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啟之人生征途》第48章 漫畫
  緊趕慢趕還是沒趕上,這個時代人們對電視機的熱情。飯桌沒下炕,炕地下已經按高矮個坐了整整兩遛自帶小板凳過來的小孩,這都是常年在大隊部看電視養成的習慣。陸續有大人拎著高腳凳也進了屋,一會兒地下炕上就坐滿了人。  88年的電視節目哪裡好,廣告時間真的少。轉播完中央台《新聞聯播》,十分鍾《濱海新聞》之後,連個特約播出都沒有,港劇《魔域桃源》就這麽開演了。

  前世張小寒還真沒看過這部港劇,這一看才發現劇裡還有劉德華、趙雅芝,也算是偶像武俠劇吧。看著現在還略顯青澀的劉德華,張小寒又仔細的思考起剛才的問題?自己要不要、要不要畫畫漫畫試試呢?當《棋魂》出現在他腦海中時,張小寒瞬間就決定,畫!國內的都舔著臉抄了,這小本本的那更沒理由放過啊,這麽做自己也應當算抗日行為哦!

  現在東亞最熱的體育運動,並非足球、籃球,也不是中國女排五連冠的排球,而是圍棋。中日圍棋擂台賽、富士通杯世界圍棋錦標賽、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這是現有的比賽,90年韓國還會出現東洋證券杯世界圍棋錦標賽,此後還會有三星世界圍棋公開賽、LG杯世界圍棋棋王戰等一系列圍棋比賽。國內從政府部門能給某個人“棋聖”的稱號就可知其熱度;圍棋在日韓亦是群眾基礎渾厚、名人輩出。在這個時期如果推出《棋魂》,那不僅僅是成功了,那應該是轟動性的成功,應該在整個東亞都掀起一股巨大的浪潮!

  想到這張小寒坐不住了,跟爺爺奶奶說了幾句,就回到了自己家。

  回到了家,張小寒剛才的狂熱的思緒被涼意習習的秋夜的風一吹已然冷靜下來。

  首先,這裡有一個投稿渠道的問題,怎麽能聯系上日本的出版社簽訂出版合約。在日本,漫畫出版社基本上是不會與個人簽約。漫畫家幾乎都是以個人公司的形式存在的,即使不是公司形式的作者,也會在發表作品的時候將自己的名字掛在某家漫畫公司裡。這是因為日本的漫畫連載雜志,每一次發行的書目非常大,如果在連載期間作者出現稿件供不上的情況,那帶來的經濟損失不是個人能賠付得起的。因此在日本的漫畫出版社都會上有關經營范圍內的保險,萬一出現此類狀況有保險公司進行賠償,這就是出版社不與個人簽約的根本原因。

  在日本,出本社用新人賞來鼓勵新人投稿,從中選出三五個新人來培養。這裡就出現了中國人很難突破的困難,即出版人的用人標準。不只看新人的作品,還會對新人進行嚴格的面試,隻選擇那些聽話、能配合出版社業務的新人來培養。當新人被出版社納為正式員工後,公司會安排新人到成名的漫畫家手下當助理。做了幾年助理之後,出版社認為其漫畫技巧成熟了。此時,就可以發表作品了。但如果作品沒人氣,很抱歉哪來的回哪去你還是助理去吧。如果有人氣能等到連載結束,如果再幸運的話能發行單行本,這證明已然再漫畫界站住了腳,可稱為漫畫家了。這就是一個日本漫畫家的基本養成過程。

  因此,張小寒只有通過一個官方的渠道與日本漫畫出版社溝通,才能獲得一個與出版社對話的機會,而這個機會還必須是建立在出版社對他的作品抱有有可能大賣的基礎上才可能實現。那直接通過郵遞的方式投稿行不行呢?這種天真的行為,最大的可能是你滿心期待的作品到了日本就被當成垃圾處理掉,

甚至包裹都不會打開。這還算好的,壞的是包裹被打開,創意被剽竊。而且很可能是那種讓你求告無路、欲哭無淚的計劃周密的剽竊。  張小寒想了半天,最後做出了決定。

  先給日本駐華大使寫封信試一試,當然隨信附上的也不會是《棋魂》,因為他真怕這個題材被剽竊回去,汗!張小寒選了一部被無數前輩糟蹋過的網絡神書《鬼吹燈》,這部書相比於《棋魂》保險系數那是高了N級。另外,這部書在國內這個年代,張小寒還真不知道能不能發表,正好恐怖漫畫在日本也算市場廣闊,那就先試試水。

  前世略有國畫功底的張小寒,多年以後再次畫起來,才感覺到管家老二所改造過的全技能體態的厲害,多出了幾份期待、或是覬覦。

  寫出來《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又畫了約30多頁的原稿,張小寒開始翻檢家裡能找到的各種報紙雜志,終於在《中國青年報》的一個角落裡,找到了現任日本駐中國大使的名字, 叫中島敏次郎。寫完了給中島敏次郎先生的信,張小寒乾脆心一橫,又用英文繼續寫了幾封信裝入航空信封。

  1988年9月28日上午,張小寒把《亮劍》等三部小說分別寄給了早已選定的雜志社。同時還有一封寫給日本駐華大使中島敏次郎的信,並且還向國外寄出去了八封信。

  孟祥寶、趙連喜帶著孟令正去了山東金鄉買蒜,孫大發在辛莊子拉土填坑,大姑父也打來了電話平安到達興安嶺事情一切順利,張小寒則在全心全意畫漫畫。

  這一畫起來,張小寒才知道這畫一部漫畫是一項多麽龐大的工程,憑一己之力這簡直是無法完成。饒是比別人多四十多年的眼界還有輔助者系統可供查詢,張小寒畫起來還是極端的痛苦。

  不說從原著中提取出人物的特質形象的耗腦力,就說背景。故事的發生一定是在一定的背景之中,尤其是《鬼吹燈》其中涉及到許多虛構的背景,這都需要在一定事實的基礎上抽象出來。而隨著出場人物的增加,每出現一個人物張小寒都要面對一個問題,就是給新人物穿衣服的問題。這個問題最後張小寒只能在她媽媽留下的一大堆服裝雜志中找素材。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袁珂校注的插圖本《山海經校注》為《鬼吹燈》中層出不窮的怪獸提供了藍本。

  直到十幾天后,孟祥寶他們帶著兩大卡車蒜種回來,張小寒的漫畫才算真正的畫出來感覺。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