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袁公路》第8章 界橋之戰
191年7月,劉備打著助戰剿賊的旗號,誓師出征。這次出戰,劉備掏出了全部的家底,總共3人的精銳步卒與總共5人的騎兵部隊。至於名義上的領地濟南國,劉備也依靠十余天的時間,緊急征集了2鄉勇,依靠他們和留下的5步卒防守。

 劉備的5騎兵中,有2是公孫瓚資助的戰馬,剩下的3則是劉備東平西湊的下等戰馬或是一般較好的馬匹組成的雜牌。不過即便是雜牌,這些軍隊也不能小覷。

 劉備從青州濟南的祝阿縣內攻入冀州平原郡。因劉備兵力稀少,駐扎在平原邊境的袁紹大將袁譚犯了輕敵的過錯,盡出7大軍與劉備戰於黃河南岸。

 沒有想到劉備暗中將兩部騎兵分開,2精銳由張飛率領藏在黃河岸邊幾米高的草叢中,3遊走於袁譚軍陣周邊進行騷擾。袁譚以為靠劉備的實力,能有3馬軍已經是極限,拖住劉備的馬軍後,下令大軍加速包圍劉備部隊,想要一口氣吃掉劉備軍隊。

 就在袁譚變陣,即將包圍劉備大軍,陣列變得薄弱的時候,張飛帶著2精銳馬軍從遠處草叢中殺出,直擊袁譚大軍的右側。

 本來若是一般人帶隊,還極有可能衝不破袁譚的軍陣,可惜這張飛著實悍勇,僅靠一人之力,便殺掉了前來阻截的3余人大盾手,在袁譚陣中鑿出一個缺口,然後率著騎兵衝破袁譚軍陣。

 袁譚軍陣無法自如運轉的時候,劉備果斷下令大軍從缺口處下手,截斷袁譚軍隊。袁譚的大軍頓時被一分為二,雙方各自為戰,加上張飛不時率著馬軍在周邊偷襲,袁譚逐漸不支,隻得丟棄掉一半被包圍的士卒,帶著另一部分逃亡黃河邊上,乘船逃往高唐。

 因兵力過少,劉備擊敗袁譚大軍之後,無力追擊,隻得放任袁譚逃往高唐。等劉備處理掉袁譚丟下的2余人的時候,這才發現整個黃河南岸的船隻都被袁譚焚毀。沒辦法的劉備隻好在黃河南岸扎營,令人前去其他地方搜尋船隻渡河。

 191年月,袁紹大將顏良、文醜二人在白馬義從的打擊下損失慘重,二人聽取軍中軍師審配意見,將大軍合二為一,據巨鹿死守。

 同時,袁紹也在廣川被公孫瓚三戰擊敗,損失1多士卒,隻得退守棗路,等待鄴城補充援軍。

 月中旬,劉備率領大軍渡過黃河,經過7日苦戰,擊破高唐縣,然後張飛驅逐著袁譚潰軍衝擊平原。一日之間,高唐、平原兩城皆下,平原北方郡縣孤立無援,很快便投降劉備。而袁譚則是率領平原郡潰軍堅守在清河郡鄒縣,防止劉備軍突入清河郡,切斷北方糧道。

 眼見糧道受到威脅,而且清河郡內大軍都被抽調走,以袁譚現有的不過萬人的大軍,牽製住劉備沒有問題,若是想要阻止公孫瓚南下基本不可能,於是袁紹連忙命大軍布下迷陣,率軍從棗路逃亡甫宮,然後一路南逃至嵩瑩,接著令巨鹿的顏良文醜二人率軍南下,拋棄巨鹿,合兵一處在任縣與公孫瓚決一死戰。

 公孫瓚見袁紹一逃便是幾百裡,認為袁紹已經技窮,且選擇從青河郡直奔鄴城明顯不是好選擇,途中無法保證糧道安全性,於是公孫瓚命大軍一路追擊袁紹,同時令公孫越帶兵南下,在任縣會和,企圖一鼓作氣一次性消滅袁紹大軍,盡取冀州。

 9月中旬,袁紹率5大軍吞屯兵任縣北2裡,公孫瓚率軍36余人與袁紹大軍對峙。

 公孫瓚見袁紹軍中只有3人左右的精銳,其余軍隊都是新招的百姓,於是令白馬義從從旁協助,他自己親率剩余軍隊結陣與袁紹軍對戰。

 早已知曉公孫瓚大軍中白馬義從厲害的袁紹調集了近萬人專門防備公孫瓚的馬軍,可這種方法還是未取得很大的成果,僅僅只是限制住了白馬義從的發揮。

 在殺傷了公孫瓚3人左右的軍隊後,袁紹自己也差不多損失了近5左右的軍卒。而隨著士卒不斷損傷,嚴密的陣勢開始出現漏洞,損失不斷增加,袁紹隻得下令退兵。

 兩日後,袁紹拋棄任縣,退守襄國縣,駐守在界橋北,防備公孫瓚過界橋。公孫瓚又率著手下3大軍追到界橋。

 這時候,袁紹已經調回了前去並州的鞠義與張郃二人,本來已經取得的並州樂平郡也只是留下了5士卒控制外,其余的2大軍屯軍趙國中丘,然後悄悄繞道任縣北部,對公孫瓚的大軍形成包圍之勢。

