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與南宋同行》第33章 大宋紅水溪工業園區(3)
  其實王德發教授現在上的所謂課程,只是別有用心的科普課而已。  他的險惡用心很明顯,他要為上馬紅水溪工業園的原動力做鋪墊。

  他們確實是要用水力,甚至他們還可能動要用畜力。

  為此他們都買了足足八頭驢子,這一下子都讓臨安縣城的牲畜市場產生了價格波動。

  市場上收稅的市司都直呼是多年未遇到的大手筆,其實不值一面小鏡子的價錢。

  這個可不能亂炫耀。

  但是這些原動力只是一些掩飾,在核心的原動力上,他們只能用蒸汽機。

  宋子強曾經建議直接用大飛輪柴油機,他笑呵呵呵地說:“那玩意兒你燒地溝油都是可以的,用處大著呢!抽水、碾米、粉碎,帶上發電機它就發電,裝上車它就驅動,皮實耐操,用不著一點電子設備!我閉著眼都能拆卸和安裝,你信不?”

  萬士達都要笑死了,說:“老大啊,你知道這個時候油料都缺到啥程度了?他們現在還沒有以炒菜為主,隻愛蒸啊煮啊之類的,為啥?缺油啊……”

  不過,南宋時期,整個時空裡的世界各地都是缺少植物油的,原因不用解釋了。

  他們觀察過,這個臨安縣城裡主要售賣的是麻油和動物油。

  宋代以前大部分都是芝麻油,其它油料的記錄很少,這和產油率有關,其實主要和原動力有關。

  大豆,這個時空早都有了,產量也可以,但是他們哪裡有能力壓榨出豆油來?

  只能說是芝麻等麻類種子好壓榨一些。

  當然了,技術總是會增長的,都是會非常緩慢的。

  好在到了宋代後用於榨油的油料作物開始增多了。

  北宋莊綽在《雞肋編》裡記載:“油通四方,可食與然者,惟胡麻為上,俗呼脂麻。河東(今天的山西)食**油,陝西又食杏仁、紅藍花子、蔓菁子油(菜籽油),山東亦以蒼耳子作油,穎州亦食魚油。”

  剛才說了,這大豆在大宋種植歷史很悠久,但是更本不是這一時期的榨油原料,原因表面上是大豆的含油低,只有16~19%,實際上還是壓榨能力有限的。

  就算是到了幾百年後的明代了,他們用壓榨法來榨油後,這個出油率也僅為7.5%。,而這個芝麻含油較高,達到45~50%,而且還容易壓榨,用壓榨法能獲得接近35%的出油率。

  另外一種出油率很高的桐子,但是它榨出的桐子油不能食用,只能用作燃料和塗料,而且原料產量還很低。

  所以除了芝麻,其它的食用油油料作物很少有超過25%的出油率,這就是芝麻油在很長的時期內獨領風騷的原因。

  所以如果在南宋的大街上看見有賣大豆油的人,他差不多是明代穿越來的。

  花生的含油很高,約為45%左右,用來榨油也能獲得較高的出油率。

  但是如果你遇到了叫賣花生油的人,那麽他鐵定是明末清初以後穿來的。

  抓起來吊打沒有錯的,都穿越這麽久了,他還沒有能改變了什麽,你不吊打他還等什麽?

  花生是美洲植物,是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才開始在世界大陸傳播。

  這個花生傳入中國的時間大約是在16世紀,當時它由沿海傳入內陸地區的速度還很慢,所以直到乾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稀見的筵席食品。

