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袁公路》第3章 過河拆橋(1)
益州,渡過了最為混亂的幾日之後,州內的情況逐漸好轉下來。

 就在趙渢造反不過三日的時間內,趙渢手下的副將李異突然率兵將讚同北上奪取成都的趙渢一乾武將全部抓獲,梟首,拉攏了保持中立的部將之後,一同穩住了趙渢手下軍卒,然後將趙渢等人的首級快馬加鞭送往成都,投靠新帝劉瑁。

 本來局勢還非常不好的益州受此影響,不過數日內,其余還未表態的太守全部相繼表明態度,支持劉瑁登基,承認了劉瑁的帝位。

 接到了趙渢被殺,南部叛軍投誠的消息,孫策本來得好心情遭到了極大破壞,整日黑著一張臉。

 孫策一直沒有忘記孫堅的囑托,要他好生照顧家人,同樣也一直沒有忘記曾經孫家的輝煌。對於投靠劉焉,成為別人的打手,孫策常常自怨自艾,把所有的責任攬到自己的身上,認為是他自己能力不足,無法重現家族輝煌。

 這一次冒險聯合吳家,公然聚眾衝擊皇宮,幫助本來不受歡迎的劉瑁上位,就是孫策的一種嘗試。他希望自己能夠持從龍之功,獲取劉瑁的信任。

 只要獲得劉瑁的信任,外部軍隊的統領方面,孫策便可與吳懿一較高下,加上內部徐庶的幫助,即可逐漸架空劉瑁的權利,從而掌控益州,重現昨日輝煌。

 趙渢叛變一事,正是孫策可遇而不可求的良機。這一次的政變成功,孫策功不可沒。孫策也知道,劉瑁對孫家之眾不像對吳懿的吳家人一樣信任。對孫策,劉瑁一直保持著一種警惕之心。

 所以孫策料定,劉瑁不會將護衛成都的重任事情交給孫策乃至與孫策同時投靠的孫氏將領,只會交給吳家人。

 如此一來,趙渢叛變之後,為樹立新帝威望,劉瑁定然會派遣孫策前去攻打趙渢,樹立自己的威信。

 這就是孫策的機會。趙渢此人,能力不強,又不善領兵,對於他,孫策並不擔心。剿滅趙渢之後,孫策即可按照自己的意志,收編其軍,然後慢慢控制南部地區,增強他的實力,以此達到架空益州大權的目的。

 可惜,現在一切都成了空想。趙渢身死,南方勢態平息下來,根本不需大軍出征,只要一股小股部隊南下,再派出一個將領,那收攏南方士卒便是很簡單的事情。同時由於趙渢被部下擊殺,變相的樹立了劉瑁的威信,那州中有二心的人也會偃旗息鼓,再也沒有了孫策實施自己計劃的前提。

 “哎!本想此次順利的話,就可以大勢逼迫劉瑁,讓他不得不倚重於我,沒曾想會發生這樣的變故。也不知道我還能不能重現孫家輝煌,父親啊!是孩兒無能矣!”哀歎了一聲,孫策將手中的密報給扔進了火堆裡。

