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263節 軍事調整
在楊潮房間隔壁,騰出了一間寬敞的房子,當做固定的會議室,裡面有一張三丈長的長條桌放在房間正,四周坐著十來個人,不但有王璞、許多男這樣的軍官,也有黃鳳府這樣的職,還有老金這樣的無職人士。 ///

 “本官升任水營副將,這部千總的位置嗎騰出來了!”

 楊潮剛剛說完這句話,幾個手下的神色很明顯的動了動。

 王璞、李五六、趙康眼睛動了一動,然後低下頭看著桌子,顯然他們都打算爭這個位置呢。

 許多男、宋坤、呂末稍微一動,接著露出一副惋惜之色,這三人當然也想坐這個位置,可惜的是,他們知道自己的軍功不夠突出,在目前還不足以跟王璞和李五六競爭。

 楊潮笑了笑,軍官的明爭暗鬥他清清楚楚,不過一直都是良性競爭,還沒有出現誰給誰背後使絆子,下黑腳等陰損手段,因此楊潮也沒有干涉,這種競爭也不全是壞處。而且於私考慮的話,手下士兵們相互競爭,誰都不服誰,那不會形成小山頭,對楊潮這個大山頭構成威脅。

 出於權謀,有些統帥還會故意挑撥手下將領之間的爭鬥,但是楊潮顯然不打算用這種自殘式方式來鞏固自己的權力,楊潮更鍾情於嚴密的制度,一個嚴密的權力體系形成後,不會那麽容易被打破了。

 “嗯,本官深思熟慮之後,決定調任——”

 楊潮故意拖了拖音調,看到幾人都不約而同的抬起頭來,頗為熱切的看著自己。

 這才笑道“調任李五六為前部千總,負責組建火器部隊!”

 李五六頓時大喜,一時暗用力過猛,竟然給站了起來,頓時尷尬起來,連連給其他人抱拳致歉。呵呵笑著坐了下來。

 王璞不由暗罵一聲“小人得勢。”

 李五六是目前楊潮核心軍官,唯一一個不是出身孝陵衛的,也是第二批招收進來的,開始只是王璞手下的一名小兵。機緣巧合之下,從弓兵轉而鳥銃隊,結果屢立軍功,論殺敵數量的話,他應該能排在第一位了。反超過去的長官王璞,這讓心高氣傲的王璞難以接受,只是人家軍功在哪裡擺著,倒也無話可說。

 這時有人突然感覺有些不對勁。

 “前部?不是部嗎?”

 呂末胳膊輕輕頂了一下許多男,兩人交換了一個眼神,都察覺到這個問題了。

 只見楊潮不緊不慢繼續說道“調任王璞為後部千總!”

 王璞正暗自嘀咕的時候,突然一愣“王璞,千總!”

 這兩個字讓他有些迷糊,連後部兩個前綴都沒注意,一臉迷茫的朝左右一看。發現別人都好像不太在意,頓時感覺自己好像漏過了什麽。

 此時其他人哪裡顧得著王璞,一個個都升起小心來,前部、後部千總都有了,唯獨部還沒有著落,這個部千總回落到誰頭?

 以前除了王璞是把總,其他人大都是旗總,誰也不輸誰,趙康雖然是親兵旗總,但是手下士兵數量卻最少。最多時候也是三十個人,其他人可都指揮過百人級別的軍隊的。

 也是說,這個千總,呂末、許多男、鄭永旺、孫長福等人都有希望。

 “調任許多男。為部千總!”

 楊潮沒有打磕絆,一口氣念了出來。

 自然幾家歡喜幾家愁,許多男呼吸都有些急促了,其他人頗為惋惜。

 尤其是趙康,他以為他作為親兵隊長,怎麽也應該得到一個千總位置的。

 接著楊潮開始念其他的任命“調任鄭永旺為後部左司把總。調任孫長福為後部右司把總,歸王璞節製!”

 這兩人也算是孝陵衛起步的老班底了,一向規矩,沒有什麽特別的優勢,也沒有什麽特別的短板,因此讓他們做王璞下屬的把總,求一個穩字。

 “調任呂末為部左司把總,調任宋坤為部右司把總,歸許多男節製!”

