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超能特工》第318章 人道
周航知道,當時探監有很多規定和限制,即便是家屬和監護人去探監也只能通過玻璃上的一個洞或隔著玻璃交談,只有莫寧這些訪談的心理專家們例外,可以在房間裡和犯人面談,主要還是因為這些人都是重犯!這讓莫寧他們的工作環境舒適不少。(我不會抓鬼)有時候犯人被帶進來的時候還戴著手銬,而周航注意到,莫寧教授遇到這種情況時,會要求獄警解開對方的手銬,以用來獲得對方的信任,讓他對莫寧敞開心扉。

 而莫寧在筆記中還記錄了自己的一個方式,在訪談開始的時候,犯人們都會問莫寧為什麽國安調查部探員要來找他們談話,然後莫寧首先和他談論他本人,表示自己對他非常了解,然後再告訴他,自己並不是為了調查某個案件,而是想研究一下他的說法。

 當然,莫寧從不直呼他們是“強奸殺人犯”隻對他說,想多了解一些他的童年生活和人生經歷,並向他保證我們所有的談話內容都是保密的,不會向其他單位呈報。莫寧認為雖然這是一個小細節,但這是對方最擔心也最重視的地方。因為他們很害怕監獄和檢察署抓到不利於他的證據。

 莫寧還在筆記中說自己很幸運,或許是他的真摯保證打動了他們,他們一般都對莫寧的話深信不疑,當然,莫寧也遵守了自己的承諾。莫寧會提醒他們隻談自己被起訴的罪行就可以了,可別說出自己犯過的其他罪行來,因為身為聯邦探員。一旦對方說出他是某個懸案的凶手,莫寧就必須讓他接受進一步調查。

 周航有些興奮,不過這種興奮是基於自己好像全程見到了一個人的成長。發展,變化的!這是一種成就感的興奮,一向冷靜的周航幾乎一目十行的往下看去。不過很快,他將這種興奮拋之腦後,是的!自己這一次的對手非常強大,當然!這不是指這個人有多麽的厲害,會多少種格鬥術,而是說,這個人的智慧!因此周航必須將他一向特有的冷靜再度調出來,向下看去。(醫道生香)並且是逐行看去。

 莫寧的筆記寫道,巴戈是個“名人”除了莫寧單位的人以外。還有很多人想和巴戈談談,他們倒不是想研究這個人,而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比如記者和作家們去采訪巴戈,多半是為了讓自己名利雙收。但莫寧認為這對殺手們來說有些不厚道,他們成了別人出名的工具。

 莫寧還在筆記中寫出了當時,電視和廣播界的權威那語對巴戈做了次專訪,訪問中他問巴戈在割人耳朵時有何感覺,這類問題只能讓巴戈胡說一通,沒有什麽好處。反而會讓他產生抵觸情緒,莫寧寫道:“我敢肯定那次訪問後,巴戈一定非常反感那語,巴戈一定在心裡咒罵:“這個混蛋竟敢耍我,我就和你玩玩!”

 莫寧認為訪談到了這種地步就毫無意義了,因為你再也無法獲得重要的信息。對那語而言,或許提出這個問題有些好處,因為觀眾與聽眾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感興趣,但那語只是滿足了觀眾與聽眾暫時的興趣,實際上毫無意義和價值,也為其他同行做了個壞榜樣。莫寧這樣寫道:“訪談的經驗告訴我,事先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如果準備不足,對方可能認為你在浪費他們的時間,我必須讓他們感受到我是有備而來的,我的訪談絕不是敷衍湊合,對我來說,這也是我能否取得對方信任的關鍵。舉個例子來說,我會事先記住他們故事裡的人名和其他事物,這對訪談很有幫助!”

 之後莫寧在筆記中還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有一次巴戈在接受莫寧訪談時說:“當時鮑信帶我去見幾個毒販!”

 莫寧立刻插嘴道:“是鮑信嗎?”

 “是的!”他明顯非常驚訝,也有些佩服,他知道莫寧是精心準備過的。這樣做除了讓他不要向自己撒謊外,也可以讓他感覺到莫寧對他的重視。

 莫寧確信巴戈接受那語訪談時不是閉口不言就是胡說八道,但如果面對一個尊重他的人結果就會不同了,訪談者也能獲得一些其他執法人員從不知道的情況。(歡喜記)當然,做好準備工作最重要的是可以讓“我們”的談話很順利。

 周航在筆記中還發現,除了做好準備外,莫寧還會試圖挖掘出這些凶手和其經歷中一些積極的內容。比如莫寧後面寫著,像巴戈這樣的殺手,你很難從他身上發現積極的東西,但莫寧至少能讓他感覺到自己還是有價值的,別人都把他看成一無是處,但他可以從莫寧這裡獲得某種肯定。而莫寧顯然成功了,因為他跟著便是記錄:巴戈也向自己開始訴苦,說案發的時候他並不在現場,他進監獄完全是被冤枉的,後來他甚至想說服莫寧相信他是無罪的。

