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傳奇》第121章 鍛煉之意
  文震孟思索再三,還是在日講的時候,提到了鄭勳睿的事情,皇上沒有馬上表態,沉思了好一會的時間。

  早朝之後,周延儒、徐光啟、溫體仁和閔洪學留下來了。

  這段時間事情有些多,皇上平複不久的心情,又變得有些惡劣了,崇禎二年底和三年初,因為他最為信任的袁崇煥失職,導致後金韃子千裡奔襲,在北直隸的肆掠,京師戒嚴,那個時候皇上的心情跌落到低谷,甚至有了退位的想法,也就是在崇禎三年二月初十,冊立剛滿一歲的朱慈烺為皇太子,崇禎三年三月初,後金韃子退兵,五月,接任袁崇煥的薊遼督師孫承宗率領大軍,收復了灤州、遷安、永平和遵化四座城池,四川的秦良玉帶領兵馬前來勤王,這些事情讓皇上的心情好起來了,可惜安穩的時間,不過一年多時間。

  正在修建的大凌河城,被後金韃子攻擊,岌岌可危,陝西的流寇,很多在投降的情況下,紛紛再次開始造反,陝西、山西、河南以及山東一帶,再次遭遇大規模的災荒,流民無數,朝廷拿不出那麽多的銀子去救濟,所能夠做的就是免去這些地方的賦稅,可人家都沒有飯吃了,免去賦稅能夠有什麽作用。

  周延儒等人,不知道留下來有什麽事情,沒有主動開口說話。

  過了好一會,皇上才開口說話。

  “翰林院修撰鄭勳睿,意欲到府州縣去磨礪,諸位愛卿是什麽看法。”

  乾清宮一下子變得安靜起來,鄭勳睿是殿試狀元,直接敕封為翰林修撰,前後不到半年的時間,按照規矩來說,至少需要在翰林院滿一年的時間,再來考慮如何的安置,再說就算是鄭勳睿學識出眾,提前安排,也是直接安排在六部或者是都察院,怎麽會派遣到地方上,狀元畢竟是難得的人才。

  大約過了半刻鍾的時間,周延儒首先開口了。

  “皇上,臣以為鄭勳睿身為殿試狀元,乃是朝廷之人才,到府州縣去也沒有什麽不可,不過還是留在京城為宜。”

  周延儒說出來這樣的意見,倒也是站在公正的立場上面,他是內閣首輔,提出的意見建議必須是中肯的。

  皇上沒有馬上表態,看向了溫體仁等人。

  果不其然,周延儒話語剛落,溫體仁就開口說話了。

  “皇上,臣以為此事值得提倡,鄭勳睿身為殿試狀元,的確是人才,不過尚顯年輕,到府州縣磨礪之後,體察到民間疾苦,到那個時候將其調回京城,那就是可堪大用之才了,如今殿試之進士,想方設法留在京城,不願意到府州縣去,很多的府州縣,都是舉人擔任各級的官職,這樣的情況必須要改變,鄭勳睿能夠主動帶頭,申請到府州縣去磨礪,朝廷應該倡導,同時予以鼓勵。”

  溫體仁說的更有道理,讓人無法反駁。

  皇上終於開口了。

  “閔愛卿,你是吏部尚書,記得上次會推閣臣的時候,鄭勳睿曾經說過,這官吏之考評和推薦,乃是吏部的職責,朕想想也是如此之情況,鄭勳睿到府州縣任職的事宜,你是什麽意見。”

  閔洪學沒有猶豫,馬上開口了。

  “皇上,臣以為此事可行,殿試一甲,大都是留在京城,極少有到地方任職的,這其實是缺陷,若是年歲稍大一些,尚可能知道民間之疾苦,鄭勳睿年輕,尚不足二十歲的年紀,到府州縣磨礪,也是應該的。。。”

  皇上頻頻點頭,在他看來,鄭勳睿的確有著不錯的潛力,若是能夠好好培養,將來是可以大用的,不過目前還年輕了一些。

  內心裡面,皇上是支持鄭勳睿到府州縣去的,朝廷之中存在黨爭,這一點他心知肚明,若是鄭勳睿也陷入到黨爭之中,那一個很好的人才就可以被消耗了,離開京城到府州縣去任職,至少能夠盡量避開黨爭。

  當然,鄭勳睿是殿試狀元,就算是到府州縣任職,如何的安排是很關鍵的,這樣的事情可不能直接交給吏部,需要在這裡定下來。

  “諸位愛卿說的是,鄭勳睿雖是殿試狀元,畢竟年輕,能夠到府州縣去磨礪,有著諸多的好處,朕也是這樣看的,閔愛卿,你認為鄭勳睿派遣到什麽地方合適,擔任什麽職務合適。”

