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武裝明末》第17章 整編與訓練
  佃戶雖然膽小弱懦,那是因為沒有人組織他們,現在他們的利益已經和方雲綁在一起了,一旦方家倒下去,他們就立刻回被打回原形,所以他們訓練起來格外賣力。

  方雲太清楚方安梁和方家莊的那些地主老財了,能從佃戶手裡榨出一滴油來,他們就不會安甘心隻得到一滴水,要讓他們拿錢去養著幾百號佃戶,簡直別登天還難。

  而且在明朝,從商是賤業,商人的子女在以前甚至連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都沒有,也許地主鄉紳們會羨慕嫉妒商人手中擁有的巨額財富,但是絕對不會主動去從商活動,他們唯一的愛好,就是把攢下來的銀子埋在地窖裡面。

  不用自己說,方雲相信佃戶們肯定比自己還清楚這些人的德行,眼看著就要過上衣食無憂的好日,沒有哪個佃戶甘願又過回以前那種苦日子。

  所以雲隻要不公然殺官造反,就算不為方家,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佃戶也隻能堅定的站在自己這一邊。

  護衛隊的人員招滿之後,方雲開始整頓護衛隊,雖然來自方安梁的危機差不多消除了,但是真正的危機還在後頭。

  叛亂,兵變,農民起義,土匪,建奴入寇,蒙古韃子寇邊,這就是整個崇禎年間的主旋律。手裡沒有一直武裝力量,再這樣的亂世是很難存活下去的。

  方雲將三百人的護衛隊設為一個大隊,下轄三個中隊,大隊長就是他自己,副大隊長方大山,當然方雲隻是掛職,護衛隊的正常訓練都有方大山主持。

  三個中隊就有三個中隊長,一中隊的中隊長李漢,二中隊的中隊長羅東,都是方雲的從小的玩伴兼書童。再加上方大山,這三人可以說是方雲絕對的嫡系。

  護衛隊是方雲的根本,方雲當然要保證自己擁有絕對的掌控權,隻有三中隊是個例外,中隊長是也是入伍才十幾天的李大牛。

  讓李大牛當中隊長,一來是李大牛因為武力最強,軍隊裡面向來是講究強者為尊的,護衛隊也不例外,二是因為方雲對李大牛的印象不錯,而且看的出來,李大牛對自己也非常的尊敬。

  還有一些額外的意義,方雲這樣做也是為了給其他護衛隊員一點盼頭,有希望才會有動力,否則護衛隊很可能會成為一潭死水。

  李大牛的背景護衛們再清楚不過了,李大牛能夠當上中隊長,自己為什麽不行。

  要知道中隊長不僅能夠管轄一百號人,月錢也是普通隊員的兩倍,面對這個誘惑,相信沒有幾個人不會心動。

  而且方雲也說了,中隊長的職位不是一成不變的,不管是李大牛還是李漢,羅東,隻要是乾的不合格,都會被篩下去。

  當李大牛知道自己被方雲任命為護衛隊的中隊長之後,由於幸福來得太突然,他興奮的差點昏過去。他不太善言談,直接給方雲行了一個跪禮以表達感激之情,同時在心裡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乾,不辜負方雲的期望。

  每個中隊下面有兩個小隊,每個小隊下面有五個什,方雲這是仿照衛所制度來整頓護衛隊的編制的。

  這樣一來,一旦日後轉為正式官兵,中隊長可以直接轉任百戶,小隊長為總旗,什長則是小旗官,這樣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方雲也不是沒有想過用後世的部隊編制,那樣通過編制就可以知道部隊的大體情況。

