扶風郡官,逢赤眉軍打進關中,謝囂率族人南下投奔時任牂牁太守的兒子謝暹處躲避戰亂,並舉家從蜀中涪陵遷到古且蘭國(即貴州凱裡之西,貴陽之東)之地安居,後落籍於此,至東漢光武帝即位,接受其投效,以謝氏世襲為牂牁郡官吏。

  東漢時的益州牂牁郡很大,包括了古且蘭國與古夜郎國,謝氏為對偌大的地域進行控制,其家族分為三支,主支仍居牂牁,稱為東謝蠻;另兩支庶支分居夜郎郡(今貴州西南關嶺),為西謝蠻;另一支南遷居於西平郡(今廣西西林縣),為南謝蠻。

  此謝氏與陳郡陽夏謝氏並非同宗,至魏晉以來也自稱高門大姓,隻與後來陸續遷居寧州的孟、霍、成、趙、婁、梁、韋、楊等漢姓大族聯姻,絕不與僚蠻通婚,甚至生了女兒還會溺殺,以保持血統純正,但幾百年下來還是染上許多蠻人的習俗,已不被中原士大夫看成漢人,稱為蠻夷。

  自東晉以來,朝廷雖派州刺史級的高官,但基上隻敦促謝、爨兩家大蠻上貢賦,另從過境大商隊手中征收一些商稅維持,賦稅兩個字是提都不敢提的。

  但建武開元元年之後,荊州中府派遣了三府官員,屢次著重強調為賦稅,而不是貢賦,早已使得二蠻非常不滿,明面上不敢抗拒,但暗地裡使力,貢賦也越繳越少,而爨、謝二蠻之間本就有密切的關系,從這次殺害州刺史張疇的事件也能看出來。

  所以這次用兵,劉義符意態堅決,可以有各種家族小領主,但絕不容出現部族聯盟。可惜西南與建康相隔太遠,且閉塞交通不暢,劉義符沒辦法親征,但仍打算開年之後前往益州巡視,順便在巴郡督戰。

  冬日裡,除邊荒之地兩三起戰事,朝中政務漸漸寬松,從南洋販回的糧食一部分作為軍糧,其余由廣州船隊轉運進京,帶回大量火山灰和香料,除少量不甚珍稀的香料批賣給商人,大多庫存備用。

  閑著事少,《皇宋刑典》的修訂跟不上劉義符批閱的進度,這日一早他到太學之南弘文館看了看,據裴松之所言,刑典有望在年內編成,就等著修撰好的文稿印刷成冊。

  但要頒行天下,至少每個縣要有五到十冊,以供刑偵執法官吏學習,那總數可就要印製兩萬冊以上,花費事小,紙張並不貴,可效率才是關鍵,於是,劉義符又跑去禮部儀製署。

  禮部衙署在大司馬門外的朱雀大街與東陽門橫街交叉道北側,有前中後三進大堂與後院庫房、雜事房、廂房、廊房、閣樓數百間,佔地很大一片。

  劉義符一個突然襲擊闖進衙署的時候,有官吏三三兩兩地聚在院子裡閑聊,不過他只是揮揮手沒有理會,直往後院鑄印的雜事房,裡面倒是不少屬官雜役在印製文稿。

  殷穆和許綽聽說了,急匆匆趕來見禮,劉義符擺擺手問道:“如今活字製作如何了?取些印刷文書與活字樣品來看看!”

  “活字製作,有鐵木活字、膠泥活字、銅活字、鉛活字各三套,不過鉛活字最好,膠泥活字用多幾次會出現字跡破碎,鉛活字比較耐用,銅活字則介於兩者之間,不過膠泥活字也有好外,製作容易,成本較低。陛下若要看樣品,請隨臣等到後堂一觀便知。”殷穆立即躬身回道

  劉義符點點頭,微笑道:“才三套活字不夠啊,最好多製幾套,那雕版如何?目前印製過多少書冊?”

