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三國志》第七十章 成也孫峻,敗也孫峻
  歷史上是孫峻在孫權面前力主諸葛恪輔佐大業,最後也是孫峻發動政變刺殺了諸葛恪,所謂的歷史可以說一直都在重複著。

  【諸葛恪上台】

  神鳳元年(252),孫權以諸葛恪、孫弘、滕胤、呂據以及孫峻等五人作為輔政大臣,其中以諸葛恪為首。孫弘一向與諸葛恪不和,害怕被壓抑懲治,便封鎖了孫權去世的消息,企圖假傳皇帝詔書除掉諸葛恪。孫峻將這些情況告知諸葛恪,諸葛恪請孫弘商議事情,在座席上將孫弘殺死,於是穿起喪服發布孫權去世的消息。

  孫亮繼位之後,以諸葛恪為太傅,滕胤為衛將軍兼職尚書事,上大將軍呂岱為大司馬,呂據為右將軍。在孫權確定的這幾位輔政大臣之中,前三位諸葛恪、孫弘、滕胤是主要的,呂據、孫峻的地位就相對較低了。孫弘死後,由於滕胤和諸葛恪是親家,諸葛恪的兒子諸葛竦娶了滕胤的女兒,所以滕胤實際上是諸葛恪的支持者,孫峻更不用說了,他和當時朝中大部分官吏一樣都對於諸葛恪非常期待的,呂據雖然以前是魯王派的,但和諸葛恪也沒有什麽具體的矛盾,他還和滕胤有著姻親。

  在諸葛恪上台之初,孫吳政治可以說是面貌一新,他上台後取消了密置視聽之事,裁除軍政冗員,免除拖欠的賦稅,還取消貨運關稅,各項政事都顧及到給百姓以恩惠利益,當時吳國人無不歡悅,以至於諸葛恪每次外出,百姓都引頸相望,都想看看他的形象。諸葛恪還給弟弟公安督諸葛融寫信,要求其以身作則。諸葛恪不想讓各位王公居住在江邊兵馬要塞之地,於是讓齊王孫奮遷徙到豫章,讓琅邪王孫休遷徙到丹陽。其中孫奮不願意遷徙,遭到諸葛恪寫信規勸。

  建興元年(252),諸葛恪在東興征集人力,重建以前未完成的大堤,因此引來了曹魏的討伐,此戰以孫吳的大獲全勝而告終,諸葛恪作為統帥,聲望因此再上一層樓,看起來所有的一切都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吳主孫亮也進封諸葛恪為陽都侯,加封丞相、荊、揚州牧,督中外諸軍事。

  【伐魏失利】

  建興二年(253),諸葛恪準備再次伐魏,遭到了大臣們的群起反對,然而諸葛恪一意孤行,執意北伐,卻在合肥新城阻礙不前,被魏軍擊敗,最終被迫退兵,此戰諸葛恪調動了超過二十萬的大軍,孫吳因此損失頗慘,事後諸葛恪不知反悔,反而安然自若的在江渚住了一個月,後又想到潯陽去屯墾,直等朝廷召他回去的詔書一封接一封地送來,他才慢悠悠地領兵返回。從此,百姓對諸葛恪大為失望,怨恨的情緒開始產生。

  諸葛恪此次伐魏一方面是因為早先輕易擊敗魏軍,心裡有些輕敵,另一方面諸葛恪本來是孫和的支持者,他在上台之後也有遷都武昌的打算,更是孫和之妃張氏的舅舅,和他們也有所聯絡,所以諸葛恪當時有可能準備迎立孫和,廢掉年幼的孫亮,所以諸葛恪想要建立更大的戰功,以樹立威信,確保自己日後能夠成功。

  同年八月,諸葛恪回到建業,當即召來中書令孫嘿,厲聲喝叱:“你們怎麽敢隨意濫發詔書?”孫嘿噤若寒蟬,惶懼退出,告病辭官。諸葛恪檢點名錄,把自己出征後選曹奏準任命的各級官員,一律罷免,重新選任。此後,諸葛恪愈治威嚴,動不動就對人橫加責備,覲見他的人,個個屏息斂氣。他還改換宿衛人員,用他親近的人來擔任,並命令部隊整裝待發,想進攻青州、徐州。

  【孫峻政變除諸葛】

  武衛將軍孫峻本來是諸葛恪的鐵杆支持者之一,但看到諸葛恪無視眾意強行北伐失敗,又不知悔改,還大肆專權,空耗國力,再加上還有諸葛恪準備迎立孫和的謠言,孫峻於是徹底改變了對諸葛恪的看法,下定決心準備除去他。

