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保衛蘿卜1644》第36章 天下之牛耳(5)
  捏造罪證……

  真虧太子爺能說的出口。

  雖說歷史上冤殺大臣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像太子一樣,當著其他人的面便理直氣壯的要捏造罪證……那可真是絕無僅有啊。

  哪怕是洪武年間的胡惟庸案牽扯如次之廣,也是太祖皇帝私下裡收集罪證,等到合適的時機,才對涉案的人員下手,但太祖也絕不會承認他在捏造罪證……

  太子毫不憐惜自己的名聲啊。

  孟兆祥雖然也能猜到被抓起來的官員基本是涼了,但作為一個秉公執法的正直人士,對於捏造罪證的事情,心裡還是很抵觸的。

  孟兆祥拱手低頭道。“殿下,此等施為,上乾天和,恐引天怒,降罪於我朝。”

  無論是大臣百姓,都還是很迷信的,百姓做壞事,那是要下地獄,天子做壞事,那就會引發雷劫之類的東東。

  朱慈作為唯物主義的好青年,才不會信這套說辭。

  但是要朱慈跟這幾個儒家大佬講什麽科學的世界觀,顯然也是腦抽了。

  “我朝受的罪可還少?天下大旱,莊稼欠收,時有瘟疫橫行,而反賊揭竿而起,建奴亦背信棄義為禍遼東。父皇數下罪己詔憫謝於天,卻不得請。”

  “何也?”

  “皆因罪不在父皇,而在朝臣!”

  “孤上稟天意,誅殺誤國罪臣,何以引天怒?此乃平天怒也!”

  孟兆祥發現,他完全說不過太子,這捏造罪證誣陷朝臣的事情,愣是讓太子詭辯的有理有據……無法反駁。

  但這種事情幹了,恐怕別人都會指著孟兆祥的脊梁骨罵他,孟兆祥心裡很苦。“臣實難為之……”

  對於這種不太配合又是不方面殺掉的忠臣,朱慈還有另一番對策。

  “若孟大人不願如此,便罷了。”

  孟兆祥聽後猛的一驚,太子竟然轉性了?不過剛要開心,臉色卻黑了下來。

  “那孟大人致仕歸野,或可在此國家危亡之際,保一家平安。”

  孟兆祥好想罵人,太子讓他辭職,孟兆祥肯定認了,但幹嘛還加最後一句話?把辭職和貪生怕死綁定在了一起。

  這他媽的還怎麽辭啊!

  辭了,就是貪圖個人利益的小人。

  不辭的話,就得跟太子狼狽為奸,捏造朝臣的罪證,孟兆祥能怎麽辦啊……他也很絕望啊。臉色很難看的道。“臣盡力尋找諸臣之罪證。”

  朱慈這才滿意了起來。

  ……

  最後便是王家彥了,當朱慈看向他的時候,後者頓時感覺汗毛冷立。

  孟兆祥被太子逼的都快哭了的情形,王家彥是看在眼裡,心裡很同情。

  看太子的樣子,似乎有什麽事情準備讓他去做。

  王家彥有些緊張,不會也跟孟兆祥一樣,太子準備讓他也去幹一些生兒子沒的事情?

  “孤明日登基……開美可為孤執筆詔書?”

  寫詔書?當文官的那個不是文采斐然,寫個詔書當然小意思,王家彥松了一口氣。“我朝之詔書……本應由內閣草擬,而後交由司禮監批紅。”

  按照規矩來說,就是這樣的。

  但是……問題是……內閣呢?內閣呢?

  沒了……內閣的大佬都在牢營裡面等死呢。

  不過說起來閣臣也並非一個不剩。

  現在還有閣臣安然無恙。

  東閣大學士范景文,甲申國難的殉節的最高官員。

  官職高不高,朱慈並不在乎,

朱慈在乎的是……范景文是個人才啊。  他曾編寫過[戰守全書],此書並非兵書……而是一部兵器書,詳細介紹了明末時期,大明官方所擁有的一些軍事用品的製造工藝。

  基本上等於填補了徐光啟去世後,大明科學技術傳承的空白。

  此人必定要用到。

  但想到天色已晚,不方便再去招范景文過來,只能作罷。

  仍由王家彥執筆,寫的好與不好,都無所謂了,朱慈又不是文官,對於文章有那麽強烈的苛求。

  朱慈是實際主義者,這些虛的東西根本不感冒,反正只要最終登基為帝,其他的都無所謂。

  將事情都分派給三位大臣做後,三人便辭退而去。

  而後,朱慈回到在營房後專辟出來的居所,卻也沒及時安睡,挑著燈,制定他在登基為帝後的計劃。

  在這裡,朱慈也只不過帶了胡豐主一個心腹太監照顧他的起居,而周圍則是薛義成帶著的親兵拱衛保護朱慈安全。

  在案幾上書寫著什麽,迷迷糊糊間累的爬在桌子上睡著了。

  胡豐主心疼的找來衣物為朱慈蓋上。

  ……

  三月初六。

  時間軸再次向著明朝滅亡推進了一天。

  當意識恢復的那一刻,朱慈猛然驚醒,看著靠在桌子腿上睡著了的胡豐主將其推醒。

  後者揉了揉眼睛,也很快爬了起來。

  走出了營房,天色微亮。

  張慶臻已經將軍營裡的軍人集結起來,進行晨操。

  問了下張慶臻現在的時辰。

  知道卯時剛過,還有時間趕往皇城之中。

  事不宜遲,草草的洗了把臉,整理了下衣服,讓張慶臻和王先通留守。

  朱慈則帶著謝芳和薛義成趕赴皇城。

  ……

  皇城大內。

  崇禎畢竟是當過十七年皇帝的人,對於各種皇家禮儀非常熟悉,但是……關於退位……他還真沒這個經驗。

  敲了敲景陽鍾。

  應鍾聲而來的群臣勳貴,不過四五十人……他們都是在昨日浩劫中幸存下來的。

  此時又看到崇禎皇帝,不覺感觸頗多。

  他們也不知道昨日太子抓了這麽些人,為何沒有抓他們。

  想想他們也沒有什麽過人之處,至於貪腐也不敢說一點沒有。

  但好在能安然無恙,也算是慶幸了。

  此時距離辰時還有些時間。

  更重要的是,太子這個退位儀式的主角還沒出現。

  即使如此,也沒人抱怨什麽,安安心心的等待著太子來到此地,接受禪讓。

  參與登基儀式的不僅僅是那幾個留存的百官,

  還有宮中的一些人,

  保護坤興昭仁。

  “皇兄要做皇帝了麽……”昭仁跟在坤興身邊問道。

  “嗯。”

  “那皇兄好厲害啊,可以想打誰的屁股就打誰的屁股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