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袁公路》第29章 奪冀之謀(2)
193年七月初,經過程昱的不斷遊說,呂布再三思考之後,秘密與曹操達成同盟,以並州為資,曹操助呂布奪得冀州,同時,雙方一起抵抗北方的公孫瓚。

 曹操的二虎競食之計成功了一半,另一邊的劉備處,曹操手下的陳群也取得了進展。

 自兩月前袁紹親自率兵兩萬東征青州,劉備的壓力就大了很多。既有州內外來自政治鬥爭的壓力,又有外部的軍事壓力。

 政治上,劉備上位雖是受孔融舉薦,可畢竟他本人是流落到青州的客軍,下層的官吏對劉備不怎麽信服,如今因劉備與公孫瓚的關系,青州被袁紹征討,很多人覺得都是劉備的錯。往常對劉備清洗孔融嫡系不發一言的人,到這時候都在私底下搞些小動作,想要在劉備戰敗後自保。

 除了來自州內的壓力,來自公孫瓚一方的壓力也讓劉備透不過氣。如今隨著公孫瓚與袁紹進入激烈的拉鋸戰,公孫瓚正竭力尋找新的盟友,好擊敗袁紹,然後趁大勝之威,揮兵橫掃北方四州。

 作為公孫瓚名義上的部下,劉備很苦惱。他既不想讓公孫瓚這麽一個蔑視大漢王權的人上位,又不想袁紹戰勝公孫瓚,期待他們二人兩敗俱傷。因此一直以來,只要能佔便宜,劉備就佔,不能則收縮實力,以待時機。這也是公孫瓚與袁紹打了數年,劉備的大軍還未打出過平原郡的原因之一。

 曹操的使者陳群所說的事情,劉備必須的細細斟酌一二,才敢答應。

 這次陳群到青州,總共與劉備商討兩件事情,第一件乃是與曹操同盟共抗袁術,以遏製袁術奪取中原。

 對於袁術,劉備心中很是忌憚。他忌憚的不是袁術的實力強大,而是袁術步步為營的戰略方針。

 袁術現在名望越來越高,響譽整個淮南一帶地區。加上袁術在中原世家中的聲望,他的統治非常牢固,想要撼動除非能夠以軍事實力徹底擊敗才有可能。

 可惜袁術手中控制著富庶的揚州,底下有近十萬的真正的精兵,想要擊敗袁術除非能夠有倍於他的士卒,不然想都別想。

 袁術出兵徐州,劉備很早就知道了。曹操先前謀奪徐州不成,被袁術逼了回去,也不怪他會動腦筋讓人前來遊說結盟,鼓動青州出兵徐州。

 雖然明知道曹操就是想要他劉備出兵下徐州與袁術對決,但劉備並不著惱。這袁術攻陶謙,正好是他劉備回絕公孫瓚的借口。因此對結盟抗楚,劉備沒什麽意見。

 讓劉備最頭痛的是曹操的另一個請求——與呂布結盟,共討袁紹。

 陳群說得好聽,討伐袁紹之後,他劉備可得冀州半部。可惜對這種鬼話,劉備根本不相信。

 呂布何許人也,虎狼之輩,豈是好相與的角色?那呂布手中控制著一股身經百戰的並州騎兵,在冀州這等平原地區,戰力十足。他劉備不過區區數百騎,老兵不過數千,靠一群散勇怎麽能夠和呂布爭奪冀州?

 都說是共討袁紹,可惜似乎曹操把他劉備當作了利用的對象,整個盟約中就沒有一點好處屬於他劉備。反而髒活累活全讓他乾。

 像那等呂布奪取魏郡之後,讓劉備轉守為攻,拖住袁紹回軍,什麽大軍會合之後雙方夾擊等等條件,沒有一個有好處的是屬於劉備的。

 為此,劉備愁快要愁白了頭。按理說遇到這樣苛刻的結盟條件,他劉備當斷然拒絕。可是從這些條件中,劉備發現了自己可獲取的好處。

 三家結盟,劉備的好處是沒有提出來,可存在的隱性好處就數不勝數了。一是那袁紹所率的大軍可是他最後用來保衛魏郡的精銳,兵甲精良,若能收編,就立刻能有一支精銳之師。

 對袁紹的這支部隊,劉備可是垂涎了分久了。月前,袁紹率兵來襲,關羽依靠勇冠三軍的武力,在袁紹軍入濟南國苦縣之時,夜渡濟河發動突襲,不僅沒能擊潰袁紹的前軍,反而損失了數千士卒。

