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鳳穿殘漢》第二卷青州之鵬 第四十六節名醫巫醫
“府君,此乃慈之子享,剛滿七歲。慈想讓其進講武堂念書。享兒快來見過府君。”太史慈領著男孩向蔡吉引薦道。而男孩則看了一眼父親,亦跟著虎頭虎腦地抱拳施禮,“太史享見過府君。”

 “七歲?如此說來豈不是與奉孝先生的兒子同歲?”蔡吉望著面前的郭奕與太史享,忽然有了一種老了一輪的錯覺。不過也怪不得郭嘉和太史慈兒子大到可以打醬油。東漢時期雖不乏活到七八十歲的長壽者,但人們的平均壽命卻只有22~26歲左右。為了子嗣著想這個時代人普遍早婚。男子十七八歲,女子十五六歲便已進入適婚年紀。

 蔡吉此刻的身體滿打滿算已滿十五歲,按十月懷胎起算更是到了十六歲。若是換成尋常女子,這會兒提親的人早就該踏破門檻了。不過蔡吉目前卻絲毫沒有談婚論嫁的打算。誠然之前袁紹在鄴城時曾暗示過要替兒子向蔡吉提親。之後在東萊腹背受敵之時,蔡吉也曾一度打算用與袁氏聯姻的方式來拖延時機。但這一切都在不其之戰後迎刃而解。須知,倘若蔡吉這次敗了,那袁紹便有著大把的理由,逼她嫁入袁府。當然這還是在袁紹重顏面前提之下的推測。要是袁紹是像呂布那樣不顧名聲之人,那他可能連聯姻這塊遮羞布都用不著,直接就能以強勢的兵力佔據東萊。好在,這一次蔡吉並沒有敗,雖然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卻好歹取得了“西拒袁譚,南擋呂布”的驕人戰績。在這種情勢之下,袁紹若是再提聯姻之事,不僅會讓人以為袁紹這是要吞並東萊,更顯得頗不合時宜。因此至少目前蔡吉是不用再為如何搪塞袁紹而煩惱。至於何時談婚論嫁。反正歷史上,諸葛亮與黃碩亦是二十七八歲才結婚,也沒見此二人在東漢引起多大的轟動。

 事實上,不僅是蔡吉不急著嫁,就連郭嘉、太史慈等人也在有意回避著這個問題,更不會因看到孩子而去刻意提醒蔡吉婚嫁之事。這不,此時的郭嘉就攏著雙手打量著兩個小鬼頭,哈哈一笑道,“同歲不是挺好。正好可以成同窗。”

 “沒錯,與其留在老宅長於婦人之手。還如來講武堂求學,既能學文又能習武,還能與同齡人結交。一舉多得甚是妙也。”太史慈跟著點頭附和道。

 蔡吉從郭嘉與太史慈的對話中聽出,郭嘉似乎也要將郭奕送入講武堂學習,連忙追問道,“奉孝先生要讓奕兒也進講武堂?可是講武堂的師資比不上潁川啊!”

 蔡吉之所以這麽說,並不是在妄自菲薄。要知道漢代私學遍布中原各地。其中又以潁川最盛。許多名士大儒都設館授徒。潁川的私學主要分兩大派系,一是律法,如郭躬講授《小杜律》,鍾皓講授詩律。二是經學。如唐溪典講授《左氏傳》,張興講授《梁丘易》。且他們所穿之經學都具有“擅長於論辯,多博通而不專攻一經”的特點。如此這般。在私學中,潁川士人不僅能學到精深的法家、儒家的知識,也從這些名士大家那裡學到很多政治經驗。而且這些私學中的士人還相互結交。互相影響。因此不僅僅是潁川的士人,不少其他地方的士人亦不遠千裡來潁川遊學。如漢中人祝龜十五歲時,就從漢“中遠學汝、潁及太學”。梓潼人楊充“受古學於潁川白仲職”。在這等大風氣下,郭嘉將郭奕從潁川接來東萊入講武堂學習無疑會影響其學業,同時亦會限制其與士人的交往。

 然而面對蔡吉的追問。郭嘉卻只是淡然地作揖答道,“嘉即已在東萊出仕。自然得將家眷接來東萊。更何況奕兒還小,潁川也不太平。”

 耳聽郭嘉提到“潁川也不太平”,再一聯想到潁川目前正處於曹操的控制之下,蔡吉頓時就明白了郭嘉將幼子接來東萊的真正深意。雖說,眼下曹操還沒做出“將徐庶老母脅於曹營”之類的事。但鑒於郭嘉與荀彧等潁川系名士的關系,以及曹操好挖人牆角的習慣。只要郭奕還留在潁川,難保哪天曹操不會上演一出“將郭奕脅於曹營”的好戲來。

 此刻體會到郭嘉良苦用心的蔡吉,當即頷首應答道,“既然奉孝先生與子義將軍如此信任講武堂。那本府也在此保證,待到奕兒、享兒年及志學,講武堂定能直追潁川私學!”

