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英雄》第一百五十五章 孩童歡笑
d 為了一路上能夠擁有更多的見聞,張海等人一行沒有像突擊作戰時隱蔽行軍那樣晝伏夜出。而是選擇在天色暗下來的時候輪換休息,白天趕路。雖然四個人身上的負重不算輕,但因為身體素質遠遠好於常人也強於隊伍裡的一般戰士,天氣也不算炎熱,因此並沒有感到太多行走中的疲憊。

 幾人一起的隊伍也不似軍隊行軍那樣有相對勻速的要求,可以隨意的走走歇歇以此近一步緩解了疲勞。

 距離南京比較近的時候還沒有感覺到太多的異樣,進入到句容縣境內的時候就時常可以看到不少地方大概相對偏高一些的荒地丘陵上被夏天的雨水衝刷後裸露出來的土堆。

 農閑季節裡不少在村外出來玩耍的孩子們,在砍柴的閑余時間裡以不少圓柱型的規整木塊裝在身上背囊裡,時不時的拿出來相互瞄準對方追逐著,嘴裡還相互不斷的喊著“砰”“砰”等聲音。

 “這是模擬我們預先填裝隨時可以射放的火器麽?”張壘不由的想起了七歲以前還是幼兒的時候在北方的童年。

 身在北方諸如山西直隸等臨近邊患或多有馬賊的地方,男孩們的“軍事遊戲”也多以模擬騎兵戰鬥的“竹馬”為主。孩子們並不能深刻的認識到那些騎馬來的人不論是外虜還是馬賊多不是什麽善類,僅僅是擁有著十分原始和本能的尚武崇拜。

 可惜自己的“青梅”在那裡像小門小戶恐怕就是見不到的。不過在入張宅之前,張壘只有充當模擬的步卒被那些左手握著帶有馬頭的竹杆,右手拿著模擬馬上兵器一類的樹枝的大孩子們追打的份。

 當張家新軍以那些入邊的北方蠻夷也不曾擁有的威勢橫掃運河兩岸及整個東南之地的時候,孩童們的遊戲也迅速從竹馬樹枝相互肉搏之類的冷兵器時代迅速進步的火器時代,甚至還是直接跳過“排隊槍斃”的前裝槍時代直接進步到類似民國至建國初期孩童的遊戲時代了。

 這時候劉洪濤才忽然發現,不僅僅是男孩兒們在外面玩,一些鄉間的女孩兒們也跟著哥哥弟弟們在外面做起了遊戲。

 同現代人販往往不關注兒童的性別不同,舊時女童是人販子關注的重點對象。不要說尋常大戶,就連張海也難說自己沒有參與過此類事兒。

 如果就這麽在沒有大人的情況下獨自放到外面來被拐賣的風險是是現代人所無法想象的。不知道是什麽原因讓這些孩子們的大人如此放心,竟然敢讓那些並不見得比張海身邊那些小女孩大的孩子們到外面來玩。

 土丘與田野間孩子們見到張海等這些如同強人一般摸樣的人似乎也並不怎樣的害怕,當然並非同類的代際隔閡是不可避免的。在張海等人默默的注視了很久之後似乎孩子們才似乎有了些習慣的心理。

 “我明明對正你了!你還不倒下?!”

 “胡說!你根本沒有打準我,人家大軍的火器也根本不是這樣兒的!”

 “耍賴是不?”

 “小梅!你說說他是不是賴皮?”

 不出所料,這種打仗遊戲勝負評判十分自由心證,似乎時常發生此類糾紛。

 “你們爭論沒有意思,看看新軍真正的火器吧!就是類似突襲京師宮城時所帶的那種”身材異常高大的張海忽然站了出來笑著說道。

 孩子們對於大人總還是有一種非同己類的外人感覺,不過對火器的希奇卻壓倒了那些隔閡。

 雖說張海等人的射藝水準弓箭完全可以成為主要的投射火力,不過為了預防天氣太壞下的萬一,還是每人攜帶了至少兩支添裝好彈藥的精製燧發排槍。這精製的燧發排槍比開始在主力軍隊中開始推廣的要輕上將近一半,而且是擁有五機五管。

 “軍中大兵們所用的那種臼銃其實並不比你們的彈弓彈丸快多少,瞄準著打即便是很近的距離當然是不做數的,只有這種火器才能說的上針對馬上的目標也能瞄正了打就能算數。”

 精製火器真槍實彈的接連發射雖然發出讓個別孩子害怕的如炮一般清脆的響聲但卻大大吸引了人們。

 “去看看遠處的那顆樹吧!那可是不小的一筆收入!”張海笑著對那些孩子們說道。

 近一兩黃金的彈丸雖然算不上什麽天上掉下的橫財,也很能看出些門道了。這些孩子見到這一兩黃金雖然知道用途卻也沒有太大的驚喜,不過還是感到一絲欣慰。

 “這幾年來的日子家裡沒有對你們要求那麽嚴了吧?”劉洪濤向其中一個十來歲似乎大一些的孩子問道。當然,僅僅是詢問一些家中的往事還有生活的情況,並沒有涉及姓名住址等信息。這也讓孩子們進一步放松了警戒之心及與陌生人之間的隔閡。

 同之前在南京附近的情況相比:遠離南京這個仍然需要負擔上百萬城鎮人口的大城的不少東南一帶的鄉村民眾的生活水平在改朝換代之後的改善幅度就更大了。 甚至家中的接近少年時代的大齡孩童無需像以前那樣負責日常的營生及重任,整個生活的生存壓力都大有不同。

 在張海等一行人打算離去的時候忽然發現一個大齡孩童的腰間別著一根白骨般的東西。

 “這也是你們的‘火器’”劉洪濤問道。

 “從土丘那邊兒的死人堆裡揀的。”

 “那邊兒死的都是些什麽人?大概有多少能否估計個大概?”宋子悅近一步問道。

 “我們也不太清楚,不過就我們鄉裡的情況看,光是去年大兵們從村子裡面抬出去的屍體就有很多。全莊內的人在去年被清理的乃至逃亡外地的足有將近三分之一,那些人的地頭也都歸我們這些出身的家裡了。”

 在個別的奏報中張海早已了解到這些情況,不過來到高高的土丘旁的時候卻還是免不了有所感慨:沒了那些大戶們及起附庸者們的負擔,在這年景算不上很好的江南之地即便是中下層的鄉間百姓也能讓自己的生活明顯上升一個台階。c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