 呂末識字,指揮能力鄭永旺和孫長福兩人稍強,宋坤這個小子,性格其實頗為陰狠,雖然一直沒有什麽表現的機會,但是關鍵時刻能夠拉的出去,這兩人的水平都王璞手下兩個把總強,可以說楊潮還是照顧了部這個自己過去帶領的千總部了。

 許多男也是一個很穩重的人,而且做事十分仔細認真,踏踏實實,他練兵水平始終別人都強,但是因為求穩,打仗的時候,往往有些保守,所以是一個很好的守營大將,楊潮又給許多男配呂末和宋坤這兩個好幫手,目的不言自明,是希望用許多男的穩重將來作為鎮守之用。

 而王璞本人過去有些莽撞,但是經過海州血戰,已經穩重了許多,可是依然是敢打敢衝的性子,給他配兩個不怎麽出色的手下,是希望強將手下無弱兵,希望他將整個千總部的氣勢提振起來,將來攻城拔寨依然需要他。

 至於李五六,沒有靠譜的層軍官給他了,因為火器部隊初創,用李五六過去隊伍那些隊正級別的充任,甚至炮手什麽的,都還沒有著落,只能讓李五六自己琢磨訓練了。

 楊潮繼續補充了一句“以後許多男為本官軍千總。”

 所謂的軍,一般指的是主官直屬部隊,許多男官職是部千總,是楊潮起家的部隊,楊潮現在將部調為自己的軍,也算是念舊情,希望這個名字繼續在自己身邊。

 接著又道“趙康為本官親兵把總,擇日起挑選五百精兵,隨護本官身邊。”

 趙康點了點頭,神色稍微好了些,他可是想著有一個千總官職的,結果落了一個把總,雖然過去還是升了一級,可是過去也是王璞能壓得住他一頭,現在直接有三個人他還高了。

 一聽可以帶領五百人,這才稍微好受了些,他也算看明白了。什麽官職不重要,重要的是手裡要有兵,手裡兵多才越有立功的機會,王璞之所以一直壓著許多男一頭。不久因為一步先步步先嗎,要不是他們僥幸當初第一個殺了江匪,現在未必別人強。

 自己一直只有三十來人,雖然也一直很努力的作戰,但是斬殺數量等等。確實不過別人。

 而且經過這些年,趙康也算是摸清了自己表哥的脾氣,表哥是不會忘情的,但是卻顧及到別人的想法,自己這個做表弟的也得替表哥考慮考慮,自己要想升官,還是作戰立功,那樣表哥也不用怕別人說閑話了。

 最後楊潮任命胡全為最後一個把總,隸屬炮隊,第一他識字。第二這次在海州,楊潮一直把他按在炮隊那裡,讓他跟炮手在一起,結果這小子老大不樂意,楊潮確實有保護他這個讀書人的意思,但是他卻始終認為楊潮有些看不起他,生了很長時間悶氣。

 這次楊潮所幸將他打發下去了,正好讓他幫著李五六組建火器部隊去,李五六哪裡確實太卻識字的人了,而火器部隊往往最需要化。算是技術兵種,正好然他去吧,反正他也跟炮手們接觸了那麽長時間,也算有點經驗了。

 這下胡全總算是滿意了些。日後別人都開玩笑說,他不是殺豬百總,改成大炮把總了。

 至此三個千總,六個把總,全部任命下去。

 接著楊潮又一一宣讀了一下其他的任命,都是些百總旗總之類的低級軍官。

 最後楊潮才開始宣讀新的東西。

 “現在本官要說一下新的制度。這是全新的軍製,你們都給我聽好了。”

 說完,楊潮看了一圈,所有人都立刻坐的筆直。

 楊潮這才道“本官決定在軍設立軍法官!軍法官暫設三人,平時受理軍爭端。以前部炮隊(右司)把總胡全為正軍法官,部左司把總呂末,後部左司把總鄭永旺二人為副軍法官。各部出一人,日後軍糾紛,由三人一起裁決。”

 以前軍各種糾紛都是楊潮親自裁定,然後由親兵隊執行的,但是以前人數少,糾紛也少,這次楊潮的軍隊會從過去的八百,擴充到兩千多人,楊潮一個人處理不過來了。

 於是讓胡全為正法官,呂末和鄭永旺為副法官,三個人出自三個不同的千總隊,這樣哪怕是兩個千總隊之間產生糾紛,也不至於被偏袒,而其胡全識字最多,呂末對軍法最熟,鄭永旺反倒只是為了讓人感覺軍法官很公正,每個千總不都有一個人而來湊數的。