  “若要大批量印書才用雕版,而且以銅、鉛雕版為好,經久耐用。”殷穆想了想,又道:“目前共印製了經史子集一類藏書各幾十冊,還在小批量試驗,對雕版、油墨、紙張、編冊工序的試行已日漸成熟,但也有不少小問題。如油墨塗刷厚薄不均,整面字跡會染糊一片,或字跡不清,需要人工持筆修改。”

  “這就已經進步很多了,遠比人工手抄要快,現在刑典快編修完畢,預計首批印製三萬冊頒發,而將來或許還有些國策體制諸事要變動,那就要相應地更新換代,因此,鑄印署的人手要增加,以保證能跟上進度。另外太學、國子學、弘文館、宮內也將設置專事文書印刷的機構,人手將從禮部調,至少得有個三千人。”

  “三千人?這太多了吧?鑄印署工匠雜役現今是三百來人,只要有現成的雕版或活字,印製起來已經很快了啊!”

  殷穆疑惑不解,劉義符只是笑了笑,卻暫時不想解釋,待這熟練的印刷工匠一培訓出規模,那時就可以順勢辦報紙了,免得朝中與州郡之間大大小小的事情通傳,還需要走尉部驛傳急遞。

  若報紙一辦起來,辦報機構會內部通信,自負盈虧,不但尉部省下開支,朝中還掌握了輿論,從此全面進入紙媒通信時代,擴展人們的視野,豐富人們的生活,從而也逐步開啟民智。

  不過在此之前,一定要把釋、道二門監管起來,不然和尚道士們一樣會乘機大肆印刷經文,而且對擅自佔山開鑿佛像洞窟一事也要嚴管,不能放任,雖然這留下了不少文物,但也使佛寺大興難以限制,空耗民間錢財。而到時有各種報紙批判此事,為朝廷政略搖旗呐喊,那辦什麽事都輕松很多。

  禮部後堂是殷穆的簽判辦公之所,也是私下接見一些官員之地,殷穆請劉義符入坐,轉身去一隻立櫃內取出幾本紅、藍封皮的線裝書放到條案上,劉義符拿起一本《春秋繁露》一頁頁翻過,總感覺有此些怪怪的,一時也想不起有什麽不對。

  印刷的字跡有大有小,大字是經文,小字是插敘注解,但是大字之間是有大有小,小字就更是如此,有的還模糊,或人工塗改過的痕跡,與想像的還是有差距。

  “這製作活字的時候,有厘定字號大小嗎?”

  “這當然有啊,按活字大小內畫方框再手工雕製,由大到小共有甲、乙、丙、丁、戊五等字號,但手工雕製總有些出入,而且每個工匠的手法也不一樣,字體也有差別,這已經算是非常精細優良了啊。”

  劉義符一陣無語,沒辦法,活字與雕版又不是機械批量製作,根本做不到那樣精益求精, 貌似只能如此,可究竟是哪裡不對呢?扔下手中的書,換過一本《易經》再細看,劉義符忽然發現了一些細微的字跡差別,雖同是官員奏章文書常用的小楷,但卻有行楷,有正楷,這就是問題了。

  對了!有活字印刷術和雕版,怎麽能沒有雕版“宋體字”呢?原本活字印術在唐朝就出現了,卻到宋朝才規范,這可不是偶然,但此宋非彼宋,卻正好為我所用。

  不好意思了,冒姓趙的粟特大兄弟!這些兄弟我先用啦!

  想到這些,劉義符鋪開紙筆,以橫輕豎重的筆法先寫了橫、豎、撇、捺、折、點、豎鉤、橫折彎鉤等筆畫,然後再寫了十幾個宋體字,其實這就是印章體。

  “殷卿!你看看這個……為什麽工匠們雕不好活字,因為沒有統一的字體,且筆畫繁多,每個人的手法不一樣,如果依照這種字體來雕製,不但更容易,且字跡更好認。”

  殷穆依言取過這張白紙一看,頓時大為驚奇,卻又滿臉疑惑道:“這種字體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卻不知你何處看來?”

  劉義符卻是高深莫測,避重就輕回道:“以後就以這種一致的字體雕塑活字,印製文書,姑且就叫宋體字吧!”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