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傳奇》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
大清國的禮親王代善來到遼東,派遣使者專門趕赴錦州,送來了請求議和的文書。&樂&文&小說.{lw}{0}.

 這份請求議和的文書,引發了很大的爭執。

 以鄭錦宏為代表的鄭家軍諸多的將領,堅決反對與後金議和,明確的形勢擺在面前,鄭家軍在遼東之戰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八旗軍,如此時刻正是要趁勝追擊的時候,若是同意後金議和的事宜,豈不是放棄了前面的勝利,再說皇上剛剛作出部署,鄭家軍已經準備出擊,收復遼河以西所有的地方,且對後金采取封鎖的政策,讓後金慢慢的崩潰,到了那個時候,鄭家軍再行對八旗軍發起總攻。

 以周延儒為代表的文官,態度模糊,他們不是特別讚成與後金議和,但是認為皇太極既然派遣代善為使者前來,大明朝廷還是有必要見一見的,若是乾脆拒絕了代善,則有可能讓遼東的局勢完全惡化,不利於對後金的徹底封鎖。

 說起來朝廷的意見基本上一致,都是反對與後金議和,畢竟大明朝廷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不管是在國力上面,還是在軍隊方面。

 最終能夠做出決定的,還是鄭勳睿。

 議和的文書,擺在桌上。

 鄭勳睿已經看了好幾遍了,皇太極突然派遣使者前來議和,出乎了他的預料,而且派遣的是大清國的第一親王代善,這個舉措已經表明了皇太極迫切想著議和的心態。

 可是不是就能夠依次做出判斷,大清國已經無法維持,鄭家軍可以對沈陽發動總攻了。

 鄭勳睿絕不會這麽看,他知道皇太極也是一代梟雄,做任何的事情都是反覆思索的,絕不會隻給自身留下一條道路。

 鄭勳睿需要思考的問題不少,是不是同意代善代表大清國前來議和,皇太極派遣代善前來議和的主要目的究竟是什麽。

 朝中的文武大臣都是反對此次議和的,因為代善是以大清國的全權代表前來的,若是同意進行議和。則是大明朝廷變相的承認了大清國的存在,這一點就連自縊身亡的先皇都沒有做的,先皇從未承認過大清國的存在。

 鄭勳睿到不在乎這一點,不管是大清國還是後金。最終都要被鄭家軍掃除掉,不一定說同意代善前來議和,就是對大清國的承認,也不是說朝廷不同意議和之事,大清國就不存在了。皇太極在崇禎九年創建大清國登基稱帝,已經是盡人皆知的事情,這麽多年過去了,大明朝廷一直都不承認,人家也是好好的。

 實力才是關鍵。

 周延儒和楊廷樞兩人進入廂房的時候,鄭勳睿還在低頭沉思。

 周延儒已經從寧遠趕過來,既然皇上在錦州,周延儒肯定是要趕赴錦州的。

 周延儒和楊廷樞恭恭敬敬的行禮。

 鄭勳睿看著兩人,開門見山。

 “周愛卿,楊愛卿。朕請你們來,所謂何事,你們也是知曉的,有關代善前來議和的事宜,爭執很大,朕知道上下都是不同意的,鄭家軍之中的將領完全不同意代善到錦州來,你們則是認為代善可以到錦州來,但不是來議和的,這問題就擺在了朕的面前。朕想聽聽你們的意見,今日的商議,你們想到什麽就直接說,不要有什麽隱瞞。”

 周延儒看了看楊廷樞。首先開口了。

 “皇上,臣以為,代善想著以大清國使者的身份前來議和,這是萬萬不行的,朝廷從未承認大清國之存在,若是代善以皇太極的代表前來議和。或者是商議其他的事情,尚可以考慮,不過臣對議和的事情,沒有什麽好的看法,臣認為這是皇太極的緩兵之計,不過是想著拖延時日,看看能不能夠找到解決困難之辦法。。。”

 周延儒說完之後,楊廷樞也跟著開口了。

 “皇上,臣讚同周大人之分析,臣以為皇上大可不理睬代善,若是皇上決定要代善到錦州來,隨便派人與代善商議就可以了,至於說鄭家軍對後金的壓迫,不能夠有絲毫放松。。。”

 鄭勳睿微微點頭,看來周延儒和楊廷樞都仔細思考過。

 “你們說的不錯,朕也有這樣的看法,不過皇太極既然派遣代善前來,朕也不能夠失去了禮儀,朕看這與代善商談之事,還是請周愛卿直接負責。”

 說到這裡,鄭勳睿的臉色有些嚴肅了。

 “朕這兩日也在思索,皇太極派遣代善前來議和,其最為主要的目的,怕是想著拖延是時日,八旗軍在遼東遭遇了慘敗,皇太極的日子也不好過,也需要時間來調遣大軍和平複情緒,包括後金滿人權貴的情緒,不過朕可不會認為鄭家軍此時進攻沈陽,能夠取得勝利。”

