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16節 明瓦廊
  明朝的工匠大都是集中住在一起的,比如鐵作坊、銀作坊,雖然未必都是匠戶,但這些工匠和作坊就是喜歡住在一起,於是形成了許多類似鐵作坊這樣的專業作坊街巷。

  明瓦廊就是其中之一,這裡製作一種叫做明瓦燈的燈籠。

  明瓦廊距離南市樓不遠,往北也就三五百米就進入明瓦廊。

  這條巷子,寬的地方也是一丈,窄的地方竟然隻能容一個人過去,地板是鋥亮的青石,顯然也是很多人走的,而且楊潮已經能看到,才一大早就有許多人來人往,到了狹窄的地方,往往還要互相容讓一番才能過去。

  要找到製作明瓦燈的人不難,因為這條巷子裡幾乎都是做明瓦燈的人家,生意很好。

  其實明瓦燈並不少見,楊潮從前就見過,因為秦淮河兩邊酒樓眾多,酒樓上就有這種明瓦燈,也叫做明角燈,夜晚就懸掛在兩側,整條鈔庫街上足有數千盞,照耀如同白日,路人都不用帶燈籠。

  就是南市樓外面,也掛著這樣的大燈籠,只可惜高高懸掛,楊潮沒有仔細看過。

  當然這樣掛在外面的燈,也不如楊潮看到碧紗的那盞燈貴,碧紗那盞顯然是讀書用的,屬於讀書人用的高檔貨,燈壁極薄,極為透亮,上面雕著一個侍女,顏色鮮豔,仿佛活著一樣,所以楊潮一下子被吸引,翻看起來才發現了這明瓦燈的神奇。

  楊潮向一個行人打聽,說劉家的燈做的最好,但是也最貴。

  楊潮打聽著就朝劉家作坊走去。

  在門前就看到不少人排隊,三尺寬的木門擠了好幾個人,門檻都要被踩斷了。

  沒想到自己來的這麽早,竟然還有這麽多人排隊。

  楊潮在後面老實的排隊,這些人都是些進貨的商販,甚至還有從外地來的。

  楊潮等著百無聊賴,不由想起了昨夜的旖旎。

  那個青梅確實是千裡挑一的好姑娘,也確實讓楊潮心裡發癢,先是伺候楊潮在木桶裡沐浴了一番,接著還給楊潮彈奏了幾首曲子,青梅會彈琴也會彈琵琶,還能唱曲。

  最後才伺候楊潮睡覺,可最後楊潮還是把持住了,不是不想碰青梅,相反好幾次都想把她就地正法,那確實是一個極品女人,換成任何一個男人都會忍不住。

  可是楊潮心裡卻有那麽點潔癖,畢竟青梅是用過的女人。

  而楊潮的這個身體還是第一次,前世楊潮也不是初哥,第一次的時候,碰到的女人也不是處,這讓楊潮耿耿於懷了很久。

  一個男人一生也隻有一個第一次,楊潮幸運的得到了第二個第一次,因此他想珍惜。

  所以最後才沒有碰青梅,那青梅為此還哭了起來,以為楊潮嫌棄她,楊潮解釋了一下,她才破涕為笑,說原來楊潮是一個情種。

  終於楊潮前面的一個粗衣漢子走了進去,楊潮收回思緒,也跟著走了進去。

  裡面極為繁忙,楊潮看到就在院子裡,就有許多夥計正拿著一個個半成品的燈罩,在上面繪畫,但是夥計就足足有三十人左右,這是一個很大的作坊。

  也有夥計在招待人,態度卻不太好,大有一種店大欺客,或者皇帝女兒不愁嫁的氣勢。不是求著這些人買燈的,而是這些人求著他們賣燈。

  楊潮走到夥計前,從懷中直接掏出一塊碎銀子,重量快有兩錢了。

  夥計一看到銀子,頓時就沒有了脾氣,行禮拜見。

  楊潮沒空跟他瞎扯直接道:“你家主人在不在?”

  夥計為難道:“我家主人很忙,一般都不見客。公子要是訂貨的話,跟我說是一樣的。定下式樣,日子,到時來拿貨即可。如果公子沒空,小人也可以代勞。給點跑腿錢就行。”

  楊潮笑道:“還真的得見你們主人,告訴他有大生意!”

  夥計道:“能有什麽大生意,我家主人天天做的都是大生意。”

  楊潮笑道:“給朝廷二品大員做的,算不算大生意。”

  一聽是朝廷二品,夥計頓時臉上變化,拿著銀子的手都顫抖起來,慢慢抬起來,祈求一般的神色看著楊潮。

  他到不懷疑楊潮說的話,一出手就給這麽多銀子的賞錢,肯定不是一般人家,說二品就是二品,反正是個官他們就惹不起,幾品都無所謂了。

  楊潮笑道:“給你的,你就拿著吧。現在帶我去見你家主人了吧。”

  夥計道:“當然,公子請跟我來。”

  說完揣起銀子在前邊帶路。

  劉家作坊的主人此時卻是很忙,他正在指揮徒弟們熬製一鍋膠。

  這種膠正是製作明瓦的原料。

  明瓦,是一種代替玻璃的材料,一般用在房屋上,窗戶上。廣東地方志記載:“蠔光出陽江海中,蠔別種,無肉,治其殼,施以窗隔,薄而明,謂之明瓦。”

