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召喚群雄帝王系統》第369章:懵逼
第380章 懵逼

 由趙長青親自制定戰略方針,諸葛亮補充戰略計劃,陳慶之等人共同實行的軍事計劃,已經徹徹底底展開了。

 全天下人都在矚目。

 這才剛太平沒有幾年,便又要打仗了嗎?

 就連魏國之中,也多有怨言。

 今年的日子本來就不好過,為什麽還要打仗。

 但是,一看是皇帝親自下的命令,他們這些做子民的,便心無怨言了。

 他們已經對趙長青產生了一種信仰,心裡都默認,他的選擇,一定是正確的。

 而且,諸葛亮做宰相這麽多年,早就把忠君愛國的思想,面向全國去傳播了。

 徐嬌很不理解趙長青的做法。

 他被趙長青召見過來時,問過他這個問題,“按照現在魏國的情況,應該休養生息才對,為什麽急於發動戰爭?”

 趙長青笑了笑,道:“你是在質疑朕的決定?你是涼人,無權質疑朕。更何況,朕做的決定,只有臣服,不允許出現任何質疑的聲音。”

 最後一句話,隱隱透出一些殺機。

 當初那個剛剛登基,鋒芒畢露的皇帝,好像又回來了。

 而且,為君者的氣勢更勝從前。

 徐嬌被趙長青身上透露出來的這股王霸之氣所驚,一時間,竟然有些驚慌失措,她穩定一番心緒,長籲一聲,作揖道:“請貴國皇帝恕罪,徐嬌沒有別的意思,徐嬌只是為天下蒼生為念,覺得這世間,還是少發生一些戰爭的好。”

 趙長青隻覺得她所言很是幼稚,開口道:“自五國爭霸時代開始到現在,你知道每年因為戰爭,天下的百姓要死多少人嗎?朕要一統天下的原因,就是要讓天下少些紛爭,天下間戰爭歷經這麽久,唯有以戈止亂!”

 徐嬌被趙長青的雄心壯志嚇到了。

 趙長青繼續說道:“朕不光要攻打端國,等時機成熟之後,還會逐漸吞並其余各國,只有天下一統之後,這個國家,才能再無戰亂!朕,為此可不惜一切代價!”

 徐嬌深呼吸一口氣,抱拳道:“外臣告退!”

 魏國皇帝之心,天下人皆知。

 但是親耳聽到他說出這番話,還是覺得異常震撼。

 趙長青點了點頭,示意徐嬌退下。

 他讓她來此,主要是想和她攤牌,但是現在忽然發現,用囚禁的手段,慢慢將她逼迫就范,似乎也是一個很好的法子,最好能夠迎來神秘勢力的出手搭救,這樣的話,可就是一舉多得了。

 過了片刻,他將趙高召來,吩咐道:“安排人手,對徐嬌密切監控,劍閣五劍,會親自盯著她,你們配合五劍的行動,朕要讓她這輩子都無法離開皇城!”

 趙高很久沒有聽到皇帝陛下以這個語氣吩咐自己辦事了,當下這心中立即便覺得此事非同小可,他鄭重作揖道:“請陛下放心,在下會安排東廠最精銳的高手,配合五位劍俠,密切監視與囚禁涼國長公主。”

 趙長青揮了揮手,趙高下去安排。

 此刻的端國,也通過自己的密探,得知了魏國一系列的行動,感到無比震驚。

 魏國這架勢,好像是要打一場滅國之戰啊!

 端帝長孫野立即下令,傾舉全國資源,全部堆到邊關,與魏軍決一死戰。

 陳慶之等人接到皇命,已經是幾天之後的事情了。

 這場仗,陛下要打,爭取要將端國打痛。

 那麽,陳慶之等人就知道該怎麽打了。

 不圖佔地多少,只求殺敵多少。

 只要將端國的兵力消耗掉一個數字,就會讓他們記住這個痛楚。

 不然,佔領多少地盤,只要端國的兵力還在,端國就不會感到心痛。

 接下來的幾日,魏軍的一眾將領們,一直在秘密部署戰局。

 大概過去兩個月之後,魏軍的所有軍隊都已經囤聚一處,開始向端軍發起總攻。

 為了防止唐國的軍隊從中作梗,嶽飛還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死死盯著唐國軍隊的動向。

 不求擊敗唐國的軍隊,只求能夠拖延他們馳援端國的速度。

 然而,令人吃驚的一幕發生了,趙雲和陳慶之聯合起來,可謂相得益彰,互相補了對方不足之處,打起仗來,配合默契,讓端軍吃了很大的苦頭。

 ‘紅雲關’一戰,共殲滅端軍八萬,但是唐國的軍隊,卻並沒有任何動向。

 這讓魏端兩方都很吃驚。

 合著折騰的動靜這麽大,結果只是來看戲的?

 數十萬大軍,一路向端國的都城逼近,端國國君長孫野親自寫信,想讓唐國的軍隊出動。

 但是得到的回信只有四個字,那便是‘時機未到’。

 唐國還要等待什麽時機?

 現在都快火燒眉毛了!

 為了能夠讓唐國出兵,端帝又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長孫野現在是悔不當初。

 當初締造新盟約的時候,唐國送來很多好處,時間這才過去多久,端國便是幾倍的奉還回去了。

 倘若當時真答應了魏國合盟的態度,應該也沒這麽多事了吧?

 唐國出兵了。

 但是和魏軍打起了遊擊戰術。

 就像是來看戲一樣,其主力部隊,一直避免與魏軍的主力碰面。

 他們是什麽意思,已經不言而喻了。

 端國國君簡直就是快要被氣死的節奏。

 百般無奈之下,端國選擇投降了。

 這是長孫野的一種策略,實在不行,就準備要打滅國之戰了。

 當然,是指自己被滅國。

 然而,讓天下人都震撼的是,魏國答應了端國了投降。

 開始有秩序的撤兵。

 隻讓端國付出了魏國的軍隊所需而已。

 這更讓長孫野詫異,這麽輕易就答應了?

 受些屈辱沒什麽,可現在的關鍵就是,一點屈辱都沒有,魏軍就堂而皇之的撤兵了。

 發起這場戰爭的目的到底是什麽?

 在端國投降之後,唐國的讀書人開始炮轟端國。

 說他們扛不住壓力,讓唐國的遠征軍陷入兩難的境地。

 這可讓端帝勃然大怒。

 見過不要臉的,可是沒見過如此不要臉的人,不,國家!

 端國投降之後,魏國專門寫了一篇文章,昭告天下。

 大意就是,魏國發起這場戰爭,主要原因是因為端國拒絕了魏國的合作,這是看不起魏國的一種做法,理應受到一些教訓。

 端帝親眼看了這篇文章,唯有苦笑。

 魏國也開始耍無賴了啊!

 魏國在此次戰爭中得到的好處很多,比如將四國一起製衡魏國的天平打斷,使四國聯盟成了一句空談。

 因魏國一系列的軍事動作,涼國開始選擇旁觀。

 他們就兩國邊疆衝突一事,也發表了聲明,說邊疆衝突一事,主要責任在涼國,目前,兩國就這個問題,將要快達成共識。

 這是涼國讓步的一個表現。

 魏國的朝堂上,無時無刻都在密切關注各國的態度,在對端國的戰爭結束之後,滿朝文武,都對趙長青豎起了大拇指,毫不吝嗇的誇他為千古明君。

 然而,趙長青得到各國間的消息之後,是徹底陷入了懵逼狀態。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