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袁公路》第8章 揚州軍力
  揚州的武器裝備發展布局完成,卸去了袁術心中的一塊大石頭,但決定戰鬥力的最大因素還是人,所以袁術一直都很重視軍隊建設。

  其實袁術很羨慕那些自小穿越的人。為什麽?因為他們能夠從小就開始準備,不論是結交同伴,還是暗中布局都早人一步。要是‘袁術’不是穿到袁術身上,也許這輩子‘袁術’早就餓死或是被亂匪殺了。因為來到大漢時,袁術已經二十好幾了,過了最好的打熬身體的階段,自身戰鬥力低下。所以每次上戰場,袁術總是遠離戰圈,遠處觀看形勢,隨時調配人員,從來不牛叉哄哄的衝鋒陷陣,因為他確實就沒那個本事。

  為了應付不久之後的與牛人們過招,軍事方面水平低下的袁術想到的便是增強軍隊的執行力與個人戰鬥力。

  由於揚州在袁術與麾下文官們的不斷努力下,已經可以少量保有職業軍人。袁術自186年起便征召了30000的弱冠之齡的勇士,分門別類的挑選後劃歸到文聘、紀靈、梁綱、張勳四人手下,開始了日日操演。在充足的糧食肉類供應下,經過兩年的訓練,這3萬人戰鬥力與執行力都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有了精銳的樣子,加上袁術以前歷經血戰的老兵,袁術就有了5萬人的職業軍人。

  除卻4萬精銳,袁術前後陸續征兆了近4萬的屯田兵,這些屯田兵一邊從事生產,一邊則打熬身體訓練戰陣,說白了就是預備役,等前面的精銳人數少了或是以後擴軍時,這部分人就是優秀兵員。

  其余的各郡的守軍也有個3萬。這些兵員袁術就沒怎麽上心,給他們的要求便是糧餉充足提供,但是技藝與生產不能落下。反正這些士兵也沒什麽大用,也就是防守防守縣城,剿滅境內的匪寇等等而已。

  總的說起來,這揚州就有12萬左右的軍人,加上後勤人員也不超過20萬。以揚州如今300萬的人口,供養12萬人不費吹灰之力,當然,其實這12萬軍隊裡頭,真正靠州郡供養的不到一半,剩下一半都由各個地區的軍墾農場負擔。

  有了兵員之後,袁術也詳細的組建了軍隊的成分配比。總計9萬的戰鬥人員裡,袁術挑出了5000善於騎馬的人組成了騎兵,騎兵校尉由文聘擔任,軍內設置司馬4人,其中便有眭固、何儀二人。

  剩下的8萬5000人中,袁術分成了三種部隊與其余的一部分特別部隊。

  第一種就是長槍兵。長槍兵極易訓練,同時又便於組成軍陣作戰,而且戰鬥能力不俗,袁術總共組建了3萬人。

  長槍兵的長槍是經過改良的,換成了尾部帶有翼片,中間開有血槽的槍頭。這是為了戰鬥的時候長槍刺入敵人身體後不被卡住,開血槽當然是為了殺傷力。

  第二種軍隊便是刀盾手。刀盾手所用的刀可不是其余部隊的厚背大刀,而是弧形的長越1米的長刀,這就要感謝運氣,因為錳鋼的發現,才有了鍛造這種刀的材料。他們用的盾也是盾面呈弧形的凌盾,盾底是揚州特產圓柏製造,盾麵包鋼,防禦力與扛衝擊力極為強悍。這種刀盾手袁術一共組建了2萬人。

  第三種就是弓箭手。弓箭手可以說是最難選的。首先能當弓箭手的人視力必須要好。其次,弓箭手的手不能抖,不然射擊準度就會很低。最後,弓箭手的手臂要長,力量要大。精挑細選之下,袁術組建了1萬人的弓箭手隊伍。

  對弓箭手的訓練是最為嚴格的。從兵員入伍一直要連續不斷的練習兩年有余,直到弓箭手對跑動的物體形成射箭的本能才算罷休,隨後還要進行戰陣配合訓練,訓練時間要長很多,大規模組建非常不易。

  對於寶貴的弓箭手,袁術給他們的裝備也做了改變,弓不再是以往的牛角加牛筋的組合,而是換成了木底鋼骨為弓與牛筋為弦的配置,這也給袁術組建弓箭部隊提供了便利。因為一副牛角良弓往往需要熟練工匠製作一到兩年的時間。換成鐵胎弓後,製作一副弓箭的時間減少到了不到一月,最短的時候十幾天就能做出一副來。

