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親王》第344章 無招勝有招
“這事,可不那麽好辦啊。,一路有你! m”

 京城的一處私宅內。

 谷大用靠在太師椅上,翹著二郎腿,一條腿搖搖晃晃的,臉上全都是得意之色。

 “您瞧,這要是不難,豈敢勞煩公公您的大駕?”

 旁邊低頭哈腰站著的官員不住的陪笑著,手中又是幾張銀票塞到了谷大用的袖子裡。

 “這到也是。”

 谷大用眼睛余光掃了下銀票的圖樣,知道是多少的面額,感覺了下厚度,這才擺出了一張笑臉,在太師椅上做好。

 “你這事,可是真不好辦。”

 “你這銀子,雜家要是了,其實,也都是替你辦事用的,全都是要用來打點關系的。”

 谷大用慵懶的說著,旁邊站著的官員不管心裡是怎麽想的,可是,面上,卻是不敢有絲毫不對勁的,只是衝著谷大用連連鞠躬:“您說的是,您說的是,下官也知道這事有些難,是要勞煩公公了。”

 “日後,下官定然是要記著公公的大恩的。”

 聽了這話,谷大用的臉色就更加滿意了,微微的點了點頭:“你到也算是明白事理。”

 “你這事,雜家知道了。”

 “回頭,雜家替你好好說說,至於成不成的,雜家可不敢保證。”

 谷大用可不傻,就算是收了錢財,也不能什麽事都打包票的,凡事,總會有些特殊的地方,若不然,他們何苦找上自己,花費大量金銀?

 是以,雖然錢財收了,可是,若是想得谷大用一句準話,那卻是萬萬不能的。

 現如今,他谷大用雖然不如劉瑾,可,也是皇帝跟前的紅人了,想求他谷大用的人,可是不少的。

 爭著搶著往他這送東西的可以排出一條長龍了,誰敢要他谷大用的承諾?

 甚至,只要他谷大用能收下東西,那就是給他們面子了。

 而且,谷大用也不傻,什麽事該管,什麽事不該管,谷大用都清楚。

 有些事情,不該收禮的,谷大用照收不誤,只是,收過後,辦不辦事,那就不得而知了。

 對此,谷大用也是有一套屬於他自己的理論的,別人都送上門來了,你若是不收,那就是得罪人。

 可你若是收了,哪怕是事情難辦,最後,沒辦成,對方對你有怨恨,可是,卻不會太多,比起你不收禮的怨恨,要少上那麽一些。

 這,乍聽之下,覺得不可思議,可是,若是細細琢磨,就會發現,其實,這話,也是還有那麽一些道理的。

 整個京城當中,現在,敢這麽光明正大收禮的,沒有一個朝廷官員,全都是宮中的太監。

 可以說,這是一個很奇葩的現象,就算是傳了出去,估計也是沒有多少人會相信的。

 不過,也正因為這個奇葩的現象,有一點,卻是能夠確定的,國之將忘,亂象橫生。

 這句話,雖然有些過,可是,卻也可以說成是國之大亂,亂象橫生。

 現如今大明朝的局面,其實也已經開始亂象繽紛了,而這亂象的起始,就是自上至下。

 若君主有德,則天下安寧,國泰民安,就如弘治皇帝在世的時候,雖然其剛登基的時候,大明朝,也成了一團亂麻。

 可,弘治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整個大明朝,卻是逐漸的複蘇了起來,有了中興之兆。

 尤其是在弘治最後的幾年,國庫中,竟然有了略微的富裕,而非是其剛登基時候的年年欠餉,如此,就是最為巨大的變化,更是最為具體的體現了。

 若君主賢明,則奸佞退避。

 只有君主昏庸了,才會有奸佞的立身之地

 谷大用的所作所為,看似猖狂,可其實,比起劉瑾而言,還是有大大的不如,谷大用,只不過是收入錢財,替人辦事。

 而劉瑾,卻是敢收人錢財,買官賣官。

 雖然不是那麽的猖狂,不敢正大光明,可其實上,京城,哪有什麽事情能瞞得住的?