 眼見蔡吉當眾發誓要讓講武堂追上名滿天下的潁川私學,郭嘉與太史慈非但沒有覺得眼前的少女是在誇誇其談,反而不約而同地都露出了會心的笑容。因為他們十分清楚自家主公要麽不發誓,發誓必會做到。

 卻見此時的郭嘉扭頭衝著還一頭霧水的兩個小娃兒告誡道,“爾等自即日起需好好念書,莫要辱沒了講武堂之名。”

 “奉孝先生說得沒錯。享兒太守府比不得老宅,汝可不能淘氣。”太史慈也跟著向兒子警告道。

 被連番訓誡的郭奕與太史享哪兒敢有所造次,當即雙雙老實地低頭應答說,“喏。”

 倒是一旁的蔡吉見兩個孩子過於拘謹,便向他二人微笑道,“來日方長,汝二人還是先熟悉一下講武堂吧。”

 起初聽罷蔡吉所言,兩個孩子都不敢動。待到他們的父親點頭之後,郭奕與太史慈這才如出籠的小鳥一般蹦蹦跳跳著出去野去了。而這一切都被一旁的華佗看在了眼裡。是的,華佗看著蔡吉如鄰家女孩一般送糖給郭奕;看著蔡吉同郭嘉與太史慈商討孩子們的教育;看著蔡吉向自己的臣下許下諾言。華佗不得不承認眼前這位少女府君與他所接觸過諸多達官貴人都不同。

 而就在華佗感歎蔡吉的獨一無二之時,卻見後者欣然上前向其施禮道,“兩年未見,華醫師還是這般精神抖擻。”

 回過神來的華佗連忙拱手還禮說,“府君客氣,老夫不過是個閑雲野鶴之人。倒是府君小小年紀便能將一郡之地治理得政通人和,真是令人由衷欽佩。”

 “華醫師過獎了。”蔡吉謙遜了一番之後。又向華佗探問道,“華醫師此番來東萊能否多留一段時日?本府有些傷寒上的問題想請教華醫師。”

 “哦?可是東萊發現了疫情?”華佗眉頭一皺緊張地追問道。東漢所謂的“傷寒”其實是一切外感病的總稱,包括霍亂、痢疾、肺炎、流行性感冒等急性傳染病,而並非後世通常所說的由傷寒杆菌引起的腸傷寒病。因此在這個時代一提起傷寒人們往往第一反應就是有疫情爆發。

 “暫時還沒有。不過眼下移居東萊的流民越來越多,本府擔心周邊州郡的傷寒會因此影響東萊。再怎麽說未雨綢繆總比亡羊補牢來得強。”蔡吉不無擔憂地說道。因為熟知歷史的她很清楚,在漢末“傷寒”是僅次於“戰爭”的隱形殺手。並且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是平頭百姓,還是蓋世英雄,一旦染上傷寒那往往都得九死一生。據史書記載,從眼下的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之後十年內全國將會有三分之二的人死於傷寒。姑且不論這一數據是否準確。但至少歷史上,漢末建安七子之中就有五人死於傷寒。而後來的魏文帝曹丕亦是在南征東吳時染上傳染病而暴斃。魏國的大臣甚至阻止其子曹睿出殯,以免新帝也染上惡疾。因此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安全打算。蔡吉亦希望能將華佗留在東萊。

 此刻的華佗耳聽蔡吉提起“未雨綢繆”四個字,不禁撚須頷首道,“府君說得沒錯。對付傷寒最重要的還是在於防范於未然。既然府君對此有興趣,那老夫就在東萊多留些時日與東萊的醫師探討如何防治傷寒。”

 “如此這般,本府在此就先替東萊百姓。謝過華醫師相助。”蔡吉一面歡天喜地的向華佗作了個揖,一面則在心中暗歎東萊哪兒來的專業醫師,不過是群用符水的巫醫而已。且不知張仲景那邊《傷寒雜病論》編到什麽程度了?要是能有機會讓他同華佗來個南北醫術大交流那可真是利國利民的盛事。不過蔡吉也知此事目前難以實現。因為張仲景此刻還是在長沙當太守,怎麽都不可能跑來東萊同華佗碰面。

