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袁公路》第44章 人禍(1)
公孫瓚的大軍發生瘟疫,受困於望都的事情很快便傳遍了大江南北。許多人都認為是公孫瓚的暴虐無道導致了瘟疫的爆發。

 加上軍中四處流傳的對公孫瓚不利的流言,公孫瓚大軍情況很不好。軍心不穩,士氣不高,受瘟疫之害,糧草更加緊缺。

 在這種情況下,公孫瓚沒有任何辦法,他已經開始考慮著退兵回幽州,然後著手剔除一批不合格的士卒,以此進一步減輕糧草的壓力。

 公孫瓚沒了動作,一直處於被動局勢的袁熙卻發現他們一下子從被動挨打的狀態轉變為了反攻之局。

 雖說以袁熙的實力,想要擊破公孫瓚一舉定冀北是不可能的,但是他能夠以軍隊壓迫公孫瓚軍,讓公孫瓚的日子更加難過,拖延公孫瓚再次攻冀北的時間,從而為收復冀州爭取時間。

 在鞠義的指揮下,袁熙親率大軍4,到達望都外與公孫瓚相互對峙,每日叫陣,邀戰不停,逼迫公孫瓚出城戰鬥。

 公孫瓚一出城,袁熙的大軍便立刻撤走,完全不與公孫軍正面相抗,只在一旁騷擾公孫軍。

 這種賴皮的戰術收效甚好,公孫瓚馬軍染病,幾無出戰的可能,步卒又追不上別人,還容易中伏。連續數日來追擊無果,士卒意志漸消,已經對袁熙的部隊挑戰麻木了。但作為一軍主帥,公孫瓚深知此事危害甚大。

 沒有任何解決辦法,公孫瓚隻得命公孫范率3軍卒在望都駐扎,他自己領其他步卒回師。染病的戰馬全部丟在望都,而那2余人的騎兵,公孫瓚也隻帶回5人,準備重新尋找馬匹,把他們武裝起來。

 公孫瓚撤軍,大軍近5萬之眾,這麽多的人,加上望都留下的公孫范,袁熙也不敢率兵追擊。聽取手下田豐的意見,袁熙同樣直接率兵回軍,只在盧奴留下了2軍隊。總共5萬的軍隊,袁熙準備率領4萬人南下攻打呂布。

 同樣由於公孫瓚主力已經撤退,從另一邊入冀州的其余3人也在與袁譚對峙一段時間後無奈撤退。為求保存實力,袁譚也沒有派兵追擊,讓那3的公孫軍安全撤離。

 公孫瓚撤軍,劉備算是松了一口氣。想到公孫瓚這次出軍未果,定然所耗甚大,一定會要求他奉上物資,幫助重整大軍,劉備的心情又不太好了。

 如今北方公孫瓚肯定會安定一些日子,而曹操已經與袁術結下密盟,可以說南方也基本安定下來。參與到冀州的三方爭鬥中實為不智,劉備準備著手下徐州。

 先前劉備就已經讓孫乾前往徐州進行活動。這幾個月,孫乾傳來消息,稱徐州陶謙病情加重,要不了多久便會命喪黃泉。

 現在袁術正在攻打徐州,對陶謙的壓力很大。據孫乾傳回的消息,陶謙已經開始考慮和劉備結盟對抗袁術的想法。有糜竺等人的幫扶,這事沒什麽問題。

 進入徐州以一客軍身份對抗袁術並不是劉備想要的。沒有好處的事情,做了也白做。因此取得陶謙首肯,能率軍入徐州只是所有謀劃中的一部分而已。

 慢慢把手指指向地圖琅邪國這一大塊黃色的區域。有別於藍色的陶謙治地與其余紅色的地區,這塊地是劉備差人好生查探之後特意標記出來的。

 黃色區域,證明這裡與劉備軍關系處於中立狀態,同時很有可能收服為己用。對於臧霸此人,劉備也研究了有幾個月了。

 臧霸此人野心不大,是一個仁義之士。擁兵自立不過是為了在亂世安身立命罷了。陶謙不得其心,也正是因為陶謙重政不重軍,將州內軍權拋出,搞得徐州軍四分五裂,實不是長久之計。

