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264節 史可法視察
兵部衙門,史可法案頭堆著厚厚的行文,他翻開一封來自新江口水營副將的文書後,眼睛頓時一亮,仔細看完後,沉吟了片刻。

 突然對旁邊的小吏喊道:“黃押司,把這份文書報戶部,讓戶部盡快處理!”

 接著他就起身,頓時感覺到腰部一陣酸痛,新官上任,積弊的文書實在太多,他腰酸背疼,眼睛都感覺有些花了。

 “來人,備車,本官要去一趟新江口大營!”

 ……

 新江口這裡,楊潮沒能擠走兩個左右部兩個千總,但是那些把總、百總就不敢不給楊潮面子了。

 這些小軍官,絕大多數都是長期在水軍中廝混的軍戶,軍官身份不過給了他們一點佔有軍營資產維持生計的本錢而已,所以他們並沒有跟楊潮死磕的勇氣,要知道楊潮那可是六百殺一萬的殺星。

 而且楊潮也答應了他們,允許他們每人佔據一千畝地呢,就他們侵佔軍營中那點資產,自然不可能比得上一千畝地。

 只是這些人有些擔憂,他們沒有了軍官身份後,那地還能種多久?會不會被其他人侵佔,要知道新江口這裡為什麽有大片的皇帝,就是因為這裡的大頭兵們太不可靠,老百姓敢來這裡開荒,開多少就比兵痞們禍害多少,就是那些大家族也不願意來這裡建圩堤修圩田,所以這裡才一直荒了下來。

 因此這些軍官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他們需要地契,如果真能給他們發下來地契,他們就同意放棄自己頭上的官職。

 對老百姓來說,土地是最優良的資產,雖然不可能像做商人搞買賣那樣掙錢多。可是投資土地,產出穩定,人總是要吃飯的嗎。就算是一季遭災了,土地總在。

 而商人可能很快就聚集起龐大的財富。可是其興也勃,其亡也速,多少豪商看似風光無比,頃刻間就煙消雲散的例子太多了,沈萬三那樣富可敵國的超級豪商,不也在皇權的打擊下煙消雲散嗎,不過倒是沒聽過有那些耕讀傳家的鄉下宗族消亡的。

 因此這時代連那些掙了錢的商人,都會不斷的購買土地。希望將自己的家族轉變成耕讀傳家的書香門第。

 這是一種求穩的文化觀念,所以軍官們的不太可靠的官職,顯然也比不上有地契保證的土地的。

 只要有了地契,這些世代當兵的軍戶就有希望可以保住自己的地的,因為他們雖然放棄了官職,但是卻沒打算脫離軍營,他們的子侄還會繼續留在軍營中,哪怕不能當官,至少給他們在營外的土地提供一個保護傘,只要那些兵痞不禍害他們的收成就好。有地契在手目的是為了防止其他軍官仗著官職侵吞。

 楊潮是一個可以商量的人,什麽要求都可以提,只要不是太過分。楊潮都不打算動用其他方式。

 考慮了一下,楊潮同意了,反正他也沒有在乎這些土地,給這些開出來的荒地頒發地契不算難。

 南京六部以兵部為首,如果史可法幫忙一下,南京戶部是不會拒絕給這些荒地頒發地契的,甚至頭幾年還可以免稅,再說這樣的事情其實也未必需要勞動戶部,江寧縣基本就搞定了。

 不過楊潮還是告訴了史可法。畢竟牽扯到五六萬畝的事情,楊潮怕江寧縣擔不起來。要是再被左右千總告倒史可法哪裡,說楊潮侵佔土地那就不太好了。所以楊潮報告史可法,不過是打個預防針,防備的是水營這裡的反對力量。

 於是楊潮的開荒行文很快就到了史可法案頭。

 ……

 “史大人要來?”

 手下來報,史可法要校閱水營。

 楊潮收到手下報來的文書當即道:“好,命令全軍列陣,歡迎史大人!”

 “不用勞動大軍了,老夫已經來了。”

 話音剛落,史可法竟然帶著兩個青衣文吏就走進了楊潮的副將營房,其實就是楊潮以前的房間,楊潮現在的副將營也換到了以前的中部大營,相比余承武留下的副將營,楊潮的千總營修的更完善。

 沒想到史可法竟然直闖了進來,沒有事先通知,輕車簡從,倒是他的習慣。

 楊潮當即站起來,對來報信的士兵喝道:“史大人駕臨,怎麽不早報!”

 士兵一臉委屈。

 史可法擺擺手:“是本官到了營前他才知道的。妖怪就怪本官沒有提前只會你吧。”

 楊潮笑道:“史大人哪裡話。只是史大人千金之軀,怎麽就這樣來了,萬一有什麽閃失?”

 史可法露出不喜道:“楊潮你一個武人,也學這些。本官在南京城走動,能有什麽閃失。你在海州的時候可想過什麽閃失沒有?”

 楊潮訕笑:“本官一介武夫,自然不怕。”

 史可法歎道:“罷了,本官知道你一番好意。本來來是看看你說的開荒策的。你可有成算?”