 尤其是現在的劉瑾,被內閣,被朝廷大臣,被無數的人盯著,就算是行事隱秘,也總會有些蛛絲馬跡露出來的。

 更何況是買官賣官如此的大事了。

 奈何,百官就算是知道了,包括內閣,知道了,也是沒辦法的,劉瑾手握重權,內閣,劉瑾還不敢如何。

 可六部,哪怕是六部尚書,除了兵部和吏部兩位尚書外,其余的四部尚書,見了劉瑾,現如今,也是要陪一個好臉了。

 而且,現如今,劉瑾可是盯著吏部這邊的,就是想把吏部尚書給換掉,成了他的人,然後,好更加的無所顧忌。

 可以說,現如今,百官權利,各個衙門,被極致的壓製,而宮中的宦官們手中的權力,卻是一個勁的往上竄。

 連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堂堂天官,連內閣都要讓著幾分的吏部尚書都敢盯上,可以想象,宮中以劉瑾為首的八虎已經猖狂到了什麽地步。

 可,就算是知道如此,百官卻是也沒有什麽辦法的。

 想要參奏劉瑾,可,劉瑾掌管著司禮監的批紅大權的,想要呈送給皇帝的折子,那都是要先經過劉瑾之手的。

 劉瑾又不傻,頭腦又沒發燒,豈會讓這些參奏他的折子送到皇帝的跟前?

 是以,那些參奏劉瑾的折子,在司禮監,全都被截下來了,根本就到不了皇帝的跟前。

 而且,現如今,皇帝根本就不管朝政,奏折全都是撥回了內閣,讓內閣審閱的,這雖然是讓內閣的權力大增。

 可內閣,卻也是因此而頭疼的很,若是沒有劉瑾的存在,內閣自然想要這些權力了,可,有劉瑾這個宦官的存在,這權利,內閣反倒是不想要了。

 是以,參奏劉瑾的折子,根本就到不了皇帝的跟前。

 而內閣的諸位大學士,雖然有面見皇帝的機會,可是,這機會也是不多的,當今聖上對於接見大臣,那是提不起什麽興趣的。

 除非是什麽重大的事情,見了皇帝,奏明之後,當今聖上其實也就是聽聽,然後就一句話,交予內閣處理。

 想要皇帝開口,讓皇帝給個準信,這種情況,極少,極少。

 而且,大多數時候,正德若是真的開口了,說出來的方法,卻又極為的不靠譜。

 而且,內閣參奏劉瑾,也不是沒有的,當著皇帝的面,可,皇帝聽著,是一副不耐煩的模樣,劉瑾更是在旁邊直接跪了下來,各種哭天喊地的叫冤。

 這事,也就這麽不聊了之了,之後,甚至,皇帝還有言,不得再提此事。

 內閣還能如何?

 總不能和皇帝死磕,畢竟,君臣的身份,是最大的障礙,而且,若是真的徹底鬧僵了,朝廷還怎麽運轉?

 可以說,現在的朝局,就是這麽僵著的,而以內閣為首的大臣,之所以節節敗退,則是因為其顧全大局,或者說,所顧太多。

 而相反,劉瑾等宦官,卻是根本不會管那麽多的,他們想的,只是權力,只是錢財,至於國家朝局如何,根本就不在他們考慮之內,如此一來,自然是劉瑾等宦官,這些毫無顧忌的更加有利了。

