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召喚群雄帝王系統》第315章:亂戰開始
第316章 亂戰開始

 嶽飛領了旨令之後,便是率領十五萬人馬出城而去,一開始是單軍直入,想要以此來試探敵軍戰略方針。

 但是不料龍奮生性狡詐,並沒有選擇派出一支軍隊迎擊嶽飛,而是任由他去前行。

 只要進入自己的布防腹地,那麽龍奮就有足夠的把握,可以吃掉嶽飛的這支部隊。

 嶽飛心中更是知道這一點兒,見無法勾引出來敵軍主力現身,他便將這支部隊的進程放緩。

 同時,霍去病也在這個時間將自己的部隊調出城去,與嶽飛保持一定的距離,二人行進方向不同,但是卻互為犄角之勢。

 這是嶽飛的策略,既然一支軍隊不夠敵軍的胃口,那麽兩支總可以了吧?

 只要在敵軍心中造成一種誘惑力,迫使他們的主力出城,嶽飛就有自信,能夠殲敵於野。

 魏軍之中,都說嶽飛打仗勝在一個穩字,但是實不知,那是他治軍有方,僅僅依靠軍隊的作戰能力就能夠使戰役獲勝,所以並不太清楚一點兒,那便是,他乃魏軍之中,最擅使陽謀的將軍。

 在歷史上也是同樣如此,不論是直搗黃龍還是收復襄陽,都是分兵多線作戰,然後兵合一處,與敵展開決戰,這幾乎是一種無解的戰術,敵軍只要一旦上鉤,就只能跟著嶽飛的節奏來。

 這也是為什麽,在他死後,被後世人稱之為武聖人的根本原因,試想之下,打仗仗還沒開始,就已經立於先天不敗了,這樣的架勢,有幾個敵將可以受得了?

 最為關鍵的地方就在於,嶽飛可不是什麽防禦型的將領,他是正兒八經的攻擊型將領,總結一句話,嶽飛打仗不是一般的牛逼。

 在趙長青前世歷史上,可是號稱南宋初代戰力第一的存在,豈是浪得虛名?

 而龍奮在這個時候,一直是心存疑惑、皺眉不解。

 趙長青了解嶽飛,他可不了解。

 他實在是不明白,為什麽大魏皇帝居然臨陣換將了呢?

 霍去病多會打仗啊,閃電戰術冠絕當代,一度可以與魏國大將軍,現在貴為晉王的陳慶之相提並論,放棄這麽一位會打仗的將軍不用,而用嶽飛,是什麽道理?

 如果說,今時今日,與自己對戰的將軍是陳慶之的話,那麽龍奮行事會慎之又慎。

 因為魏國輸得起,但是楚國卻是輸不起。

 但是,將與可以和陳慶之相提並論的將領換掉,大魏皇帝到底是怎麽一個打算呢?

 龍奮一直在苦苦思索這個名字,終於在自己的腦海裡搜索到一點兒印象,好像當年攻打晉國虎嘯關的戰役,就是此人領軍,不過,他能夠攻下虎嘯關,全靠袍澤襯托,那一戰與其說是在攻打虎嘯關,倒不如說是魏軍中其他將領各顯本事,去與晉軍進行的一場全面性的戰役。

 不管怎麽講,這個嶽飛於近年來,名聲並不顯赫,觀魏帝的用人性格,一向是有能者居之,有才者物盡其用,這些年來,嶽飛身份不顯,應該是能力並沒有遭到魏帝的重用。

 如若真的是這樣,那麽怎麽今兒個,卻將先鋒的大任,轉交給了他呢?

 臨陣換帥,必須搞清楚對方的一貫戰法或者是計謀,不然的話,做不到知己知彼,是很容易吃虧的。

 不過,緊接著,他收到一條不太可靠的消息,也是傳聞。

 是說霍去病桀驁不遜,仗著以前的一點兒功勞,不服大魏皇帝將副帥的位置交給了白起,君臣之間,也是由此生出隔閡。

 大魏皇帝生怕臨時罷免將領,會讓軍心浮動,於是便是讓嶽飛頂替了霍去病的位置,想以此來削弱霍去病在軍中的影響力。

 不過,並沒有罷免霍去病領兵的將印,主要還是怕臨陣罷免將領,會影響全軍士氣。

 龍奮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不知是真是假,當時就泛起疑惑來了,如果這件事情是真的,那麽一切就都順理成章了。

 但是萬一是假的呢?