 “朝廷對待後金的政策,不會出現變化,不管代善前來議和是什麽目的,說出來什麽樣的條件,或者有什麽樣的誠意,朝廷該怎麽做還是怎麽做。”

 “朕想著同意代善前來議和的事宜,也是想著爭取到時間。”

 “朕知道一個典故,就是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兩位想必沒有聽說過,這青蛙善跳躍,不管遇見什麽危險,都是要迅速跳躍離開的,不過將青蛙放置在冷水之中,慢慢的加熱冷水,讓青蛙不知不覺,等到青蛙發現水已經很熱了,想要跳躍,已經沒有了能力,最終在滾燙的熱水之中身亡。”

 “朕對待皇太極和後金,也要采取此等的辦法。”

 “朕同意讓代善前來議和,這就等於是給了後金和皇太極機會,議和談些什麽不重要,也無所謂,關鍵是麻痹皇太極和後金,讓他們以為鄭家軍短時間之內不會發動對沈陽的進攻,如此情況之下,鄭家軍從遼東和遼南兩個地方嚴密封鎖與後金的所有貿易,你們都要記住,議和的過程之中,什麽互市的事情,絕不要提及。”

 “後金缺乏了商品的來源,特別是糧食的來源,基本難以維持,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是皇太極親自前來議和,也沒有作用了。”

 周延儒和楊廷樞離開之後,鄭錦宏進入了廂房。

 面對鄭錦宏的時候,鄭勳睿更是實話實說,他做出的所有決定,鄭錦宏是絕對擁護的,而且是不折不扣的貫徹落實的,鄭勳睿需要做的就是給鄭錦宏說清楚其中的道理,接著鄭錦宏在鄭家軍諸多將領之中將意思說清楚。

 鄭勳睿說到議和之事,鄭錦宏聽的非常仔細,期間幾次都想著開口說話,可最終還是沒有開口,鄭錦宏的這些表情,鄭勳睿當然注意到了。

 “錦宏,朕看你一直都想著開口說話,想到什麽就直接說。”

 鄭錦宏到也沒有猶豫,跟著就開口了。

 “皇上,臣覺得讓代善前來議和,是便宜了皇太極和後金,再說臣聽周大人和楊大人也說過了,要是同意代善前來議和,豈不是承認了大清國。”

 鄭勳睿臉上露出了笑容。

 “錦宏,你一直都在朕的身邊,這麽多年,朕所做的事情你都是知道的,朕的脾氣你也是最了解的,朕也感覺到,這些年過去,你的進步是很大的,很多地方都能夠領會到朕的意圖,不過有一點你還是沒有能夠注意到。”

 鄭勳睿的這些話,讓鄭錦宏感激和緊張。

 鄭錦宏這樣的表情,讓鄭勳睿無限感慨,高處不勝寒,他登上皇帝寶座之後,不管是鄭錦宏還是徐望華,態度就變得異常恭敬,不敢有絲毫的不敬之舉,這樣的情況,鄭勳睿也無法改變,幾千年的儒家思想,已經將帝王抬上神一般的位置,特別是他這種靠著自身的奮鬥登上皇帝寶座的,下面的人更是畢恭畢敬的。

 “朕看重的是實際利益,不是表面上的東西,就說這代善是不是代表大清國,有什麽關系,朕不管他代表什麽,是大清國或者是皇太極,都無所謂,從開海禁這件事情上面,你就能夠看見朕的態度,當年鄭和下西洋,不管他是什麽目的,可他最終的做法,都是展現大明朝廷的權威,給出去的東西多,獲取的東西少, 朕是不看好的,還有就是萬國來朝的事宜,朕明確了態度,若是這些使者都想著從朕這裡得到什麽好處,那是不可能的。”

 “最為鄭家軍的總兵,內閣大臣,你也要有這等的看法,不要計較眼前的得失,要看的長遠,鄭家軍最終都是要佔領沈陽,收復所有失地的,不管是大清國還是後金,最終都是要被鄭家軍徹底剿滅的。”

 鄭勳睿說完這些話,鄭錦宏的臉紅了。

 鄭勳睿能夠給他說這些話,說明了完全的信任,跟隨鄭勳睿身邊這麽多年,鄭錦宏很清楚,現在的皇上、以前的少爺,沒有因為登基稱帝之後有多大的改變,皇上一直都是睿智的,而且始終保持了這等的態勢,不管遇見什麽事情,都能夠從容的應對,皇上那種以民為本的策略,在大明朝廷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現如今的大明王朝,愈發的強大起來,就是最好的說明。

 這就讓鄭錦宏更加堅定了決心,一定要好好的跟隨在皇上左右,拚盡全力好好的做事情。()《明末傳奇》僅代表作者風中的失落的觀點,如發現其內容有違國家法律相抵觸的內容,請作刪除處理,的立場僅致力於提供健康綠色的閱讀平台。【】,謝謝大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