  在沿海地方,用一種蚌殼打磨薄之後,通透明亮,因此叫做明瓦。

  不過南京可不沿海,因此用蚌殼來製作的話,非常不方便。

  南京又是最繁盛的地方,需求旺盛,聰明的工匠們想出了一種方法來人工製作明瓦。

  就像劉家作坊這樣,用溶膠來鑄造明瓦,想要什麽形狀就用什麽形狀,一次成型,簡單方便。

  而製膠的原料,也非常常見,是山羊的角,因此這種明瓦燈在南京叫做明角燈。

  將山羊角熬成膠狀,然後用模具進行澆築,出來後,不僅一致,而且美觀,甚至連那些圖畫都直接鑄造出來了,剩下的工序,不過是簡單的繪上顏色罷了。

  這種東西,楊潮在後世可真沒見過,聽都沒聽過,所以根本就不知道還有這種東西。所以在碧紗哪裡見到之後,才會那麽震驚。

  現在見到了實物,更是心有體會,感歎中國人民的聰明才智簡直是無窮無盡啊。也可惜後世竟然失傳了,如果流傳下去,這絕對是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東家,這位公子找您。”

  夥計提前已經去給作坊主人打招呼了。

  那主人卻很不耐煩:“你招呼著就成了,沒看到我正熬膠呢嗎。”

  這種熬膠的工藝還是很考驗經驗的,多一分不行,少一分不行,燒的多了做出來的燈不夠透亮,燒的少了,膠卻不夠軟,澆築不成,一定要熬到剛剛好才能夠澆築,做出來的東西才通透明亮,才好看。

  正是因為熬膠上有獨門技藝,劉家的明角燈才最為出彩。

  “東家,這位公子是二品大官家的。”

  那主人這才動容,回過頭來打拱行禮:“小可劉茂才見過公子,不知公子尊姓大名。”

  楊潮並不著急笑道:“老先生還是先熬膠吧。別熬壞了。你先忙完,然後我們再說。”

  劉茂才點點頭,略帶感激拜了一下,然後立刻回去照顧身後那一口銅鍋中的膠了。

  熬膠的地方,就隻有劉茂才一個人,不過不遠處就有不少人來來回回忙碌。

  “膠好了。上膠!”

  終於好了,劉茂才大喊一聲,很快就過來了幾個粗壯的漢子,抬起銅鍋走到那邊,有埋在地下的模具,不過模子口露在外面,他們從口裡灌下去,第二天才會拿出來。

  模具埋在土裡更利於散熱,讓膠質凝固的更快更好。

  劉茂才已經開始跟楊潮談了起來。

  楊潮拉大旗扯虎皮,決口不提自己其實是給史可法送禮,一口咬定是要給二品大員做一個窗戶。

  經過一夜的琢磨,楊潮再次更新了設計,要做的可不止一個小窗戶。

  給了尺寸,提了要求,叮囑劉茂才盡快做出來。

  同時承諾,一旦做的好,他按照市價三倍出價,絕不會讓劉茂才吃虧。

  但是要劉茂才盡快,最好三天,可是劉茂才表示根本不可能,最後確定十天是最短的時間了,沒有十天時間,楊潮要的大塊“窗戶”,根本不可能做出來。

  感覺劉茂才說的不是假話,楊潮接受十天的期限,但警告劉茂才再多一天都不行了。

  楊潮這才離開明瓦廊回家去了。

  回到家中,母親果然急壞了,雖然知道是被王瀟請走,因為當時王瀟是上門去請的。

  也知道王瀟是富家公子,知道是去逛青樓了,知道沒有回家,可能就是睡在青樓裡了,可母親就是忍不住擔心。

  看到楊潮回來,這才終於放心。

  喊著‘楊月’,妹妹過來,立刻喊道:“還不快去告訴你爹,你哥回來了。”

  妹妹就要走,卻又道:“還是算了,你爹他也知道你哥不會有事的,你還是先給你哥做飯早飯吃。”

  妹妹就要去做飯。

  母親又叫住:“你還是去告訴你爹,讓他放心。我來做飯吧。”

  最後妹妹還是去鐵匠鋪了,母親則開始忙著做飯去了。

  飯很簡單, 是稀飯,不過有兩個菜。

  因為楊潮掙到錢了,上次給的一百兩銀子還剩下了大半。

  給兩個木匠的工錢是二十兩,已經是高價了,買材料費用,甚至加上那輛拆掉的馬車,也不過二十來兩,足足剩下了五十多兩,有這些錢,楊家的日子也算是富裕了。

  雖然母親舍不得每天都吃肉,可是天天兩個青菜還是做的到的,尤其是楊潮的夥食,更是比其他人都好一些,頓頓都是新鮮的蔬菜。

  不過當母親趙氏做好飯的時候,楊潮已經睡著了。

  兒子最近正是讓她欣喜壞了。

  雖然讀書沒什麽上進,但是交到了兩個有錢的朋友,在她看來,做一輛馬車就出了一百兩,這公子家到底得多有錢啊,不過就是在有錢,怕也禁不住這樣花啊。

  看到兒子睡著,趙氏正要去叫,突然想到兒子昨夜在青樓待了一晚,趙氏頓時放棄,臉上突然有了些紅暈。

  暗罵道:“臭小子,也不知道顧著點身子。哎,也該是說門親了。”

  趙氏想著,覺得手裡有了五十兩銀子,大概可以娶來一門不錯的媳婦。

  想著,心裡當即就規劃起來,恨不能立刻就去鐵匠鋪跟丈夫商量一下。

  三更,超過萬字了吧,求收藏,求推薦票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