 孫策在為自己失去一個良好的機會在歎息的時候,成都皇宮內,新帝劉瑁也在頭疼該如何處理孫氏將領問題。

 如今孫策一系的將領可不是如他們剛來的時候一樣了。孫策的家臣很多都爬到了中層將領的位置。把持著很多地方的軍權。

 一直以來,劉焉就沒放心過孫策與他帶來的人。除了政事上徐庶頗有建樹,劉焉對其多有倚仗之外,對孫策等人,持的是防備的態度。

 劉焉如此防備孫家,劉瑁也多有感觸。這孫策帶來的軍隊就有數千之眾。由於有了敬獻玉璽的功勞,劉焉不得不讓孫策統帥手下的大軍。

 原先派遣孫策參與攻打荊州的戰事,劉焉也有自己的計較。他並不是聽信了徐庶之言下的決定,而是想要以攻打荊州為借口,名正言順的剪除孫策在軍中的實力。

 可惜作為主將的吳懿辦事不利,導致孫策的實力不僅沒有被削弱,反而立下數功,他手下的將領得到晉升的機會,使得孫策的實力在軍中越來越大。

 後來劉焉突然撤軍其實也不全是戰事不利的原因,有一部分也是不想看到孫策的實力增長太快,這才收兵回了益州。

 收兵回益州之後,劉焉立刻加封吳懿為太尉,加封龐義為光祿勳,讓吳懿節製大軍,讓受其信任的龐義掌控都城軍隊。至於孫策,則封了爵位,便一直閑置不用。

 除了這些辦法,劉焉還將孫策的家將分開來,不讓他們呆到一起,分散到荊州各個地方,然後不斷收買,使得很多人漸漸表現出與孫家離心的狀態。看似孫策的掌控區域增大了,不過卻成了一盤散沙,再也不能翻出什麽浪花。

 可惜這次為了擊敗劉璋登基為帝,劉瑁不得不同意了徐庶的觀點,讓孫策秘密召集了離成都最近的綿竹韓當、江原程普二人率軍秘密到達成都,進行外部軍力支持。

 如今孫策三人立下大功,劉瑁無奈,隻得封孫策為驃騎將軍將軍,其余兩人也被封為了偏將軍,執掌的軍隊從原先1人的數量,變成了收編趙韙在成都德軍隊後的近2之眾。

 好在孫策沒有造反,韓當、程普二人遵詔帶著大軍回了治地,讓擔憂不已的劉瑁松了口氣。

 意識到身邊除了劉璋這個威脅,還剩下孫策這隻猛虎在旁,劉瑁很是憂心。他決定改變現在的狀態,不把自己的命運交到別人手裡。

 孫策的手下,除了韓當、孫靜二人乃是茅坑內的石頭,油鹽不進之外,程普、吳景已經對劉瑁的拉攏心動了,據劉瑁所得的密奏,他們二人的關系已然疏遠。至於其余的黃蓋、徐鯤之流,早已經投入了劉焉帳下。

 現在孫策與韓當二人掌握著15左右的軍隊,對劉瑁來說,是一個大威脅,必須得盡快清除掉。

 看了一眼趙渢身亡,南部聞風而降的奏報,劉瑁決定,當即展開對孫策勢力的清除行動。拔除內部的釘子,好控制住益州之後,再平定天下間的反賊。

 想到這裡,劉瑁當即讓侍候他的侍衛前去密詔吳懿、張松二人前來。至於位高權重已成為衛尉的徐庶,其人與孫策關系匪淺,劉瑁對徐庶不是太信任,但又不願失去一個大材,決定與心腹相商之後,在做定奪。

 心緒不定的等了一炷香左右時間,收到密詔的二人便聯袂進了殿內,到了劉瑁的面前。

 見兩人對自己深夜相詔有疑惑之處,劉瑁沒有多做解釋, 直接開口道:“今朕初登大寶,寢食難安,唯恐有負先帝重托,今日特召你二人前來,以解心中困苦。”

 “陛下無須憂慮,陛下登基,名正而言順,百姓誠服,今日南部地區已經平息下來,這是對陛下的肯定啊!陛下定能承襲先帝意志,中興大漢!”吳懿雖然搞不清楚劉瑁到底是什麽意思,但現在皇帝找自己抱怨,還是勸勸為好。

 “朕所慮者,並不是此事啊!朕實力本不及皇弟,正是得謀太尉與太常、驃騎將軍之助,才能揭破趙韙等人的陰謀,不使國家淪落小人之手。但現在有一件事,讓朕如鯁在喉。”劉瑁誇讚了吳懿等人一句。

 “不知是何事讓陛下憂心?”張松頗善察言觀色,一聽劉瑁之言,就知道劉瑁先前都是廢話,最後一句才是重點。

 “先帝常言‘驃騎將軍敗逃益州,卻不忍放棄兵權,所圖甚大!’,如今其實力暴增數成,朕豈能安心?”劉瑁反問了一句。

 “劉瑁這是要卸磨殺驢啊!”聽了劉瑁的話,被劉瑁問及的兩人心中一個咯噔,不約而同的想到了一處,相互望了望,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