 接著楊潮又道“本官決定新加一條軍規,士兵若不認可軍官命令,可到軍法官處訴,一律依軍法審理。若戰陣之,士兵質疑軍官命令,但必須先執行,戰後可去申訴。”

 制定這條軍規,是楊潮擔心軍官做出欺壓士兵的舉動,而士兵無處申訴,這樣會積壓矛盾,時間一久則官兵離心離德,不能夠精誠團結。

 此時楊潮軍這種情況還不太嚴重,不像別的軍隊,軍官仗勢欺人讓小兵幫忙做一些額外的事情是很尋常的,楊潮可不想看到自己的士兵被軍官喊著去給他倒馬桶,被喊道他家裡去做雜役。

 楊潮軍情況雖然好點,也是軍官經常隨著心情,會責打士兵,士兵也無處說理去,雖然覺得軍官不對,卻也只能忍氣吞聲,所以楊潮給他們找一個宣泄怨氣的地方,讓他們可以告長官,這樣長官也會收斂一些。

 “本官現在還要說一下,這次跟我們回來的兄弟五百一十三人,還願意當兵的只有四百零三人。另有一百一十人,不在願意繼續當兵了。”

 楊潮說著非常遺憾,那一百多人家條件並不算太差,有他們帶回去那幾百兩銀子,一下子不在需要當兵吃糧,但是也沒實力安安心心做一個小地主,因為他們都是軍戶,衛所的田地早被世襲武官佔據了,那是錢都買不來的,因此他們要麽繼續給軍官種糧,要麽去做點小買賣,也不算什麽好前途,因此楊潮有些遺憾。

 可是楊潮有新的主張“這一百一十人。士兵八十人,隊正八人,伍長二十二人。雖然這些人不願意當兵了,但是本官還是把他們招收了進來。既然他們不願意打仗了。還是可以幫本官練兵。他們過陣殺過人,這些經驗是可以傳下去的。本官會騰出一個空營,作為新兵訓練營,以後每一個士兵都將接受至少三個月的基礎訓練,然後才會補充到各個隊去。新兵營的練兵官。還是讓金老暫代,不過金老您老總有一個名字吧,我總不能一直金老,老金的叫你吧。”

 這個老金一直沒人知道他的名字,他是王瀟家的老護院,可是王瀟都不知道他的名字,據說是怕辱沒了祖宗,但是楊潮一直猜測這是一個從遼東戰場討回來的逃兵,是怕招罪才一直隱姓埋名。

 不過現在以楊潮的能力,算他當年真是一個逃兵。楊潮保下也是易如反掌,因此問道。

 老金沉默了片刻,總算開口道“大人一定要知道一個名字,那叫我金勇吧。”

 楊潮離開南京後,老金一直在金釵樓,楊潮回來後,又把他招來了,經過詢問,他又答應幫楊潮練兵了,而且因為楊潮這次殺了萬韃子。老金對待楊潮的態度都產生了變化,以前頗有一些沙場前輩的倨傲,現在反而有些敬畏楊潮了。

 不過楊潮對這些虛的東西並不太在意,老金願意繼續幫他。那當然好了,正好讓老金負責這個新組建的新兵訓練營。

 楊潮一直都喜歡那種訓練和帶兵分開的模式,總感覺軍閥出現的原因除了因為軍官給士兵發餉,掌握了士兵的生計外,還有是每一個士兵都是他們的軍官訓練出來的,這樣一起從走步建立起來的感情。往往能夠形成小山頭。

 將新兵訓練,和帶兵分開,這樣軍官成了職業的作戰指揮,而不是訓練官,較正規了,後世的軍隊往往都是這樣操作,士兵都是先進入新兵訓練營完訓後,才會被下放連隊的。

 “除了軍法處,新兵營,本官還設立後勤處,以黃鳳府為後勤官,日後負責全軍的物資采購,軍餉發放等。”

 其實采購等,黃鳳府這次去海州已經在做了,楊潮是沒有時間去做這些的,但是發軍餉的權力以前楊潮可是牢牢掌控在手裡的,楊潮曾經聽家裡老人說過袁世凱的故事,據說袁世凱喜歡將一塊塊大洋親自發到士兵手裡頭,這樣士兵對他感恩戴德知道袁世凱才是他們的衣食父母,因此向袁世凱效忠,而不在乎什麽國家朝廷。

