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戰國之天下縱橫》第165章 天道真的無為嗎 道家的改造計劃
其實後世很多人在讀道德經,但準確說道德經是道經和德經兩部分。而雷雲更喜歡叫這本書老子五千言。

其中道經中描寫的實話說,讀這個東西真的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善者見善。甚至是醫療養生都能從中看出一個做人比較好的狀態來。

在當時的整體的時代背景下,宇宙大道,君王,聖人,治國,百姓等等的道理和大道一起交替展現。

這其中的道理是沒問題的,當然,作為認知的局限性,坦白說這老子五千言說實話,並不時候後世人描述的神乎其神的樣子。

但雷雲看到的是智慧,是從總體的闡述,這種總結性的表達其道理往往貫穿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這是最難得的東西。

“兄弟,老聃曾言:天道無情,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該如何做解?”

“老兄,你給我出難題是吧?好吧,我就給你解釋解釋這些東西。”

“首先,你聽過我之前將的那個科幻的故事,你是不是還以為,這天道就真的無為?”

“很明顯,天道不僅有為,它還在時時刻刻發揮作用,如果它哪怕一分鍾無為,你想想這個宇宙會發生什麽?”

“也許,整個宇宙會在一分鍾內灰飛煙滅,不複存在。正是因為天道時時刻刻都在發揮作用,才能維系宇宙的膨脹,星系的運行,恆星發出光和熱,人才能生存和發展。”

“但是天道不會隻關心人類,但它也並非無情,它只是給你創造了符合生命繁衍的條件,至於如何繁衍生息,那就是適者生存而已。”

“所以老子前輩說天道無情,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其實準確說,在宇宙廣漠的空間來說,咱們地球連狗的大小都沒有,就是一粒塵埃而已。”

“但即便是一粒塵埃,也是遵守大自然的法則,在引力的作用下圍繞太陽旋轉,這難道不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所謂無為,只是你感受不到它時刻發揮的作用而已,那麽治國難道不是這樣?一個好的國家管理體系。”

“本就應該是即時時刻刻發揮作用,又讓你盡量感覺不到它的存在。當他出現的時候,必定是你需要幫助的時候,比如說出現自然災害的時候。或者犯罪的時候。”

“所以,無為只是表象。那麽基於認知上的差異,我認為,治理國家應該就是在無為之中又所作為。將有為融入無為之中,潛移默化,春風化雨。”

“所以,老子前輩是想告訴人要研究,領悟和遵循自然之理,順應自然規律的運行,按照自然規律來做事。”

“而國家就應該是,不必去幹預一些依照國家的規律運行的事情,不做不必要的事,但也必須去做一個國家該做的事。”

“比如說咱們現在的諸國,士農工商,商業排在最末,商賈富裕但人們瞧不起商人,工匠地位也不高,但這是不對的。”

“一個國家就應該平等的對待所有人,不管你是不是貴族,還是士農工商,就應該一視同仁。”

“你要知道,國無商不富,無農不穩,無工不強,無士不治,無兵不安,那你說,這裡邊你少了誰可以?”

“反過來說,既然你誰也少不了,那為何又要分出三六九等,人上人,人下人,這不是明顯的吃飽了撐的沒事可做了嗎?”

“宇宙,按照宇宙的道運行,國家按照國家的道運行,宇宙的道是大道,國家的道也並非小道。每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運行規律,自己的道。”

“老子前輩講述道,

並且以宇宙間最大的道作為開始,然後層層遞進,從宇宙大道,將到人間大道,治國之道,做人之道,做事之道。”“然後從道,推進到了德,其實主要內容和墨子前輩,孔子前輩所說的,本質是一樣的,墨子前輩說人要修身自律,。”

“孔子前輩說,人要自省,將教化眾生以道德。老子前輩也說道,也說德。但是老子前輩的道德和孔子前輩的道德明顯不同。”

“準確說,老子前輩的道德,以道而生德,以道而養德,道是德的基礎和準則。”

“這個從本質上說,要比孔子的道德並舉,仁德在先要高明很多。”

“但恕我直言,不管是孔子前輩的仁禮,仁德,還是老子前輩的以道而生德,以道而養德,實際上都比不上墨子前輩的修身自律。”

“其實道理很簡單,人是從猴子進化而來,準確說,人不過是動物之中靈智較高的一個物種罷了,其自身難免帶著獸性。”

“凡是上過戰場的人我想的應該知道,人在搏殺的時候也是把獸性展現的淋漓盡致的時候,在哪一刻,人根本就是野獸。”

