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395節 秀才謀反
福建小朝廷成立後,很快就發展成了楊潮當年在南京時候的趨勢,甚至比那時候更糟。

 小皇帝跟鄭氏的矛盾十分激烈,比楊潮在南京時候,朱慈烺跟楊潮的矛盾更尖銳突出。

 小皇帝和鄭氏各自都有責任,朱慈煥的性格比他哥哥朱慈烺還要獨斷一些,更受不得被人控制,而鄭氏的出身是海賊,指望這些人能夠像楊潮一樣好說話,或者指望他們玩弄文官那種權衡把戲是不可能的,因此雙方訴求都很直接的情況下,矛盾不尖銳才怪。

 或許是出自明朝特有的政治背景,明朝皇帝向來不習慣被武將挾製,他們可以讓文官操縱,但是對武將卻十分不信任,而文官對武將那更是長達數百年有計劃的壓製,所以福建小朝廷中就形成了文官集團和皇帝聯合起來針對鄭氏集團的現象。

 皇帝和文官希望控制鄭氏手裡的兵,而鄭氏則希望接管文官手裡的財,一個希望兵權,一個則討要財權,但是鄭氏是不可能將手裡的兵權相讓的,而一直以來都掌握在福建文官手裡的財政大權也不肯交給鄭氏,鄭氏強行在一些關卡收厘金,並且努力擴大海貿,文官和皇帝則自己招募軍隊,同時試圖將浙江和福建的明軍調到福建。

 但是皇帝和文官卻又離不開鄭氏的支持,鄭氏更不敢把皇帝這個旗幟丟掉,因此雙方又不得不在一起湊合過著。

 在楊潮看來,鄭氏和皇帝都有點想不開。

 鄭家想要錢還不容易,福建敞開了做貿易就是了,何苦盯著朝廷手裡那麽點可憐兮兮的糧賦,要知道福建可是一個貧瘠的地區,人多地少的。但是卻不缺乏貿易品,福建龍泉窯敞開了燒瓷器賣給西方人,還有福建的鐵拉到南京賣給楊潮都是大價錢。

 而朝廷也太想不開。鄭芝龍玩命招收的那二十萬亡命之徒只是看起來唬人罷了,還不如找一個勇將。安安心心的把浙江的軍隊練好,浙兵在戚繼光手裡那可是天下無敵的存在。

 當然這兩方絕沒有楊潮想象的那麽簡單,兵權和財權,不僅僅是兵和錢,其中還包含著控制與反控制的政治意義在裡面,朝廷不能控制鄭家的兵,就意味著受到鄭家的挾製,而鄭家不能把文官和皇帝手裡的錢拿過來。就控制不住朝廷。

 所以說鄭家其實不缺錢,朝廷也不缺兵,鄭家要的是朝廷沒錢,朝廷要的是鄭家沒兵,就是這樣!

 浙江的情況還算好,自從支持許都造反的浙江豪族被楊潮狠狠收拾過一次之後,這兩年都很老實,因此浙江算的上天下少有的安樂之地。

 小朝廷建立後,浙江的文官體系還非常完整,也都算支持朝廷。第一時間就表示支持,每年浙江的財稅除了截留一部分養兵之外,其他都交給小朝廷。浙江的財富是小朝廷現在最大的財源。

 可是浙江也有浙江的問題,跟福建一樣,還是內鬥,福建是朝廷跟鄭氏不能和睦,而浙江則是文官之間的內鬥。

 阮大铖一直在浙江做按察使,算的上是大員了,但是他跟浙江巡撫卻不和,浙江巡撫是東林黨,阮大铖是閹黨。不過現在的天下手裡有兵,說話才硬。

 以前浙江巡撫手裡有兵備道的兵力支持。阮大铖一直處於劣勢,可是馬士英帶兵逃走後。最後就逃到了浙江投靠阮大铖,阮大铖手裡現在也有了兵,於是跟巡撫開始分庭抗禮,誰都不服誰。

 還有廣東也不太平,農民起義跟地主武裝,就足夠廣東頭痛的了,廣西則是人少民貧,幫不上朝廷什麽忙。

 所以小朝廷看起來控制的地盤不小,但是各路勢力熱衷於內鬥,始終無法擰成一股繩,始終形不成合力。

 因此在軍事上不得不依靠楊潮支持,清軍沒有進入江西之前還好說,清軍已進入江西,尤其是八旗兵到了江西之後,無論是浙江還是福建都有些慌亂了,壓力之下竟然內鬥暫停,所以這次皇帝、文官和鄭氏能同時派出代表來南京,不知道等幾路大軍將江西的清軍擊敗,然後他們還會不會繼續合作。

 “我南畿重兵出徽州府,攻敵饒州八旗,接著向南昌進逼,我軍將殲滅三萬八旗!”

 楊潮在地圖上指著跟南直隸徽州相鄰的江西饒州府說道。

 “浙江兵出仙霞關攻打韃子廣信府(上饒)。”

 浙江兵備道王雄說道。

 “福建兵分三路,北路出分水關進兵貴溪;中路出杉關攻打撫州;南路出汀州與廣東兵合攻贛州!”