  乾清宮再次安靜下來,眾人都明白皇上的意思了,看樣子是一管到底了。

  閔洪學沒有馬上開口,稍微思索了一下,才慢慢開口。

  “皇上,臣認為,鄭勳睿是殿試狀元,幾次上朝問事,表現都是不錯的,不似某些年輕人,身上沒有輕狂的神色,而且鄭勳睿的學識的確是很好的,如此的人才,可以任命為知府,負責治理某一個地方,至於說到什麽地方,臣以為南直隸是不行的,鄭勳睿本就是南直隸應天府江寧縣人,需要回避,最好是在山西、山東與河南等地選擇。”

  閔洪學話語剛落,溫體仁跟著開口了。

  “臣以為閔大人的建議是可行的,鄭勳睿的確可以出任知府,雖說是年輕了,但學識是擺在那裡的,而且在朝廷商議政事的時候,睿智成熟,絕無不妥的表現。”

  周延儒看了看眾人,也跟著開口了。

  “臣以為閔大人的提議是合適的。”

  就連皇上都感覺到奇怪了,諸多的廷議,只要是周延儒讚成的事情,溫體仁就必然會提出來反對的意見,反之亦然,沒有想到這一次兩人的意見倒是相符了。

  這也說明鄭勳睿離開京城到府州縣任職的事情,已經是明確下來了。

  至於說派遣到什麽地方去的事情,那是需要認真考慮的。

  一直很少發言的徐光啟,突然開口了。

  “皇上,臣以為鄭勳睿的志向可佳,不過既然是主動提出來,那麽該派遣到什麽地方去,就需要認真考慮了,皇上既然準備將鄭勳睿樹立為進士之榜樣,就應該委以重任,派遣到艱難困苦的地方去,閔大人提出了山西、河南以及山東等地,臣所知道的,鄭勳睿祖籍在河南滎陽,派遣到河南去是不合適的,至於說山東,如今是軍事要地,鄭勳睿到那裡去,也是難以發揮作用的,臣的建議,可以在陝西和山西兩地之間做出選擇。”

  徐光啟的話語說出來,就連皇上都愣了一下。

  陝西和山西兩地,流寇造反,已經是很不穩定的地方了,讓年紀輕輕的鄭勳睿到這些地方去,那就真的是要承擔很大壓力的,稍微不注意,不僅僅是不能夠建立功勳,反而會有生命危險。

  但徐光啟說的道理是成立的,既然鄭勳睿是殿試狀元,派遣到府州縣去,那就需要實實在在的做出事情來,那樣才能夠有說服力,也是符合皇上的想法的,若是派遣到風平浪靜的地方去,短時間之內是不可能建立起來什麽功績的。

  “徐愛卿,依你之意,可以將鄭勳睿派遣到什麽地方去。”

  徐光啟略微沉吟了一下,開口了。

  “臣以為,可以將鄭勳睿派遣到陝西所屬的延安府。”

  徐光啟的話語,仿佛是一顆炸彈,讓眾人都忍不住小聲議論了,延安府是什麽地方,那幾乎是流寇的老窩了,流寇主要活動的地方,就是在西安府、延安府和慶陽府三個地方,而且也是從延安府攻入山西境內的。

  讓鄭勳睿到延安府去,豈不是要直接面對流寇。

  徐光啟微微頓了一下,再次開口了。

  “三邊總督洪承疇大人正在陝西剿滅流寇,如此的情況之下,鄭勳睿到延安府之後,主要之職責就是穩住農戶,只要能夠穩住農戶,流寇得不到支持,自然就難以為繼。”

  “臣知道,這個任務是非常艱巨的,可鄭勳睿既然主動要求到府州縣去, 那就要敢於承擔重任,若是想著下去得到什麽資歷,還不如不去的好。”

  乾清宮再次沉默。

  半刻鍾之後,閔洪學開口了。

  “臣以為徐大人說的是有道理的,鄭勳睿可以出任延安府知府。”

  周延儒和溫體仁也表態了。

  皇上萬萬沒有想到,商議的結局會是如此,讓鄭勳睿到延安府擔任知府,好比是千金重擔,這也顯得過於殘酷了一些,當然諸多內閣大臣是什麽想法,暫時不用去計較,可若真的是讓鄭勳睿到延安府去擔任知府,想要下這個決心是不容易的。

  足足過了一刻鍾,皇上才開口。

  “諸位愛卿的建議很好,既然是內閣的意見,那就照此辦理吧,明日宣鄭勳睿到乾清宮,朕要親自和他談談。”

  眾人離開乾清宮的時候,沒有說話,很是沉默,這和以往的情況不一樣。

  走出了乾清宮,閔洪學對著溫體仁開口了。

  “大人,讓鄭勳睿貿然到延安府去,是不是有些突然了。”

  溫體仁微微點頭,眼睛裡面閃過一絲的光芒。

  “呵呵,鄭勳睿果然是得到皇上的重視了,到延安府去,表面看是壞事情,其實是好事情,只要能夠稍微穩定住局面,成績自然就出來了,三五年的時間之後,說不定回到京城的時候,就是六部的尚書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