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袁公路》第64章 戰後處理(2)
從那斥候手中接過書信,文聘讓錢信帶他下去休息,見身邊的人都走遠了之後,才打開觀看。

 那絲帛第一行全是一排排的數字,這是為了確保軍情的正確性,出征前文聘臨時加上的。每一次正規的書信都要寫上,不然便以偽報處理。

 對照完數字,文聘發現沒有錯誤,可以確定是華雄的書信無疑。證實了報告的真實性,文聘才開始細細看下面的內容。

 看了一會兒,文聘終於浮現了今日的第一絲笑容,喃喃的自言自語道:“沒有想到啊!華雄居然和賀齊一起逃過了一劫,還趁機奪取了司吾,如此我心病去也!”

 想到如今華雄擔心的敵軍大部隊已經在眭固、何義二人的馬軍攻擊下潰敗了,這樣說來,這次出征的目的竟然出乎預料的達到了。

 只要明天他文聘帶著大軍前往司吾,鞏固司吾的防禦,同時開通水上糧道,那麽司吾就可以作為楚軍攻取郯城的前線基地。

 心情大好,文聘當即將華雄的手書扔到了火中,把它燒毀,然後看了一眼手裡的兔子腿,隻覺得腹中饑餓無比,兩三口便將一個兔腿吃乾淨。

 第二天,情況果如文聘所料,受到冰水浸泡的士卒在野地露營之後,有上千人感染了風寒。大規模的人感染風寒,文聘也沒有辦法,隻得將他們剔除出大部隊,然後自組成一部,大軍先行出發前去司吾,這些染病的人則在後面跟上。

 這時候的風寒可不是小病,風寒猛如虎,而又沒有有效的預防與治愈措施,加上風寒傳染極其厲害,不下於瘟疫,由不得文聘不重視。

 按照正確的道理來講,這些人都需要特意找一個地方隔離起來,最好是在城外。可如今正是兩軍交戰的時候,這麽做會極大的打擊士卒的士氣。

 文聘采取分離出他們的辦法,也是為了隔離傳染源,同時先行一步到司吾,進城開始準備隔離地點,同樣也是為了讓大軍早點到達司吾,治療傷勢,以免更多人染病。

 當然一大早文聘也寫了封戰報呈送壽春。這次戰事不利,文聘不得不如實上報。袁術對軍隊戰報監管很是嚴格,發現作假後果很嚴重。因此文聘實話實說,在最後還給賀齊與華雄二人請了功。

 文聘率著楚軍到達司吾的時候,跑了一夜的陳登也安全的到達了郯城。這一次敗得如此突然,讓陳登非常沮喪。

 陶謙的大軍幾乎被他敗了個乾淨,剩下的也就只有郯城的5人和良成一地的6多人軍隊。

 到了郯城,陳登當即將責任推到了不知道已經死在哪個地方的曹史身上,說是他貪功冒進,致使前鋒部隊脫離後軍,被文聘馬軍從中隔斷兩軍,導致大敗。

 陳登所言缺少證詞,但先前有禺頭湖設伏火燒楚軍之功,又加上逃出來的幾乎都是陳登的心腹,主事的糜竺等人也不好判斷該如何處置於他,只能將這個消息報告給了陶謙。

 聽到自己派出的又一個將領大敗而回,丟了數千大軍,南面的門戶已經被迫,陶謙急火攻心,吐了好大一口鮮血。

 陳登敗了,門戶丟了,郯城就成了別人嘴邊的肥肉,隨時都可以咬上一口。如今良成已經陷入重圍,若不及早撤離那裡的軍隊,數千的大軍就白白拋棄在了良成。

 打起精神,陶謙下令讓良成的軍隊撤離,同時讓陳圭接替郯城的防務,開始準備防守戰事。

 一日後,良成徐州守軍接到郯城軍令,搜刮了良成的物資後,6多的軍隊趁夜在將官的帶領下北撤。

 此時良成的橋蕤所部也才得到司吾被攻破的消息沒多久。從司吾不斷傳來的信息中,橋蕤得知司吾的楚軍大軍軍中風寒肆虐,整個司吾已經戒嚴,他們不需要前往司吾報到,而是領命佔領良成,穩定這個交通要道。