 巴戈給莫寧打了一個比喻,如果你把底片弄反了,那洗出來的照片就會是顛倒的,他說這個社會就是底片,而他就是這個社會的倒影,他的所作所為只是社會黑暗面的一種投射而已。

 最後莫寧教授總結了一下,巴戈之所以成為殺人惡魔,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坎坷的童年。他前面三十二年的人生中,光在少年感化院和監獄裡就待了二十年。從十幾歲的時候起,到他進入廣東的“惡魔島”監獄服刑,幾乎從來沒有享受過自由,而且他還將在監獄裡度過余生,有很多人和巴戈一樣,十幾歲開始犯罪,三十來歲的時候已經是反社會罪犯中的老手了,他們的罪犯身份會持續到死亡的那一天。蹲監獄的巴戈看來很瘦小,身高一米七十多點,體重一百多斤,他非常情緒化,但在監獄裡學會了彈吉他,偶爾還會譜曲,他打算出獄之後做個音樂家。

 這本卷宗,在剛剛看起來,好像一個很正常的卷宗,不過在最後面的記錄,卻讓人恍然大悟,是這樣寫的,莫寧,心理學家,一九五五出生;曾經為國安調查部,行為科學調查組負責人。(鳳血,傾世皇后)一九八零年失蹤至今。同年三月,在東北發生殺人碎屍案,手法與海南市吸血鬼事件極其相似。出租屋的女主人肚腹被剖開,內髒散落在體外,並遭到凶手用利器剁碎;同年五月,河南發生同樣的案件,只不過這次多了兩具屍體,除了內髒被剖開的一名女性,還有一個成人男性,是那個女人的丈夫,被一槍擊穿了頭部,身體上沒有別的傷痕。

 在這一男一女的兩具屍體旁邊,還有一個孩子,令人驚奇的是這個孩子死後,被放在了床上,卻是仰面朝天的坐在一把椅子上,就仿佛一個宇航員,坐在火箭裡即將升空的模樣。

 周航在往下看,接下來這種案子大大小小的有近百起,而且所用之手法,都和調查處有紀錄的凶手幾乎一摸一樣。要不是這些人一個個都在牢裡,或者已經被執行了死刑,還以為是這些人復活或者越獄了呢!一連串的年份紀錄過後,最後的日期則是今年,一月!也就是二個月前的月中十五號。中越邊境一名旅客在一家小旅館內,被人慘遭殺害。而殺人的手法,不是虐殺,而是精準的一彈斃命。就仿佛是近十年。那名臭名昭著的“狙擊手”又活了過來。

 案發時,旅館內別的旅客還在休息,因此倒是有不少人聽到了槍聲。他們反應,確實只有一聲槍響,而且跟著好像在旅館側面響起一陣汽車聲。但當時卻沒人查看。而旅館側面也沒有什麽攝像監控的設備。因此並沒有拍到任何有用的東西。

 這就是最後的一個案子了,周航當然也發現了症結所在,那就是這近百起案子,統統都是模仿作案,而且幾乎每一個都惟妙惟肖,好似伏爾泰,巴戈等等臭名昭著的家夥或複生,或出獄。又好似有了分身術一般。周航看完了卷宗已經快到中午休息的時間了。在加上他資料庫很強大,因此將這些東西記在資料庫裡面之後,直接走出了自己的房間,再一次的來到了隔壁屬於胡蝶的辦公室。(逆仙戰皇)

 後者此時正盯著電腦屏幕再看,周航進來後,胡蝶抬頭看了他一眼,然後用手控制著鼠標操作了一番。說道:“看完了?有什麽感想?”

 “我們應該去吃飯了!”周航說道:“在吃飯的時候我可以告訴你一個喜訊!”見周航臉上仍然是一副平常的深沉樣子,胡蝶點了點頭,從辦公桌後面站了起來,與周航並肩走出了辦公室,來到了國安部廣東分部內的餐廳。各自點了一份餐。找了個空桌坐了下來。

 “說吧!有什麽感想?”胡蝶再次問道,然後還吃了一口食物,眼睛盯著周航。

 “對於你給我的東西,我看得都非常的仔細,而我們國安部的專家做出的分析,也很準確!”]周航說的準確是指,自從莫寧失蹤後的那些罪案,而國安部的專家分析的結論是,莫寧是第一號嫌疑人,而周航在查看整部卷宗,看過了莫寧失蹤前所調查過的案子後,發現,在之後他失蹤後所發生的案子,幾乎都是他曾經做過訪談的家夥的手法。而根據他的分析,莫寧教授很可能是因為入案太深,以至於自己換位思考的方式太重,因此導致自己形成了多重人格。

 這樣的案子在過往。其實倒也有幾例,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米國的漢尼拔博士。只不過莫寧在失蹤後,發生了可是整整近百起的案子,他一個人的精神分裂的病症再重,也不可能分裂成近百種的人格,要不然他可能早就大腦崩潰而死。不過,周航在跟胡蝶將這些分析說完之後,說道:“你注意到了沒有,其中,莫寧教授曾經在一九七九年訪談過一個人,這個家夥在全國各地殺害五十幾人。”

 “知道,你說的是李弘!”胡蝶將食物咽下說道:“這個人就是癡迷於連環殺人的風采!所犯的案子都是模仿以往的連環殺人,並且每一個案子都被他模仿的惟妙惟肖。”說到這裡胡蝶頓了一頓,有些狐疑的看著周航說道:“你是說,莫寧其中的一個人格就是李弘的?”

