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袁公路》第19章 孫劉反目
孫策奪取了南鄭,控制了漢中腹地。由於漢中的地形複雜,主要以各個關口為主要的防禦點,加上腹地道路通暢,糧草都控制在後方。奪得了漢中腹地,孫策便間接控制了各個關口的命脈,以此為憑仗,孫策立刻將他的2大軍分散出去,沒話費多少時間,便接替了漢中各個關口的控制權。

 同時在中央政權方面,孫策秉持他對楊松的承諾,將楊松提拔為了僅次於別駕徐庶的祭酒,同時開始剝離漢中政教合一的體系,促使政教分離。倚仗漢中大族之助,迅速控制漢中的政權。

 但是孫策並未貿然將漢中地區的五鬥米教鏟除,而是承認了他們的合法地位,對其教義也不插手,以此作為換取剝奪此地宗教上的政治權利的籌碼。

 孫策的行為雖然使得漢中地區的道教政治權利大為降低,不過卻未傷漢中的宗教根本,加上孫策實力強大,教派高層幾乎都在孫策的監視之下。五鬥米教主事人商議過後,默認了孫策對漢中的統治地位,漢中的權利交替引起的亂局持續十余日之後,在還未成型前,便慢慢消退下去。

 為了漢中地區的長治久安,孫策又聽取徐庶的建議,勸說張魯復出,主持安撫民眾,做孫策手下的戶曹從事。

 為了祖孫三代建立的宗教體系的流傳,張魯幾經思考,同意了孫策的拉攏,答應出仕孫策。同樣張魯從孫策的官員加封一事上,知道了孫策軍突然出現在漢中腹地的原因,對出賣他的楊家恨之入骨。

 張魯的再度出仕,給漢中的教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漢中的事態平息速遞極快,孫策這才有功夫去考慮如何應對劉瑁的威脅。

 孫策軍按照王令在一月左右奪取了漢中,出乎劉瑁的預料。他本來以為孫策軍此去只會與張魯兩敗俱傷,然後因糧草補給不濟而最終全軍覆沒,可如今的形勢真是太過詭異了。

 對於孫策奪取了漢中一事,劉瑁雖說異常的吃驚,但相對於吃驚,他還是知道輕重。一直以來,劉瑁對孫策就沒放心過。這次欲加害於他,沒想到他卻立下了大功。劉瑁隨便一想,就知道不能放任孫策在漢中立足,須轉變策略,采用吳懿之策,架空孫策。

 於是劉瑁立刻派遣了黃門,攜帶表封孫策為五城亭侯,並讓孫策班師回朝的詔書,前去漢中,意圖讓孫策接受詔書旨意,從漢中回來。同時劉瑁還令劍閣的吳蘭迅速率軍入漢中,接替孫策的權利,將漢中一地從孫策手中奪回來。

 劉瑁的動作倒是快,可惜孫策出發前就已經有了反心,哪裡會在意劉瑁的詔書。等劉瑁的傳旨人到了南鄭,考慮到漢中勢態不容樂觀,時間緊迫,需要一定的消化時間,孫策便令人將之嚴加看管,裝作沒有接到命令的樣子,以此拖延時日。

 同樣白水關新上任的守將韓當見到了前來接替孫策之權的吳蘭,卻打著並未接到詔書的借口,就是不放吳蘭入白水關。

 韓當的理由很正當,吳蘭接到的軍令很緊急,又沒有詔書在身,根本無法證明。而且他吳蘭手下軍將不過3人,攻打白水關一事簡直就是妄想,沒有辦法之下,吳蘭在白水關下被白白諒了數日,隻得揮兵回劍閣。

 十數天不見北方的傳旨黃門傳回消息,而白水關一地的孫策軍又言稱沒有接到詔書,劉瑁心中大怒,又發了一道詔書去漢中。

 此次傳旨的黃門剛到漢中,孫策就知道自己無法再以相同的借口拖延時日,加上漢中局面由於張魯出仕逐漸穩定下來,孫策便將傳詔黃門抓了起來,與先前的黃門一起,押到南鄭中心街口,然後孫策當即揭破劉瑁的密謀,聲稱不願遭受劉瑁謀害,斬殺二人之後,宣布脫離劉瑁自立。