 由於徐州軍走得匆忙,先前沒有一點風聲傳出,橋蕤逼迫良成軍隊防守也並未進行嚴密的包圍,加上華雄的書信中對司吾頗有擔憂,橋蕤為了能及時救援司吾,分出了4軍隊密切監視司吾到良成一線地區。剩下的3軍卒逼迫敵人守城有余,而進攻不足。監視范圍縮小,徐州軍撤出良成好一段時間之後,橋蕤才發現良成已經人去城空,追擊已經來不及。

 隔天,文聘的第一封軍報送達了袁術的手中。這封軍報全程使用信鴿傳信,這才能在兩日內跨越數千裡之遙的距離,及時傳到袁術手中。

 大清早接到軍報,還是一封傳達壞消息的軍報,讓袁術氣得把早飯都砸了。

 “怎麽回事?大軍遭受伏擊,戰死數千,人人帶傷,軍中犯了風寒,已經戒備?”看著眼前的軍報,袁術對著跪在底下的“秋水”負責人大吼道。

 那負責人見袁術非常憤怒,也不敢搭話。郯城一線的密諜已經盡力搜索信息了,可文聘大軍勝敗反轉過於迅速,發生的時間短,又在夜晚,如今只知道北上的大軍出了事,想要探清楚到底是什麽事情,還需要一段時間。

 要不是這封軍報走的是“秋水”的線路,也許他們現在還不知道北上的大軍已經與徐州軍交戰,軍報事關機密,那負責人也不知道具體說的是什麽,被袁術一問,他卻一問三不知。

 看著下面的人沒有答話,袁術怒火更甚,怒罵道:“滾!給我滾!”

 看著那人慌忙逃竄,袁術心中的憤怒稍減。袁術氣得不是文聘軍敗的事情,而是作為他的耳目的“秋水”如今居然懈怠到這樣的地步,連前線的戰報都回來了,可他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這“秋水”每年用度龐大,選取鍛煉也是楚軍中最為嚴格的,可謂精銳中的精銳,這樣的配置卻連一些小事也辦不好,著實令袁術煩心。

 “袁志,立刻領我軍令,傳達‘秋水’各部,嚴厲梳理組織,裁汰屍位素餐的人員,如今他們效率低下,還有點我楚軍耳目的樣子嗎?”把門外的袁志叫了進來,袁術讓他走直接通路,繞過壽春總部對下面的人直接下達了命令。

 對於文聘戰敗一事,袁術倒是沒多大的感覺。勝敗乃兵家常事,天下沒有常勝將軍,大部分流芳千古的名將都是在失敗中慢慢成為了常勝將軍。

 只是文聘的這次失敗對楚軍的戰略打擊很大。損失數千人倒是小事情,以楚軍的家底,還損失得起。可那幾乎人人帶傷的情況就不是袁術可以接受的了,更別說最令袁術擔憂的是軍中居然會發生了風寒大面積感染。

 士卒傷病情況嚴重,司吾的上萬大軍已經不堪大用。那郯城南線就只有橋蕤的7人和眭固的3馬軍在了。

 以這萬人的軍隊,圍困郯城有一點可能,但想要以此擊破郯城,幾乎沒有機會。

 郯城北方只有即丘一個城池還處於陶謙的直接控制當中, 可即丘被闕宣肆虐過一段時間,物資嚴重不足。加上又與闕宣的佔領區域相臨,不是一個退守的好地方。

 由此袁術判斷陶謙不會輕易的拋棄郯城遁逃而走。這麽一來,圍困郯城已經不是很緊迫的事情。現下必須立刻著手處理的乃是文聘大軍感染風寒一事。

 想通了事情的緊要程度,袁術立刻手書了一封王令,讓門外候著的官員傳了出去。這封書信主要是調集南方的治療風寒,預防瘟疫的藥草北上,供給給大軍,讓文聘自己取用,以求在短時間內將軍卒中傳播的風寒扼殺。

 同樣,一同傳出的軍令上,還有袁術對文聘的處理意見。說是意見,也就和處理結果差不多。此次文聘貿然進軍,對局勢判斷不明,造成大軍中伏,死傷數千,負有主要責任,但臨陣換帥乃是大忌,因此貶文聘為鎮北將軍,同時提賀齊為裨將軍,華雄再升一級成為平北將軍。

 不過官職的處理意見發上去了,生效時間還沒安,袁術準備在達成了郯城攻略之後,在讓軍令生效,以免產生人事統禦關系的混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