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袁公路》第2章 公孫瓚裁兵
益州局勢混亂起來了,作為與益州相連的表終於松了一口氣。雖然先前數次打退了益州的攻擊,但是荊州花費也不小,還要隨時防備益州,讓劉表財政吃緊。

 益州內亂之後,劉表撤回了夷陵一帶的大部隊,準備開始休養生息,以積蓄實力。

 當天下諸侯大多都在關注益州事變的時候,北方霸主公孫瓚卻迎來了他最大的危機。

 公孫瓚最大的敵人袁紹突然倒了,本來公孫瓚還以為自己能夠依靠龐大的軍隊,揮師南下,一舉奪得冀州,從而問鼎天下。但想法與現實的差距卻讓公孫瓚墜入了深淵。

 由於幽州突發牲畜瘟疫,公孫瓚南下的行動被阻,無奈之下隻得撤軍。但公孫瓚卻小覷了疫病的厲害程度。

 軍中擁有大批的馬軍,公孫瓚不忍拋棄掉數量龐大的馬軍,在馬軍染病之後,不斷向外尋求藥草,以期望治好馬軍。這一筆花費非常龐大,給本來就脆弱的幽州經濟來了最為致命的一擊。孫瓚撤軍之後,花費了近半的幽州財政,不斷從南方與遼東等地購入各類草藥,招聘治疫人員,可惜收效甚微。

 幽州地區處於大漢北部,本就不是以農耕為主要的生產方式,而是以養殖畜牧業為主要的農業生產方式。

 這些年,公孫瓚能夠維持住龐大的軍費開支,軍費來源很大一部分都是依靠販賣戰馬獲得。這還是公孫瓚早年的時候奪取了北部屬於烏桓所部的草場,收服了北部的胡人所致。

 坐在薊城王宮王位上,公孫瓚看著眼前各地關於疫病的奏疏,心中有憤怒,有憂慮,更多的卻是一種無奈。

 現在除了右北平郡因為早前防范措施做得比較好,沒有發生大規模傳染,其他地區全部都有瘟疫肆虐的奏疏傳來。

 傳到薊城的奏疏沒有例外的全部都是要求公孫瓚調撥物資,穩住當地局勢,同樣也有大部分是在催促調撥藥草人員前去處理瘟疫一事。

 可是如今,公孫瓚哪裡來的物資調撥到其他地方?又哪裡來的那麽多藥草分發各地用以治疫?

 先前大軍中的戰馬染了疫病,公孫瓚就想過迅速治好馬匹之後,再一次揮師南下,趁南方局勢不穩的時候,奪取冀州,用冀州豐沛的物資來維持開支。

 可惜天不如人願,即便公孫瓚使盡全身解數,還是無法消除軍中的瘟疫,到現在為止只有上千匹馬痊愈了,多達一半的馬匹已經死亡,剩下的不知道還有多少會陸續死去。

 公孫瓚能在遭受瘟疫之後還能撐這麽久,都是他悄悄將州內病死的牲畜製成肉干,下發軍隊,這才能堅挺這麽長時間。

 “來人,給我傳各大臣前來!”局勢已經不受控制,財政出現問題,如今已經到達崩潰的邊緣,沒有辦法,公孫瓚決定采用這幾日想到的辦法維持一段時間。

 現在拖累幽州財政的最大問題就是幽州龐大的軍隊。若是沒有瘟疫肆率,以戰馬與糧食的兌換比例,公孫瓚還能勉力支撐。可如今幽州一片地區的戰馬交易已經被迫取消,作為糧食獲取渠道最大的一條道路已然不行了,依靠所有的存糧,供應十數萬大軍的話,還不夠兩月之用。

 況且如今公孫瓚還需要支持州內郡府,調撥資源給他們,不然按照現在的情形下去,幽州即會元氣大傷,也許數年之內都緩不過勁來。

 等了沒多久,幽州主事的各部人員都聚集到了議政廳內。見人差不多到齊了,公孫瓚開口道:“今瘟疫肆虐,我軍受其害,現在糧草已經告罄,我想裁汰軍卒,以穩定局勢,各位認為可否?”