  當時孫峻想與諸葛恪爭權,便利用諸葛恪為萬民所怨、眾口所嫌的機會,說他想製造叛亂。建興二年(253)十月,,孫峻和吳主孫亮定下計策,置酒請諸葛恪赴宴。前一天晚上,諸葛恪精神煩躁不安,通宵不寐,而且,家中數有怪異,因此內心疑慮。到要朝見時,諸葛恪停車宮門之外,逡巡未入。

  孫峻此時已在帷帳內埋伏了士兵,擔心諸葛恪不按時進來,事情敗露。於是,出來迎著諸葛恪說:“假如您的身體不舒服,可以以後再來朝見,我去稟告陛下。”想以此來試探諸葛恪。諸葛恪說:“我會盡力進去朝見的。”這時,散騎常侍張約、朱恩等偷偷寫條子給他,上面寫著:“今日宴會布置不同尋常,恐怕會有變故。”

  諸葛恪看到後準備返回,在大門處遇到太常滕胤。諸葛恪說:“我突然腹痛,不能入見了。”然而滕胤被瞞著,不知孫峻的計劃,就對諸葛恪說:“陛下自從您回來就沒見到您,今日設宴請您,您已到了門口,應當盡力入見。”諸葛恪猶豫了一會兒,看到自己親家這麽說,又返回去了,帶劍上殿,向吳主行禮入坐。

  侍者端上酒來,諸葛恪遲疑不飲。孫峻說:“你的病未痊愈,應當有經常服用的藥酒,可自己取出來喝。”喝著自己帶來的酒,諸葛恪的心情這才安定下來。酒過數巡,吳主孫亮起身回內殿,孫峻假托如廁,脫掉長衣,換上短裝,出來厲聲喝道:“有詔捉拿諸葛恪!”諸葛恪驚起,欲拔劍,尚未出鞘,而孫峻的刀已經接連砍下。張約從旁邊砍孫峻,傷了他的左手,孫峻也隨手砍斷了他的右臂。時衛士皆衝上殿來。孫峻說:“要殺的是諸葛恪,如今他已經死了。”於是命令刀劍入鞘,把宮殿打掃乾淨,繼續飲酒。

  諸葛恪長子為諸葛綽,是騎都尉,先前因與魯王串通獲罪,被諸葛恪毒殺。次子諸葛竦,為長水校尉;幼子諸葛建,為步兵校尉,聽說諸葛恪被殺,車載其母而逃。 孫峻派人於白都追殺了諸葛竦,諸葛建欲北投魏國,行數千裡後,被追兵所抓。諸葛恪被夷滅三族,其外甥都鄉侯張震及常侍朱恩等都被殺。

  諸葛恪死後,臨淮人臧均上表懇求收葬諸葛,孫亮、孫峻聽從,並吩咐下屬找諸葛恪屍體安葬。

  據《志林》記載,諸葛恪被孫權召喚從武昌出發之時,上大將軍呂岱告誡他說:“現在世上正是多難之時,望你每件事必先想十次再做。”諸葛恪說:“從前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孔子說:‘只要想兩次就可以了’。而您卻讓我想十次,這明明是認為我才能低劣!”呂岱無言以對,當時人都認為他失言。

  【淺談諸葛恪】

  諸葛恪在年輕的時候已經表現出了自己的聰明才智,但還是可以看出來他當時仗著口齒靈活是有些媚上的。諸葛恪在孫權時期的主要功績就是在丹陽征兵,搞定了那些山越,本來這個事情並不是什麽太大的功勞,但因為一開始大家都認為諸葛恪不會成功,對他不抱期望所以反轉後眾人對於諸葛恪的印象得到了直接的改觀。

  諸葛恪本人剛愎自用的性格,孫權、諸葛瑾以及陸遜等人都是知道的,也都看的很清楚。後來孫權明知道諸葛恪不是一個好的人選,但最後在大家的期待下仍然選擇了諸葛恪。

  畢竟有著諸葛亮和陸遜的例子在前面,但這使得大家對於諸葛恪的期待太高了,諸葛恪甚至也開始高估自己,將自身看成了下一個諸葛孔明,下一個陸伯言,然而所有人都想多了,期待於是變成了憎恨,諸葛恪很快也走向了悲劇。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