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158節 辦人
不得不佩服董小宛的本事,臨走之前她硬是讓倔強的母親改變了態度。

 不知道她做了什麽,反正讓趙母滿心歡喜,覺得讓兒子納她為妾也沒問題。

 還跟楊潮說過這事,楊潮婉拒了,竟覺得自己還有些嬌羞。

 臨走時候,在董小宛的勸說下,父母竟然也和好了。

 當然父親絕口不提納妾的事情,母親才放過他一馬。

 臨走時候吃了頓散夥飯,董小宛燒的一手好菜,讓人讚不絕口。

 之後陳圓圓直接去了卞家姐妹哪裡,董小宛則要先回一趟杭州,讓母親還頗為舍不得。

 董小宛的母親一直患病,時好時壞,經常需要服用一些名貴的藥材保命,不但讓原本殷實的家變得破敗,董小宛更是不得不賣身青樓給母親治病。

 楊潮則繼續出去應酬,不是楊潮喜歡這些應酬,有些能不去的,他也去了,因為家裡待不住。

 因為父母回來後,一大幫子親戚天天上門。

 尤其以孝陵衛母親娘家的親戚為多。

 舅舅來了好幾次。

 一般是跟父母客氣的說會話後,就開始嘮叨,抱怨自家兒子只是一個隊正,可是王璞和呂正都是旗總,隱隱抱怨外甥有些胳膊肘往外拐,不提拔自己人。

 趙康則一個勁的表示他要靠自己的本事立功受賞,要他爹不要說太多,弄到最後父子兩字楊家差點吵起來。

 舅舅之後,是其他親戚家,都是八竿子打不著,平時根本就沒有多少來往的。

 最多的,則是一開始因為吃不得苦。被楊潮趕走的那些孝陵衛士兵的家屬,他們一開始見兒子被趕回來,一詢問發現是軍中太苦。倒也不在意,結果看到趙康等留下的人都當了隊正。王璞、呂末更是當了旗總後,就不由得有些懊悔。

 直言自己兒子在的話,現在也是隊正、旗總了,所以這次來是想再將兒子塞進軍中。

 對於這點,楊潮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孝陵衛的軍戶生活條件比其他衛所好太多了,因此吃苦耐勞的精神就差了太多,同樣的訓練,後來水軍衛的士兵甚至訓練更辛苦。可就沒有一個因為吃不了苦而走的,孝陵衛可是有好幾個是因為一兩天被罰沒飯吃,就受不了離開的。

 因此楊潮後來不再去孝陵衛招兵,不是沒有原因的。

 除了娘家親戚,楊家的本家親戚倒也有來的。

 楊家本家單調,最近的親戚也隔了三代人了,比如跟父親一個個爺爺,跟楊潮一個太爺爺的兄弟,這些是因為楊潮當官了,想著來走動一下。倒也沒有讓子弟進入軍隊的打算,因為楊家的本家大都跟楊潮家一樣,也是鐵匠。作為鐵匠生活不比孝陵衛的差,而且有手藝在身,不願意放下去當兵。

 除了親戚,還有一些軍官下屬經常來送禮。

 陳寬時不時派兒子送來了一大吊子豬肉,楊潮勉力了一番,對這個五大三粗,一臉憨厚的豬倌兒子陳九斤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

 陳寬的豬場搬出了軍營,但是在莫愁湖老家起了新宅子,蓋了十好幾間豬圈。繼續養豬殺豬。

 他兒子陳九斤現在是楊潮的親兵,除了日常訓練外。經常是跟楊潮一起到處走動的,楊潮回家的時候。有時候也放他回家去,結果他回來後就帶上一大吊子豬肉,警告了好幾次也沒辦法,陳九斤憨厚的表示,他不送來他爹就揍他。

