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與南宋同行》第54章 大栓式火銃定型
如何與這些大宋的“志願軍”整合,王德發和張國安島主事先商談過,他們不同與雇傭軍,更不是那些買來的騎兵,盡量把他們當成輔助力量才是好辦法。

 王德發提出把他們編成二十幾個小隊的建議,臨時讓他們和流求衛隊組合在一起。

 趙安統製當時馬上就答應下來,因為他在襄陽地區比較熟悉流求衛隊的打法。

 他當時還得意地說:“我以為,如此分隊法甚好,若是兵敗,則不會全是一潰千裡!”

 他說完後,王德發和黃祖隊長當場面面相覷,一時說不出話來。

 王德發馬上安排黃祖隊長當他的副手,真害怕他胡亂指揮!

 王德發和張國安島主已經明確了他們在山東半島的軍事方針,那就是在陸上,他們隻管守住膠水和膠州地區,要讓他們自己來攻打在海上,他們仍然要放韃靼強盜集團的血,繼續在北部沿海城市進行騷擾!

 整體上是“三不”精神,不戰,不和,不談。

 現在的局面是他們衝鋒在前,讓整個大宋搬著小凳子觀戰了,這當然是讓人想不到的局面。

 趙安統製對在每一次的軍訓結束後,還讓士兵從事一會兒農業勞動的行為不太滿意。

 他認為這是對軍人的侮辱。

 黃祖隊長作為他的副手只能慢慢向他解釋,其實因為他們抓了很多俘虜,現在士兵的體力活已經很少了至於說大家仍然還要參加勞動,原因很簡單,他們士兵之間會在勞動中增加了解,或許還可以交上朋友。

 趙安統製當時就不明白了,勞作還可以增加了解?或許還可以交上朋友?!這真是無稽之談!!

 黃祖隊長苦笑著想,他和自己當初聽到張國安島主的說法時,兩個人的反應是一樣的,但是現在真的不一樣了。

 他又說了一句話,在流求島上,沒有人不參加勞動,你看王德發家主不是也親自勞作嘛!

 這確實是實情,王德發正在領著勞力們建設他的榨糖廠,他和其它勞力一樣親自動手。

 趙安統製只能點頭認可,他說:“他不像是商人,倒更像是一個大工匠!”

 黃祖隊長馬上認同,說:“確實如此!而且,他們幾個都一樣,說不定就弄出什麽怪物件,非常好用!!”

 這個時候,他們的騎兵隊調整完畢後,終於也乘船到了這裡。

 他們必須要慢慢適應這裡的天氣,還有較為寒冷的冬天。

 張國安島主給他們同樣改裝了一下,他們原來使用的弓箭和馬刀,這個不變,但是增添了騎兵式火統和手榴彈。

 這種騎兵式火銃是真正的擊發式火銃,只不過由於是騎兵使用,所以要比其它兵種的槍管短一些,有效射距為一百米左右。

 當完成了工業上的部分基礎建設後,張國安島主決定要把武器升級。

 這其實是一種大栓式火銃,相當於民間版的土槍,但是威力巨大,同樣可以在五十米距離內打死野豬。

 它所用的子彈類似於獵槍子彈,彈身是直筒式,頂端封口,下底開口,預備安裝銅盂式底火。

 它的整體是用賽璐珞擠壓成型。

 當王德發完成了車床建設後,他們除了要慢慢複製自己外,主要就是為了加工出各種模具。

 現在,他們的賽璐珞產品在大宋市場上的需求基本是無窮無盡的。

 當然,就算他們的低氮棉花,也就是硝化纖維,酒精以及樟腦也在理論上是無窮的,但是,他們的加工能力實在是有限,所以不得不通過高昂的價格來控制需求。

 這東西遇到明火會立即開始燃燒,但是,沒有人閑著用火去點窗戶玩吧?!

 流求玻璃片當然就會很好賣的,只要再降低點價錢,中產階級馬上就會加入買方的大軍中。

 可是他們同樣需要提高武器的級別水平,只有乾掉韃靼強盜集團他們才可能心安,為此不提不抽出部分產品來製成彈身。

 這種子彈的銅盂底火也是在模具上通過兩次衝壓成型,和火帽一樣,這都是發射完要回收的。

 這種大栓槍的口徑十二毫米,全長一米一,加刺刀一米六。

 槍管為中碳鋼卷打的無縫鋼管,硬木槍身和槍托,不加刺刀,全槍總共二點三公斤。

 它的彈倉為大栓開拉式,拉開時露出彈倉,同時完成壓縮槍針彈簧的動作,放入子彈後,推上大栓,完成封閉動作。

 張國安島主為了防止出現炸膛現象,他減裝了發射火藥。

 他降低了子彈射出槍口的動能,使得有效射擊距離縮短到一百五十米左右,但是同樣具有殺傷力。

 這樣也減少了大栓槍的後坐力,有利於提高士兵的射擊精度。

 其他槍械配件也已經完成了定裝,人字形挎肩鯨魚皮皮帶,鯨魚皮雙肩挎包,鯨魚皮槍套,鯨魚皮挎帶,鯨魚皮刺刀刀鞘,可掛於皮帶上的鯨魚皮子彈盒,鯨魚皮手榴彈袋,還有鯨魚皮手套。

 試製第一把槍時,他發現整支大栓槍的關鍵在於大栓的封閉效果,他索性在槍栓蓋子的前端用了嵌入式的封閉方法,封閉效果非常好。

 哈哈,這對大宋工匠來說就是極難仿製了但是對流求工匠們來說也難了!

 當時,王德發對張國安島主說:“不用討厭他們仿照,我還希望他們能跟著造出來呢!將來啊,我們隻賣子彈就行了,至少要有高中級別的化學知識才能明白這裡的化學反應”

 張國安島主說:“呵呵,真要有那一天, 我們能吃大宋好幾輩子的軍火生意!”

 王德發那時沒有說什麽,他們已經改變太多的歷史了,再往下走,他們都難以估計會發生什麽事情。

 隨他們一起來的還有五百個“副騎兵”,他們不是騎兵的隨從,而是張國安島主安排來和他們一起學騎術的。

 目前為止,馬穆魯克騎兵是唯一一支同樣靠著騎兵擊敗了韃靼騎兵的勢力,這裡面的諸多原因不用去探討,只看結果。

 張國安島主相信這些人的忠誠,他們絕對不會投降韃靼人,而且他還給了他們自由,給了他們俸祿。

 在異鄉他地,他們只能忠誠於自己。

 但是,張國安島主和王德發共同認為,他們還是要建起自己的騎兵來,將來肯定會大量用到這個軍種。

 所以,他安排了同樣身材較小的隊員跟著他們一起訓練,甚至連他們買的馬夫都配上人來跟著學,在這個時空,畢竟極少人有機會接觸過這兩種馬。未完待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