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如果要按照正常情況,寧衛民絕不會上這個當。
他跟老爺子都這麽熟了,再連點話音都聽不出來,那不傻透了嗎?
可今兒誰讓他沒睡好呢。
大概是缺覺影響了智商的發揮。
他就沒轉過這根弦來,本能的一口應下。
“好好,賭了賭了”。
然而這樣的知識可是老爺子的強項啊,還能有他的好嘛。
結果就是真崴泥了。
別看康術德提出的問題簡單,寧衛民還真就回答不上來了。
老爺子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舞獅裡的獅子為什麽愛耍繡球呢?真正的獅子誰見它耍過球啊?馬戲團也沒有啊。這是怎麽回事呢?”
跟著第二個問題是,“我國的傳統獅子為什麽要守著大門呢?廟宇、宮殿門前都是一對石獅守門,可現實世界裡從沒有真獅子看大門的。而且石獅胸口還有鈴鐺,這又是怎麽回事?”
好家夥,別說寧衛民憋紅了臉,啞巴一樣沒了詞兒,就連旁邊看熱鬧的羅廣亮也有點犯傻。
而且還必須得說,就這倆問題,還真把兩個年輕人的好奇心給激發了。
就連羅廣亮也不看舞獅了,把注意力全放在康術德和寧衛民的身上,等著劇情演變,揭曉答案。
隻唯有邊大爺似乎是知根知底,嘿嘿直樂不說,還敲邊鼓。
“衛民啊,答不出來了吧?願賭服輸,趕緊掏錢給你康大爺買酒喝。交了學費,你就知道了。”
於是寧衛民也不硬撐了,他倒是痛快,坦蕩掏錢,嘴裡還說著漂亮話呢。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我就知道一準兒得輸給您。誰讓您是師父呢,這不丟人。不過我也不傻,該掏的錢我早就給完了,今兒兜兒裡就這麽多了,幾十塊。您可甭嫌少。”
康術德則毫不客氣,伸手把錢接了過來,還窮橫窮橫的說。
“便宜你小子了。”
可跟著對邊大爺就換了個笑臉,完全是一副同盟者的態度。
“老哥,咱倆算是有一個月酒錢了。你一半我一半啊。”
當然,這倆老頭兒樂歸樂,隨後也確實揭開這個謎底。
那是絕對是讓人猛一聽,都會感到匪夷所思,無法置信的一個字兒——狗!
“啊!不可能吧!您逗我呢?”
“就是,獅子是狗?胡說吧?怎麽可能哪!”
別說寧衛民了,連旁觀的羅廣亮都情不自禁一起抗議。
他們誰也不敢相信這答案是真的。
但邊大爺還就是一口咬定了。
“你們別不信,過去但凡參加過走會的,常逛廟會的,誰不知道?不信,回頭你們問問那舞獅帶隊的老師傅去。要不回頭問問六七十歲的老人,保準兒錯不了。”
此外,康術德也是慢條斯理、不慌不忙把理由依據都一一擺出來。
敢情據老爺子說呀,這舞獅分為北獅和南獅。
北獅的起源是在北魏時期,至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
南獅則是唐宋時期由北方傳入的,從歷史上看,就要晚上許多了。
北獅與南獅在造型上的最大的區別就是,北獅重形,南獅重意,北獅形象,南獅抽象。
可為什麽無論北獅,還是南師,又或者坐鎮廟宇殿堂的傳統石獅,全都與真的獅子形象相差甚遠呢?
這件事關鍵的原因就在於,我國本土文化裡,早先並沒有“獅”這種東西。
“獅”的本意,也根本就不是指近代人所了解的那種非洲獅子,而是指佛教裡專司守門的神獸。
“金毛獅子藍毛犼”這句話,不少人聽說過。
其實這兩種動物同樣都是虛構的,屬於抽象概念,並沒有真實的原型。
完全是因為北魏佛教興盛,才會把這兩種虛構神獸帶入中原。
可這麽說的話,問題就又來了。
世上既然沒有這種東西,我們又得造像,那該怎麽辦呢?
