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278節 以退為進
劉孔昭上任後,楊潮還是跟其他武官一起,給他接過風的,作為一個大明的武官,楊潮一直都遵守各種規矩,因此官場上該有的明暗規矩,哪怕違心他也會去做,不但給劉孔昭接風,也按時間送上銀子。

 按說不應該得罪這個劉孔昭,可是不知道為什麽這個人竟然調集艦隊,攔截楊潮的護航隊,而且還開炮轟擊。

 按照張大桅所說,劉孔昭的船隊中趕繒船就不少於三十艘,其他大船也有幾十艘,其中幾艘船上還有大炮,就是因為對方有大炮,張大桅才不敢起衝突,就結束了護航,灰溜溜的回來了。

 “那些商船呢?”

 看到自己的船隊是回來了,但是一艘商船都沒有回來,楊潮不由發問。

 張大桅道:“都被誠意伯扣下了。”

 張大桅對商船頗不以為意,但是楊潮卻不這麽看,自己為什麽能夠一直吃護航這口飯,真的只是因為自己夠強嗎?那是因為自己夠誠信,說多少就是多少,從來不會坑商船,而且每次都按時送到。

 這是信用,商業信用,正是基於這種信用,很多船戶才一直願意跟楊潮合作,哪怕後來很多人開價更低,他們依然願意跟楊潮合作。

 但是因為這些天經濟壓力太大,楊潮的船隊可是超負荷運轉,一次護航就帶了將近五十艘商船,可謂超飽和運轉了,結果遇到了劉孔昭這個狠角色,張大桅倒是把戰船帶回來,可是商船都扔下了。

 這樣坑客戶,生意是做不長的。

 楊潮沉聲道:“老張,你馬上聯系那些商船的貨主。告訴他們,我會盡量幫他們把船要回來的。但是他們的損失暫時不能賠償他們,如果要不回他們的貨。以後我會賠給他們。告訴他們不要擔心,我會盡快給他們一個信的。”

 作為一個聲名顯赫的新銳武將。楊潮對待商人的態度,讓張大桅很吃驚,但是看到楊潮的臉色,他也不敢反駁,立刻就去行動了。

 “備車,去兵部衙門!”

 楊潮也立刻行動,他得去史可法哪裡一趟了,不是去告狀。因為告狀也沒有什麽用,但是至少能弄清楚劉孔昭的目的,同時要回那些商船的事情,也是需要史可法出面的。

 不過楊潮不狀告劉孔昭,人家反倒倒打一耙,狀紙早就送到史可法哪裡了。

 劉孔昭說他調集江南水軍戰船在燕子磯一帶會操,結果碰到一個船隊衝擊他的戰陣,後來才發現這是楊潮的戰船,因此劉孔昭立刻就狀告楊潮,但是至於商船什麽的。他們一個字都沒有提。

 這就讓楊潮有點明白了,如果劉孔昭狀告楊潮私用戰船運貨,甚至按一個通倭的罪名都很正常。他偏偏不提這個,隻說楊潮縱容手下衝撞同僚,顯然劉孔昭是不會承認那批貨有問題的,他甚至都不會承認有什麽貨,這樣那批貨就很難要回來了。

 但是船楊潮是必須要回來的。

 史可法也很為難,他知道楊潮做生意的事情,加上這段時間楊潮雇傭了那麽多難民,史可法對楊潮的好感度大大增加,對楊潮做生意賺錢也認為是用到了有用之處。替朝廷分了憂,可是劉孔昭這一手讓史可法也為難起來。

 他倒不會真的按照劉孔昭要求的向楊潮問罪。劉孔昭不把史可法放在眼裡,史可法也不怎麽在乎劉孔昭。史可法這個文臣奈何不了劉孔昭,劉孔昭這個勳臣同樣也奈何不了史可法。

 “史大人,末將願意息事寧人,但是劉孔昭一定要把那些商船還給船主。否則末將大不了鬧個魚死網破,官司就是打到皇帝面前,末將也不會乾休的。”

 楊潮擺明了自己的底線,讓史可法只能歎息一聲,答應幫助楊潮跟劉孔昭溝通一下。

 楊潮接著就離開,在史可法這裡,楊潮弄清楚了一點,劉孔昭的目的跟貨有關,但是他調集那麽多戰船,以楊潮對江南水軍的了解,五十幾艘大戰船,幾乎就是下江所有能用的大船了,以前顧肇跡都不敢隨便將這些分散在各個水營的戰船集中起來,劉孔昭從皇帝哪裡要到了*大權,他完全可以調動江南水軍,而不用受到文官的製約,所以他的行動可以做到誰都不知道。

 但是陣仗這麽大,難道僅僅想從楊潮這裡搶到一點貨?這點讓楊潮百思不得其解,但是確信絕對不僅僅是為了那麽點貨,至於具體要什麽,楊潮一時還無法想到。

 回到水營第二天,從淮安回來的漕船,又帶回來了一百多人,其中有海州民壯一百人,還有幾個特殊的人物,是淮安的炮手和海州的工匠。

 淮安的炮手在海州跟楊潮並肩作戰,雖然他們一個個都只是鑄炮的匠戶,可是表現出來的勇敢精神還是讓楊潮很認同的,所以在淮安的時候,楊潮就跟史可法報告過,希望將這些炮手調給自己。

