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盛唐崛起》第430章 明秀算卦
武周革命以來,武則天創立武舉制度。

 從創始至今,已開了三科,為朝廷選拔了不少人才。這其中,首科武狀元員半千後來棄武從文,如今在朝中拜弘文館直學士,憑借《明堂新禮》以及《封禪四壇碑》十二首而得武則天青睞,如今編修《三教珠英》,與張說等人交情密切。

 算起來,員半千已經在文壇上站穩了腳跟,算是從武人成功進階。

 除此之外,如今已官拜並州大都督的張仁亶,也算是武則天成功自武舉中選拔的人才。

 然則,除這兩人之外,二科武舉狀元孫思觀,卻是默默無聞,少有人知道。

 據說孫思觀在奪取了武狀元之後,驕橫狂妄,誰也不放在眼裡,因而得罪了武承嗣。試想,他一個平民出生的武舉狀元,如何能承受住那武承嗣的打壓和迫害?

 最終,孫思觀棄官離去,下落不明……

 “八郎,你確定他是孫思觀?”

 孫思觀奪取武狀元的時候,楊守文還渾渾噩噩,不甚清爽,自然不可能認識他。

 而明秀和張九齡更不清楚。

 明秀長年在江南,這是第一次來神都;而張九齡呢,更身處嶺南,甚至還不如明秀了解時事。

 呂程志苦笑道:“我怎會看錯?

 當年孫思觀奪取武魁時,我也曾見過,對他印象非常深刻,決不可能看錯了他。”

 “明禮!”

 明秀突然高聲呼喊,就見明禮吊著膀子匆匆跑來。

 之前,明禮也受了傷,但傷勢不重。

 他走過來道:“阿郎有何吩咐?”

 “我記得聖人開二次武科時,你好像也參加過?”

 “是啊。”

 “那你可認得他!”

 明秀說著,讓開了身子,露出身後的屍體。

 明禮走上前去,彎下腰看了一陣子,臉上浮現出一絲驚訝之色。

 “怎麽會是他?”

 “你認得他?”

 明禮連忙道:“當年我奉命前來參加武科,本以為可以輕松奪魁。誰料想在舉重和騎射兩項上都輸給了此人。後來在馬槍比試中。我被他以流星錘擊中。最終敗北。

 他叫孫思觀,是二科武魁,怎麽變成了這副模樣?

 想當初我見他的時候,他可是意氣風發。那年他年不過三十吧。可現在看上去,卻近五旬。”

 明秀沒有回答明禮的問題。而是扭頭向楊守文看去。

 呂程志和明禮先後確認了孫思觀的身份,相信不會再有問題。

 那麽,疑問就有了!

 楊守文和孫思觀素昧平生。而孫、楊兩家也從未有過交集,何以他會出現在這裡?

 至於孫思觀為什麽會扮作賊人。楊守文倒不覺得奇怪。

 少年得志,骨子裡狂傲,結果遭遇迫害。歷經磨難,最終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的例子多不勝數。楊守文蹲下身子。在孫思觀身上摸索,結果也沒有找到任何線索。

 “小高,你認得他嗎?”

 高力士搖頭道:“奴婢是第一次見到這個人。”

 “呼。那還真是有趣了!”

 楊守文搜索無果後,慢慢站起身來。

 他很想知道,這孫思觀到底是投靠了什麽人?毫無疑問,那個人就是要害他的主謀。

 就在這時,有一名仆從慌慌張張跑過來。

 “不好了,有官軍向這邊逼近。”

 “官軍?”

 楊守文聞聽,眼睛一眯,輕聲道:“來的正好。”

 他招手示意高力士過來,在他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就見那高力士連連點頭,牽過一匹馬來,便飛馳而去。

 “青之,你讓他去幹什麽?”

 楊守文笑道:“這種情況下,最好還是讓東宮所屬出面為好。”

 +++++++++++++++++++++++++++

 對於太子李顯,楊守文一直秉承著敬而遠之的態度。

 雖然從各方傳來的消息可以看出,李顯性子寬厚,頗有仁德。但楊守文卻不願接觸。

 不過這時候,用東宮的幌子出面應對,絕對是一步妙棋。

 趕來八角山的官軍,來自酸棗。

 他們也是在昨晚接到了浚儀方面的情報,以為發生了什麽事情,故而連夜趕來支援。只是他們沒想到,出面和他們招呼的人,竟然是東宮典直,頓時有些慌亂。

 官軍還以為是東宮的人遭遇伏擊,一個個非常緊張。

 楊守文沒有和他們照面,而是讓高力士傳話,說要立刻渡河。

 那官軍二話不說,一面飛報汴州刺史,一面在河上架起了浮橋。到辰時剛過,浮橋就已經完成。楊守文也不想和汴州的官員打交道,便帶著人匆匆渡河離去。

 至於那些屍骸,自有那些官軍和汴州方面的官員去解決……

 +++++++++++++++++++++++++

 汴州發生這種事情,自然是亂成了一團。

 一折衝府的衛士假冒匪人伏擊太子的人,又怎可能等閑視之?這種事,肯定瞞不過去!最好的辦法,就是撇清關系,呈報朝廷。否則等朝廷追查下來,定然是一場腥風血雨。

 汴州雞飛狗跳,和楊守文已經沒有半點關系。

 他渡河之後,一路向西趕路,在傍晚時抵達滎陽城外。

 原本,楊守文是想要在滎陽停留一下,去石城村探望一下家人。可後來一想,父親已經出任洛州司馬,而楊瑞則被送去了長安求學。家中似乎也沒什麽人,宋氏與青奴肯定會前往洛陽,陪伴老爹。這樣一來,他也就沒有在滎陽停留的必要。

