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271節 夜談
母親的話,讓楊潮頗為詫異,暗自尋思,看來這段時間有很多故事發生,而自己都不知道。

 楊潮後來才知道,董小宛是經常與楊家來往的,時不時派人送來一些她親自做的糕點孝敬楊家夫婦,而且逢年過節還經常一顯手藝,給楊家做上一座子豐盛的佳肴,用力表現她上得廳堂入得廚房的品德。

 董小宛的母親自從到了南京,也因為董小宛擁有不弱的財力治療,病情見好。當然也跟董小宛的命運跟歷史上發生了變化,原本的歷史中,董小宛因為為了給母親治病,不惜將自己賣進了蘇州青樓,但是這個時空,因為楊潮的出現,董小宛已經贖身,而且在金釵樓也是賣藝不賣身,這讓董母放心了不少,因此身體見好。

 而董小宛的母親也很看好楊家,也長長到楊家走動,董母本就是大戶人家出身,形容舉止讓楊母還是很欣賞的,覺得是一戶正經人家,慢慢也就對董小宛的成見降低了。

 當然更讓楊母看好董小宛的,還是董小宛自身的實力,董小宛本就是一個冰雪聰明的女子,原本的歷史上,她以青樓女子身份,嫁入豪族冒家,也得到了冒家上上下下的認可,放心的將家族財政大權交給她打理,她也打理的井井有條,讓上下都服氣,頗有點王熙鳳的架勢。

 現在董小宛看重楊家,陰差陽錯的跟冒辟疆錯過了,結果贏得楊家這原本小門小戶的認可,那就更容易了,其實這次楊母趙蘭來靈谷寺還願,就是董小宛出的主意,是她打聽到史可法要跟母親那天去靈谷寺。然後建議楊母帶著兒子一起去,告訴楊母說史可法是兵部尚書,正是這些武官的頂頭上司。跟史可法結好,對楊潮的前程大有好處。

 於是楊母以言行事。果然碰到了史可法母子,感覺到自己幫到了兒子,十分高興,就對董小宛更為滿意了,所以在家門前,就迫不及待的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可楊潮還真的沒有動過董小宛的主意,或者說他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想過個人問題。一直忙碌的根本顧不上兒女情長,壓在頭上的未來大勢,更是讓楊潮的感情總是牽掛在改變命運上,對這種卿卿我我一時間沒有顧及。

 這是後話了,當夜楊潮就趕到金釵樓,不料史可法竟然比他去的還早,已經在等著他了。

 這更確認了楊潮的想法,史可法絕對有事。

 但事情可以先不談,康小寶已經準備好了,一個兵部尚書光臨金釵樓。這可是大事。

 就是當年熊明遇都沒有來過金釵樓捧場,現在史可法來了,真可謂是轟動一時。康小寶如果不好好利用,也就太對不起他的機靈了。

 於是他早早準備請董小宛、陳圓圓兩位名角登台,就光請史可法一個人觀看表演,謝絕了今夜的所有客人,有這種朝廷大員光臨,對金釵樓是很好的宣傳,哪怕如今金釵樓已經不需要怎麽宣傳了,可依然是很重要的事情。

 就好比後世那些大名鼎鼎的明星,依然很熱衷上春晚一樣。這代表一種官方的認可,以前的金釵樓不管多麽牛氣衝天。也不過是一個青樓,能迎來史可法這樣的大員。那可就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青樓了,在整個南京都擁有獨特的地位。

 而且史可法作為南京城最有權勢的人物,其實並不是很熱衷於青樓,當然作為明末文人的風氣,史可法也喜歡吟詩作對,聽琴聽曲,但是他一般都是邀請三五好友,在自己家中相聚,席間請上一兩個名妓捧場助興無傷大雅,青樓他倒是不會去逛的。

 這還是史可法第一次逛青樓,因此格外的引人注意,還沒過夜,就先從哪些被拒絕的客人口中流傳開了,史可法逛金釵樓,而且包場了,這些人一傳十十傳百,口氣中滿是驚詫,倒是沒有多少怨言,沒人願意跟史可法搶地方,巴結還來不及呢。

 史可法就這樣被動的被康小寶利用了,在楊潮的陪同下,先聽了董小宛唱了幾首南曲,又聽陳圓圓唱了一出西廂記,然後才找到時間,要跟楊潮談談。

 “楊將軍,開海征稅的事情,你心中可有成算?”

 這才是史可法一直關心的問題。

 楊潮已經隱隱猜到,因為最近還算太平,似乎沒有什麽值得史可法求自己的。

 從一個封閉的國家,立刻就開始貿易,不遇到問題顯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楊潮為了堅定史可法的信心依然道:“史大人放心,開海有百利而無一害!”

 史可法歎道:“若是厚利引來海寇又該如何?”

 楊潮笑道:“海寇?史大人莫非忘記了末將手裡還有幾百精兵!”