“所以,人注定了是人性和獸性的結合體,所以本質上不存在善惡,所以,以人為的標準制定出來的善惡界限,只能符合人的一半的標準。”

“另一半則完全不適合,因為另一半就是獸性,最原始的獸性,當然,要去除人的獸性並非不可能,但是需要的絕對不是儒家的道德約束。”

“也不是老子前輩的,以道而生德,以道而養德的這個路子。必須是墨子前輩的修身自律的路子,就是你必須自己約束你自己。”

“不然就是殺人者死,傷人者刑,這就是一道紅線,這就是標準,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也就是說,墨子前輩的修身自律適合當下,孔子前輩的道德也許適合幾千年之後。”

“那個時候,人經過一代一代的自我約束和被約束,獸性被逐漸控制甚至消失,那個時候,孔子前輩的道德教化才會起作用。”

“而老子前輩的以道而生德,我說的遠一點,萬年之後是最好的,那必須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的時間,大家都理解了大道,那個時候,老子前輩說法才會奏效。”

“但是現在,孔子前輩的說法太說教,缺乏約束力,空泛而誇誇其談。”

“老子前輩的說法太高深,根本不是這個時代甚至是以後一千年,兩千年的人可以理解了,能理解前輩說法的,怕是要排到兩千年以後去了。”

“兄弟,你這話說的我有心反駁,可是居然找不到任何反駁的言辭。但是我總是覺得想跟你辯解辯解。”

“難道真的如你所說,人的一半是人性,另一半就是獸性?這。。。。我怎麽難以接受啊?”

“哈哈,我不接受任何反駁,人的獸性是天生的,人性來自後天的培養,比如說在成長中的母愛,父愛,兄弟姐妹之愛。”

“你感受到了成長中的愛意,因此有了人性,但是你試試把一個孩子扔進狼群,讓母狼撫養長大,你看看他還有沒有人性。答案肯定是完全沒有了。”

“我們的潛意識中是受刑的,看見好東西就想據為己有,這就是貪欲,佔有欲,你別說你看見好東西沒有佔為己有的想法。”

“只不過你的理智告訴你,有些東西是不能據為己有的,不僅不能,還要學會分享。比如說分享給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這是我們的顯意識是人性。”

“同時獸性是主動的,下意識的,不由自主的。而人性是被動的,這就是在利益選擇面前往往人表現的極度掙扎,左右權衡。才能決定取舍。”

“這就是孔子前輩一直在教化眾生,但是一直鬱鬱不得志的主要原因。其實這個時代的百姓很淳樸,按道理來說,還真不難教化。”

“但是問題在於,吃不飽,穿不暖,戰禍不斷,所以百姓大多不識字,沒文化。而孔子前輩除了教化之外,拿不出絲毫解決問題的辦法。”

“可以說,不管是儒家,道家,甚至於百家的很多說法,其實都進入了一個誤區,那就是要拿出解決這天下紛爭的辦法。而忽略了讓百姓吃飽的辦法。”

“他們的題目都太大了,反而是醫家,墨家,法家,兵家,農家,佔星家,數術家這些人在解決他們忽略的問題。”

“我懂了,小友。你的意思是說,要讓道家成為解決問題的人,而不是空泛的誇誇其談的人。更不是故作高深的人。”

“沒錯,其實坦白說,道家就是太高深了,太出世了,反而把自己隔絕在了天下之外,大道之外。”

“一個學說,幾千年沒變化,你敢相信嗎?前輩想一下,自黃帝以來,道家唯一的變化就是傳說中的有人得道成仙。”

“然後就是有人創立學說而離去,那麽道家本身有什麽?發現了什麽?”

“宇宙理論,道家創建的最早,但隨即便停滯不前,其實前輩想想,老子前輩的宇宙觀,前輩你的宇宙觀如果結合是什麽樣子?”

“黃帝之後,為何道家深入人心,被世人推崇,傳送,並且演化成千說之源,那是因為咱們·道家發明不斷,惠及天下。”

“但現在前輩看看,咱們道家就是因為其理論越來越虛幻,並且繁雜,越來越讓普通百姓聽不懂了。不僅煉丹,煉藥,還追求虛無的長生。”

“更是涉及到了治國理政等等諸多領域的探討和研究,但是出世的理念讓道家思想很難貼近百姓的生活。”

“前輩想想,醫家,兵家,法家這些人為什麽先後自稱一家,而不願意再說自己是道家?”