 李富也派兒子李豐來給楊潮送菜,跟李富商量過蔬菜大棚的事情後,李富是一百個不放心,因為沒人這麽乾過,因此他很忐忑,不過時間還早,真正要建大棚是秋後了。

 另外竟然還有一些同僚也來巴結,楊潮現在頂替了過去的中部千總賈世祿,成了新任中部千總,下轄左右兩個把總司,左司目前楊潮直屬,暫且沒有任命新的把總,右司把總過去是自己的同僚,現在則成了自己的下屬。

 因此右司把總黃衝前來巴結很正常,可是左右部兩個平級千總也來巴結楊潮,就有些怪異了。

 同樣是千總,同樣隸屬新江口大營,都歸水營副將余承武麾下,犯不著誰巴結誰,可是他們就是都來給楊潮送禮,還以下官自居,因為楊潮的署職比他們高,他們兩人都是衛指揮僉事,而楊潮則是衛指揮同知,他們是從三品,楊潮是正三品高了半級。

 但是就跟文官看武官官職不值錢一樣,武官看署職也不值錢,一般都看的是軍職實職,大家都是千總其實無分高下,幾人來巴結,無非是覺得楊潮前途無量,不會在千總這個位子上坐久,遲早會爬到他們頭上去。

 當然對於這種巴結,楊潮也樂得承受,將來都要在水營共事,多個朋友多條路。

 因為這些麻煩事,楊潮才要麽住軍營,回家的時候也借口應酬,早早就離家,主要是不想跟求情的親戚打照面。

 可還是被堵住了,這天一大早突然有幾個人跪在楊潮家門前,把楊潮堵在了門口。

 楊潮稍微愣了下,立刻就想到這幾人的身份:“張添壽、武藝、孫永!你們跪這兒幹啥?”

 楊潮不由疑惑,這三人去年跟自己一起狀告許仲孝的人,張添壽為此還收了楊潮不少銀子,他們跪在這裡幹什麽,楊潮實在猜不到。

 “大人救命啊!”

 張添壽納頭便拜,另外兩人跟著拜。

 “怎麽回事?起來說話!”

 楊潮喝道。

 三人卻不敢起來,一個勁的磕頭:“許百戶回來了啊,還當了千戶,小人們死定了。”

 楊潮一愣,許仲孝回來了,還升官了,立刻對三人一番細細詢問。

 這才明白。許仲孝年前就回來了,而且升為了南京鎮撫司實職千戶,專司刑獄。

 要知道南鎮撫司隻下設了五個千戶所。許仲孝能佔其中一個位置,可謂是位高權重了。

 楊潮也不由皺眉。本以為許仲孝是怕自己躲到了北京去,現在看來沒那麽簡單,他是去北京活動了,不知道走了誰的門路,竟然升了一級,看來這個惡霸還是一個麻煩。

 張添壽三人來找楊潮,就是因為害怕了,許仲孝一回來。立刻收了武藝家的藥鋪,收了孫永家的鋪子,張添壽家的產業,三人中張添壽做過龜公最有心機,立刻找上其他二人來求助。

 那些產業本就是楊潮當時威逼許仲孝交出來的,雖說本來就是這三人的家產,但是現在他們已經沒有了收回的打算,只求楊潮能保他們一命。

 這三人是因為當初跟自己一起做事,雖然張添壽收了錢,但畢竟是楊潮把他們陷入險地的。因此不能不管。

 楊潮想了想,讓張添壽去金釵樓找康悔,留在金釵樓做事。至於孫永家過去是做絹花生意的,他倒是很會賞花,也讓他去了金釵樓,讓武藝去軍營,武藝是郎中,軍中招一個軍醫也不錯。

 打發了這三人後,楊潮立刻就趕去了錦衣衛鎮撫使馮可宗家。

 馮家果然豪奢,家具一水的都是紅木家具。

 楊潮家裡也換了新家具,金釵樓的家具都搬回去了。但是也只有父母房間裡有幾樣紅木的,廂房裡不過都是櫸木而已。

 可是馮可宗家裡。從裡到外都是紅木,窗欞都是紫檀的。

 馮可宗此時在家。他是錦衣衛鎮撫使,在南京需要巴結的人已經不多了。

 “馮大人果然是意氣風發啊。”

