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379節 吾乃大明忠義伯
錢謙益回到家中,立刻就讓家奴去請了一個剃頭匠來。

 錢謙益的小妾寇白門冷眼看著錢謙益讓人給他剃頭的醜態,極為不齒。

 她不由想到昨日之事,朝臣商議戰和之事,錢謙益回來告訴寇白門,城是守不住的,寇白門做了一個明代烈女該做的事情,表示如果錢謙益殉國,她一定會跟隨,奈何錢謙益舍不得死。

 寇白門說自刎,錢謙益說太疼,寇白門說自縊,錢謙益說太醜,最後寇白門說投水,錢謙益想了想說:太涼!

 今日回家,態度瀟灑,大歎頭甚癢,找人來剃發!

 剃完發,就匆匆出去了。

 錢謙益此時哪裡管得著一個小妾的心思,他剃發完之後,立刻就又來到朝堂,只見朝上一面側目,因為他們看到錢謙益油光鋥亮的頭頂,以及後面那筷子般細的發辮。

 “牧齋公,你?”

 王鐸不由有些震驚,沒想到東林魁首錢謙益竟然第一個剃發了。

 錢謙益就是要讓大家看看,他是第一個剃發的,這首降之功就跑不了了。

 王鐸歎了一口氣:“剃吧,剃吧!”

 他說完,一個個都哀歎著走出了朝堂,各自回家找人剃發去了。

 尚未到午時,就讓鴻臚寺卿高夢玘再一次去‘沙爾虎達’軍營,帶去了錦緞財帛,表示歸順之意,請‘沙爾虎達’大軍入城。

 看著高夢玘剃發的樣子,楊潮很滿意,立刻就同意進城,並且表示會約束士卒,絕不傷一百姓,絕不擄一女子。

 然後就將高夢玘留在身邊。讓高夢玘派了一個人回去回復朝堂,要求文武百官都必須郊迎,也不用出十裡了。就都在南門聚寶門外等候即可。

 高夢玘安排停當之後,再次回到‘沙爾虎達’大帳之中。這次他看到了沙爾虎達本人,但是直接震驚住了。

 “楊,楊,楊——”

 他連說三個楊字,都沒有喊出楊潮的名字來,當即傻愣在帳中,完全不知道怎麽回事。

 “高大人,小辮子好好漂亮啊!”

 楊潮走到高夢玘身邊。輕輕在他肩上拍了拍。

 “高大人,幫本爵做一件事如何?”

 “楊爵爺,下官罪該萬死!”

 這時候高夢玘已經反應過來了,他們都上了楊潮的當,但是楊潮為何要這樣做,他就不知道了,但覺得不會是好意。

 楊潮扶起他:“誒,高大人既然向我大清投誠,何罪之有!”

 高夢玘這時候有些迷糊了,但是心中突然升起了一個希望:“莫非楊伯爺您也投順了?”

 啪一聲。一個大嘴巴子將高夢玘扇倒在地上。

 “投順?你們不要臉,老子還要啊!”

 說完一把將高夢玘拉起來:“姓高,現在把你的人都喊進來!”

 高夢玘帶來了不少人。十多個,大都是宮中的太監、錦衣衛之流,都留在營帳外。

 這些人已經不能放回去了,誰知道他們看到了什麽。

 高夢玘一臉驚慌,但是不敢不從:“來人啊,大人請你們進來領賞!”

 他在營帳中大聲喊著,帳外的太監和錦衣衛一聽,還有這好事,立刻屁顛屁顛的滾了進來。結果剛一進來,十幾把刀子就架在了他們的脖子上。

 “乖乖聽話。就不會有事!”

 楊潮的聲音響起,這時候幾個人立刻愣了。

 “楊伯爺?您回來了!”

 一個見過楊潮的太監驚叫。其他人頓時知道,站在他們面前的不是什麽滿清梅勒章京沙爾虎達,而是大明忠義伯楊潮。

 “沒錯,本爵回來了,都老實待在營中。等本爵處理完城中之事,自會放你們走。要是敢鬧事,殺無赦!”

 “不敢不敢,伯爺吩咐,小人照做就是。”

 這些錦衣衛和太監都是精明之人。

 “來人,準備儀仗,沙爾虎達梅勒章京要出發了!”

 接著楊潮大吼一聲,聲音中充滿了諷刺。

 大軍出發,為首是一隊儀仗,手持親王臥爪一對,親王旗四杆,親王執大刀兩口,親王槍兩杆,親王大纛一杆。

 這些除了繡團紅羅傘之外,幾乎就是多鐸的儀仗了,當然數目上少了不少,比如臥爪本是兩對,親王旗是十杆,不過最重要的繡團紅羅傘和親王旗楊潮大半拿去給皇帝獻俘了,剩下這些只是一小半而已。

 不過足以唬人了,至於大明朝臣會不會認出這些是親王的儀仗,從而生疑,楊潮一點都不擔心,這群狗東西哪裡會知道滿清順治剛剛頒布的禮儀制度呢,他們爭權奪利搜刮錢財的時間還不夠呢,哪裡會有心思卻了解滿清的儀仗制度。