 鄭鴻逵大聲說道。

 鄭氏胃口很大啊,楊潮不由想著,他們大概以為十拿九穩了,這是急著搶地盤的說。

 不過他們有理由樂觀,清軍精銳三萬八旗兵基本上都部署在靠近南直隸的地方防備楊潮,而楊潮答應出兵將這股八旗勢力消滅,對於鄭氏和浙江來說,沒有八旗兵撐腰,金聲桓和王體中那些兵,他們還真看不上眼。

 鄭氏本來就是打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可是朱慈煥這個天子太不好挾製了,根本不聽話,而天下更不好挾製,無論是浙江還是廣東都不聽他們的,到頭來迎立了一個天子,就只有在福建的權利稍大點,其他地方鄭氏根本就插不上手,他們這算是看明白了,挾天子的前提還得是你的勢力夠大,天子不過是給了你一個可以名正言順討伐別人的旗幟罷了。

 所以還是抓在自己手裡的地盤才是實實在在的,想著打著天子的旗幟,就能撈取天下那真是太天真了,不得不說經過這些天,鄭氏也算是學會該怎麽做一個軍閥了。

 “好好好,此計甚好,本督保證不放一個八旗兵南下。一月之內,三路大軍蕩平江西,還江西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大家有做了一番討論,將進兵的兵力,以及各自需要做出的承諾說出來,然後楊潮高聲笑著總結。

 浙江表示出動三萬大軍出仙霞關,鄭氏可以出動十萬人馬,而楊潮隻表示不會放八旗兵南下,至於出多少兵力楊潮表示要看戰況,如果戰況不利,就是出動三十萬大軍也是沒有問題的。

 對於楊潮的保證,大家還是放心的,都知道楊潮的兵力強大,而且向來都很守信。

 商討完畢之後,眾人臉上都露出輕松之色,仿佛他們在地圖上的討論,就已經決定了戰局一樣。

 這時候外面突然想起了“秀才造反了”“秀才謀反了”之類的呼叫聲!

 楊潮頓時臉色一變,怒喝起來:“大膽,秀才何故如此張狂,竟然擅闖皇宮謀反!”

 鄭鴻逵、王雄等人臉上都露出驚訝之色,他們沒想到自己在宮中商討軍機,秀才們竟然闖了進來。

 他們自然知道秀才在南京已經鬧了幾個月了,從秋天鬧到了冬天,朝廷上的文官沒少為此向皇帝彈劾楊潮,但是彈劾也緊緊是彈劾,沒有任何作用,也有許多大儒罵楊潮的,依然沒有什麽作用,跟狗叫兩聲一樣。

 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秀才怎麽還敢擅闖皇宮。

 “眾位隨本關出去看看。這些秀才也太荒唐了,怎麽能擅闖皇宮,不過本關無論如何是不相信秀才謀反的。”

 沒人相信秀才會謀反,就連朱慈烺派來的公公都不相信,也大著膽子跟楊潮一起走出。

 楊潮他們是在皇宮最核心的乾清宮議事的,除了乾清宮,正北面是交泰宮,再往北是坤寧宮,聲音就是從哪裡傳來的。

 侍衛們一個個拿著武器保護著楊潮一行人,往北邊走去。

 剛剛走過坤寧宮,就看到一群群甲兵,將為數千人上下的秀才包圍了起來。

 秀才們竟然進了北安門,這就已經進入紫禁城了,算是進入皇宮核心區了。

 “怎麽回事?”

 一個軍官看到楊潮過來,立刻跑步過來匯報。

 “秀才們謀反了!”

 軍官老實說到。

 楊潮橫道:“亂說,這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秀才相公,謀得哪門子反?”

 軍官卻道:“真的,他們拿著武器,從元武門進宮,闖過了北安門才被我們攔住。”

 楊潮表示疑惑, 鄭鴻逵他們也弄不清真相,面面相覷實在是想不明白秀才們是鬧哪樣?要說真的造反他們肯定是不信的,但是他們也沒有懷疑到這是楊潮的陰謀,因為他們絕對想不到楊潮要把這些秀才都抓起來充軍,明代統治者無論想象力多麽豐富,都不會想到會讓秀才當兵去。

 楊潮道:“請兩個秀才公子過來。”

 軍官應命,很快跑了回去,然後帶人衝進了擠成一團的秀才隊伍中,硬是在秀才們的木棒前抓了兩個人,而秀才們卻硬是沒有敢打人。

 這兩人被帶到楊潮跟前的時候,手裡還抓著木棒,這就是他們的武器。

 這時候,楊潮的親兵很誇張的喊了一聲“保護大人”,立刻就擋在楊潮身前,手裡的長槍幾乎要戳到被帶過來的兩個秀才的臉上,秀才已經嚇得雙股打顫,卻硬撐著瞪著楊潮。

 楊潮這時候才做出一副不得不信的表情。

 用十分惋惜的口氣問道:“爾等因何要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