 ………………………………

 南直隸。

 曾毅來上任,已經快半年了,這期間,京城的府邸雖然仍舊在,可是,韻兒卻是被他接了過來,梁貫等人也都來了南直隸。

 京城的府邸內,卻是連個看家的都沒留。

 不過,曾毅對此卻是毫不擔心的,就算是不留看家的,錦衣衛的人也會幫他盯著的,東廠的番子,更是會幫他盯著的。

 而這半年來,曾毅也是沒閑著,對應天府下的各個縣,全都進行了巡視,而曾毅著重的,則是各種案子。

 所到一處,但凡是喊冤的,都是要審問的,但凡是有堆積的舊案,或者是有些蹊蹺的,全都是要重審的。

 可以說,這半年的時間,曾毅整天做的,都是審案,問案,找線索,等等。

 當然,這麽多案子,不可能全都讓曾毅親力親為,可是,曾毅卻都是監督著的,甚至,還要抽查。

 可以說,經過曾毅這半年的努力,別的不敢說,應天府治下的各個縣,卻是吏治清明,百姓安居。

 這,對於一個府尹,或者說,對於一個知府來說,已經是盡職盡責,恪盡職守了。

 而對於南京都察院,曾毅卻是始終沒有動作。

 這一點,卻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原本,曾毅剛上任的時候,就有人猜測,曾毅要收拾都察院的禦史了。

 畢竟,被都察院的自己人參奏曾毅這個上官,曾毅的面子,可是丟大了的。

 可,曾毅剛上任的時候,沒有對南京都察院的人動手,這,也可以理解,初來乍到,不方便動手,總是要等等的。

 可,現在都半年了,還不動手,就讓一些人心裡嘀咕了。

 只是,這些,全都是局外人的猜測,身為當局之人。

 曾毅的心思,沒人猜的明白。

 可,都察院的那幾位官員,包括右僉都禦使牛景德,卻是讓南京城的不少官員看的明白。

 這半年來,曾毅雖然沒對付他們,更可以說,從未去過都察院,仿若曾毅的頭上,根本就沒那個左僉都禦史的官職。

 可,牛景德幾個人卻是沒有因此而安心下來,反倒是越發的煩躁,越發的焦急了。

 事情出在誰的身上,按說,經過最初階段,應該是能靜下心來了。

 可,問題就是出在這的。

 牛景德想從南直隸回北京城去,這年頭,自打得知曾毅來南京城任職的消息以後,就有了的。

 可是,最開始的時候,給左都禦史戴珊用計,卻是失敗了,之後,牛景德更是嘗試了不少辦法的。

 尤其是牛景德自以為的後手,可是,卻沒一樣成功的。

 想要回京,要麽是戴珊這個左都禦史點頭,要麽是宮中點頭,或者,是內閣點頭也成。

 至於吏部,對此,可就有些無可奈何了,涉及都察院的官員,就是吏部,也是十分小心的,尤其是左右僉都禦使開始起,這任命,可就必須要兼聽內閣的意見,或者是陛下的聖意了。

 而現在,皇帝,都察院、內閣,全都沒開口,吏部豈會不知深淺的往這裡面跳?

 更何況,當初,牛景德參曾毅的折子,最後,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

 牛景德在私下的活動,可是一直沒少的,可是,直至此時,就是牛景德身後的人,也幫不了他了,每次好不容易有了聯系,只是那麽一句話,等著,等著,一直等了這麽半年多了。

 這意味著什麽,牛景德可是清楚的很。

 要麽,是他背後的人,已經放棄了他,可,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都察院右僉都禦使這個位置,可也是讓不少人掙破了腦袋的。

 而另外一個可能,則就是曾毅從中施加壓力了。

 若不然,以他背後那人的力量,不可能到現在,沒一點頭緒的。

 也就是說,曾毅,其實,還是盯著他的,只不過,不知怎麽的,曾毅現在還不想動他,但是,總有一天,曾毅會和他算帳的。

 這種心理之下,牛景德可以說是夜不能寐,半年下來,原本,挺精神的一老頭,現如今,看起來,卻是連背都蝺僂了,臉上也在沒曾毅來南京之前的那種光彩了。

 剩下的幾個普通的禦史,倒是比牛景德稍微好那麽一些,不過,卻也都憔悴了許多。

 這也讓南京城的不少官員明白了一件事,有時候,不報復,讓對方整天提心吊膽的,反倒是比報復要來的更折磨人。

 當然,這個所謂的更折磨,是指心思上的折磨。

 若是曾毅真的報復了,一番狂風暴雨,反倒是能夠坦然了,不必整天提心吊膽的,連覺,都誰不安穩。

 “在這麽下去,我可是受不了了。”

