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盛唐崛起》第431章 吉凶1念間
你是猴子請來的逗比嗎?

 看著明秀一副神棍的模樣,楊守文有一種想要吐槽的衝動。

 對於前世生於紅旗下的楊守文而言,並不是很相信明秀這一番話。而且,他說的也太模糊了,怎麽聽都好像是和稀泥。這吉與凶似乎都出自他的口,給人一種不怎麽靠譜的感覺。

 但是,又由不得楊守文不去相信。

 明秀似乎不是在和他開玩笑,而且也沒有必要騙他。

 對於這起課佔卜之術,楊守文是真不了解……萬一呢?萬一他說的是真的呢?

 “四郎,到底是吉還是凶?”

 明秀顯得很慎重,在沉吟良久後,輕聲道:“青之,我也不知道該怎麽向你說。

 總之一句話:吉凶一念間。

 是凶還是吉,關鍵都要看你怎麽應對。我只能說這些!至於最終會是什麽結果,還是在你。”

 ++++++++++++++++++++++++++++++++++++++

 嚇得人小心肝砰砰跳!

 夜色漸濃,黑石灘升起了薄霧。

 今晚,是明秀值守,楊守文早早就躺下,面向篝火側臥著,目光也顯得格外迷離。

 吉凶,一念間?

 楊守文開始覺得,明秀似乎並非胡言亂語。

 可到底是什麽狀況?

 他腦子裡如今已經變成了一鍋粥,沒有絲毫頭緒。

 八角山的伏擊,李過的危險……楊守文隱隱覺得,他好像是被什麽人給算計了。

 這感覺,真不太舒服!

 ……

 一夜無事,第二天一早,楊守文等人便乘坐渡船渡河。

 不過,他們剛渡過了黑石河灘,就見一隊人馬由遠而近,從官道盡頭急速行進。

 “前面可是小郎君嗎?”

 為首是一個體格雄壯的男子。一襲黑裳。縱馬疾馳。

 他一馬當先來到渡口,翻身跳下了戰馬,快走兩步便來到了楊守文的馬前,躬身一揖。

 “小郎君。阿郎聽聞小郎君在八角山遇襲,非常擔心。

 故而命卑職連夜趕來。護送小郎君返回神都……小郎君,一切都可安好嗎?”

 那漢子,身高在六尺靠上。

 體型略有些瘦弱……哦。這個瘦弱要看和誰比較。和楊守文比的話,他絕對是精壯。可是和楊茉莉站在一起。他只能是瘦弱。但是,他站在那裡,從頭到腳流露出一股子彪悍之氣。就連明禮看到他。也不禁在心中暗自發出一聲讚歎:好一個雄壯的好漢!

 楊守文認得這男子,正是楊從義。

 既然他是奉老爹的命令來。說明前天夜裡發生的事情,已經傳到了神都洛陽。

 想到這裡,楊守文松了口氣。

 消息既然已經到了洛陽。就說明不會再有危險。

 他沉聲道:“老楊,辛苦你了……哥奴可還好嗎?”

 他說的哥奴,並非李林甫,而是楊存忠。

 楊從義看上去氣色不錯,想必是近來一段日子過的很順心,整個人都透著一股子幹練。

 他笑道:“哥奴一切安好,只是掛念郎君。”

 “那就好!”

 楊守文說著,看了一眼楊從義身後的騎隊。

 “哦,這位是校尉,乃洛州折衝府校尉。

 阿郎聽聞郎君遇襲,所以請陳校尉率部前來保護郎君。他帶了一團兵馬,請郎君放心。”

 “在下陳玄禮,拜見征事郎。”

 那校尉年紀不是很大,約在二十多的樣子,舉止非常沉穩。

 聽到楊從義介紹他,他連忙站出來,插手行禮。

 在武則天時期,府兵製已經開始敗落,但仍舊佔居主流。依照唐代軍製,每一個折衝府設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兩人為輔。每個折衝府,根據級別,下轄4-6個團,每個團二百人。團設校尉,轄兩旅,每旅百人,設有旅帥一職。

 這陳玄禮是校尉,也算是折衝府的基層軍官。

 楊守文倒沒有露出傲慢之色,拱手道:“如此,就煩勞陳校尉。”

 陳玄禮所部,是一個騎兵團,所屬盡是騎軍衛士。他二話不說,立刻把部曲化為兩旅,一旅在前面開路,一旅壓陣,護送著楊守文一行人,浩浩蕩蕩趕奔洛陽。

 有這麽一支騎軍護送,楊守文總算是放了心。

 當然了,如果只是陳玄禮過來,他恐怕還是會保持警惕。

 但楊從義來了,就說明這陳玄禮沒有任何問題。畢竟,楊從義才是楊守文的手下。

 “從義,家裡最近可好?”

