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啟之人生征途》第14章 黑板
  88年商品的價格還是“價格雙軌制”:同一種商品,“計劃軌”實行國家定價的商品價格便宜,“市場軌”實行市場調節價商品價格則貴。舉個例子:88年一輛上海產28鳳凰自行車,計劃內的國家定價的憑自行車票購買每輛168元;如果沒自行車票買市場調節價的同一款28鳳凰自行車其價格波動區間是240到300元。  “什麽?掙這麽多,這不會惹出什麽事兒來吧?”,姥爺的第一反應還是安全問題。可算是膽戰心驚的從那些個年頭全頭全尾的熬出來了,看著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可千萬不能再出事兒啊。唉,誰讓自己有個跑台島去的國民黨弟弟呢。

  “能惹什麽事啊!你不是天天聽電匣子(收音機的土語)麽,除了評書你別的什麽也不聽啊!現在改革開放了,以前的事兒都翻篇了。往後你多聽聽那個新聞和抱著炸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聞和報紙摘要》的聽錯版)。”,姥姥當然知道姥爺這麽多年戰戰兢兢的根源。“都咱們這個歲數了,啥也不用怕了,就這麽定了。明天你就琢磨琢磨,試試你幹了乾不了。你也別胡思亂想什麽了,小寒也跑達了一天,都睡覺吧。”

  在一陣彼伏此起的雞叫聲中,等張小寒睜開惺忪的睡眼,姥爺姥姥早起來了,被子都疊好碼在了炕頭。等張小寒穿好衣服,疊上被子碼好被垛,來到堂屋,發現姥爺就跟昨天的自己一樣正在調圈拿龍。張小寒越看越驚喜,姥爺真是了不得啊,這就看了一看都能照模畫樣,要不四六八莊都說這片土上最有內秀的就是李德全呢。張小寒就蹲在姥爺旁邊,給姥爺遞個零件拿個工具什麽的。不一會兒爺倆就開誠布公、親切友好的探討交流起來。

  “吃飯,吃飯!”姥姥又驅趕著聊得火熱的爺兒倆吃飯。

  小白菜熗鍋,撥拉的面疙瘩湯,聞著一股清香,吃著亦是口舌留香。盡管科技落後、生產力低下,也沒有化肥、農藥、各種激素、增長劑等等可用,但蔬菜與糧食的本味卻也得以保留,這就是久違的家的味道。

  一上午爺倆合作把昨天攢了一半的自行車攢了出來,張小寒打下手,姥爺攢的。張小寒笑著說姥爺出師了,讓姥爺打了個脖溜子。

  吃完中午飯臨走,張小寒絮絮叨叨的說:“姥爺姥姥,我走啦!”,頓了頓,又接著說,“那個自行車還是讓我姥姥賣吧,我姥爺也不會說,賣不上價兒去。姥姥你可得看著我姥爺,千萬別讓他擺攤修車子去。你們該吃吃該喝喝,千萬別省著。你們是我最親的人了,你們要等著、看著外甥結婚娶媳婦生兒子啊!”

  回到家,張小寒開始考慮接下來自己是不是應該做些什麽,總不能按部就班的上學吧?

  根據前世的經驗對自己目前的狀況做了分析之後,張小寒決定先在抄襲的路上走一走。作家這個職業太高尚不敢奢求,作家這個圈子也會越來越複雜,張小寒也不想在裡面廝混。八十年代的傷痕文學、反思文學、尋根文學等構成了蓬勃的文學大潮。重生的張小寒並不認為自己能成為弄潮兒,隻想借一借順風順水漂一程。就做個碼字掙錢的寫手,能掙得第一桶金,就足夠了。

  張小寒第一次寫作,並沒有直接抄襲,而是選擇了另一種創作方式——改編。將一部2000年上映的曾在戛納國際電影節獲獎的伊朗電影《黑板》為主體,夾雜2012年的日劇《黑板》的片段改編成一部同名小說。

  小說的時代背景,

張小寒選擇了中國現代史上極其不平凡的一年,1976年。故事的地點就選在唐山,原因就是那場舉世震驚的大地震,以天災的殘酷來凸出人性的美。  主角老師的身份設定為一個家庭有問題的知青,為了返城名額的推薦不得不答應村支書,在新學期開學之前讓學校裡多坐上十個新學生。當他深入到田間地頭、走進一戶戶農家之後,他鄙視這些無知愚昧、自私自利的農民;他厭棄那些頑劣的、無知無畏的永遠髒兮兮的小孩們。可當他在一塊荒地裡碰到一個老人,正在用一塊木板漆成的簡陋黑板,一筆一劃的教一個放牛的孩子學寫自己名字的時候,他感到了震撼。當他聽老人說,老人曾經是一位民辦教師,在那個黑白顛倒的運動年代被學生打瘸了腿,運動結束後,老人卻再登不上講台了。 生於斯長於斯的老人對他說:農家多愚昧,皆因不識字。他老了走不動了,只能顧及這一個離自己最近的孩子,他的唯一的希望就是死之前,哪怕不能為這個孩子開個門,也要為他推開窗,即使僅僅能為這個孩子撬開一絲縫隙能讓他看見一毫外面的光亮,那他就死於斯而無憾了。老人的話讓他久久不能平靜,總有一種東西在他身體裡激蕩。從此,他和老人成了朋友。他變成了另一個人,城市與農村兩種思維的碰撞,親情與責任的抉擇,都曾讓他彷徨、困苦,但他仍然堅持著。

  直到1976年7月28日,他的鮮血染紅了那塊老人留給他的那塊黑板……

  列出了故事的梗概、情節大綱,張小寒的第一次寫作開始了。

  在《黑板》裡張小寒白描的手法記述了農村的民俗,刻畫了農村典型人物,但他只是客觀記錄了在那個年代華北農村的風貌,並沒有什麽揭露什麽劣根性或批判什麽封建禮教,他只寫了一個人的轉變的心路歷程。

  饒是重生有先天的優勢,影視劇可以回憶,還有眾多資料可供參考,可這部小說的草稿張小寒還是沒日沒夜的寫了一星期。審讀了兩遍底稿,改正了幾個錯別字,張小寒拿出早已準備好好的稿紙仔細的謄寫。因為自小和父親學字,前世也苦練過好幾年《龐中華鋼筆字帖》,張小寒的鋼筆字也算是於方正端莊中見優雅圓潤,於骨力遒勁中見大氣灑脫。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