 除此之外,臧霸在徐州乃至青州南的黃巾中威望很高。他早年討伐黃巾逢戰必勝,琅邪國一帶黃巾很懼怕他。後來黃巾覆滅,臧霸又對黃巾報以誠,很多黃巾都投靠了他。

 這也是臧霸脫離陶謙的又一個原因。陶謙不喜黃巾,對黃巾必趕盡殺絕。臧霸若不自立,手下跟著他的黃巾降卒,性命難保。

 收服臧霸,需要讓他看到好處,也需要讓他放下戒心。這兩點,劉備都比陶謙要強。劉備聲名廣傳青州,以仁義聞名,這就與臧霸的為人對上號了。加上劉備一直收編黃巾軍,對黃巾軍也沒有趕盡殺絕,臧霸肯定會考慮到這一點。

 最為重要的是劉備知道,現在是收服臧霸的最好時機。如今的徐州局勢便體現了這一點。和袁術比名聲、實力、人脈劉備都不如,劉備可以確定,等袁術攻打到徐州北方,臧霸十有會投降於他。

 現在袁術軍還在下邳,中間隔著東海國,有陶謙阻擋,空間上不可能使得臧霸投降。而他劉備雖說有青州北方的黃巾作亂,可率兵南下不成問題,這就是地利優勢。

 除了這點,闕宣的反叛可以說是最好的益處,能讓劉備神不知鬼不覺的完成對臧霸的謀劃,從而誘使臧霸投降於他。

 早先劉備就想好了,若要使臧霸投降於他,莫過使臧霸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他劉備再救援於他,這樣便可得到臧霸的感激。然後體現出自己的仁義之道,以臧霸的性格,很可能會被說動,加入劉備軍中。

 這一切的謀劃在數月前已經開始。第一步說動陶謙與劉備結盟,率軍入徐州抗袁快要成功了。第二步的策劃,基底已經打好,可以開始執行。

 早在排除孫乾前去徐州的時候,劉備便讓他秘密組建的部隊和在青州黃巾中的眼線在青州南部黃巾中宣揚劉備欲洗當他們的流言。

 青州黃巾無組織無紀律,就是一大盤散沙,想要將這盤散沙去除掉,需要費很大的功夫。劉備不是沒想過收編他們,可惜劉備爭取青州豪強名門支持打出的就是興漢的名號。對大部分真正認同自己身份的黃巾來說,劉備並不是投靠的第一人選。

 這也是劉備能夠掃除青州被放黃巾,可收兵不過數萬的原因。大部分黃巾不願投降,又不願受死,幾乎都跑到青州南部了。

 以留言動搖了青州南部的黃巾之後,劉備又讓細作在黃巾中廣傳“天子”闕宣之好,傳播蒼天已死,皇天當立的言論,鼓動青州南部的黃巾南下徐州。

 從發動流言到現在,整個青州南部已經四處可聞闕宣之名。這還是闕宣自己爭氣,能在陶謙的討伐下數次脫逃,實力越來越強,在琅邪國南部混得風生水起。

 很多黃巾軍都欲南下投靠於闕宣,只是不願輕易拋棄好不容易得來的家底,去命運未知的徐州。

 劉備驅趕黃巾南下徐州可以有兩點好處。

 第一點便是青州南部黃巾南下了,青州南就安定下來了。只要青州南安定下來,劉備的財政負擔便回降低數成,不用再出賣一些利益從世家手中獲得補給,行政更加自由。

 第二點,青州黃巾數量龐大,而且能征善戰,是一股很強的力量。一盤散沙的時候還可采取逐個擊破的辦法,可要是南下,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他們勢必會抱作一團,臧霸的東安、東莞等地就危險了。

 以臧霸上萬軍隊,他能保住城池不失很正常,可想要擊敗黃巾幾無可能,有很大的幾率被困。這就是劉備出手救援的時機,可謂是一舉奪得。

 這會兒正是依靠他劉備出手,讓青州南部思想搖擺不定的黃巾作下決定的時候。想到這裡,劉備連忙呼喝傳令兵前去傳自己手下的大將來,準備展開對徐州的作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