“那是因為道家的基礎思想很難和這些理論形成有效的統一,他們只能離開。”

“這些思想是清靜無為嗎?很明顯不是,他是是在研究各個領域的道,醫家研究的是疾病,法家研究治世,兵家研究打仗他們都有自己的轉業領域。”

“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和清淨無為,淡泊自然相違背。”

“而建立這個基礎的人,居然是對一些東西的總體認知不足,隨後又沒有完善,而是把不完善的東西或者說錯誤的讀解當成大道核心。”

“真的是上善若水嗎?或者說水真的就是利萬物而不爭嗎?”

“滴水尚可穿石,需要的就是時間而已,如果說水利萬物,那麽就不會有大禹治水一說了,也更不會有江河泛濫了,更不會有冰災霜凍。”

“很明顯,水並不是利萬物,起碼在一定條件下有害,那麽上善若水,最起碼就要加上先決條件,而不能一概而論。”

“可能有些人感覺我這是抬杠,但實際上我要說的是,把人的性情以上善若水為追求目標確實有些不妥。”

“人心中都有惡念,百善之人必有一惡,百惡之人也必有一善,而更多的人則是善惡兼而有之,所以研究人和人的事情是最難的。”

“而咱們道家,如此廣泛的射獵很多領域都沒問題,但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和什麽長生不老扯上關系。”

“並且,既然射獵的內容,比如說前輩講述的故事可以歸類為文學,那麽前輩的宇宙理論可以歸於工學。”

“練炁之法,可以歸於醫學,或者生命科學。而前輩的諸多理論和老子前輩的諸多理論可以歸類為哲學,當然,前輩還精通禮樂,那自然可以歸為音樂。”

“而道家的煉丹術可以歸類於化學,煉藥可以歸類為醫學製藥,如此一來道家也算是脈絡清晰明白,道家若是要發展,再來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

“這樣道家始終是道家,咱們道家的東西就是這些東西,沒有長生不老的法子,那些能長生不老的,都不是咱們道家之人。”

“一旦他們有事,也不是咱們道家所為,他們愛幹啥幹啥。”

“小友的意思是咱們把一些人排除出道家?但咱們道家異常複雜,”

“咱們以道家而論僅僅道家方士一脈便分數術,方技。數術又分六種,即天文、歷譜、五行、蓍龜、雜佔、形法。方技包括醫經、經方、房中、神仙四種。”

“而道家又分黃老道家,玄道家,鄭道家、晉道家、秦道家、楚道家、齊道家、原始道,北方道家與南方道家。”

“僅以黃帝或黃帝臣名的書籍有二十七種之多,道家類五種,兵陰陽五種,五行類三種,神仙類四種,醫經、經方各二種,天文、歷譜、雜佔、房中、陰陽也都有。”

“這些這些人平時各散東西,很多也互不往來,雖然都稱作自己是黃帝之後的道家正統,料想其中多數都是假托黃帝的偽作,以自抬身價而已。”

“如今這百家爭鳴,千說齊放,這樣自抬身價也無可厚非,但除了黃老道家,玄道家,以外,鄭道家、晉道家、秦道家、楚道家、齊道家這幾家都是幾百年前的大國世家所創。”

“如今鄭道家、晉道家在燕國趙國扎根,並且這是他們在追求小友所說的長生之術。”

“楚道家如今在楚國,但是他們其實並不是咱們道家,而是楚國的巫家托咱們道家之名,實際上楚道家的東西有很多都是源自巫家。”

“不過他們倒也是融合了黃老道,這巫家托始於黃帝之陰符經,倒也是沒錯,但不知以後他們會如何。”

“齊道家現在倒是風生水起,他們現在主要是在稷下學宮之中,也深得齊王的重視,料想今後當有所為。”

“可今天小友如此一說,老夫到是驚出一聲的冷汗,不過當下這道家雖大,卻也是繁雜之極,即便咱們如小友所說的做了。”

“可其他的道家,並不一定按照小友所說的來做,這長生之道,總有癡迷之人,加上咱們道家早有成仙之說,這。。。。。。。這可如何。。。。。”

“前輩,前輩別急,我並沒有說要把誰排出道家,我只是告訴前輩,追求長生不老,最後會成為道家的一個最大的災難源頭。”

“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逐漸引導,將道家射獵的內容倒入正途。”

“其實前輩想想,這些事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咱們倒也不必著急一時,凡事只要找到根源,那自然有解決的辦法。”

“比如說,咱們以後成立一個專門的道家書院,或者乾脆來個大一點的,叫做道家學院。咱們不必管他們什麽原始道,北方道家與南方道家。”

“咱們就是道家之源,承自黃帝,天下道家的正統,但是咱們不說別人是不是正統,也不管他們。”

“到時候咱們打開大門,招收學生,從天文地理,化學物理,哲學軍事,文學經濟,到醫學養生門類齊全,甚至連農業種地都有,他們這些人一年能培養多少人?”

