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袁公路》第56章 進軍司吾
從十日前接到袁術讓揮兵北上,攻取東海郯城的軍令後,文聘趁大軍準備輜重物資,集結兵員的時間,一直在思考該如何攻取北方的郯城一地。

 若說最近的,莫過於沿著沂水北上,攻取良成縣,然後順著沂水北上,即可到達徐州治所郯城了。

 可是文聘卻不願意攻取良成。良成本屬下邳郡,是下邳城與郯城的中間要道。領兵戰鬥數年的文聘怎麽會不知道取得良成對攻取郯城的好處。

 先前文聘沒有攻取良成,就是因為良成名義上屬於下邳,但是多年來一直都在陶謙的直接控制之下,這也是笮融搞的事情。笮融多年不奉上令,擁兵自重,為了保護郯城安全,陶謙將良成建設成了一個軍事重鎮。

 想要攻取良成,文聘覺得只有死圍迫降一個方法。可惜死圍幾乎是不可能的。北方郯城未破,陶謙隨時可以順江而下支援良成。

 如此,良成便被文聘拋棄掉了。除了良成一地,北入東海還有司吾一地可以作為前線的基地。

 只是這司吾處於駱馬湖畔,周邊又沒有道路前去司吾,繞道需要耗費很久的時間,只有走水路最為快捷。

 攻取了司吾之後,袁術軍即可以司吾為基地,北上即可直撲東海郯城,可以安全避過良成這個難啃的骨頭,又可快速達到奪取郯城的目的。

 文聘難以取舍的地方就在於到底是走水路攻取司吾,還是走陸路奪取司吾。一般情況下,文聘會直接選擇走水路奪取司吾,但在駱馬湖這裡,他卻不敢輕易下決定。

 一是,揚州的水軍並未隨軍出發,如今的步卒幾乎都沒練過水戰,發生水戰發揮不出楚軍實力。

 二是駱馬湖的地形太過複雜了。駱馬湖並不是一個湖泊,而是由四個湖泊組成的一片大澤。位居中間的叫大江湖,西北部的叫禺頭湖,東北部的叫墊頭湖,南部的叫駱馬湖,入湖河流集中在西北側,以沂水為主。

 四個湖泊依靠著淺談水澤相連,水深變化無常。湖內地形因沂水水情變化,湖內情況多變,也許今年哪個地方有個內島,到了明年又不見了。可以說要不是常年在湖邊以捕魚為生的百姓,幾乎沒人知道這湖內的地形。

 南部的駱馬湖還好,文聘還能找人帶路,可臨近司吾的禺頭湖就沒辦法了。對於那裡的地形,文聘可以說是兩眼一摸黑,完全不知道。一個地方地形未知,就派軍前去,無疑是一種不理智的行為。

 想到袁術的軍令,讓他在劉備到達郯城之前,奪取郯城,文聘就覺得緊張。那劉備軍上什麽時候可以擊敗闕宣所部誰都不知道。也許運氣好,也就十數天的時間便足夠了,運氣不好,三五年也不是沒有可能。可惜文聘不敢賭,他只能估計著最短的時間行動。

 繞道會給後勤帶來極大的壓力,又要耗費十余日,糧道的安全性沒有保障,但對大軍來說還算安全。不繞道大軍安全性不高,要冒很大風險,可速度快。兩相比較,文聘更愁了。

 無法做下決定,文聘放下手中的地圖,深深歎了口氣。起身拿過自己的配劍,文聘決定去巡查大營,解解煩心事。

 剛出大營,文聘迎面撞上了快步奔來的何義,那何義正挺住腳步,想要與守衛帥帳的士卒交談,見文聘出來,連忙上前。

 “大喜啊,將軍!數日前將軍派出去的斥候回來了,他們帶來了向導。”何義兩步走到文聘身邊,飛速的說。

 “什麽?回來了?速速把人給我帶來。”聽到自己派人去尋找的向導回來了,文聘驚喜不已。

 三日前,因地形不明問題,文聘派出了斥候去司吾周邊尋找向導。由於袁術軍本就是入侵一方,加上徐州新任的守將陳登在接管司吾之後,將周邊漁民遷入城中密切監視,他以為向導不可能尋得到,哪裡知道今天居然真個找到了人。

