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召喚群雄帝王系統》第368章:戰端國!
第379章 戰端國!

 轉眼之間,徐嬌來到魏國,已經過去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了。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發生了很多事情。

 首先是端國一方面與唐國締造新的盟約,一方面和魏國徹底撕破臉皮,開始往邊疆集結大量的軍隊。

 但是賈詡依舊還滯留在端國。

 他還在等待一個時機,不想白來一趟。

 如果這次的時機能夠把握住,各國之間,也不會發生戰事。

 倘若這次的時機浪費掉了,保不齊戰爭很快就會發生。

 賈詡這樣做的目的,也是想讓天下人在享受一段時間的和平。

 最主要的還是,依照目前魏國的狀態,不太適合發生大的戰爭。

 其次,便是宋國開始有意無意的放松與魏國的某些經濟往來。

 這到底是不是兩國關系緩和的征兆,還真不好說。

 因為端國的態度,讓趙長青很是生氣,他召集大臣,來到宣政殿內,商討對端的政策。

 倘若,魏國對端國采取軍事措施或者衝突,很有可能讓宋國繼續製衡魏國。

 賈詡那邊一直在等待的一個時機便是唐國的軍隊跨越到宋國的時候。

 在這個時候,是各國關系最敏感的時機。

 若是把握得當,很可能就會讓端國采取必要的措施,不讓唐國軍隊實現‘借道’。

 但是趙長青不想讓賈詡在端國繼續等待下去了。

 小小的端國,居然舍棄了魏國的臉面,依舊和唐國站在一起,那麽就沒什麽好談的了。

 端國應該忘記了,魏國才是這個世上最強大的國家,沒有之一!

 一道召令,讓賈詡火速返回洛陽。

 賈詡的離開,隱隱讓端帝長孫野察覺到了一絲不妙的感覺。

 因為他的離開,太匆忙了,也太迅速。

 這裡面一定是有問題。

 果不其然,囤聚在邊疆的六十萬魏軍,傾巢出動,向端國發起戰爭。

 端國的邊疆一帶盡數淪陷。

 僅僅隻用了一夜的時間而已。

 端帝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大感不妙,他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但是,商議了半天,也未能找到一個好的解決辦法。

 這次的戰爭,是趙長青直接下令,陳慶之作為戰前總指揮,嶽飛擔任先鋒,以無可抵擋的氣勢,猶如泰山壓頂一般,迅速將端國的邊關數座城鎮都是佔據。

 端國一邊積極組織軍隊,一邊向唐國求援。

 但是就在這如此關鍵的時刻,唐國的援軍居然遲疑了。

 他們不肯發兵,要讓端國提供糧草,這可是讓端國吃了一個悶虧。

 百般無奈之下,他們只能答應唐國的要求。

 就這樣,唐國的四十萬大軍,堂而皇之的走進了端國的土地。

 陳慶之托人給端帝送了一封信,信上的內容大概就是對端國的選擇進行了質疑和批評。

 倘若端國答應和魏國的合作,也不會出現今日的這場戰爭。

 唐國的軍隊雖然快過來了,但是,魏國卻不在進攻,而是選擇了以靜製動。

 無論端國的軍隊進來多少,魏軍都能毫不猶豫的將其絞殺團滅。

 這個時候,天下人才忽然發現一件事實,魏國的軍隊,依舊還是這個天下最強的軍隊,是那個滅了一國的軍隊。

 不知道為什麽,因為四國製衡這件事情,天下人都不約而同的產生了一個錯覺,那便是,魏國的好日子到頭了。

 可是,不就是因為畏懼魏國的實力,四國的軍隊才不得不站在一起嗎?

 魏國皇宮裡。

 趙長青在禦花園中和諸葛亮下棋。

 十九道棋盤之上,趙長青執黑先行,下法大開大合,屬於那種殺敵三千自損八百的路子。

 而諸葛亮則不同,他下棋基本以穩重為先,和他的為人剛好呼應,他喜歡徐徐圖之,先是成勢,再是聚勢,然後利用大勢來破敵。

 趙長青應對起來頗為棘手。

 不過,諸葛亮每次成勢之後,趙長青總會好不猶豫的自損棋子,去破了他的棋勢。

 這樣一來,這場棋局,倒是陷入了膠著的狀態。

 縱然二人在棋盤上你來我往不亦樂乎,但是他們都沒有將思維完全放在棋盤上,落子時有說有笑,有時皺眉不解,總之便是對當今局勢高談闊論,說實在的,陳慶之當真是寶刀未老,僅僅用了一夜的時間,便連奪端國一十六城,這份戰績,足以震古爍今了。

 這讓他二人都很高興。

 看來,打閃電戰,還是要交給陳慶之才行。

 趙長青落下一子之後,向諸葛亮問起了陳慶之他們現在的情況。

 諸葛亮回答道:“依微臣之間,他們應該會據守端國邊城,步步為營,試圖拖垮唐國或是宋國。”

 趙長青很滿意他們的做法。

 這也是一開始就定下的策略。

 如果不去打這一仗,對於魏國來說,只能永遠陷入被動了。

 他對諸葛亮又說道:“現在國家的財政狀況,能否堅持我國繼續向邊境一帶派兵?”

 諸葛亮皺了皺眉頭,說道:“只怕很難,今年的財政狀況很不理想,一是因為之前的戰爭帶給我國的創傷太大,二來是諸國的經濟封鎖,的確是對我魏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此刻,趙長青的手裡正拿捏著一顆棋子猶豫不決,忽而看到一處可以落子的地方,便是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落下,然後開口說道:“正因為難,我們才更要往邊關一帶增派兵力,各國間的探子都不是傻子,他們此刻肯定是察覺到了我們魏國面臨的難處,所以,此刻,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才是正理!”

 諸葛亮道:“恐怕這樣一來,此戰過後,又要數年,我們魏國才能恢復元氣。”

 趙長青冷笑道:“那是之前!現在的魏國,幅員遼闊,經得起折騰!命白起率領四十萬大軍,囤聚在與涼國接壤的邊關一帶。命趙雲率領三十萬大軍,火速與陳慶之會和。命此刻身在晉地的蕭逾明,抓緊在當地招兵買馬,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給朕訓練出來一支精兵,朕這一次,要將端國徹底打痛!也讓這個彈丸之地知道一件事實,拒絕和我魏國的合作,是要付出代價的!”

 其實趙長青從一開始,就想著要和端國打一仗。

 要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只是告訴賈詡,無須對端國離間成功,只需要讓各國看到端國的心思不定就可以了。

 對於賈詡來說,這簡直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他做的相當成功。

 要不然的話,後面也不會有端國和唐國重新締造盟約的事情發生。

 重新締造的那份盟約,明顯是對端國的利處更大。

 但是現在諸國混戰,禮樂崩壞,這區區的盟約,還能像以前一樣,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嗎?

 這是個未知數。

 但對於魏國來講,所謂盟約,不過就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罷了。

 端國,目前面臨的困境很大。

 這一次魏國的動作,也足以讓天下的有志之士看到魏帝的氣魄。

 簡直只能用‘牛逼’兩個字來形容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