 再者說了,他要趕去洛陽救李過。

 這時間已經非常緊張,如果在滎陽停留,至少要耽擱一晚。

 所以,楊守文最終沒有入城,而是讓呂程志拿了他的拜帖前去拜會鄭鏡思一家人。

 畢竟,鄭鏡思一家和他的關系不錯。

 當初他父子落魄的時候,是鄭家收留了他們。而且也沒有虧待過他們父子。現在楊承烈發達了。他楊守文過門不入,難免會讓人有一種白眼狼的感覺。既然已經步入了官場,不管楊承烈未來是什麽打算,楊守文都不能讓人落了口舌……

 他讓呂程志進城。向鄭鏡思做出解釋。

 而楊守文則帶著人繼續趕路,在半夜時便抵達黑石灘。

 隋唐之交。黑石灘曾發生過數次大戰。其中最著名的一戰,莫過於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則在這裡與瓦崗大軍交鋒。雙方以黑石灘為戰場,鏖戰半月之久。最終王仁則兵敗,李密強渡黑石灘之後。兵臨洛陽。如果這個時候,李密能夠率先攻克洛陽的話,也許歷史就會出現另一個局面。可偏偏竇建德兵臨虎牢。李密不得已分兵而戰,也令局勢發生了改變。元文都被殺。王世充徹底掌控了洛陽。

 黑石灘河谷,水流湍急。

 楊守文等人抵達之後,發現渡船已經停止了擺渡。

 無奈之下。一行人隻好在河灘上宿營。

 只是,比之昨夜八角山時,今晚就冷清了很多。從江北出發時,一行近百人之多。

 可是現在,算上傷員也不過五十人出頭。

 這也令氣氛變得沉悶不少,雖然河灘上篝火熊熊,卻沒有一個人感受到那火焰的溫暖。

 “四郎,你在做什麽?”

 楊守文在營地裡巡視了一遍,安排了警戒的人員之後,回到篝火旁邊。

 他看到,明秀從挎包裡取出了一個布包,把外面的布打開來,露出裡面一面龜甲。

 明秀把龜甲湊到火邊炙烤,表情嚴肅。

 楊守文不禁有些好奇,指著他手中的龜甲詢問。

 “明公子在佔卜。”

 一旁張九齡倒是看出了端倪,忍不住攔住了楊守文,輕聲解釋道:“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佔卜術。明公子先起課,而後通過火焰炙烤龜甲的紋路,進行卜算。

 我以前在廣州市,曾見人用過這種方法。

 它比之銅錢卦更加複雜,而且也非常神奇……當年我見那道士用龜甲佔卜的時候,還想要學習。可惜後來發現,那道士的道行太淺,所以也就沒有再去學習。”

 楊守文聽罷,很想大聲對張九齡說:你們這叫做迷信。

 不過再一想來,他能夠從一千五百年後的時代,重生在武周末年,本身就是一件神奇的事情。科學,恐怕也無法把這種現象解釋清楚,他又有什麽資格說人迷信?

 同時,楊守文又有些好奇。

 在後世,佔卜算卦早就被列入封建迷信的行列,甚至其中不泛有那騙子的騙術。

 但古人傳承千年,自有它存在的道理。

 後世那些人,只能說是招搖撞騙的騙子,並不是真正的佔卜術。

 想想《皇極經世》,想想《梅花易數》。這些書能夠成為文化遺產,本就說明了它的真實性。

 “四郎,算出什麽了嗎?”

 就在楊守文胡思亂想之際,明秀已經把龜甲收起。

 “我在算你這次返回洛陽的吉凶。”

 “啊?”

 “你這次回洛陽,有些古怪……我剛才起了一卦,發現你這次回來,吉中有凶,凶中有吉,大凶大吉,實在是難以看出結果。青之,這是我卜卦以來,看到最為複雜和詭異的卦象。”

 聽著就很複雜!

 凶是你說的,吉也是你說的,大凶大吉……到頭來你居然看不出一個結果來?那豈不是等於什麽都沒有算出!

 “四郎,別是你功力不夠吧。”

 “呸!”

 明秀聞聽,勃然大怒,“楊青之,你可以殺我辱我,但絕不能汙蔑我的佔卜術……不過,你這卦象的確是很詭異。你這次回來,真的要小心些,否則會有性命之憂。”

 +++++++++++++++++++++++

 請大家關注一下老新的微信公眾號,搜索‘庚新’或者‘gengxin7512’即可,萬分感謝!!!啟用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