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袁公路》第55章 進逼東海
袁術的軍令執行速度極快,第二天清早,在各個部門的主要人員便接受到了王令,開始執行軍令。

 被點到的主要作戰將領中,甘寧遠在武進,無法及時與其余人溝通。但袁術的王令中,甘寧所部只不過是作為輔助軍隊,因此稍微遲疑一點也沒有問題。

 其余的太史慈、徐晃之流,則本身就已經從南方調了回來,倒是不用特意用秘密渠道傳達消息。

 太史慈剛到揚州的時候已經傷重,要不是揚州醫療條件比其他地方要好得多,這個著名的戰將就身死在一個犄角旮嗒裡了。

 對於劉備暗地裡使用這等手段欲要謀害於他,太史慈倒是沒多少憤怒。怪也隻怪他太史慈沒有注意其中的門門道道。但是劉備心狠手辣,想要取他母親性命一事,讓太史慈耿耿於懷。

 到了揚州之後,太史慈便一掃以前的傲氣,在軍中細心學習,不斷向人請教。加上他為人義氣,很得軍中將校喜愛。

 也正是太史慈的上進,得到了賈詡的賞識,賈詡才會將他派遣到南方,參與對百越的作戰。至於為什麽不把太史慈派到北方,賈詡也有自己的計較。

 參加北方之戰的都是袁術軍中積年的老將,新面孔也是立下重大功勞的人。以太史慈這種新投的將領,一沒資歷,二沒身份,很難在這些人中脫穎而出。

 好在賈詡的推測是正確的。北方戰事結束之後,獲取的功績並不耀眼,參加的將領各個發揮平凡,甚至連郭嘉這樣的人還被構陷獲了處罰,可想而知情況的複雜程度。

 南方不似北方,百越人實力薄弱,楚軍處於碾壓的狀態,加上百越複叛,袁術下的乃是絕殺令,只要參戰就不用顧忌其他的事情。因此這次南下,新人中表現最為耀眼的就是太史慈與蔣欽二人。

 蔣欽得以升任偏將軍,潘璋接替他成了南部的水軍督都。而太史慈,則以一個近乎白身的身份,成為了一個雜號校尉,來了個連升數級,讓賈詡面子上好看多了。

 得知自己被袁術欽點前去征北將軍麾下聽用,太史慈非常高興,接到王令後,回家看望了老母親,立刻便取了文書,前往北方。

 12月初,袁術麾下紀靈複帶3大軍從九江郡的義成縣入淮河,然後沿著淮河支流直上譙郡,進入譙郡渦河河內,沿河北上。

 得知袁術軍又有大動作,剛與劉備結盟,心底稍安的陶謙頓時又緊張起來。與劉備結盟之後,陶謙的心放在工作上的時候少了很多,能夠安心的養病,病情減輕了不少,可如今又一次得知袁術軍的異動,陶謙覺得自己的病更重了。

 從揚州傳來的消息,那袁術軍從淮河支流渦水北上,行進目的並不明確,但是陶謙知道,袁術軍的動作肯定是針對徐州的。

 從揚州入徐州有數條道路。一邊是廣陵郡內,一邊是下邳境內,最後就是從譙郡直接入彭國,直逼東海。

 廣陵郡過於巨大,境內道路不便,加上無水路之利,從廣陵北上會很耽誤工夫。而下邳已經有袁術軍的大軍在那裡,從下邳入徐州,效果並不好,那麽唯一速度又快,效果又好的,無異是譙郡的這一條。

 只要袁術大軍到達城父,便可立即轉道官道,東進相縣,一路花費的時間並不多,快則十余日,慢則數十天,即可揮兵進入彭國境內。

 以彭國的力量,袁術軍即可長驅直入,威脅東海國西面地區。這時候,文聘大軍也可奪取駱馬湖,從而渡湖威脅東海國腹地。

 那麽要防住袁術軍攻勢,最為主要的地點就是沂水邊上,駱馬湖盼的司吾一地。好在因為司吾地理位置特殊,易守難攻,先前的文聘大軍並未冒險攻取此地。現在這個地方正處於陶謙的控制之下。