  同玉米和辣椒一樣,這個時空裡都是大宋找不到的。

  在這裡只能向一位筆名姓金的寫手呵呵了,

除了穿越者,所有人都是吃不到的,哪裡可以隨便在一個小飯店裡買到?  對了,還有蠶豆這個普通豆類,它是在元末時才出現的。

  但是不管怎麽說吧,這個宋代人吃的食用油品種增加了,而且他們對油炸食品的熱愛也是前所未有。

  沈括在《夢溪筆談》裡記載:“今之北人喜用麻油煎物,不問何物,皆用油煎。”真是恨不得芝麻都要用芝麻油煎一遍再吃。

  這種愛好大概也傳染給了周邊的國家,遊牧民族國家自產的動物油估計都不夠吃了,他們就常常向宋朝索取。

  大宋政府每年不得不向遼、西夏以及後來的金進貢歲賦以維持和平,據《宋史》記載,在進貢的物產裡面,其中就有油。

  南宋時期曾出使金國的洪皓記錄了這麽一件事情,金國對待宋朝來訪的使團,在生活待遇方面,酒、肉、面、米每人都有供應,但只有副使以上級別的才每日供給油。

  你看看吧,在當時所謂強大的金國,油是多麽寶貴的生活物資。

  至於用什麽方法來榨油,歷史資料裡只有“炒焦壓榨,才得生油”這般的寥寥數語。

  其實也就是這個方法了,所以就算上南宋本身,也不是食用油出產豐富的主兒。

  所以想用食用油做原動力的燃料,這個成本先不說,供應量都是問題。

  宋子強當時隻得乾笑著說:“我是技術大叔,不是供貨大叔,我留著到時候做緊急備用動力不行嗎?!”

  萬士達說:“當然可以了……但是你要考慮穿越時空時浪費蟲洞能源的問題。”

  宋子強這時候得意了,說:“你給我一個普通機床,銑床和磨床,中碳鋼料材,我就可以給你加工出一台來,不用專門帶的。”

  這個辦法好,但是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那個時候宋子強開始認真起來,當時他看出張國安夫婦兩個是極為認真的了,一臉的嚴肅,所以也主動參與幫助設計一套工業原動力的發展體系了。

  他們確定了以木炭為初期發展的工業動力燃料,沒辦法,臨安縣城周邊不產煤,而且整個浙江地區都是貧煤區。

  或許有小煤窯?但是只有等著穿越回去再確定地址了,只能先設定木炭了。

  但是這個時空的木炭可不便宜,比煤炭又貴多了,怎辦?

  宋子強自信心滿滿地說:“我給你們加工幾台機制炭機械吧,把這裡極多的稻草和容易都到的樹枝條,甚至以後發展起農業後的花生殼和玉米芯材都利用上,這樣的原材料不缺就行。

  我把那機械設計成螺旋預壓,活塞衝壓的二級壓縮工藝,這樣不傷害模具,更加節省動力。

  再說了,那個機制炭的產熱性與抗煉性與中質煤接近,含硫還極低,一下子就能把這個木炭價格打下來了,關鍵是能供應上生產用了。

  我在那面的世界都不知道接手做過多少套了,門清呢。”

  吳大鵬說:“要那麽多木炭幹什麽?我們總不能想著去賣炭吧?”

  宋子強冷笑了,說:“不懂了吧?我們一下子還可以上馬兩種原動力……鍋駝機和煤氣機嘛!”