 因此楊潮此前也模仿了這一手,可是以前幾百個人到無所謂,這次過後可要幾千人了,那不能無所謂,乾脆交給黃鳳府,反正一直把黃鳳府當做帳房的。至於黃鳳府一個人忙不過來的問題,楊潮早考慮過了,這次讓黃鳳府從二立社招攬了近百個書生,雖然都是些沒有功名的二立社外圍人員,顯然去給官當師爺不太夠格,所以也願意給楊潮做事,換取一些度日的錢財。

 所以楊潮其實是把這些財權交給了黃鳳府的後勤部,而不是黃鳳府一個人。

 有專門的新兵營,有軍法處,還有獨立的後勤系統,楊潮感覺自己這隻軍隊才算有點正規了,以前完全是一隻私人軍隊,亂七八糟的沒多少規矩,幾百人可以這樣,幾千幾萬人不行了,像左良玉那樣的軍隊,楊潮還真看不,打農民軍那種烏合之眾還可以,碰到組織嚴密的滿洲八旗,差太遠了。

 所以面對組織嚴密的對手,你只能對方組織更嚴密,軍規更森嚴,紀律性更強才可以。

 正是出於這些思考,楊潮從海州回來後,這才開始主持這些事物,現在看起來有些模樣了,差一個獨立的軍工系統了,朝廷的兵仗局是靠不住的,哪裡的武器半個世紀錢的戚繼光不敢用,現在的楊潮更不敢用了。

 不過暫時還沒有組建獨立軍工生產的機會,看派去海州哪裡的人做的怎麽樣了。

 “今天的會到這裡。你們要做的事情很多呢,按照調整後的編制,你們手下的軍官大概都有變動,編組的事情還早著呢。這幾天都辛苦起來,十天之內,都給我編組完成,到時候我可不想看到他們竟然還都沒有找到手下新分的軍官。”

 最後楊潮口氣頗有些不悅道,他這次將一些軍官打亂,也是為了防止小山頭形成,同時也是因為調整的關系,但是這樣程度的整編,基本等於打亂了重新編組了,各級軍官士兵重新分配,要這些軍官一個個去找實在是太麻煩了,少不得還得黃鳳府那些人幫他們的忙,誰讓這些人不識字。

 如果大家都識字,只需要擺開幾張桌子,如王璞擺開一張桌子,打起後部千總部的旗子,分到他們這裡的官兵都來集合報道行了。可現在王璞自己都不識字,還怎麽弄。因此楊潮一想到這裡,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至於新兵,你們手下暫時還無法補齊,還得等海州的情況。”

 楊潮最後說道。

 開會之前楊潮已經派遣了一批低級軍官前往海州了,他們手裡拿著的是招兵的書。

 這些書是史可法下達的兵部行,允許楊潮在海州招募士兵,直到招夠缺額為止。

 恢復了前後兩個千總部後,加余承武留下的,楊潮手裡的兵額空缺足足有兩千多人。

 楊潮始終對海州那三千民壯念念不忘,海州之圍解除後,這些人大劫余生只求安穩,因此不太願意來南京,但是這麽長時間過去了,他們過去該幹嘛的還是幹嘛,在碼頭扛鹽袋的,在鹽場曬鹽的,甚至衛所種地的,海邊漁村打魚的,反正都是些貧苦百姓,否則也不會被抓了民壯,但凡有一點背景的,當時都不可能被衙役趕到城去冒險。

 連楊潮手下那些發了財的士兵,回家過幾天辛苦日子,都改變主意回到軍營,不用說這些人了,對海州這些苦力來說,楊潮軍隊的待遇還是很有吸引力的,讓過去在海州訓練過他們的軍官去招人,應該能夠招到不少。

 這些人見過血,見過目前東亞這塊陸地,最為野蠻凶悍的滿清八旗,稍加訓練是一隻精兵,因此楊潮寧可先到海州去招兵,等海州招兵結束,才會根據缺額,在從南京附近的衛所裡補充。

 “現在,起立”

 所有人起立,敬禮。

 楊潮道“解散!”

 終於結束了,很多人心這樣想到,海州大戰後第一次軍事會議結束了。.易.看.小.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