“咱們一年可以是幾千,上萬。十年二十年之後那就是幾萬,甚至幾十萬。到時候你說這道家誰是最正統的?”

“一旦咱們的學生遍地,並且把道家專門納入一個體系,作為哲學思想來教導學生,我想到時候,即便咱們不說,大家也知道誰才是真正的道家本源。”

“那麽到時候不管他們惹出什麽禍事,這都和咱們沒關系,咱們沒有長生不老這個學科,這希爾安不是咱們教出來的學生。”

“我想,這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對啊,小友,如此此法甚妙,老夫還可以寫信讓我這些道友前來,小友的那些工學手段必然能將之折服,到時候咱們就在學院傳授教導學生。”

“如此下去,不出幾十年,咱們道家必然可以漸漸歸一,也摒棄那些糟粕,正本而清源,如此真實大妙啊。”

其實雷雲知道,單純以巫家的巫術而言,其實確實是道教的一個源頭之一,但是巫家之所以被諸侯君王限制,最後轉而和道家融合,源自於淫祀。

當然,這個淫祀並不是色情的東西,而是說所謂的,淫者,放縱,過多,過度,失其節製,不合法度。就是說你這些祭祀是過度了。瞎胡鬧的。

因為周朝以禮製天下,周禮對祭祀是有很嚴格的規定的,這個之前咱們說過了,而淫祀包含了越份之祭與未列入祀典之祭,簡單說你祭祀的神或者祭祀的內容不和周禮。

那這就不行,必須加以禁止。所以,對淫祀加以禁絕,可巫家的祭祀的東西很明顯,基本上都不是中國歷史上的傳統正神或者應該祭祀的節時。

他們往往什麽都祭祀,起碼在當時的禮法看來,完全是淫祀了。這就讓巫家的生存變得十分艱難,於是巫家開始尋求生存和出路。

首先就是與道教兼並融合,使百姓也認同它們同屬於道教。如此發展下去,巫家逐漸和道教產生結合,而成為既巫既道、內巫外道之道法二門的巫教形態。

當然,這是在這個時代,後來巫家發展成了巫教,然後又被道教創始人張陵的正一道兼並。當然,這是後話。

其實巫家和道家的融合形成了楚道家這事雷雲還真不知道,但想來也並不複雜。根據雷雲知道的一些事情,也不過是巫家要融入道教就必須先認可道家的一些東西。

那麽以黃帝,老子為首的黃老道肯定是首選,後邊的發展也相對更容易。

實際上也確實是這樣,巫家或者說巫教將祖神太上老君認定為自己的教主,以證實巫教也屬於老君教或老君門下。

於是根據老子的傳說編譯了太上老君的出身,以為巫教之成為道教張本。除了搬來太上老君。

同時也將張天師、三清、三元、三官、五嶽、四瀆、玄天上帝以及許多道教神都搬進巫壇,並以太上五靈老君或太上三元心正法、太上五雷紫微雷霆法院等名目標榜之。

並大量吸收道經之太上說常清淨經、太上玄天妙經、太上紫微寶懺、太上老君星奪寶懺等等這些道家的經典。

不過實話說,道家就是因為包容性太強,所以最後在歷史上經歷幾次打擊之後,逐漸就式微了下去,其實咱們現在可以看到,道家一路從黃帝之後的發展脈絡。

真正一些很好的東西都先後脫離了道家,自行發展了。而道家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多個領域都有很深刻的淵源,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直接孕育了道家。

而道家最後變成了道教,更是吸收有儒、墨、陰陽、神仙方術、上古巫術東西,但無一例外的就是,這些東西,都沒有推動道家真正的發展。

可以說都是別人摒棄的東西,道家或者說道教拿來吸收掉了,這導致道家包羅萬象,但繁瑣雜亂。

當然,這個時代之後的中國人骨子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明儒暗道。這確實是中國文化的很深的烙印。

可問題是,道家演變成道教之後,並沒有越來越好的發展,而是越來越沒落,這不得不讓人唏噓不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