 除了司吾,另外一個陶謙特別注重的防守地點良成早就處於陶謙的控制之中。笮融戰敗之後,陶謙收攏了他的敗軍,在良成搭建防禦設施。這個地方正好可以與司吾一起組成犄角,從而防備袁術的大軍。

 至於另一路的袁軍,陶謙倒是不準備阻止,反正現在他兵微將寡,根本沒有實力對彭國進行支援,只能放任他們自己自力更生。

 彭國丟了,不是還有蘭陵嗎?想起蘭陵,陶謙又是一陣心痛。要不是曹豹這個草包,精銳盡數折損在蘭陵,他陶謙會落得現在這樣?只能眼睜睜看著敵人揮兵在自己的地盤上耀武揚威。

 “只要能守住……只要能守住……”想到只要能守住良成與司吾一定的時間,劉備即可擊敗北部的闕宣,從而救援於他,陶謙便安下心。

 “來人!”用盡全身力氣,陶謙呼喊了一句,聲音幽幽傳出,剛好足夠外間侍奉的人聽到。

 “使君,有什麽吩咐?”外間立刻傳來了一個婢女的聲響,隨即那個婢女睡眼惺忪的跑到了陶謙床前。

 “去傳奏曹前來。”陶謙見已經有人過來,吩咐道。

 “諾!”那婢女也知道事情緊急,現在大家都盯著陶謙的令,她這個隨身服侍的差事還是大夫人安排的,專門負責探聽消息。如今陶謙找奏曹,肯定是有大事發生。於是應了一聲,連忙跑了出去。

 不一會兒,徐州奏曹便到了。看到站在窗前的奏曹,陶謙沉默了一會兒道:“速去傳令陳登,讓他領兵馬支援司吾與良成,二地軍隊歸他統帥,務必拖住袁術軍!”

 那奏曹還以為陶謙要決定下接班人,沒想到卻是這個事情,眼中閃過一絲失望,然後立刻領命退了出去。

 “15的士卒,防守這兩地應該夠了吧!”想到自己麾下如今就只有2的大軍,舍去了15人,徐州已經空虛無比,陶謙只能抱以好的希望。感覺著有些疲憊,陶謙閉上眼,開始休息。

 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在家中想著該如何在政局上壓倒糜竺的陳登便接到了陶謙的軍令。

 看到陶謙讓自己作為主將,領兵南下駐防二地,陳登先前的憂慮一掃而空。只要這次事情辦得好,他陳登就不用怕糜竺了。

 也許陶謙也正是因為糜竺是劉備的馬前卒,所以才決定將軍隊放到陳登的手中,以此來製衡糜竺,至於曹豹,新敗之將,而且是大敗,領軍出征必不是考慮的對象。

 接到了陶謙的軍令,陳登並未耽擱。他知道袁術軍已經在整軍,不日就會北上攻取東海國,威脅郯城。

 如今東海南面的屏障只有良成、司吾兩個地方,這兩地易守難攻,又可相互支援,絕對不能有失,不然丟了兩地中的一個,袁術軍即可一馬平川的直撲東海。

 郯城因先前防禦笮融,經過數年的翻修,城牆高大,糧草豐沛,加上因為笮融的原因,南方逃難北上的百姓多就近定居,良成人口非常多。只要發出動員令,讓城內青壯協助防守,支撐數月乃至數年都沒有什麽問題。

 最令陳登放心不過的乃是良成絕好的地形條件,西臨沂水,城池正好出寨沂水拐角的地方,這樣城池兩面都是茫茫沂水,敵軍攻城絕不會選這兩邊,所以要防守的也不過是另外的兩邊罷了。

 同樣,司吾一地也是地形獨特,因駱馬湖水產豐富,司吾傍水而建,天然的優勢就擺在那裡。敵軍攻擊司吾,要麽繞城而走,要麽就是進行水上登陸,但據陳登得知,袁術軍的水軍似乎並沒有動作。

 即便袁術軍水軍有動作,也要先從廣陵郡通過,可現在似乎廣陵郡還在徐州治下,楚軍的水軍估計要到駱馬湖內助戰,時間就來不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