 公孫瓚的話非常明白,讓聽了他話的人非常震驚。幽州這幾年只聽說過擴軍的,還是頭一回聽說要裁汰軍隊,下面的人都議論不已。

 “遼王,裁汰軍隊一事事關重大,是不是需要多考慮考慮!”公孫范也知道現在幽州局勢危急,可外部局勢也不好,裁汰了軍卒,實力就要大打折扣,如何面對外部的局勢變化。

 “受疫病之苦,幽州畜群銳減,戰馬交易受挫,所獲物資供應大軍用度已然不夠。即使北方進行了劫掠各烏桓所部,還是頗為緊張。要是不裁汰軍隊,我們可能撐不過今年!”公孫瓚想了想,頓時歎了口氣,輕聲說道。

 前些年擊敗北方胡人之後,與袁紹摩擦越大,公孫瓚采取了公孫范的建議,劫掠北方胡人部落以取得糧草物資。

 經過這麽長時間的劫掠活動,靠近幽州的地方,胡人都搬走了。而現在投靠公孫瓚的烏桓部落也因幽州爆發大規模畜疫而遷離,北方獲取的東西越來越少。

 “可是裁汰大軍之後,我們該如何安置那些士卒?萬一他們……”公孫范也知道財政情況不容樂觀,但一想到裁汰的軍卒,公孫范就很憂心。這年頭當兵就為了活命,若真個被裁汰了,那些士卒多是無家可歸之人,要是聚眾造反那就不好了。

 “曹操已經奪取並州南部,並州北部局勢複雜,我等對那裡的控制力度不夠。把要裁汰的部隊派到那裡去,然後任其自生自滅,他們要是造反,頭疼的也會是當地的胡人與虎視眈眈的曹操,各位認為這個方法可否?”心中早就有了計略,公孫瓚沒有掩飾,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意思。

 聽完公孫瓚的話,廳內眾人久久不語,看起來公孫瓚的這個計策可行性極高,不過軍隊裁撤關系著各人的切身利益,他們也沒有妄下結論。

 “大王,我們可不可以聯絡南方的袁術,請求他的幫助呢?”一直主持政務的關靖想了想,問了一句。

 “恐怕不行了。隨著我等與袁術貿易越發深入,他逐漸壓低了兌換比例,更是時常與公孫康來往,使得公孫康實力大增。我看在這種時候,他是不會幫助我們的。而且現在我們也沒有東西吸引袁術。”公孫瓚想了想,泄氣的說了一句。

 “要不要讓南方的劉備籌措一些物資過來?聽說劉備也在弄海上的運輸,他們是可以從海上運物資過來的。”關靖又一次的建議道。

 關靖其實並不願意裁撤軍隊,因為公孫瓚大軍的糧草籌措幾乎都是由他操辦,每一次籌措糧草,關靖都可以按照人員數量相對的謀取一些自身利益。 同樣因糧草買賣,關靖才能在幽州各大豪族見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要是公孫瓚裁撤了軍隊,關靖的地位肯定要受影響。同時大軍數量減少了,管理的人員多了,從中牟利的機會就會相對減少。這是關靖不願意看到的。

 “哼!劉備!這劉備恐怕是佔據了青州之後,生出了二心,想要脫離我們了。先前我就讓他出兵北上,夾擊渤海的袁譚,但他卻以青州黃巾肆虐為由百般推脫,拒不奉令,你覺得現在他還會聽我的嗎?”說起劉備,公孫瓚怨氣飆升,語氣不斷加重。

 “那……那……就遵遼王之意吧!”關靖見公孫瓚有些憤怒了,害怕觸怒他,想了想自己也沒有其他的辦法,隻得違心的同意下來。

 關靖同意了,大廳內其他地位不高的人也知道沒辦法改變公孫瓚的決定,隻得相繼同意公孫瓚的裁軍方略。

 194年2月初,因常年大戰,又受瘟疫之困,無法再維持龐大軍隊的公孫瓚下達了裁撤大軍4人,保持之數的軍令,成為了北方最為重大的消息,讓公孫瓚周邊的人都松了一口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