沒關系,可以借物來想象。
大概是唐朝,有斯裡蘭卡的商人,把哈巴狗引入了我國。
於是後來我們的工匠就結合了這種狗的形象,再加以想象,如同我們的麒麟和龍一樣,造出了這個“獅”。
也正因為這個,斯裡蘭卡在古代,就被我們稱為獅子國、師子國、或是僧伽羅。
後來經過元朝洗禮,“獅”的形象變得愈加粗曠、寫實。
這也就是為什麽我們國家的傳統獅子威風與可愛並存。
會玩球,會守門,甚至還有小獅子跟著的原因。
說白了,我們的傳統之“獅”,原型就是斯裡蘭卡來的哈巴狗,壓根與非洲的獅子無關。
而近代的獅子概念之所以會形成。
倒是因為有國人親眼看見這種英文名叫“”的猛獸之後,覺得形象很威猛,認為更像叫做“獅”的護法神獸。
才會反過頭來,牽強附會到我們的傳統獅子形象上的結果。
否則,這非洲獅子還不定被我們叫做什麽呢。
一前一後,這樣的因果關系,可是萬萬不能搞錯的。
另外,從英語的角度也能解釋清這個概念。
我們國家雖然把石獅子譯為 Stone 。
但在英語中,石獅子原本就有一個相當有趣的名字——Foo Dogs。
這裡的“foo”就是漢語“佛”的音譯。
所以我們的傳統石獅在西方的正名是“佛狗”。
毫無偏差的解釋了我們傳統文化裡,“獅”之真意。
此外,還必須得說清楚一點的是。
由於舞獅的起源是佛教活動,而舞龍是起源於民間在龍王廟求雨的祭祀圖騰。
所以從級別上和理論上講,舞獅是要高於舞龍的。
凡是廟會必有舞獅,而除了龍王廟求雨,不舞龍燈。
至於京城就更特別了。
因為這裡一直有天子,歷來連求雨也不能舞龍,否則是要殺頭的。
而這也就是康術德今天為什麽笑話寧衛民腹中空空的真正原因。
什麽叫事實勝於雄辯啊?
寧衛民和羅廣亮盡管不服氣,可一路聽下來,結果發現,這還偏偏就是真的。
這確實是連小孩兒都能想明白的道理。
這不能不說歷史是一個很奇妙,很有趣,很耐人尋味的東西。
他們驚訝的發現,原來我們身邊好多本以為理所應當的事兒,其實並不是那麽理所應當的,而是荒腔走板、以訛傳訛、走了樣兒的。
但凡細琢磨,或者一回頭去較真,往往才發現。
生活的真相已經被掩埋在了時間的塵埃裡。
我們的五千年啊!
這種事兒,不知凡幾!
“怎麽樣?服氣沒?什麽是知識?這就是知識。你康大爺這肚子裡,可全是真學問。”
“衛民,你這學費掏的真不冤啊。連我都聽了都佩服,從不知道這裡面這麽多講兒呢。能遇上這樣的師父,那是你福氣。以後多跟你師父學著點,至少二十年,才夠你出師的呢。”
“還有你,廣亮,人家掏錢,讓你長學問,你這更是賺大了吧?哈哈……”
正當寧衛民和羅廣亮,聽得入神,還在品味的時候。
邊大爺已經笑著,拿他們打趣兒上了。
這樣的調侃多少讓這哥兒倆臉上有點訕訕然。
好在又一聲疾呼免了他們不好接口的尷尬。
“衛民,快快,你快過來!”
寧衛民被羅廣亮一指,才發現是李主任隔著兩排人轉過身子招呼他,讓他站到前排去。
敢情彩綢已經拉好,各位有頭有臉的賓客們也已經就位,就等他過去參與,一起剪彩啦。
而實際上不管寧衛民想不想謙讓,反正根本沒給他這個機會。
羅廣亮隻一把,就把他推了過去,而李主任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就給拉過去了。
寧衛民的手下人也有眼力見兒,一把剪刀遞在他手裡。
這下再說什麽都沒用了,剪吧!
把照相機的“哢嚓”聲徹底吞沒的,是鞭炮聲和喝彩聲。
一陣清煙彌漫開來,漫天的紅紙旋轉飛舞。
“開張大吉啊, 好!”
一個最先點燃了鞭炮的街道辦工作人員率先發出歡呼!
“日進鬥金!”
“生意興隆!”
其他後排的來賓們也受到帶動,紛紛笑著大聲叫好附和!
劈啪作響,火花飛舞!
硝煙彌漫,紅紙紛呈!
“恭喜!恭喜!”
凡是在場人們,無論認識不認識,全這樣說著。
(PS:本文中有關傳統“獅”的部分,是根據白紙坊“太獅老會”研究人員做節目時的口述表達,以及幾篇相關文章綜合起來的理論。只是民俗的一種說法,不代表一定是準確無誤。我個人認為,這種說法還算能自圓其說,也是很有趣的。所以寫在這裡隻當博君一笑,有識之士無須深究,更不必上綱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