 3月下旬,劉瑁兩次北上傳旨的黃門人頭與孫策的宣戰文書,還有他自己的表封詔書被一同送回了成都。

 北方事變,消息送達,為了處理孫策反叛一事,同樣為了報孫策的侮辱之恨,劉瑁特意召集了手下的重要大臣。當著所有人的面,劉瑁將裝在盒子裡用石灰炮製過的人頭,還有刺眼的鮮血所寫的宣戰文書,當庭展示,然後宣布孫策為,要舉全國之力共討。劉瑁的貿然決定沒有得到支持,反被勸阻了下來。

 除此之外,劉瑁還著令巴西郡的太守龐義率兵捉拿孫策家人,準備移其族,以解心頭之恨。可惜,孫策早已作好準備,奪下漢中之後,早先一步得到消息的孫家人幾乎都已經逃出了蜀地,進入了漢中境內,讓龐義撲了個空。

 沒有拿住孫策的家人,劉瑁大為失望,可一想到孫策家人是跑了,但他的舊部還有很多留在益州,於是劉瑁又加強了對孫策舊部的監視。

 好在傳回的消息讓劉瑁好受了一點,孫策的舊部對於孫策反叛一事幾乎都不敢相信,一個個義憤填膺,認為孫策反覆有辱先父之民。孫策因造反導致人心背離,算是對劉瑁的一點點安慰。

 出兵沒有得到支持,以家人相逼又錯失了良機,劉瑁很憤怒。想到他身為大漢皇帝,除了益州重臣之外,還有外部的盟友,劉瑁決定采取外交手段,從政治大局上,壓迫孫策,讓他不好過。

 劉瑁命北方名義上歸屬劉瑁的韓遂部,下詔聲稱孫策犯上作亂,表封韓遂為車騎將軍,讓韓遂率軍從陰平攻打孫策。然後又派人聯絡荊州劉表,言孫策之危害,雙方簽訂秘密的停戰協定,一起力主清除孫策。同時劉瑁又封鎖漢中入蜀的各條主要道口,企圖采取封鎖之策處理孫策。

 可惜此時韓遂與馬騰因為地盤爭奪,早就打出了真火,對劉瑁這個偽帝的詔令根本不屑一顧。而劉表此時哪有心情率兵從上庸郡去觸孫策的霉頭,他巴不得劉瑁與孫策二人拚個兩敗俱傷,從而從中漁利。

 劉瑁的聯動計劃提醒了身處於漢中的孫策。新掌一地,根基薄弱,孫策當即按照徐庶之言,向各個方向派出使節。

 北方,連結身在長安的李傕、郭氾、張濟三人,與三人結盟,簽訂互補侵犯條約。西面又秘密派遣使節前去聯絡韓遂,雙方簽訂停戰協定。只有東面的劉表一處,孫策並未做安排。

 雙方不斷在周邊做外交事宜。直至4月初,劉瑁發現自己所做的外交策略沒有起到一丁點的作用, 再一次提起了出兵一事。

 劉瑁複議出兵,益州內部的阻力小了很多。大家都知道孫策反叛對益州影響很大,必須做一些事情來消除影響。先前不同意劉瑁的出兵之策,就是因為糧草物資與兵員集結都沒有完成。而今經過近一個月的調兵遣將,先期的出兵準備已經完成。議事三日,吳懿等人便決定出兵漢中,攻擊反賊孫策。

 此次出兵攻打孫策,劉瑁聽取了吳懿的建議,采取兩面進攻的辦法。一條從劍南蜀道進漢中,以雷銅為主帥,吳蘭為副帥,率軍15人,北上進攻漢中咽喉白水關。

 另一條走新開發的從南江北上的米倉道,以西川名將張任為主帥,棄暗投明的李異為副帥,率15人,從廣漢郡入巴西郡,直攻漢中腹地。

 益州兵員其實並不多,孫策帶走2,之後剩下的不過5之數,這次攻伐孫策算得上是起全國之力了。再一次失去了3人,一時間,整個益州腹地只剩下了2的兵馬。

 劉瑁出兵,孫策知道自己無法躲避,隻得在漢中迅速整軍備戰,準備與劉瑁一決死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