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啟之人生征途》第41章 新作
  啪”門簾子被闖進屋的人大力一掀,都掛在了門框上頭。  “叔,昌海找著了,錢也找著了,是昌海拿去地!”進屋的張昌明喘著說。

  一桌子人都看著張昌明,張昌明抹了把汗,定了定氣接著說:“派出所在勾嶺坨抓賭把昌海給抓了,昌海也交代了那錢是他偷著拿走的。派出所打電話說,讓咱們領人去!”

  “中咧,那你們也別走了,我上趟派出所,回來咱們摁著窩兒把事一塊解決完嘍!”孟祥寶對著孫建國、孫衛東倆人說,又接著問張樹清,“叔,院子摩托誰的啊?”

  “小寒騎來的!”張樹清說。

  孟祥寶站起來又跟孟令正說:“令正起來,走。馱著我上趟辛莊子!”

  孟祥寶一走,張樹清臉上一曬說:“昌明也上來,咱們接著喝等信兒!”

  半天沒說話的孫建國這時說:“大哥,咱們別喝咧!上張昌海家看看去吧,我也讓莊裡人都回去!”這個破事整的自個這兩天那是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耗子進風箱兩頭受氣,快基巴弄清楚了拉基巴到!

  “要去你們去吧,我是真懶得去!小寒走,上姑爺家,咱倆研究研究菜窖去!”趙連喜不願意往裡攙和,對張小寒說的種蒜黃倒是挺感興趣。

  菜窖現在不但城市,就是在農村也不多見了,但在88年菜窖對於華北農村來講還是不可或缺的。北方冬天長還冷,挖個菜窖儲存白菜、土豆、白薯什麽的那是家家必備的。在孟家坨菜窖都是一年一挖,等家裡院子裡種的菜都收了就挖菜窖;來年開春地化了再把菜窖平了。相比於夏天能吃到院子裡自家種的菜,不但新鮮最主要的還是能省錢,村民們寧願一年一挖費些力氣。

  趙連喜家院子大,張小寒就建議挖一個大的菜窖,主要是想起一個示范作用,他可不想天天挖菜窖。誰想用菜窖種蒜黃,那就自己來看看回去照著挖。

  和挖菜窖一樣先在房前向陽的地方,挖一個長方形(長方形利於加蓋)深一米七八的坑。蒜黃窖跟菜窖不同的是窖底是斜的一邊高一邊低,這樣方便給蒜黃澆水。另外,在地面低的那一面還得挖一個更深些的坑用來存放蒜黃炕流出的多余的水,並且這面還得打木樁防止水洇塌了土牆。最後在長方形窄的(也是窖底略高的)那一邊做出一個供人進出的斜坡。這樣蒜黃窖的主體就完工了。

  再用以前搭菜窖蓋的廢棄的檁、椽子、破木棍等東西搭建好窖頂的骨架,骨架上先用整捆的玉米秸擺放上一層,再密密的鋪上也是整捆的稻草,最後把挖出的土都覆蓋在上面夯實。這樣窖頂也完工了。

  說著容易做著難,張小寒加上趙連喜一家三口還有孟慶禎在一邊搭手,那也幹了小半天。

  “姑爺,明兒辛莊子集咱們上供銷社買兩塊比這個窖底稍長點稍窄點的塑料布,在從集上買個百八十斤蒜,咱們先種種試試!”忙活完了,張小寒說。

  “天也黑了,別走咧,在姑爺家吃去!”趙連喜說。

  “不了,不了!也沒會我奶說,她還得著急,我走咧!”說完,張小寒就跑出了門口。

  孟祥寶從辛莊子派出所回來,到了張樹生家。

  “怎兒樣啊?”張樹清問。

  “到哪兒昌海得小黑屋撅著銬著呢,等跟老杜一說錢,老杜說那都是賭資得沒收。我說這不是昌海從家偷得麽,老杜說我要是這麽說那這八千塊錢就算贓款,派出所破案了可以退給咱們,

就是昌海那可就是盜竊罪金額還特別大最少判十五年。咱們怎兒也不能讓昌海真進去,我好說歹說嘴皮子都磨破了,要回四千來咧,昌海得在派出所蹲十幾天拘留再放出來。事就是這麽回事!”孟祥寶坐炕上說,可並沒有往外掏錢的動作。  張樹清看著薄秀芝說:“嫂子,剛才說的中唄!你還有別的想法沒?”

  看起來十分憔悴的薄秀芝額頭上包著一塊毛巾,斜躺在炕上,也沒說話,只是有氣無力的揮了揮手。

  張樹清又看了看默默地在一邊抽煙的大哥張樹生,心裡暗暗地歎了口氣,頓時胸中鬱鬱。惡狠狠的使勁嘬了兩口煙說:“祥寶,把你錢給建國!”