 “諾!“何義說完,轉身對著營地遠處招了招手,頓時有數個士卒護衛著一個百姓從那邊走了過來。

 看著眼前年約4的人,文聘打量起他來。只見這人衣衫襤褸,雙手皴裂,臉上全是斑紋,發色枯槁,看起來是漁民無疑。

 他這會兒正望著袁術軍大營四處打量,眼角余光看著文聘,身子情不自禁的往後縮,表現和一般的百姓無異。

 “你是哪裡人?聽說你對禺頭湖很熟?”表面看起來沒什麽問題,文聘減輕了一層疑惑,不過為防有詐,他又問道。

 “將軍,小人……小人是禺頭湖畔的漁民!禺頭湖……小人很……很熟!”那人被問,結結巴巴的開口回道。

 “為什麽要來做向導?”聽這人語氣,膽小怕事,表現沒有異常。

 “我想報仇!”那人聽到文聘一問,恨聲回答。

 “報仇?報什麽仇?”聽到是為了報仇,文聘來了興趣。

 “我兒子和老父都被他們殺了,我要報仇!”說到這裡,那人不在結巴,反而握緊了拳頭,一臉的痛恨之色。

 “好了,你且下去休息,你的仇,我們會幫你報的。”聽到這裡,文聘也大致了解了情況,再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讓士卒帶他下去休息。

 看著那人越走越遠,文聘轉頭鬼使神差的道:“何校尉,你看那人之言,有幾分可信?”

 忽然被問到,何義想了想,張了張嘴,不知道該說什麽。若那人說是為了活命,為了功名利祿,他還會有幾分可信,可是報仇,在這個年代誰和誰沒仇呢?報仇一事著實缺乏說服力。

 見何義沒有開口,文聘笑了笑,轉身進了大帳。連何義這種人都不相信那人的說辭,文聘作為大帥數年,南征北戰,陰謀詭計見識得更多,什麽樣的事情都見過,又怎麽會輕易就相信一個人的說辭?

 即使這個人看上去再無什麽不對,文聘對他的話最多只會相信三分,而剩下的七分也要小心求證,證實之後才會去做。

 想到這向導本身就在司吾當漁民,那麽證實起來也比較容易。只需要讓人套他的話,讓他透露自己原先所在的地點,派人一打聽就知道結果了。

 於是文聘回大帳之後,立刻寫了封密信,讓軍中的細作頭領傳到司吾地區的細作手中,讓他們查探明那趙三的身份。

 文件發出第三天,便有了從司吾所來的數次回信,每一次回信都是由不同的小隊進行的回復,文聘細細查看了回信,終於做出了決定。

 那趙三還真是司吾地區的漁民, 在禺頭湖蘆花村生存了數十年。十日前,僅比文聘晚一些時間得到消息的陶謙派遣陳登率援軍到達司吾。到了司吾之後,陳登立刻開始了建設防線。

 為了據湖而守,陳登下令將整個禺頭湖畔的所有漁村搬離。那蘆花村本身位置處於湖邊的半島上,村寨周邊全是茂密的蘆葦,村寨隱蔽性極好。

 由於陳登所率的北方士卒不知道情況,“誤認”村莊是水盜的聚居區,放了一把大火。當時趙三正在湖中捕魚,因此得以逃過一劫。

 據說後來有數個蘆花村的人回到了岸上,也被陳登軍當做盜匪一同斬殺了。這趙三確是命好,得以逃脫的為數不多的幾個。結合前後信息,趙三是在湖邊蘆葦叢裡被找到的。兩相比對,文聘這才大概相信了他的說辭。

 事情查得差不多了,加上有了趙三這個向導,文聘懸著的心放了下來,開始在下邳周邊收攏船隻,準備在士卒集結到位之前,準備好出證事宜。

 文聘率著大軍在下邳收集船隻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陳登的耳中,得知楚軍想要渡湖過來攻取司吾,陳登輕輕一笑,讓人端上了美酒。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