 不過這也是簡化的儀仗,畢竟多鐸是去揚州打仗的,這些儀仗是打算戰後展示威儀的,所以意思意思就行了,沒有帶全套的來,比如螺號、旗牌等就沒有。

 儀仗隊之後,是一批護衛,人數兩百之數,穿著則是多鐸身邊的巴雅喇護兵,楊潮攻進總督府多鐸的護兵至少被他殺了一半,不過就剩下這麽點了。

 護衛後面,則是一批騎兵,人數也是百人,沒辦法楊潮身邊會騎馬的親兵就這麽點了,其他都跟著趙康去打泗州去了。

 騎兵身後,才是一隊隊整齊的長槍兵,人數最多,足足四千多人,加上其他士兵,剛好是五千之數,正是楊潮從揚州帶回來的軍隊。

 楊潮騎在馬上,前面是遮擋了視線的大旗等物迎風招展,後面一隊隊士兵步履森嚴,沉默著向南京城進發。

 楊潮四周都是騎兵,旁邊還有一個文官,正是高夢玘,留著他以防有變。

 很快就進入了小安德門,城上守軍早都下城等在道旁,大軍一過。人人跪倒在地。

 小安德門是南京城的外郭城門。

 所謂外郭城,就是南京最外一層城牆。

 當年朱元璋造好應天府城以後,登上鍾山觀察都城的形勢。發現宮城離開鍾山太近。如在山上架炮,皇宮很容易被擊中。而且還有一些重要製高點,如南面的雨花台和北面的幕府山留在城外,對城防非常不利。於是,朱元璋又下令建造外郭城。

 南京城本就已經是很大的城池了,城牆長五六十裡,比歷朝歷代的南京城都要宏偉,結果外面還要加一層城牆,那麽這道外郭城自然就更宏偉了。修建好之後,將城外的山陵都包裹在內,城牆長度達到了驚人的一百二十裡。

 當然這麽長的城牆,全部用石磚的話,開銷就太大了,所以大多數地方都依照地勢,大多數是黃土丘陵築成,只有一些防守薄弱的位置會加砌一部分城牆,並在這些城牆上開設城門,總共有十八座之多。小安德門就是其中的一座。

 穿過小安德門之後,算是進入了南京城范圍內,但是眼前看到的並不繁華。左手邊是幾座寺院,能仁寺、碧峰寺、天界寺等都在這裡,右手邊則是聚寶山,雨花台就是其中的一道山峰。

 而腳下的大街則稱為雨花台街,地勢一路走低,走了二裡地外,地勢更為平緩,過了雨花台南城崗子後,已經能看到稍顯密集的建築。此時已經到了米行大街。

 米行大街位於南門聚寶門之外,兩側多有米行。因此得名。

 此時米行大街兩側,跪滿了附近的百姓。有商鋪的商賈、掌櫃,有附近的住戶,他們以此來表示恭順,乞求得到平安,還有人臉上寫這順民二字。

 一直到了菜市口和掃帚巷和米行大街的三岔口,楊潮終於看到了文武百官,他們此時一個個也跪在地上,他們背後就是聚寶門,城門大開,守城兵將列於道路兩側,不過也都跪著,武器丟在一邊,展示他們絕對沒有敵意。

 城門口的百官烏央烏央的跪了一地,有內閣大學士,有六部尚書、侍郎,有各衛指揮,有總兵、副將,也有監軍太監,反正南京能說得上話的,都在這裡了,他們迫不及待的想要在新主面前露臉。

 為首一人,手舉一面金盤,盤上放著一顆大印,一本黃冊,大印代表的自然是玉璽,黃冊則是戶籍民冊,當然這些只是象征意義,代表的是獻土稱臣。

 這時候楊潮的儀仗已經停下,後面的護衛則分為兩列,朝著兩邊衝去,很快就站在百官兩側,這時候文武百官心中開始有些不安。

 不少人偷偷抬頭看去,只見那儀仗開始慢慢分開,露出了一個通道。

 一隊騎兵慢慢朝著百官走過來,騎兵隊形嚴整,看不到中央的人物。

 直到騎兵慢慢走到百官面前,這才停了下來,騎兵隊伍也慢慢分開,露出其中兩騎,其一正是高夢玘,其二則是——

 偷看到楊潮的官員當即傻眼, 愣住了,怎麽是楊潮!打死他們也想不到,他們迎降的竟然會是楊潮!

 楊潮卻慢慢跳下馬,在左右護衛保護下,慢慢走到了王鐸前,王鐸正是頭舉金盤的文官,他舉著金盤,因此頭一直低著,反倒是不曾看到楊潮。

 “王大人啊,獻土納降,好似不該是你吧。當年秦王子嬰向劉邦獻過,南唐後主李煜向趙匡胤獻過,你有什麽資格獻土?”

 王鐸聽出聲音似乎不對勁,這才抬頭看來,頓時眉目圓整。

 “你,你,你是——”

 王鐸不比其他人號多少,他初看到楊潮的刹那,也是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他說不出來,楊潮幫他說。

 翻身騎在馬上,猛的拔出刀來。

 “吾乃大明忠義伯楊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