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啟之人生征途》第49章 蒜黃
  孟祥寶他們到達孟家坨的時候已近黃昏,招呼著挖了蒜黃窖的人家,從大隊部推出磅秤,一邊卸車一邊讓各家報數,過磅分蒜。趙連喜負責把秤,孟祥寶專管計數,二人均是意氣風發。這一趟山東之行,他們不但帶回了蒜種,也帶回了致富的希望。  懷著忐忑的心情,揣著對未來的憧憬,孟祥寶一行到了山東濟寧金鄉。到這兒一看,人家這兒種蒜都種出來花兒,什麽大蒜、蒜米、蒜薹、蒜黃人家這兒都有,更有孟祥寶他們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什麽蒜片、蒜粉的,甚至還有那個啥蒜油。

  齊魯生忠厚直爽,燕趙出慷慨激昂,尤其是雙方坐在同一張酒桌上。齊魯人怕遠來的朋友喝不過癮,連連相勸;燕趙人應熱情的主人連乾不懼,頻頻舉杯。皆有古人之風,都是靠土地謀生的莊稼人,有著共同的感觸、共同的話題,交情在酒桌上迅速的建立。幾天幾場酒,兩方人就由半面之交到道義之交,從相視而笑到莫逆於心。

  事情順利的出奇,告別了新朋友。帶著這幾天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孟祥寶一行帶著信心回到了家。

  卸完車、分完蒜,孟祥寶等人舟車勞頓,張小寒勸大家就別再喝酒聚一聚了。都回家好好休息,明天早起大家一起去趙連喜家收蒜黃。

  經過二十多天的生長,蒜黃已經是兩葉一心四十多厘米高了。孟祥寶是個心細的人,特意從金鄉帶回的幾把人家那兒割蒜黃的小鐮刀,趙連喜今天起來還特意把它們又都磨了磨,把把都鋒利異常。

  張小寒接過小鐮刀在手裡掂了掂說:“嗬,還是人家這家什趁手!要不讓祥森大(大:方言,伯伯、伯父。)再開火,咱們也打幾把?”

  孟祥森是孟家坨的乃至辛莊子這一帶有名的老手藝人,會打鐵、會木工、會瓦工,但他最有名的並不是這些,而是自製**、熬鷹玩兒鷹。這兩年歲數大了,手藝活基本不幹了。整天騎著驢架著鷹,背著槍帶著細狗,四六八莊、漫著野地抓兔子,瀟灑的不得了。

  “中,看著他,我會他說說。小寒你那個瓷瓶的好酒給老頭兒兩瓶,要不這時候兔子正肥,他舍不得不出去,都是錢啊!”孟祥寶也琢磨是得打幾把,要不這帶回來的也不夠分。這大夥兒一塊乾事,有有的有沒有的這也不合適。

  “中!”張小寒答得乾脆,孫大有頂帳頂回來三十多箱子孔府家酒現在都在自家廂屋碼著呢!

  張小寒拿著鐮刀蹲在蒜黃床上,一手攏住蒜黃一手把鐮刀放在蒜瓣三分之一略上處說:“最深就割到這兒,要不二茬長不好,產量低。”

  看大家都看好了,張小寒割了幾把,約莫斤半的樣子,從旁邊事先浸濕的稻草捆裡抻出幾個稻草,把蒜黃在地下戳了戳,戳整齊用稻草捆扎起來。站起身把鐮刀遞給旁邊的張昌明說:“二大,你試試!”

  兩平米的蒜黃一會兒就被這個割兩把、那個割一捆的很快割完了。把割好的蒜黃拿到院子裡,張小寒對趙連喜說:“姑爺,這兩三天先別澆水呢啊,等冒芽再澆。”

