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六月的京城已經是驕陽似火,正午時分烈日炎炎連蟬兒的叫聲都變得有氣無力。
如此炎熱的天氣,紫荊城乾清宮的主人的心情卻如十月的寒冬,此刻崇禎皇帝的禦書案上放著兩份奏疏。一份是來自居庸關守將,內容是報捷,言稱臣經過奮勇作戰打退了希望營賊寇的進攻,目前賊寇已經退守居庸關北口,臣兵微將寡守城有余,出戰無力。末了還在奏疏中稱賊寇頭目張三在退兵時向臣喊話:“希望營並無對抗朝廷之心,只因官府步步緊逼,與官府為敵乃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朝廷陛下願意封賞彼之頭目為宣大總督,此頭目表示原為朝廷效力!”
剛收到這封奏疏時崇禎皇帝對張三的要挾是嗤之以鼻的,一個妄自尊大的賊寇還妄想做朝廷的宣大總督,真當朝廷名器是兒戲,誰都能拿的嗎?
可是在今天皇帝陛下又收到一份奏疏,這份奏疏來自大同,署名是大同副將王樸。這份奏疏裡詳細介紹了宣大總督大人帶領的這隊人馬是如何被夜襲,導致全軍覆沒,總督大人歿於營中,還未上任的宣府巡撫生死不知。以及最後一筆帶過自己英勇殺敵突出重圍返回大同。大臣寫奏疏的這些鬼伎倆,朱由檢做皇帝大半年以來已經摸的差不多了,這種春秋筆法諱敗為勝的小伎倆崇禎一眼就能看出,但是看出來又能怎麽樣。他到希望這是真的,可是這是不可能的,必然是這位武臣感覺勢頭不對,趁亂溜了!
這種臨陣脫逃的行為,按理說應該給予嚴懲。可是崇禎卻沒有任何手段去懲治對方,總不能把人騙到京城來懲治吧,那以後哪個武臣還敢進京。副作用太大了,只有腦子抽抽了才會使用這種下三濫的辦法。
王樸作為大同的地頭蛇,一道聖旨在那裡起不了任何作用,逼急了還會把人逼到反賊那邊,眼下陝北流寇愈演愈烈,宣府有整體糜爛,曹氏叔侄只怕已經凶多吉少。
崇禎有時候都懷疑自己是不是根本就沒有天命,這皇帝的位置是不是就不該自己來坐。為什麽自己夙興夜寐,勤政愛民朝局反而愈加的頹廢。國家財政每況愈下,開支卻屢屢增加,有些開支全靠著皇兄留給自己的內帑支撐著。
宣府到底如何了,賊寇的頭目張三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今天再看張三讓居庸關守將轉達的話,崇禎有些心動了,如果宣府已經完全被張三佔據,陝西北半邊也被流寇肆虐。這兩家一旦有了聯絡,東西對進山右之地必然糜爛。將其給了張三他還能替自己在山右擋住流寇。如果再輔以想要歸順必須剿滅流寇為條件,讓其互鬥朝廷必可收漁翁之利。
可是這宣府到底是個什麽樣子了?崇禎現在非常後悔裁撤了錦衣衛的偵緝之權。偵緝一詞是兩個意思,‘偵’是偵查,打探不法,‘緝’是緝拿抓捕。如今把錦衣衛這兩個最重要的權力裁撤,錦衣衛只剩下了儀仗宿衛等不重要的職責。
是誰上疏說錦衣衛旗尉蠻橫,往來如織,蹤跡難憑,偵緝之權不能糾察不法,反倒濫用職權構陷忠良,偵緝之事敷衍了事徒費國帑的。這人真是該死,崇禎皇帝想起來了,年初的時候,宣府巡撫李養衝上了一道《請罷旗尉偵緝疏》,自己當時覺得說的有理就點頭同意了,眼下此人如果在眼前崇禎恨不得一刀砍了他。
可惜這人現在已經被賊寇抓住生死不知,此人能力如何不知,忠心到是有一點,就憑他宣府城下的那聲示警,說明這人還是忠於朝廷的。
“哎!國事艱難啊!”崇禎皇帝長歎一聲,沒想到皇兄留給自己的是這麽大一個爛攤子。
崇禎皇帝負手站在乾清宮的門口望著前方巍峨的三大殿,心中百味雜陳,自己幼失雙親,對生母毫無印象,是兩宮選侍撫養自己長大,父皇駕崩之時自己只有九歲,皇兄對自己關愛有加,隨著自己一天天長大,十六歲時皇嫂為自己安排了一門婚事,迎娶周氏為信王妃,周氏溫婉賢淑,是不可多得的賢內助,自己對這個皇嫂安排的結發妻子非常滿意,婚後生活也過的琴瑟和諧,相敬如賓!
大婚後本該就番的自己,卻被皇兄留在了京城,皇兄極重感情,不忍兄弟離別,自己也就一直留在京城,每日讀書明理,立志做一個賢王,為皇兄分憂!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一次偶然的落水,皇兄從此一病不起,天不假年皇兄只有二十二歲就撒手人寰,自己奉詔登基為帝改元崇禎!
登基之後自己立志成為一代明君,勤政慎言,虛心納諫!朝廷重臣的意見自己都會認真傾聽,只要覺得是對的, 自己從來都是準奏施行!
剛剛登基那段日子,魏忠賢權勢滔天,自己在宮中連飯否不敢吃,連水都不敢喝。好容易麻痹住那老狗,一路將那禍國殃民的老狗賜死。便開始清算閹黨,到現在還在不斷地清理閹黨余孽。
自去年八月下旬即位到現在已經十個月的時間,可是國事卻在自己的夙興夜寐中每況愈下。自己也算通讀了聖賢書,完全在按照聖賢書的教誨努力做一個賢明有德的帝王。
可是上天為何如此的不眷顧於朕,內憂外患接踵而來。遼東前線靠著遼餉勉力維持,卻無法有絲毫的進展,朝廷屢屢加餉,長此以往必將影響民心士氣。
關內各省又是災難重重,陝西大旱已經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為了活命百姓揭竿而起成為流寇,三邊總督楊鶴一針見血地指出,要想解決陝北的混亂,必須要有足夠的糧食,沒有糧食百姓就得不到賑濟,得不到賑濟的百姓只能逃亡於流寇,壯大了流寇的隊伍。
這一切都需要解決,無論哪一個問題都是社稷存亡的關鍵,還偏偏讓自己都趕上了。自己怎麽就這麽命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