 要知道關羽可是在袁紹大軍不注意的時候,虛實相掩之下發動的襲擊。可結果袁紹大軍初時混亂了一下,很快便重整,硬生生頂住了劉備軍的襲擊,反而把關羽打得大敗。

 自關羽大敗之後,劉備大軍幾次野戰,也都相繼敗於袁紹之手,損兵折將。連三弟張飛也被袁紹軍圍困過一次,要不是關羽率軍及時趕到,救了他一救,張飛這條小命早就沒了。

 野戰打不過冀州軍,劉備隻得利用黃河之險,據城死守。他將大軍屯積在歷城、台縣與梁鄒三地,歷城駐扎3士卒以防備袁紹派遣小股部隊繞道襲擊,主要大軍屯積台縣與袁紹大軍對峙,剩下的梁鄒也有5軍隊,與台縣互成犄角。

 劉備的這種布置令袁紹隻得屯兵在營縣不得動彈。好幾次袁紹的小股軍隊想要從其他地方渡過黃河,都被劉備軍依靠水流優勢半渡阻截,無功而返。

 要不是這樣,劉備手中緊巴巴的兵力早就被袁紹的大軍給橫掃了,哪裡還能據有青州。

 依照曹操的計策,劉備看到了全殲袁紹進入青州的大軍的機會。

 二來,若他劉備能擊敗袁紹,借助袁紹這個絆腳石,加上曹操與他的眾口一詞,劉備之名就能遠揚四海,這樣便可吸引四方賢才來投,緩解現在劉備軍嫡系幾個,四面皆無人的困境。

 三來,擊敗袁紹之後,公孫瓚壓力大減,以公孫瓚的性格,他巴不得當即稱王稱霸,即便他不這樣做,也肯定會圖謀青州的基業,這樣劉備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與其決裂,順便使自己的名望更上一層樓。

 除了以上三點,其余的事情劉備也想不到,不過總的說起來,真能扳倒袁紹的話,對劉備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花費了數日時間,劉備終於想通了所有關節,然後與曹操使者陳群議定事項,要求以擊敗袁紹之後的戰利品來換取劉備出兵夾擊呂布。至於結盟抗袁一事,劉備倒是沒提出什麽需求。

 與劉備結盟之後,曹操計策中德最後一個人公孫度也在曹操畫的大餅下淪陷了。

 公孫度自192年開始和袁術開始海貿之後,可謂是春風得意。

 依靠袁術提供的武器裝備和數量不少的糧草,公孫度拉起了一支實力很強的人數過3的大軍,在諸侯混戰了近半年, 公孫瓚與袁紹打出真火後,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南取遼東半島,越海取膠東半島北部東萊諸縣,開疆擴土,又招賢納士,設館開學,廣招流民,威行海外。

 遼東一帶徹底成了公孫度的勢力地盤,不過尚年輕的公孫度並不想就止於此。在外勤修武力,在內勵精圖治,把遼東弄得蒸蒸日上。

 不過正因為遼東發展太快,越顯繁榮之下,明傳北方,很是受很多人窺視。對於大漢其他地方的敵人,如扶余人、濊貊之流,公孫度完全不怕。

 還好強大的烏桓人被公孫瓚自己打成了殘廢,這幾年也就欺負其他地方的小部族而已,再也不敢觸動大漢霉頭。所以公孫度最大的敵人反而不在外部,而成了正是在身邊,家底快要枯竭的公孫瓚。

 想到公孫瓚擁兵十數萬,隨時都會起兵攻入遼東,公孫度一直都很擔憂。加上袁術年前突然降低了與他的貿易額,反而加大與公孫瓚的來往,使得公孫度的壓力更大了。

 現在曹操派人前來與他結盟,公孫度求之不得,聽到還有呂布和劉備,公孫度更高興了,沒做多想便同意下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