 “郎君放心,一切安好……”

 在前往洛陽的途中,楊守文和楊從義聊起了家常。

 “大娘子上個月從滎陽過來,已經住進了銅馬陌。

 咱們家現在可是比當初要熱鬧許多,家裡還添置了一些人手。阿郎是在六月初赴任,不過一直很忙,幾乎不怎麽在家裡。幸虧大娘子來了,總算是穩定下來。”

 “一月好嗎?”

 “小娘子甚好!”

 楊從義笑著說道:“只是不見了郎君,時常哭鬧。”

 楊守文笑了,臉上更閃過一抹柔和之色。

 對一月,楊守文說不清楚是怎樣一種感覺。雖然楊氏把一月收養,如果按照輩分,那應該是自己的妹妹。可不知怎地,在楊守文的心裡,一月就是她的孩子。

 他收養一月的時候,正是幼娘被擄走時。

 當時他從饒樂返回中原,因為尋找幼娘失敗而感到惆悵,一月就那麽恰巧的出現在他的面前。

 她的父母死了,世上唯一的親人,似乎也只有楊守文。

 從平棘一路跟來,在楊守文的心裡,一月就如同他的女兒……

 “對了,洛陽最近有沒有什麽事情發生?”

 “事情?”

 楊從義想了想,有些茫然。

 倒是跟在他身後的陳玄禮忍不住道:“征事郎,八月十五聖人在西山校場開第四科武舉。最近幾天,從各地來的應試舉子雲集神都,也是近來洛陽最大的事情。”

 “聖人要開武科了?”

 楊守文一怔。扭頭向高力士看去。

 高力士則一臉茫然。表示不太清楚。

 “對,是這麽回事……陳校尉不說,我都險些忘了這件事。

 郎君,最近幾天洛陽有些亂。你也知道。那些舉子們來了,少不得飲酒作樂。都是習武之人。仗著練過些拳腳,吃多了酒便到處惹事。阿郎那邊都抓了十幾個鬧事的舉子,據說城裡抓的人更多。郎君這次回來。若沒什麽事,就別出門了。”

 楊守文道:“除此之外呢?”

 “好像沒什麽事情吧。”

 楊從義向陳玄禮看去。那陳玄禮則搖搖頭,一臉茫然。

 這時候,高力士催馬上前。在楊守文身邊低聲道:“征事郎,過公子的事情屬於宗室的事務。不可能傳出去,所以過公子被抓,外面的人也不太可能知曉此事。”

 哦。也是!

 李過是宗室,他得罪了武則天,被關入天牢,屬於皇家內部的事務。

 有道是家醜不可外揚,發生這種事情,相信也沒有人會傳出去。這麽說的話,楊從義和陳玄禮不清楚狀況,的確是情有可原。只是,李過到底犯了什麽錯呢?

 楊守文揉了揉鼻子,有些奇怪!

 +++++++++++++++++++++++++++++++

 有了楊從義和陳玄禮的護送,這一路下來,風平浪靜。

 就在楊守文趕奔洛陽的時候,上陽宮外來了一輛馬車,在麗景台停下。從馬車上走下來一個六旬老嫗,一身華美宮裝,雲鬢高聳。她年紀雖然大了,可精神卻不錯。那臉上,雖布滿了歲月的痕跡,可仍舊能依稀看出,她年輕時的美豔。

 老嫗下車後,厲聲道:“孽子,滾出來。”

 從馬車上又下來了一個青年,赤著上身,還綁著兩根荊條。

 “公主千歲,你這是……”

 麗景台外,上官婉兒似乎正在等候這老嫗的到來。

 看到青年這模樣,她忍不住笑了,迎上前道:“公主,你這又是鬧得哪門子事情?”

 “啊,上官姑娘,聖人在嗎?”

 “聖人聽聞公主來,在宮中等候多時。”

 上官婉兒說著話,疑惑看了那青年一眼。

 只是,沒等她詢問,老嫗道:“聖人萬金之軀,怎可讓她老人家等我。煩勞婉兒帶我去拜見,到時候定要讓聖人嚴懲這混帳東西。”

 “郡馬惹禍了?”

 “是啊!”