 “聰明!”周航誇獎了自己的媳婦一句,然後接著說道:“這個李弘並不是人格分裂,但是他卻能惟妙惟肖的模仿很多人的作案手法,而莫寧教授曾經對這個人做過大量的研究,因此,我覺得莫寧教授也並沒有分裂出如此多的人格。”

 “模仿很多人的手法,其實就是莫寧的手法,而莫寧用的則是莫寧的手法?”胡蝶點了點頭說道:“我聽說過一個人,是在德國,他就曾經模仿過很多人的作案手法,當然,他只是犯下了十幾起案子,沒有莫寧的多!”

 “所以嚴格說來!”周航接著她的話頭說道:“莫寧教授才是這方面的專家,他不但但是莫寧一個人,還是另外很多人的模仿者,他才是莫寧式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胡蝶說道:“聽起來你好像挺推崇他的!”

 “哈哈哈哈!”聞聽此言周航哈哈大笑,說道:“我可不推崇他!給我看這個卷宗的意思,是不是咱們接到了這個活?要抓住莫寧?”

 “是的!不過你不能就認為莫寧是凶手!”胡蝶的意思周航當然也能夠明白,那就是一切還沒有認罪的人。都只能是嫌疑犯。於是胡蝶接著說道:“有什麽看法嗎?”

 “看法!”周航點了點頭,眼睛則一直看著桌面,雙手忙活了起來。很快就將自己的一份午餐吃的乾乾淨淨,然後說道:“要抓住他很容易,但也很不道德!”

 “什麽意思?”胡蝶見周航半天沉默不語。一個勁的埋頭吃飯,結果吃完了卻來了這麽一句,因此狐疑的問道。

 “這話不能讓外人聽到,其實對你說。都不怎麽好,因為很不人道!”周航看了看胡蝶,發現這個長腿大妞,撇著嘴挑了挑眉毛,有點不屑的意思。於是說道:“我知到他還會作案。因此胡蝶,我們現在也沒法抓住他,找到他在哪裡,不過,如果他再次作案,殺死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的話,現場保持不動。四十八小時之內,我能夠趕到現場的話,我可以很輕松的抓住他!”

 沒錯!周航用了一個很簡單的方法,那就是他的足跡熱感追蹤技能,在兩個月前的毀滅計劃被他偵破了之後。李蒙已經將他的眼鏡換成了新產品,時間提升到了四十八小時之內。而且這項功能進一步的升級,還能夠有了除了足跡以外別的東西也可以顯示得出的能力,比如說車輪印記這些。因此他才說只要自己能夠在四十八小時之內趕到現場,那麽就一定可以抓到凶手!

 當然,這個計劃也像他自己說的那樣,有一個不人道的地方,那就是必須要在死幾名平民。其實,這也不是周航不人道,而是在他看來,這個家夥的作案,沒有任何規律,並且是全國范圍的跑,今天在東北,後天再河南的,沒有一個特定的地點,這樣的人是最難抓的,就比如職業刺客一樣,為什麽國際刑警什麽案子都不怕,單單是職業刺客最最煩人?就是因為職業刺客根本無章可循,沒有固定的手法,飄忽不定!

 周航如果說就這樣查下去,當然,他自信也能夠找到這名凶手,不過這需要時間,誰知到這個家夥會不會在自己一板一眼的查案時,在別的地方,再次作案?因此還不如直接提出這個不怎麽人道的方法呢!嚴格來講也並非不人道,只是他提前說了而已!好在周航也是看人,因為他對面的是胡蝶,而且說得很小聲。

 胡蝶聽完當然也知道周航的意思, 好似漫不經心的吃了點食物說道:“這麽有把握?”對面的周航再次點頭說道:“你肯配合,我才有把握!”

 “怎麽配合?要我通知總探長?你知道李蒙肯定同意的。”胡蝶問道。

 “關鍵是四十八小時內!”周航說這話倒是不怕引起胡蝶懷疑什麽,比如說周航有特異功能之類的東西,但只能在四十八小時內用。因為絕大多數的案子,從案發到破獲的最關鍵階段經過科學家們的計算,就是在四十八小時之內,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綁架,失蹤等等,誰都知道被綁架著,也就是被害人失蹤後的四十八小時,乃是最佳的破案時機,一旦超過了,那麽破案率就會大大的減低!因此周航說道這裡頓了頓,接著說道:“正像你說的那樣,通知一下李蒙和高進吧,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他能夠下達一道命令給全國的分部,一旦哪裡在接下來發生此類案件,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我們,就像我剛才說的那樣,只要在四十八小時之內趕到,我非常有信心能夠抓住這個家夥!不管他是不是莫寧教授!”

 m.pi.co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