 等鞠義等人到達位置後,袁紹率領著大軍與公孫瓚邀戰於界橋。公孫瓚見袁紹出戰,非常高興,並未派斥候搜尋周邊范圍。

 袁紹這次學乖了,為防備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他調集了鄴城所有的大盾與弓弩,全部集中到一塊地方,準備依靠遠程火力,壓製白馬義從。

 公孫瓚多次依靠白馬義從的騎射打亂袁紹軍陣,這次雙方還未開始交戰,他便派出白馬義從遊走在袁紹軍陣周邊對袁紹的大軍進行騷擾。

 眼見時刻有軍卒被射中倒地,白馬義從所過之處,大軍混亂不已,袁紹加緊進軍與公孫瓚大軍接戰。

 兩軍接戰後,袁紹悄悄命顏良親自帶領一營士卒,前去護衛住3余人的弓弩部隊,然後令他故意賣個破綻,吸引白馬義從前來攻擊。

 果然,顏良到了弓弩營後,讓護衛的盾兵故意因擁擠跟不上前軍,前軍與中軍忽然空出一個大縫隙。等到公孫軍發現之後,顏良假意催促士卒補上空隙。

 要是一般的戰鬥,這麽做一定是自取死路。可這一次因公孫瓚派出馬軍時間過早,兩軍前軍才剛剛接戰,步卒間的戰鬥並未擴散到整個戰場。因此公孫瓚見到對方的軍陣出現缺口,自己這方有白馬義從協助,加上敵人的騎兵在前面幾次大戰已經損失殆盡,只要白馬義從衝開缺口,防止敵人將缺口補上,己方士卒就可以從缺口衝進去,對敵人形成局部合圍,慢慢蠶食掉對方。於是公孫瓚立刻下令白馬義從衝擊缺口,防止袁紹軍堵住缺口。

 等白馬義從在公孫越的率領下一邊騎射一邊衝到缺口處,準備肉搏擊殺袁紹補充上來的盾兵的時候,顏良立刻下令藏在大盾兵後的弓弩手萬箭齊發。

 這種突然的襲擊是公孫越萬萬沒有想到的。連綿不斷的箭矢從袁軍軍陣裡射出,白馬義從就如撲火的飛蛾一半,自己送上門去被人宰殺。

 公孫越因帶頭衝陣,第一波箭雨就將他射成了刺蝟,群龍無首的白馬義從不到一刻鍾的時間就被射死2余人,只有最後的一部分見形勢不妙,及時調轉馬頭跑出了箭雨的覆蓋范圍。

 白馬義從的覆沒引起了公孫軍的恐慌,士卒軍陣開始混亂,士氣低落。眼見自己不明不白就敗了,公孫瓚連忙鳴金收兵,退軍任縣。袁紹見公孫瓚退兵,連忙率大軍追擊。

 公孫瓚退軍還未至任縣, 又遇上袁紹軍大將鞠義與張郃所率領的軍隊,知道自己已然中計,公孫瓚立刻命大軍從北方突圍。

 雙方在任縣郊大戰半個時辰,公孫瓚大敗,整整36的大軍十不存一,連公孫越都戰死沙場。好在公孫瓚依靠士卒拚死一搏打開的缺口,率領著剩下的5左右白馬義從突圍而出,一路逃亡幽州。

 這一戰,公孫瓚一次性損失4萬大軍,白馬義從這支精銳部隊也損失了25人左右,公孫瓚在冀州的軍力一下子折損大半,再也沒有能力控制冀州北部龐大的領土。

 而袁紹一方,因為估錯對方軍力,未能集結一州之力全力抵禦公孫瓚,損失也有2多人,而並州好不容易戰敗匈奴王,得到的可以奪取並州的機會也丟了。

 191年1月公孫瓚集結了冀州所有15的軍隊之後,劫掠了冀州控制區,然後率領大軍回到幽州,在幽州邊境布防。

 劉備見公孫瓚失敗,烏桓大軍也被清剿的差不多了,便聲稱烏桓已被擊破,將平原的人口、財富搜刮一空,退軍濟南國,大肆修築防禦工事,防備袁紹入青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