  其余的部隊中,人數最多的當屬水軍。水軍作為一個新生軍種,袁術及手下眾將並無組建的經驗,好在後來有吳郡余杭人凌操來投,這才組建起水軍骨乾結構。

  說起凌操,此人在吳郡多有俠義美名,深得吳郡俠士愛戴。得知袁術征集勇士,便毅然帶著十余個好水戰的俠士前來投軍。也正是凌操有自己獨特的領軍水戰之能,袁術才於186年秋擊敗了水賊陳蘭、雷簿等人。因凌操年少,雖有功績,但袁術也只是令其為軍司馬,給主管水軍的張勳打下手。

  因水軍的特性,暫時袁術只是組建了1萬人,用來剿滅鄱陽、太湖等地的流寇,積累水軍建設經驗。倒是造船的工匠袁術最為緊張,從185年初步控制丹陽幾郡後邊立刻組織收攏造船工匠,同時令紀靈等將領帶領士卒進入深山砍伐適合造船的楠木等木料囤積起來備用。

  囤積木料其實是必行之事。造船所用木料不能用現伐的木材,不然木料容易沁水腐蝕,所以為了以後擴大水軍,也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出海,袁術早已開始囤積木材,慢慢風乾。

  另外的1萬5000士卒,袁術則是組建了應對特別情況的特種部隊。

  第一種便是擁有超強防禦的重甲步兵。組建重甲步卒是為了面對強大對手之時,從正面一鼓作氣突破,擊潰敵人。

  重甲士卒的盔甲都是特製的。外面是由環包鋼絲外鑲鋼片組成的外甲,內部則是由牛皮縫製的內托皮甲,最後才是軍士所穿的兔皮衣。整個盔甲從頭到腳全部都包圍上,頭盔是鏤空防箭的遮面盔。

  算起來重甲步卒的盔甲有40斤之巨,因此重甲士卒都是特別挑選的耐力極強,力量極大的人。他們所用的武器便是雙邊開刃的1米5長劍,整個劍光重量就有30斤,巴巴實實的戰爭機器。

  雖然優點很多,可是這些重甲士兵也是弱點明顯。行動不便讓他們更多的是武力上的威懾,而且現在除去平原等地形良好的地方野戰也著實派不上太大用處,以後揚州馬多了倒是很有用。於是本著為以後發展打基礎,袁術便組建了3000人的重步兵隊伍,以500人分為一營,專門做衝陣斷後之用。

  第二種便是山地野戰隊伍。中國古時候很出名的山地隊伍便是明末女將秦良玉組建的白杆軍。白杆軍的威名很多人都知道,除了本就善於山地作戰的四川人外,武器裝備也是特殊製造。

  於是袁術便也打造了與白杆軍一樣的武器,尋來白蠟樹做成槍杆,前端配帶刃的鉤,下配堅韌的鐵環。因為將領缺乏,這隻隊伍袁術就交給了練兵還算可以的梁綱,讓他慢慢訓練,為以後的規模化積累經驗,以便來日征伐山越所部與荊益各州。這種山地作戰能力極強的兵種,袁術也組建了5000人,日日在深山老林中辛苦操練,當然梁綱只是主管大概工作,具體操作都是由下面的軍司馬去執行。

  另外的5000人袁術則專門組建成了精銳的斥候部隊。說起來,袁術麾下不算武器的話,作戰能力最強的就是這支部隊。信息在戰爭中的作用及其重要,不管後世或是今生,袁術對此都極有體會。因此,袁術在來到揚州穩定政局後邊組建了這支斥候部隊,他們都是選取18歲左右,性格沉穩的少年,跟隨袁術軍中老斥候手把手一一教導出來,訓練也是日夜不輟。

  從185年組建開始,訓練兩年後便開始分散各郡幫助郡中軍隊進行信息搜索探取。這樣又歷經近兩年的時光終於達到了袁術想要的標準。不過這些積信息傳遞,偽裝行進,叢林刺殺,小隊小規模作戰,荒野求生等等技能為一體的士卒訓練難度實在太高。其實剛開始時是有8000多的士卒被選中,後來由於戰時損傷,訓練不過關等原因淘汰了3000多人,最後湊來湊去才組成了5000的規模。

  不過這些士卒數量看起來巨大,分配到軍中各個營,一營內也就只能配有一小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