 其實楊潮上報的同時,就已經開始動工了,已經有數百人幹了不少天了,要不是那些軍官們一定要地契,楊潮才沒有打算報告史可法呢。

 但是現在申請才打上去,卻已經動工了,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於是楊潮連忙告罪道:“史大人恕罪,其實末將已經動工。”

 史可法頓時一愣:“已經動工?”

 史可法是直接到的中部大營,從鎮淮門出來,沿著秦淮河有街道和官道,反倒是主營正面面對長江的方向比較偏僻了。

 楊潮繼續解釋道:“不瞞史大人,其實在去年的時候,末將已經在新江口建了一千畝圩田。末將接任新江口副將後,以前的一些軍官苦於欠餉日久,末將實無米之炊,最後答應允許他們在營外開荒。誰知道這些官兵,等不及兵部準許,就已經擅自動手了。史大人要怪罪。就怪罪在末將頭上吧。”

 史可法一聽如此,倒也沒有生氣,歎了口氣道:“國事為艱。這些將士也是迫不得已。不過老夫準許了就是,就讓他們給家裡的父母妻兒找點生計吧。”

 楊潮順著史可法說道:“史大人宅心仁厚。為我等武弁著想,末將替手下將士謝過大人了。”

 史可法擺擺手:“本官有愧啊,身為本兵,卻不能給將士發足餉。也罷,你說你去歲開了一千畝荒田,帶我去看看!”

 楊潮自然答應,立刻起身,親自帶著史可法前往營門口。

 “原來就是這裡?本官還以為是民田!”

 楊潮去年開出來的田畝。就在中部千總營前面,不過過去種了西瓜,西瓜已經采收,現在焦黃一片跟荒草地沒什麽兩樣,讀書讀的眼神已經不是太好的史可法不細心看是不會發現的。

 “沒錯就是這裡,這裡大概有一千多畝地吧。對了叫黃衝過來!”

 這裡的地都是黃衝在耕,是楊潮允諾給他的。

 黃衝像個農民一樣,很快就快步跑了過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對著史可法磕頭。

 “草民黃衝拜見史大人!拜見楊大人。”

 史可法立刻上前扶起老農模樣的黃衝。

 同時疑惑的問楊潮道:“楊潮。你不是說這裡是你墾出來的嘛,難道不是軍田?”

 黃衝的農夫模樣讓史可法腦子亂了。

 楊潮忙解釋道:“史大人容稟,這個黃衝原本是中部右司的把總。兵部常年積欠軍餉,於是本官許他將這一片田畝開墾出來,今年剛收了一季西瓜,只是要種糧食地力不夠,還需要堆肥,至少得到明年才能種糧。開荒太過艱苦,所以黃衝就辭了官,帶著子侄專心開荒。他兒子現在做末將的親兵。”

 黃衝也留了一個心眼,怕萬一自己開荒失敗。兒子斷了生路,於是將一個兒子留在軍中。跟著楊潮做親兵也不是什麽壞事,只是這次在海州。親兵折損太大,黃衝的兒子黃元雖然沒有戰死,但是卻受了很重的傷,第一時間就給轉移到了淮安,沒有參與後來的海州大戰,但積功升一個隊正是不成問題的。

 史可法聽完楊潮的話,臉上卻有些沉悶,又看了看一些農夫正在將正在慢慢腐爛的瓜藤埋起來,楊潮告訴他說是為了漚肥,其實就是給土地中增加腐殖質,但史可法完全沒有心情,隨便轉了轉就借口累了,回到楊潮營中。

 “楊潮,我問你,地都給了這些軍戶,哪怕他們原來是當兵的,那你要如何養兵?”

 史可法看到楊潮竟然將開荒的土地讓給了黃衝這樣的去職軍官,感覺楊潮有些本末倒置,開荒是為了養兵,可是荒地是開出來了,這些軍官卻辭官安心種地去了,這讓史可法感覺沒有道理。

 楊潮心中也不由一頓,對啊自己倒是沒想到這點,要是給史可法查出來自己是用土地換取這些軍官頭上的官職,不知道史可法會不會對自己產生質疑,認為自己想搞私兵?不過這年頭私兵都成了成規了,皇帝都不避言家丁,還認為這是很有效的強兵之法,鼓勵將士將家丁帶到軍中,允許家丁領取更豐厚的餉銀。

 所以楊潮也不太在意。

 隨口回答道:“回史大人話,小人還做些買賣,小人出動戰船,運些貨,順道剿滅江匪。這兩年絞殺的江匪怕有千人了,只是賞銀卻一直沒有領到。”

 楊潮知道一提賞銀,這個自以為代表了朝廷的史可法就會內疚。

 果然史可法臉色一松,歎道:“本官知道你的難處。你要的地契,也是給黃衝這樣的軍官要的吧,不過你不要怪老夫,老夫不能準許!”

 楊潮一愣,沒想到一個大意,讓黃衝過來給史可法講解,卻惹來了麻煩。

 楊潮不由問道:“史大人,這是為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