 當初共謀的幾個禦史當中,其中一個年紀最長的禦史此時頭上已經有了幾根花白的頭髮了,全都是這半年來被此時給折磨的心神不寧所致。

 “是啊,這也忒折磨人了,誰知道,他到底是怎麽想的?”

 另外一個禦史苦笑,滿臉的無奈之色,當初,他們想著,只要曾毅動手,他們就利索的承認,然後,一番叫冤,把牛景德給供出來,說是其逼迫的也就是了。

 縱觀曾毅之前辦的案子,全都是隻懲首惡,下面的嘍囉,也就是略作懲罰警告。

 是以,只要他們態度好些,知道風往哪邊吹,想來,應該也就沒事了。

 可是,他們把什麽都想好了,就等投誠了,可,誰能想到,曾毅卻不來找麻煩,這算什麽事啊?

 這讓他們主動過去投誠?還是等著曾毅來找麻煩,然後,他們在投誠?

 這可是不好選擇的,畢竟,誰的心裡,沒個僥幸啊。

 一旦投誠曾毅,那日後,可就是真和牛景德撕破了臉面的。

 到時候,牛景德就算是不行了,可他背後的人呢?

 是以,若非是被逼到一定的地步,誰也不願意得罪人啊,尤其是牛景德背後的人,雖然他們幾個也不知道是誰,可,卻有一點能夠肯定,那就是其位高權重,若不然,牛景德這個右僉都禦使何苦為他賣命,去得罪曾毅呢?

 可是,這麽被動的等待,時間太長了,卻是煎熬了。

 “這招狠啊。”

 另外一個禦史開口,滿臉全是苦澀:“你瞧瞧,咱們現在幾個都成什麽樣子了,不管怎麽說,咱們也是堂堂的都察院禦史啊。”

 “可現在,卻被曾毅這一招,給逼的各個心神不寧的。”

 “如此有招勝無招,咱們當初若是知道他的能耐,何苦去得罪這個煞星呢?”

 說完這話,這個開口的禦史還忍不住苦笑了起來,或許,是自嘲,也或許是無奈。

 “當初,誰能想到傳言是真的?”

 年紀略長的禦史也是無奈,並不是所有的官員都門路廣大的,他們這些都察院普通的禦史,消息就沒那麽靈通的,更沒太多關系的。

 也正因為此,他們根本就不可能知道曾毅的謀算等到底有多過人。

 就算是曾毅在南直隸的行為,也可以被他們認為是魯莽,仗著聖,而且,若是這樣理解的話,卻也是一點不差的。

 也正因為此,他們幾個,才會輕易答應了牛景德的。

 有聖不可怕, 古來多少得聖的,最後,下場如何?

 有謀略的,也不可可怕。

 最為可怕的,就是既有聖,又有過人的謀略,而恰恰,如今看來,這兩樣,曾毅都佔全了。

 而且,這半年下來,其實,他們幾個和牛景德之間,已經差不多是快要扯明了的。

 他們幾個也知道,牛景德急著回京城。

 而牛景德也知道,一旦有什麽不測,他們幾個,肯定是要向曾毅投誠的。

 只是,事情還沒到最壞的地步,是以,雙方都還保持著面子上能過的去。

 畢竟,這個時候,若是他們雙方在爭執起來,那,可就真是自己找不痛快,到時候,肯定是讓曾毅佔了便宜的。“實在不行,別管別的了,咱們先去拜見曾毅。”其中一個禦史開口道:“反正這提心吊膽的日子,我是快夠了,只要咱們悔改,曾毅應該也不至於和咱們計較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