 老嫗似乎不願意就這個問題多說,上官婉兒也就沒有多嘴。

 她在前面領路,帶著老嫗和青年走進麗景台。

 才一走進大殿,就見那老嫗撲通一下跪地,以膝行走,一邊走還一邊哭道:“聖人,奴婢把那該死的畜生帶過來了。”

 武則天正坐在麗景台看書,見此情景,連忙把書放下來,快步走下丹陛。

 “千金,你這是幹什麽?”

 老嫗,正是千金公主,唐高祖李淵之女。

 不過她如今已非千金公主,而是安定公主。只是在私下裡,武則天仍會喚她‘千金’。

 在她身後的青年,赫然就是鄭克義。

 “這不是小郎君嗎?怎麽這副模樣?”

 武則天認得鄭克義,不僅認得,而且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鄭克義還是她的親戚。

 鄭克義的妻子,就是武承嗣的女兒。

 而且武則天和安定公主的關系極好,鄭克義可以說是她從小看著長大。

 “侄孫該死,闖了大禍,特來向聖人請罪。”

 這個輩分,說起來比較怪異。

 如果從安定公主這一邊論的話,武則天和安定公主是同輩。

 雖然武則天后來嫁給了唐高宗,可誰敢這麽算呢?安定公主更不敢在武則天面前充大。武則天得勢之後,她甚至想要認武則天做母親。而武承嗣的女兒,算是武則天的孫子輩,鄭克義在武則天面前,索性也當了孫子,故而才有‘侄孫’之說。

 武則天聞聽,峨嵋輕蹙。

 “千金,看這樣子,小郎君惹得禍可是不小啊。”

 看著鄭克義從小長大,武則天怎能不了解這個小子?他人不壞,只是有些紈絝,膽子又比較小。說難聽一點,這小子惹不來什麽大禍,因為他還沒有那個本事。

 可現在……

 安定公主厲聲道:“孽子,你自己說。”、

 鄭克義顫聲道:“聖人,都是臣糊塗,一時迷了心竅。

 前些日子,我那渾家向臣介紹了一個人,說是要臣幫忙。臣當時也沒多想,就答應下來。那人說,讓我幫他攔截一個人,並且對方非常凶悍,需調動府中兵馬。

 臣也不知道他究竟要攔截誰,所以也就沒有在意,答應了他的請求。”

 “哦?”

 武則天聽到這裡,臉上籠罩了一層陰霾。

 “然後呢?”

 “前天晚上,臣率本部兵馬,在八角山攔住了對方。

 可是臣那時候才知道,那個人要臣攔截的人,居然,居然是……”

 上官婉兒突然冷聲道:“是征事郎,楊青之,對嗎?”

 武則天驀地抬起頭,向上官婉兒看去。

 上官婉兒忙道:“啟稟聖人,婉兒也是剛得到了楊司馬送來的消息,說青之返回神都,不想前日在八角山遭遇伏擊。楊司馬也沒有說太清楚,若非鄭郎君交代,婉兒根本沒有想到是他。”

 “鄭克義!”

 “臣在。”

 “婉兒剛才說的,可是真的?”

 武則天話語中,顯得非常平靜,可是鄭克義卻感受到了莫名寒意。

 他連忙抬頭,向母親安定公主看去,只聽安定公主怒道:“混帳東西,到這個時候不好好回答你皇祖母的話,看我作甚?”

 “是!”

 聽了安定公主的咆哮,鄭克義吞了口唾沫,顫聲回答。

 武則天沒有再理睬鄭克義,而是向上官婉兒看去,“婉兒,楊青之回洛陽做什麽?”

 “據說他是奉高郎君之名,前來向聖人複旨。

 之前,他們在湖州三山島發現了遊仙宮,並順利取出了遊仙宮內的寶藏。估計高郎君是讓他回來請示,如何處置那些黃金。”

 “只是這樣嗎?”

 上官婉兒打了個寒蟬, 猶豫了一下道:“另外,婉兒還聽說,東宮典直高力士在月前偷偷離開了神都,前往蘇州尋找青之。婉兒估計,青之這次回來神都……”

 “哼,倒是個有情義的家夥。”

 武則天的臉上,看不出喜怒,聲音也很平靜。

 “鄭克義,那個人是誰?”

 “啊?”

 “就是你那渾家給你介紹的人,究竟是誰?”

 鄭克義猶豫了一下,輕聲道:“那個人名叫孫思觀,乃是皇祖母二次開設武科時的武魁。”

 “孫思觀?”

 武則天的面頰,微微抽搐了一下。

 她閉上眼,沉吟良久,而後沉聲道:“婉兒,這件事就交給你處理……既然他回來了,那就隨他去吧。”啟用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