 升官後,馮可宗渾身的精神頭都不一樣了。

 馮可宗笑道:“楊大人還不是一樣。”

 接著就把楊潮迎進家門,在大廳中張羅,讓侍女上茶,讓下人準備酒飯,要跟楊潮一醉方休。

 楊潮卻不是來喝酒的。

 而是來辦事的:“馮大人,酒不用著急,下官倒是有一事相求。”

 馮可宗很乾脆:“有什麽事,楊大人隻管說,但凡能做到的,本官決不推辭。”

 楊潮笑道:“這就好。本官想辦一個人。一個錦衣衛千戶。”

 馮可宗一愣,隨即就明白過來:“可是許仲孝?”

 馮可宗絕對打探過楊潮的背景,知道楊家跟許家有恩怨,而最近許仲孝容聲千戶,楊潮就找他來辦人,他自然就聯系到了。

 楊潮道:“正是!”

 馮可宗猶豫起來:“許仲孝可不好動啊。”

 楊潮道:“那馮大人是辦不了了。就算在下沒來吧。”

 說著就站起來,作勢要走。

 楊潮不過是故意嚇嚇馮可宗,因為跟馮可宗打交道這些天,楊潮隱隱感覺到馮可宗有些怕自己,因此不用客氣。

 果然馮可宗連忙攔住:“楊大人,你莫急嘛,難辦歸難辦,我這不是沒說不辦嗎。”

 楊潮這才道:“不知道馮大人多久能辦?”

 馮可宗歎道:“許千戶才剛剛上任,此時就罷免,未免有些說不過去,沒有過硬的說辭,不好動他啊。”

 楊潮道:“你就說多久能辦吧?”

 馮可宗歎道:“這個在下可不敢說。但是楊大人放心,半年後幫大人你辦了他,如何?”

 半年時間,馮可宗覺得自己足夠收拾一個錦衣衛千戶。

 楊潮道:“那好吧,在下就等馮大人半年。”

 接著兩人喝喝酒,說說官場上的事情。

 這幾年可不平靜。

 關外祖大壽被圍困在錦州長達半年之久,洪承疇帶十多萬人救援,與後金軍戰於松山全軍覆沒,大明朝最精銳的部隊又少了十多萬,洪承疇帶領不到萬人部隊被團團包圍。

 李自成陷河南,殺福王常洵及前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李自成稱自己為闖王成為農民軍中最強大的一支,與自稱代天撫民大將軍,有數萬人馬的羅汝才結盟,已經可以跟官兵正面交鋒了。

 另一支張獻忠農民軍被楊嗣昌追著跑到了四川, 又殺了出來,攻陷襄陽殺了襄王,兜了一圈後,張獻忠又打回河南,與李自成合攻開封七日夜,總兵陳永福帶兵力守不失,還射傷了李自成一隻眼睛。

 可是此時民心已變,李自成離開開封四十裡屯駐朱仙鎮,結果內鄉鎮平唐縣新野諸城紛紛出降,鄧州知州劉振世郊迎五十裡,舉家從之。

 接著李自成與左良玉、虎大威等在朱仙鎮決戰,大敗官軍,左良玉母妻都被俘虜,自此朝廷在許州以南無複完城,李自成繼續圍困開封。

 馮可宗覺得朝廷真是艱難,河南又被流賊肆虐。

 楊潮卻感覺這次不一樣了,以前農民軍與官兵拉鋸,雖然有勝有敗,最後都是被官軍趕走,但是這次擺明軍馬跟官兵正面交鋒,勝負且不說,關鍵是已經開始有大量的文官投降了。

 楊潮記得,李自成就是一直這麽接受投降到北京,北京也沒有怎麽反抗,幾個守門的將領直接放他進城了。

 內外交困,大明朝大勢已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