  “解決咧,怎兒解決的啊?”趙如蘭一邊放桌子吃飯一邊問。

  “說啥也不娶人家,寧可賠錢,白給嘍人家四千!”張樹清沒好氣的說。

  “四千?謔,給這麽多,這閨女這都敢上金子打的咧!”趙如蘭驚歎道。

  “昌海不是給人家寫個八千的彩禮條麽,就當定親下嘍八千的彩禮!咱們這邊退親理虧,人家按規矩給返回一半彩禮來咧!這麽著說著也好聽啊!”張樹清說的無奈,“這要是我兒子,我早把他腿打癱了。寧可讓他在炕上癱著,也不能讓他給我出去丟人去。”

  “這四千塊錢就這麽給霍霍沒了,誰不心疼啊!這家夥這得養多少豬,掙回來啊!”發了兩句感慨,趙如蘭轉移了話題,“中咧,不說他們。建廣說過完節就要出門,說上東北!”

  “都弄好咧,這都走?”張樹清問。

  “你整天在外頭瞎忙活,孩子的事兒一點都不管!”趙如蘭語帶責備。

  “賣木頭的地方都找好咧?”對事情的進展如此之快,張樹清有些詫異。

  “就在辛莊子集北邊那大坑邊上,說是孫大有臨走給弄好嘍的;還有咱們莊莊西邊挨著電道那一大片沙土灘,小寒也都跟祥寶說咧!”趙如蘭把自己知道的都說了。

  “建廣和小寒呢?”張樹清問。

  “建廣他們兩口子說體己嗑兒呢,小寒上連喜家還沒回來。”趙如蘭放完桌子、碗筷說。

  晚上在爺爺家吃完飯又說了會兒話,張小寒就回到了自己的家。拿出紙筆,又開始了成本低廉收益豐厚的抄襲生涯,沒辦法一文錢難死英雄漢啊!

  “李家坡戰鬥開始之前,李雲龍正在水腰子兵工廠和後勤部長張萬和軟磨硬泡。李雲龍中等個子,長得很均勻,就是腦袋略顯大了些,用他自己的話解釋,是小時候練武,師傅老讓他練頭功練得狠了些,淨拿腦袋往石碑上撞,一來二去就把腦袋撞大了。……”

  張小寒這次瞄上的目標變成了都梁,對《亮劍》下了黑手。相比於《亮劍》幾乎全盤不動的照抄,張小寒現在進行著一部地圖炮小說《辛莊詞典》倒是頗費了些心思,畢竟把前世那些網絡段子搬到這個年代有難度。譬如我去年買了個表,張小寒是這麽改的:

  《辛莊詞典》詞條38:我去年買了個表啊: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說服城裡幹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的子女送到鄉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村的同志應當歡迎他們去。農村是個廣闊天地,在那裡是大有作為的。於是辛莊子來了知青,張知青就是其中之一。

  張知青文靜秀氣、齒白唇紅,一笑還有兩個酒窩。可能是他身子有些弱,反正總有些大姑娘小媳婦主動幫他乾農活。張知青懂得很多,他知道以前皇上住的地方有幾個門,天天都吃什麽菜。他還會講笑話,總能聽到他身邊女人們的笑聲。

  辛莊子不但女人們喜歡聽張知青講故事, 男人們一樣喜歡,大隊長也特別喜歡,所以給知青評價的時候張知青的評價最高。正好那年冬天大隊會計生爐子沒悶好火,中煤氣死了,於是到了辛莊子不到半年的張知青就做了大隊會計,誰知剛過完年,張知青就被人舉報了說他貪汙,證據是他新戴了一塊表。

  張知青跟公社的調查組說,這表是他去年頭下鄉前買的,剛來乾農活兒怕把表殼劃壞了所以沒戴,現在乾農活兒乾的少了就帶上了。但和他同屋的知青都說以前沒看到他有表,去他買表的商店調查,人家也說不記得這個人。張知青成了現行反革命,要被槍斃。據說槍斃張知青的時候,他一直喊:“我去年買了個表啊,我去年買了個表啊……”

  這是辛莊子人對“我去年買了個表啊”這句話含義的解釋,也是這句話的起源。但當我從記事的時候卻時常聽到許多人說這句話,而且從他們戲謔的表情推測這並不是什麽好話。我很是不解,又不好意思問別人,只能在心裡悶著。直到我上了學,學了漢語拚音,有一次不知怎麽的就給這句話注了音,woqunianmailegebiaoa,w、q、n、m、l、g、b、a,忽的一下子我似乎明白了。

  《亮劍》完成投《十月》;《辛莊詞典》完成投《花城》。這一下“四大文刊”那就差《當代》啦,乾脆再禍害都梁一次吧,《狼煙北平》那就也抄了吧。汗!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