 當時楊潮剛剛大勝歸來,史可法激動之下是有求必應,當時就向南京兵部發了行文,但是虜兵退走後,史可法自己調任了南京兵部尚書,這些軍戶調動問題他又以兵部尚書的身份批複了,這種自己批複自己的文書情況,非常巧合。

 海州的情況同樣如此,海州知州高良明在圍城的時候跑了,皇帝沒機會殺他,但是虜兵砍了他的頭,雖然同樣是一個死,但是皇帝事後沒有追究他棄城之罪,這樣就沒有連累到家人,他的家族依然是官宦世家。

 皇帝還褒獎了在圍城期間堅守的典史宋濂,宋濂因為守城保民之功成功升任了海州知州,新任海州知州也沒有為難楊潮,同意將海州一批屬於官府管轄的軍戶調到南京來,因此海州的一批工匠楊潮也要了過來。

 對於這些匠戶,炮手就不用說了,他們跟楊潮一起並肩作戰,哪怕是跟著楊潮的精兵,所以才無所畏懼,但是卻讓他們培養了豐富的作戰經驗。海州的鐵匠一直沒有直接參加戰鬥,但是也對楊潮極為重要,起碼在戰鬥期間,楊潮從來沒有為軍事物資犯愁,無論是長槍、弓箭還是火藥、鉛彈,全都沒有讓楊潮受到限制。

 不但沒有受到製約,相反楊潮臨走時候,還帶走了大量的軍事物資,有三萬杆長槍,六千具鐵甲和四千隻鳥銃,正是因為有了這麽豐富的一批軍資,楊潮才不用為擴軍重新打造裝備,否則經濟壓力還會更大,弄不好根本就不會考慮雇傭大量難民的事情了。

 對這些工匠,楊潮親自在碼頭上迎接,帶著親兵幫他們將行李搬下來,搬到軍營之中。

 從現在起,這些軍戶就是隸屬南京水軍左衛的軍戶了,但是卻沒有衛所接收他們,他們將被安置在新江口。

 安排停當後,楊潮才找到這次招兵的軍官們。

 這次去海州招兵,到現在已經結束,結果讓楊潮不是那麽滿意,當初海州有三千經過戰鬥洗禮的民壯,楊潮不知道自己能招到多少,因此一直都沒有擴充軍隊,就等招兵的結果,等招兵結束了才會選擇從其他途徑招兵補足缺額。

 最理想的是直接就在海州招夠兵額,就不用在其他地方招那些沒有經驗的新兵了,可是海州最終隻招到了一千人。

 中部千總營的操場上,擺開了五個大桌子,每個桌子上都坐著十個左右的軍官。

 “你們辛苦了,本官敬你們一杯。”

 雖然招兵情況不理想,但是楊潮還是能夠理解的,畢竟這是明代,讓一群千裡之外的老百姓,千裡迢迢的到另外一個地方當兵,最後三分之一同意了,那已經證明了楊潮在海州超強的號召力了,換一個地方,換一個武官,沒準連一百都招不到,所以楊潮還是給招兵的軍官辦了一個小小的慶功宴。

 所有軍官都舉杯,他們在海州的時候是隊正,沒人負責訓練一百人,所以他們去是招募他們的舊部,沒有這些人,也同樣招不到一千人。

 先集體敬了所有人一杯後,楊潮拿著酒杯,走向其中一個桌子,這桌子上坐著一個魁梧的軍官,坐的筆直端正,氣質上跟其他軍官略有不同,氣勢上顯得更為厚重。

 “謝飛,來來來,本官敬你一杯,你這次做的很好。”

 沒想到楊潮竟然是轉成過來敬自己的,謝飛忙不迭站起來,躬身抱拳。

 “都是標下該做的,不當大人之敬。”

 謝飛沉聲道,他自幼練武,氣勢沉穩,比其他人都顯得更有氣場一些。

 “當得,怎麽當不得, 一共招了一千人,你一個人就招了三百,這杯酒我不敬你才說不過去。”

 說完楊潮舉起酒碗:“拿起來,跟本官碰一下。”

 這下謝飛才略為激動的拿起自己的酒碗,跟楊潮小心的碰了一下。

 “好好好,這才是軍中的漢子嗎。”

 楊潮說著,一口喝乾,然後走向其他軍官。

 這次去海州,謝飛另辟蹊徑,別的軍官大都在海州城招兵,他卻帶了幾個招來的民壯,將海州附近的鄉村跑了個遍,招了足足三百人。

 楊潮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喝倒得,醒來後已經是第二天中午,一個客人登門造訪,曾經楊潮做把總時候的老上司賈世祿。

 賈世祿帶來了一個條件,是劉孔昭的條件,非常過分,但是楊潮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答應將手裡的航運生意,拱手讓給劉孔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