 史可法搖搖頭:“你的兵丁雖猛,但是當年的倭寇之患不可不防啊。”

 楊潮搖頭歎道:“史大人多慮了,如今的倭寇早就絕跡,倭國也已經閉關鎖國,一人一船都不得出海,哪裡有什麽倭寇!”

 倭國閉關的事情,大明朝的官員還不知道,因為根本就不關心,相比倭國時刻關注大明朝的情報,大明朝對外面的事情,就顯得太麻木了,大明君臣的眼睛就始終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完全對外界的大勢視而不見。

 史可法也不知道,一聽楊潮說起,愣了愣道:“此事當真?”

 楊潮點點頭。

 史可法卻突然皺起眉頭,疑慮道:“楊將軍,你是如何得知?”

 看到史可法懷疑的神色,楊潮就知道史可法是懷疑自己了,但是楊潮也不打算否定。

 “沒錯,末將也做些通海的生意,不過也只是給一些客商送貨而已,末將手下的船,可去不得大海。所以知道一些消息。”

 史可法用複雜的眼神看著楊潮,沉思了半天,才長歎一口氣。

 “也罷,你養兵不易,總算是給朝廷養了一隻精兵。”

 看來史可法是打算用養兵來給楊潮開脫,或者說是在安慰他自己,起碼楊潮偷偷通海不是為了一己之私,但是這兵卻未必是給朝廷養的。

 “史大人見諒,不通海,末將實在養不活這幾百軍兵。”

 楊潮算是給史可法一個台階下,這種迂腐般正直的人,有時候還真讓人頭痛,不是不知變通,而是不願意變通,這就是所謂的信仰,他沒有絲毫道理可言。

 楊潮有時候也在想,如果熊明遇那個老滑頭在南京,很多時候自己反而好做了,但是換成這個有擔當的史可法,自己做事又扯手扯腳,但感情上,楊潮卻偏偏覺得這種正直的人更可信一些。

 史可法坐著喝了口茶,商談正事,他不敢喝酒。

 “那你說說,朝廷該如何取利?”

 說這話讓史可法有些很不舒服,眉頭都皺了起來,朝廷竟然也需要開口言利,讓他感到破不是滋味,可是皇帝的密旨已經下達,換做其他官員,可能會拒絕接受這種沒有得到內閣附署的中旨,但史可法是個忠臣,他不會拒絕。

 楊潮笑道:“這還不容易。末將只靠著運輸海貨,就能養五百精兵,若是朝廷開海,千倍百倍的兵都可養的。至於開海一事,前朝就有成規,何必大費周章。”

 明朝前的元代多數時間也是開海貿易的,更不用說海貿做到極致的宋代了,不得不說大明王朝在很多事物方面都開了歷史的倒車,包括海貿在內的財政制度,不用跟宋代比,就是元代都相去甚遠。

 史可法苦笑道:“就是不能用這些成規,本官才為難啊。”

 楊潮不由疑惑,莫非皇帝想開海收稅,又不想用歷史經驗,打算重起爐灶另開張,弄一套新的?

 史可法沉吟了半晌,突然盯著楊潮的眼睛:“楊潮,本官能信任你嗎?聖上能信任你嗎?”

 楊潮一愣,史可法看來是打算跟自己說什麽重要且秘密的事情了,只是他問好的方式已經將楊潮逼到了死角,哪裡能說自己不值得史可法信任,不值得皇帝信任,那是取死之道。

 楊潮點點頭:“史大人請講。”

 史可法用力點點頭:“好。本官就不瞞你了。其實聖上給本官下了密旨,想讓本官開海取利,但是卻又不能給百官知道!”

 楊潮又不由一愣,這是什麽事?既想開海收稅,還不想讓百官知道,這怎麽可能啊,既然開了海禁,別說百官了,按照楊潮的想法, 那應該是昭告天下,讓大量的資本都進入其中賺錢,然後才能收更多的稅啊。

 史可法看到楊潮的神色,歎道:“一旦百官知曉,怕是又該彈劾了,聖上也甚是為難。”

 說起皇帝為難,史可法口氣帶著一種悲涼,所謂主辱臣死,看到皇帝如此憂慮,百官的彈劾如同添亂一樣,可是海禁是祖製,百官卻也沒有錯,這世道到底是怎麽了。

 不過楊潮卻明白了,皇帝和史可法隻想從海貿中抽銀子,卻根本不想把海貿做大,或者他們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意識,他們看中的只是其中幾百萬兩銀子罷了,因此根本就是想秘密的參與進來分成。

 但是具體怎麽想的,楊潮就真不懂了:“陛下的意思是?”

 史可法道:“能不能找人幫朝廷賺錢?”

 楊潮一愣,他徹底明白了,皇帝是想找個人秘密的走私,然後給朝廷抓錢。

 但是在,開什麽玩笑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