  “恩,知道咧!”雖然產量不多,可這畢竟是孟家坨破天頭一遭種出的蒜黃,趙連喜是一臉笑容。

  在釘耙上勒去蒜黃根部的蒜瓣,過秤一秤五十四斤高高的。趙連喜也是場面人,當即在場的家家一家半斤,還不許打駁回,都上家蒜黃炒雞蛋去。

  剛出產的蒜黃顏色因見不到光都有些發白,這時候要在陽光下晾曬一會兒,

讓它的顏色轉變為金黃色,這叫“曬黃”。曬完黃的蒜黃還要用乾淨的水衝洗一下,這是因為蒜黃在蒜黃窖溫度較高的地方生長,如果不衝下水降降溫,那這些捆成捆兒的蒜黃很快就會出現腐爛現象。衝洗後的蒜黃還得用塑料布蓋起來,仍然不能讓蒜黃見到強光,怕泛青。  關系遠一層的人家都拿著蒜黃回了家,這關系密切的自然就留在趙連喜家。不管是以接風的名號還是以蒜黃種植成功為由,總之中午這一頓酒是跑不了了。

  “這要不出去是真知不道這天多大啊!就說這種蒜,人家金鄉那邊都發了家咧,咱們這兒還是玉米麥子、麥子玉米的連茬種,吃倒是吃的飽嘍,可打算發家那是萬萬不可能啊!”趙連喜對這趟山東之行是感慨頗多。

  “楊店子那邊辦廠子開始有分紅的咧,最少的一股聽說也得分一萬多!”張作良說起來辦廠子掙大錢的。

  “他作良你就看著人家分錢咧,你知道他們都入多少股唄,我知道的最少的入嘍三萬!”趙連喜是楊店子本街的人,楊店子的事他當然清楚,“這年頭有幾家一把能拿出三萬塊錢來地,那還不都是從抬會標來的,抬會那可是扒皮的利息。再嘍說抬會都是年清,就是分這一萬多塊他也得標別的會,興(方言,可能)把上個會給圓上嘍。命好嘍這麽倒騰個兩三年,外頭興沒饑荒嘍,命不好就得有提溜著片刀堵他的。咱們都是本分人家,有多少錢辦多大事兒。你要敢摻和那個去,表姑父今兒說個大話,腿給你打折嘍!”

  “姑父說得對,這種蒜黃也不用怎兒著,菜窖改吧改吧就中。我看著這也沒啥技術就是個精心,也掙來錢嘍。回去我把院西裡也挖個窖多種點,爭取趕過年也搬家個電視來,嘿嘿!”張昌明笑著說。

  “恩,今年咱們先帶個頭種種,掙錢讓莊裡都看看,眼眼兒熱。過年嘍爭取讓全莊都種上,都是土生土長祖輩傳的莊鄰,咱們誰也不能丟下!”孟祥寶不愧是大隊書記, 就是有覺悟。

  “這怎兒賣咱們得有個章程啊!”張小寒插了一句。

  “賣不用發愁,人家金鄉哪兒上萬斤都能賣個乾乾淨淨,咱們種的這點算啥!”趙連喜是一臉不在乎。

  “姑爺,你說的這不對呀!人家金鄉那是早就出名在外咧,全國各地到時候都上哪兒買去。咱們不中啊,咱們是第一年種,誰知道啊。”張小寒潑涼水說,“這蒜黃種出來不算完,錢裝兜那才算完。明兒個李莊子集,姑爺你賣賣試試去,就勢再把辛莊子、李莊子的飯館都串串,看看他們要不要,能要多少?”說到這兒,張小寒又轉頭對孟祥寶說:“叔,你找找祥森大,讓他天天出去嘍帶著個一捆兩捆的蒜黃。走鄉串莊的時候,找找各莊操持紅白事兒的大操,讓他們辦事兒擺桌安排菜譜嘍,能使上咱們的蒜黃。還有剛開始得控制點產量,要不鄉下咱們怎兒想法也賣不乾淨。得上市裡,咱們趟出道兒來有著落嘍,才能敞開兒種!尤其是這是第一年,得讓大夥都能掙錢啊!不能坑了大夥,白玩兒一場!”

  “嗐!那要這麽著,就別讓你姑爺趕集去咧!明兒令正騎摩托馱著我,今兒剩下的蒜黃我們拿著上市裡馬坊市場批發批發看看去,中不中,還有唐山荷花坑打底呢!我都不信闖不出一條道兒來!”孟祥寶說的很有氣勢。

  幾個人又討論了一番有了章程,就開始吆五喝六喝了起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