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保衛蘿卜1644》第37章 登極建元(1)
  感謝.草船的500幣,dk秦歌的500幣,16022309……的100幣打賞

  ……

  禪位的情況下歷史上並不多見,主要發生在漢末之後。

  由曹丕帶頭,之後的門閥世家紛紛效仿。這也導致南北朝時期,改朝換代跟過家家一樣。

  同朝之內的禪位比較少見。

  最有名的便是北宋之時,徽宗禪位給欽宗,然後二帝被帶去金國,玩起羞恥的換妻……

  當然……他們倆只能充當乾瞪眼的飛機優。

  相比於二帝的悲慘,明英宗過的就好上許多了,在被擄走的一年裡,被瓦剌像祖宗一樣供著,有吃,有喝,瓦剌的貴族還擠破頭的把女兒往英宗炕上送,等英宗拍拍屁股走人,沒過幾年又乾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別提有多愉快了。

  要說正常情況下,皇帝都是終身製的活,自願禪位的皇帝基本沒有。

  但是對於每個皇帝來說,亡國之君的頭銜也不是那麽容易接受,哪怕是荒淫無度的高湛也不喜歡在史書上被當做亡國之主,這才把吃奶的兒子推向皇位。

  崇禎算不上明君,也並非昏庸無度,他只是沒有力挽狂瀾的能力而已,但他絕對不會希望大明毀在自己手中,以至於無面目去見祖宗。

  太子的挺身而出,無疑將壓在他身上的壓力卸去,在決定退位之後,亦沒有太多的留戀。

  只是太子殺戮過多,朝臣基本被清掃一空,崇禎倒不是同情那些朝臣,而是覺得,朝臣都沒了,太子的新朝又如何處理全國繁重的政務?

  眼前應鍾聲而來的眾臣,實在少的可憐,崇禎想到自己繼位登基之時,皇極殿前的廣場可謂是人滿為患。

  總覺的這個禪位大典實在是太過於寒蟬,有損於大明的國威。

  崇禎對身邊的王承恩道。“著人將翰林院的編修,京師中的廩生,增生一並召來。”

  ……

  當朱慈趕到之後,差不多便快到時辰了,早有宮中的內侍等候朱慈的到來。

  並將其引入中極殿,換上只有皇帝才能穿的黃色袍服。

  至於冠冕,則沒有準備。

  而是要等到禪位儀式之中,由崇禎親自摘下自己的冠冕,為朱慈帶在頭上。

  這象征的皇權的轉移。

  整個大典都由崇禎一手操辦,朱慈要做的只是,人來到後,按照禮儀接受禪位而已。

  禪位大典,隨著朱慈的到來,隨即展開。

  古時候的禮儀無疑是繁瑣的,哪怕是當初的朱慈烺,在面對著每年數次的各種祭祀,祈禱等禮節,也是昏昏欲睡,毫無興趣。

  朱慈像個木頭一般,接受者禮儀之中需要做的事情。

  心裡卻早已準備把六部中最不合理的禮部給拆掉。

  ……

  首先是誦讀崇禎的退位詔書。

  奉

  天承運皇帝

  詔曰

  元氣肇辟,樹之以君,有命不恆,所輔惟德。天心人事,選賢與能。朕德將盡,妖孽橫生……(省字四百)……今便祗順天命,出遜別宮,禪位於太子,一依唐虞、徽高故事。

  退位詔書誦讀之後,崇禎將自己身上象征著皇帝的物品全部卸下,交給內侍保管。

  在這之後。

  以范景文為首,李邦華,倪元璐等文臣生員跪拜哭泣……挽留。

  當然。

  崇禎一一拒之。

  這些是只是禮儀而已。

  在相互拉扯了半天之後,

眾臣才不極情願般的接受了崇禎退位的事實。  接下來便是有人出班進奏,請求太子接受禪位,繼承大寶。

  按理說這樣帶頭出班進言的人應當是群臣之首,也就是首輔。

  但是魏藻德已經涼了,省下的人當中論資歷最老,官職最高的人也只有范景文。

  實際上昨日當范景文聽說崇禎退位的時候。

  他心憂國君,以為崇禎受難,不顧一切的跑到宮城想要面君。

  到了宮城後。

  想象之中的太子亂軍並沒有出現在宮城之中,這讓范景文松了一口氣,但請求面君的要求卻被拒絕,秉筆太監王德化委婉的告訴范景文崇禎正在辦“正事”。

  范景文才悻悻的離開。

  直到現在,看到崇禎安然無恙,似乎昨天過的還很滋潤,范景文對於太子繼位這件事,也看開了許多。

  橫豎還是大明,更換君主的事情也不是不那麽容易接受。

  范景文按照禮節的規矩,充當了這次的臨時首輔,躬身向朱慈的方向道。“人不可一日無首,國不可一日無君,還請太子應天景命,繼任為君,則百姓幸甚,社稷幸甚。”

  朱慈其實已經有些被繁瑣的禮儀弄煩了。

  真想直接對著眾人點頭答應道……好啊好啊。

  但朱慈還是忍住了,皺著眉毛,想著怎麽樣的措辭。

  就在這個時候,王承恩遞給了朱慈一張小紙條。

  紙條上有著他要當著眾人的面答覆范景文的話。

  原來就算是這裡的人,亦是將各種禮節當做死板的事情,與其說這些禮節是這個時代人的迂腐,更不如說這些只是官方性的風俗而已。

  既然老爹已經給他準備好了稿件,朱慈就免得耗費腦細胞去想著那些無聊的假話了。

  直接照著紙條上念便好了。

  再然後便是宣讀登基詔書。

  從現在開始,朱慈的自稱正式要改為朕,而崇禎在與其他人對話時,則需要稱自己為寡人。

  登基詔書之後。

  內侍將崇禎取下的皇帝信物交於朱慈,稱之為受信。

  受信之後。

  便是所有與會眾人對著新皇帝跪拜扣首,宣誓效忠。

  然而這個時候,總會出現一些讓人難以預料的事情。

  當幾乎所有的人都跪下山呼萬歲的時候。

  人群中的有幾個廩生仍然站在原地。

  “朱慈烺大逆不道,何德何能,可為大明之主!”

  他們凜然的當著朱慈的面,罵了起來。

  本來約定成俗的禮儀,由於那幾個廩生的突然不配合,隨之出現了尷尬。

  對於這樣的事情朱慈亦是不感到意外,畢竟他還真有點得國不正的嫌疑。

  當初成祖登基也是受到非常大的阻力。

  當面對這樣的阻力,該怎麽去做?永樂大帝已經為朱慈做了很好的示范。

  謝芳和薛義CD被帶在身邊,而周圍亦有受自己控制的親衛。

  朱慈向謝芳使了個眼色,後者便知道怎麽做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