 這就會讓自己輕視嶽飛。

 想到這裡,龍奮找到了問題的關鍵。

 沒準魏軍就是這個打算,魏國皇帝不可能隨隨便便就派個人做先鋒,他此來征討楚國,是想拿下楚國的土地疆域,怎麽可能會在換將這件事情上出現問題,這個造成的後果,可是會非常嚴重的。

 龍奮深呼吸一口氣,命令全軍進入待戰狀態,並讓前軍後撤六十裡。

 他這個人可謂相當狡猾了,有一點兒事情出現的矛頭不對,他便會改變之前慣用的戰略。

 至於君臣心生隔閡、白起與霍去病不和等事件,都是嶽飛建議大魏皇帝這樣去做的,其目的就是想讓他魚龍混珠,讓龍奮摸不清頭腦,進而輕視於自己。

 但是沒有想到啊,這個龍奮居然穩重到這種地步,直接命令前軍撤退六十裡。

 這樣的做法,無異於是將戰線縮小,一旦嶽飛繼續橫衝直撞直搗黃龍,那麽等待他的,很可能就是來自於敵軍的多方面圍剿。

 到了那個時候,插翅難逃。

 既然人家龍奮都命令前軍撤退了,嶽飛不可能傻乎乎的鑽進這個圈套。

 但是如何引誘敵軍主力現身,成了現在的當務之急。

 不然的話,這場戰鬥,就會形成一種持久戰。

 大軍每在關外多待一日,國家就會多承重一日的負擔。

 而且,魏國的軍隊又是各國軍隊中待遇最好的。

 尤其是出征在外的時候。

 嶽飛命令全軍將士安營扎寨。

 營帳中。

 一眾參將都在嶽飛身邊,等待著這場戰役該如何去打的命令。

 但是主將似乎除了盯著地圖看之外便是喝茶,好像一點兒也不著急。

 這可令一眾參將們等得心急如焚。

 他們跟著嶽飛出來,是想建功立業,但是現在算個什麽情況?

 敵軍不敢與自己爭鋒相對,這個時候,就應該趁著士氣正望的時候和敵軍一決生死啊!

 躲在這裡和敵軍兩兩相望,畏畏縮縮的,實在不是魏軍以往的作戰方式。

 最終,有一名參將忍不住了,他向嶽飛問道:“將軍,我們何不趁著這個時候,一鼓作氣,將敵軍前鋒盡數殲滅?”

 嶽飛看了他一眼,並沒有生氣,反倒是很欣慰。

 魏國有如此不畏懼戰爭的將士,才是逢戰必勝的先天條件。

 他笑著回道:“敵前軍撤退,看似是不想與我們爭鋒,想要暫避我軍鋒芒,其實是緩兵之計,引誘我軍前行,以造成對我軍的夾擊合圍之勢。所以現在,並不是出兵的絕佳時機,就在剛才,本將已經請命陛下,攻打隨州城,只要將隨州攻下,我們就可以借隨州為跳板,攻打黑原城,到時候,就不怕他們的主力不現身。”

 ‘攻打隨州?’

 一眾參加的心裡泛起疑惑。

 隨州城地少人稀,攻打那裡,對我們來講,並沒有什麽好處啊!

 嶽飛心知他們的疑慮,開口解釋道:“隨州攻下之後,敵軍主力布置在的三城,就會暴露在我們的眼前,到時候,先攻那一城,就是我們說了算,隨州雖然沒什麽戰略利益可言,但是確實我們破了敵軍布防的關鍵所在,將這裡攻下來,我們就會將敵軍的封鎖徹底撕開一道口子。”

 眾將心中聽到解釋後紛紛釋然。

 太初六年四月底,嶽飛上書請戰隨州,破之,隨後分兵戰敵於野,在破,終至兵臨黑原城下。

 龍奮派遣大將項飛攻隨州,嶽飛命三萬將士死守隨州。

 戰至第七日,項飛血戰隨州,久攻不破,退守德陽城。

 嶽飛一鼓作氣,命霍去病圍困德陽,牽製敵軍主力視線,隨後分兵,一支攻炎城,一支留待黑原。

 項羽派遣三萬騎兵,攻鳳陽,以此來吸引敵主軍火力,為嶽飛攻佔炎城爭取時間。

 龍奮因感棘手,著收攏戰線,將據守在各個山脈、橋梁之處的楚軍盡數調回,至此,魏軍攻破楚軍防線,與敵展開決戰。

 五月初,趙長青在嶽飛戰場派援軍二十萬,加上原來的嶽飛麾下軍隊以及霍去病等人軍隊人數,總計派兵近五十萬。

 這對雙方來講,儼然已經是一場全力之戰。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