 不過蔡吉對巫醫們的偏見多少帶了點後世人的傲慢。畢竟在漢末像華佗、張仲景這樣專業的醫者並不多見。絕大多數百姓還是得靠鄉野間的巫醫來求醫問藥。而巫醫的醫術雖然帶著強烈的迷信色彩,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符水”或者更為確切點說是湯藥對某些流行病還是有療效的。要知道當初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正是趁民間大疫流行。靠著以咒符水為人治病,從而在十余年間,得徒眾數十萬。至於眼下精於此道者。當屬琅琊上師——於吉。歷史上,建安初年的於吉本該在江東“立精舍,燒香讀道書,製作符水以治病”。然而隨著蔡吉在這個時空的出現,於吉的人生軌道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一日入夜時分。蔡吉在書房內會見了秘密潛入黃縣的於吉。此番於吉依舊是一副鬥笠面紗的方士打扮,並且還帶著他那個仙風道骨的道童跟班。不過許是沒有林飛陪同的緣故。於吉相較上一次見面時少了幾分矜持,多了幾分熱絡。

 這不,雙方各按賓主就坐之後,於吉便忙不迭地向蔡吉奉承道,“西拒袁譚,南擋呂布,難怪老道看府君印堂光潤如鏡,寬廣平滿,實乃少年得志之兆啊。”

 面對於吉那番在後世爛大街的相面之術,蔡吉自然不會當真,卻見她長袖一抖,回贈了對方一頂高帽道,“於道長過獎了。此番本府之所以能力克強敵,貴道那三百力士功不可沒。”

 哪知於吉聽罷蔡吉誇獎五行遁旗的那三百力士,卻只是微微一笑,傲然地擺了擺手道,“五行遁術不過小道而已。府君若是真對仙法有興趣,老道這兒倒是有些上乘之術可傾囊相授。”

 上乘之術?是修仙呢?還是煉丹?蔡吉在心中揶揄地暗嘲了一之後,表面上則極為客氣地向於吉推脫道,“道長好意本府心領了。只不過本府尚還年輕,這修道之事還是以後再說吧。”

 於吉見蔡吉對修道之時並不上心,倒也沒覺得失望。在他看來蔡吉眼下年輕貌美,年少得志,自然是不會去想煉丹修道之事。不過再過幾年待她人老珠黃之後,怕是就不會再像現在這般對修道不以為然了。女人怕老,老人怕死。老女人這兩樣都佔據了,自然是既怕老又怕死。所以那種“半老徐娘”的貴婦歷來都是方士們爭相追逐的獵物。想到這裡,於吉當即不動聲色地撚須笑道,“是老道糊塗了。府君紅顏芳華尚用不著修道。”

 而不想再多同於吉在方術上多加扯皮的蔡吉,自然也騎驢下坡地順勢將話題一轉道,“說起來,此番全仗於道長之功,東萊方能在短短兩個月間增加數萬丁口。不知太平道下一批教眾何時能到東萊?”

 於吉見蔡吉急著問教眾移民之時, 心想,看來外界傳聞蔡吉與呂布兩敗俱傷的事是真的。這位女娃兒府君多半是想學曹操那般從太平教眾中抽壯丁。只是於吉一心想要有所建樹,又怎會輕易送出自己的家底。說以這會兒的他當即便同蔡吉打起了哈哈來,“不瞞府君,自打府君與呂布交惡以來,徐州各關隘均嚴禁百姓北上東萊,所以新一批教民還需等上一段時日方能抵達東萊。卻不知遼東的錦西城合適能建?”

 蔡吉耳聽於吉用呂布做借口,同時又提起了錦西城,心知其所說的“等上一段時日”怕是要與港口建成的工期掛鉤了。於是,蔡吉一面在心中暗呼老狐狸,一面則向於吉欣然出言安撫道,“於道長莫急。林郎君與段曹掾數月前已跨海前往遼東屬國張羅此事。不過建城池終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想來太平道的教民須在東萊暫住上一段時日。為了便於教民與東萊百姓和睦相處,本府以為太平道在東萊最好改一下稱呼。”

 柳丁在此躬身感謝書友提供的有關瘟疫的資料。話說,看了東漢末年的各種自然災害資料,柳丁表素對2012米有鴨梨~~~坑爹啊~~~三分之二人口啊~~~另外~~~粉票有木有~~~推薦有木有~~~搜藏有木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