  不過師旅團、營連排這套製編制雖然先進,但是並不適合方雲現在的護衛隊,至少現在不適合。

  其實這也不難想象,舉個例子,如果把現代社會軍隊裡的團長改成千戶,連長改成百戶,恐怕大家都會覺得很別扭。

  放在明朝也是一個道理,一說百戶、千戶,別人就知道你是個多大的官,驟然間換成營長、團長的稱呼,當兵的同樣會覺得很別扭,甚至是難以接受。

  最近幾天,方雲都在忙著對護衛隊整編和進行隊列訓練,雖然編制沒有采取現在社會的編制,但是訓練內容方雲肯定是選擇參照現代軍隊的訓練科目。

  當然也都是一些鍛煉身體和服從性的肌體訓練,比如說,隊列訓練,跑步訓練。畢竟是相差了幾百年的時間,兩者的武器裝備更是天差地別,很多訓練科目想參照也參照不了。

  而且護衛隊的成員們的身子單薄了,剛開始肯定無法接受高強度的訓練,為了維持護衛隊員的體能,方雲給護衛隊提供的食物恐怕都可以比得上小地主了。

  早上每人三個大肉包,一碗稀粥,一個雞蛋;中午米飯管夠,還有一大杓的紅燒豬肉,蔬菜不限量,晚上和中午一樣。一天吃三餐,在大明也隻有地主家才有這個待遇。

  第一天吃飯的時候,隊員們隻覺得自己簡直就像在做夢一樣,這樣的夥食,比他們過年吃的都還要好,基本上所有的護衛隊員都是流著淚吃完的。

  十多天下來,所有的護衛隊員都漲了不少肉,尤其是那些不到二十歲的青少年們,一餐能吃下三四碗的白米飯,加上油水足夠,簡直一天一個樣。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全體集合,報數!”

  “一,二,三,四...”

  校場之上,方家倉庫前的校場上,到處都是此起彼伏的號令聲,護衛隊員們身穿統一的黑色服裝,手裡拿著一根三米長木槍,正賣力的訓練著。

  明朝雖然雖然不限購買刀劍之類的武器,但是佃戶又不是軍戶,不用服軍役,平時飯都吃不飽,哪裡還會有閑錢去買武器。

  當然方雲也不可能讓護衛隊的人拿著木槍去戰鬥的,方雲給這些人每人配備了一支三米長的白杆槍。

  不過為了不引起別人的注意,這些長槍平時都放在武器庫裡面,隻有戰鬥的時候才會裝備起來,平時訓練都是用木槍代替。

  雖然是全是新兵, 但是因為服裝統一,動作整齊劃一,看上去還挺有一股氣勢,甚至單從表面上看,不會知道這些人隻是訓練了十幾天的新兵。

  看到護衛隊的表現,方雲心中很是欣慰,別看他制定的這些訓練都是最基本的,但是對於這些大字不是一個的護衛隊來說也是不一般的困難,光是教會新丁們識別左右這一項,就花了差不多一個星期的時間。

  為了克服這個困難,家裡所有識字的男人全被方雲征用了,連老管家方福都沒有例外,好在方家是書香門第,傭人裡面識字的也不少。

  不過這樣依舊不夠,畢竟護衛隊有三百多人,幾個家丁根本忙不過來,所以方雲有花錢從各個地方請了十來有童生身份的讀書人。

  這些讀書人雖然不屑於和主要成員來自於佃戶的護衛隊打交道,但是他們沒有任何功名,連秀才都不是,又讀書那麽多年,家境好的倒是無所謂,但是條件差一點的,現在日子過得比農民好不到哪去。

  方雲正是知道這一點,所以請來的童生基本上都是窮困潦倒的,一邊是饑寒交迫,一邊是衣食無憂,這些讀書人很快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不過畢竟是讀過書的人,算是明朝的精英分子,不僅是教書,很多地方離了這些讀書人都不行,為了表示尊重。

  方雲給他們的待遇自然比護衛隊要高,每個童生的基本待遇都給護衛隊的副大隊長方大山一樣,每個月八兩銀子。

  而且每天隻用工作兩個時辰也就是四個小時,這個待遇足夠讓那些讀書人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