  宋子強先介紹了一下鍋駝機。

  這個鍋駝機有自己的特點,它是鍋爐和蒸汽動力機連在一起的動力機器,有的裝著輪子,可以移動,也可以固定放置。

  鍋駝機的用處大了,它可以帶動水車、發電機或其他各種機械,用煤炭、木柴、油等做燃料,適於農村使用,特別適用於這個大宋的時空。

  鍋駝機與水泵、水車相配可進行灌溉排水;與發電機相配可發電,提供電力;並可直接驅動脫粒、碾米、榨油、鋸木、食品加工和機械製造中的各種工作機械。

  它是將蒸汽機安放在鍋爐上面或旁邊,並與水泵、閥門等輔機組成的一個緊湊的整體動力機組。

  從鍋爐來的蒸汽進入蒸汽機,在汽缸中膨脹做功,使主軸轉動而輸出機械功。

  另外,大型鍋駝機使用後的乏汽還可作為熱源,供加熱、蒸發、乾燥和取暖等之用。

  鍋駝機的功率一般為10~20馬力(1馬力=735.5瓦),很少超過100馬力。它的類型較多,但基本型式不外乎立式和臥式,固定式和移動式。

  鍋駝機的優點是:可燃用各種地方性的劣質燃料和可燃廢料,操作、安裝和維修簡便,工作可靠,製造簡單,成本較低。

  缺點是:升火準備工作時間較長,在暫時停車時必須保持鍋爐在熱備用狀態,熱效率較低,裝置較笨重。

  直到21世紀初,鍋駝機還會在工業不發達的地區和邊遠農村得到應用,許多工廠都曾設計製造過多種類型的鍋駝機。

  但隨著小型柴油機的大量出現、電力網的普及和各種能源的綜合利用,作為孤立動力源的鍋駝機已基本上被淘汰。

  當然在石油供應緊張的情況下,燃燒各種雜料的鍋駝機經過技術改造,有可能在局部范圍內得到應用。

  吳大鵬吃驚地說:“這不就是給大宋準備的原動力嘛……我以前沒有見過它。”

  宋子強依然冷笑著說:“這算啥?我還沒有說煤氣機呢!”

  煤氣機一般由缸蓋、缸體、曲軸箱、曲柄連杆機構、配氣系統、點火系統等組成,由於它需要和煤氣發生器聯動,所以大多用於發電站和動力站作為固定動力。當然也可固定在船舶、車輛等上,做為輸出動力。

  鍋駝機用鋼材和鑄鐵較多,當這兩樣產量還不多的時候,大批供應鍋駝機是有困難的。

  這時候煤氣機輕便,熱效率高達15%左右的優點就顯現出來了,它用鋼材少,成本低,搬運方便,所需要的材料自己都能解決,因此煤氣機可以成為他們將來動力機械發展的重點。

  煤氣機的結構與汽油機相似,按混合氣點火方式分為柴油煤氣機和火花點火式煤氣機。

  柴油煤氣機以煤氣為主要燃料,煤氣與空氣通過混合室混合後進入氣缸,在活塞接近壓縮行程上止點時,噴入少量柴油作為引燃燃料將混合氣點燃。

  因此它也屬雙燃料發動機。引燃油量按熱量計算,相當於煤氣機全負荷運行時總熱耗量的5~15%。負荷改變時引燃油量一般不變。

  這一種不合適他們,不要了。

  還有一種火花點火式煤氣機,它在活塞接近壓縮行程上止點時用電火花點燃混合氣。

  這個可以用,他們認為蓄電池技術不難……

  但是也要命的是, 這個煤氣機雖然靈活輕便,但不易操縱,管理保養比較困難,很容易出毛病,這就需要提高使用者的技術水平了,教會大宋時代的技術員使用機器,並且在使用時注意安全;機器要注意保養,壞了要修理,這都需要掌握修配和保養的技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還要懂得煤氣機的構造原理。

  這個到時候也慢慢培養吧,不是太難。

  當大家設計好原動力的發展計劃後,信心都來了。

  但是,安靜有些擔心地說:“聽你們說這樣多,這要帶過來多少設備啊……”

  宋子強哈哈大笑說:“不用大家操心了。咱們不是有宗申車三輪摩托車嘛,我先用它的柴油發動力當我設計的機床的原動力,加工出鍋駝機來,先把機制炭項目整上去!帶點砂輪、刀具和模具過來就開始工業化發展了……”

  安靜吃驚了,說:“就靠這點東西開始工業化發展?!”

  吳大鵬指著頭說:“還有這個呢……”

  萬士達伸出手來說:“這個……”

  張國安說:“我們……”

  王德發說:“我們事先還要培養一批初級的技術員……”

  初級到什麽程度,先從蒸汽機的原理說起……這不上幾節課都是圍著這個談的,直到他們有了初級認識。

  還要想辦法引導他們接受煤氣發動機呢,這也都是王德發上課的險惡用心。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