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武裝明末》第490章 兵強馬壯
進入崇禎六年後,山東營兵也徹底被方雲掌控,山東現在有兩個總兵,分別是山東總兵與登萊總兵,其中登萊總兵由方雲兼任,山東總兵還是劉澤清。

 山東的營兵在崇禎五年後半年時期,被方雲整編成兩支部隊,一支由方雲自己掌握,一支由山東總兵劉澤清管理。不過原來是因為有孫元化在,打著孫元化的旗號,方雲可以名正言順地指揮劉澤清。

 孫元化被調走後,方雲又與山東的士紳徹底對立,那一段時間劉澤清一直蠢蠢欲動,想要借機徹底掌控他手中的九千兵馬。

 只可惜朝廷並沒有就方雲在山東翻雲覆雨做出什麽激烈的反應,方雲又巧妙地利用山東百姓的民心,化解了不利於他的官場形式。

 限租令順利推行之後,方雲對山東的掌控力度進一步加強,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山東財政收入基本納入了方雲督軍府的掌控。

 因此孫元化被調走之後,方雲對軍隊的掌握力度不但沒有被削弱,反而大大加強,因為不管是破虜軍,還是山東原來的營兵,軍餉都是由督軍府負責。

 劉澤清要是不聽話,方雲什麽也不用做,直要斷了劉澤清的軍餉,他麾下幾千人就得去和西北風了。

 崇禎不敢斷遼餉是因為他擔心遼東軍會兵變鬧餉,但是方雲就完全沒有這個憂慮了,方雲巴不得劉澤清立刻發動兵變鬧餉了,這樣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出兵把劉澤清給剿了。

 只可惜劉澤清也是一個非常善於察言觀色的人,現在山東的風向明顯不對勁,所有和方雲作對的人都倒了大霉,連王爺和衍聖公都奈何不了方雲。

 而且劉澤清還得到消息,山東巡撫朱大典最近一直都在找人托關系,想要離開山東這個漩渦之地,對劉澤清來說,朱大典可是一個不擇不扣的大佬,可現在連大佬都因為被架空了,在山東待不下去了,更何況自己區區一個山東總兵。

 知道朱大典要走的消息後,劉澤清心裡是絕望的,如果朱大典願意帶自己走的話,劉澤清絕對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追隨朱大典。

 哪怕朱大典是文官,文官雖然瞧不起他們這些武人,但同樣也不會干涉到軍隊內部,這樣至少能軍隊還是他劉澤清的。可要是繼續留在山東,早晚會被方雲吞並。他看似一鎮總兵,可除了指揮權,其他什麽權利都沒有,就連想吃點空餉都極為困難。

 只是可惜如果朱大典還在山東當巡撫的話,劉澤清這個山東總兵對朱大典來說還有些用處,可朱大典現在已經打定主意不在山東幹了,甚至連自己的撫標營都解散了,一個山東總兵對朱大典來說,已經沒有了一點利用價值。

 朱大典有同僚,師兄師弟,東林黨官員的幫嗎,只要在花些銀子,想要離開山東去別的任職,一點問題都沒有。但劉澤清就沒有這個能力了,他要是想主動離開山東,只有辭職一套路可選。

 但劉澤清好不容易才混到山東總兵的位置,自然不甘心就這樣掛印而去,重歸於江湖,所以明知道方雲會吞並他的兵馬,劉澤清也只能選擇繼續留在山東。

 方雲也沒有和劉澤清見外,不光是登萊總兵、還是山東總兵,都是營兵製,編制可以任由主將修改,所以方雲將劉澤清統帥的山東鎮改為破虜軍守備第一師,將自己負責的那部分山東兵改為破虜軍守備第二師,每個師下轄三個團。

 這樣一來,整個山東就只有一支軍隊,那就是破虜軍。當然對山東兵馬的改編,只是換了一個稱呼。

 比如劉澤清的軍職從相當於軍長的軍門降為師長,從和方雲平級,真是成為方雲的下屬,但劉澤清的官職還是總兵。原來山東鎮的參將副任師長,遊擊任團長,千總任營長,但士兵還是原來的士兵,武器還是原來的武器。

 不過兩個守備師的軍服換成破虜軍軍服,軍餉以後也直接由督軍府派人直接發給士兵,包括劉澤清在內的軍官,都只能接觸到自己的軍餉。

 如果要舉行演習等軍事活動,需要提前向督軍府打報告,督軍府會有專業的人員根據軍事行動項目作出評估,下撥經費。

 此外,為了進一步掌控兩支守備師,方雲還從兩個守備師抽調大批中低級軍官到登州軍校學習,不管願不願意,只要進了登州軍校,以後他們的身份就是方雲的學生。

 而遊擊和遊擊以上的武將,方雲也把他們都親到了登州軍校擔任教官,主要負責培訓守備師的軍官。

 除了守備師外,破虜軍也重新調整了一下番號,第一旅和第二旅擴編成了第一師和第二師,師直轄團的編制。原來的第三旅,第四旅調整為混成第三、第四旅。

 兩萬新兵被補充到第一師和第二師,剩下的三萬新兵被編成三個混成步兵旅,依次為混成第五,第六,第七旅,其中混成第五旅即是原新編第五旅,三個混成旅都是由兩個步兵團,直屬炮兵營,警衛營,輜重營,騎兵哨組成在,每旅七千人。

 剩下的九千新兵,全部歸屬督軍府直轄,重炮團要擴編為重炮旅,騎兵團也需要擴編為騎兵旅,加上警衛旅,督軍府直屬部隊就有三個旅,輜重團的規模也需要在擴大一些,剩下的新兵全部編為新兵團。

 現在督軍府下轄的軍隊有兩個破虜軍守備師,共計18000人;兩個野戰師,共計32000人;五個混成旅,共計35000人,三個督軍府直轄旅,輜重團,新兵團共計24000人,總兵力接近11萬人。

 不過這近11萬軍隊中,只有兩個野戰師,三個混成旅以及警衛旅是裝備了燧發火槍的部隊。

 三個混成旅和警衛旅都是第一師與第二師成立之前完成裝備的,第一師和第二師成立了,方雲足足向他們補充兩萬新兵,而且由於第一師和第二師深處遼南都司前線, 火槍火炮都是先緊著兩個野戰師。

 因此另外幾支混成旅和新擴編的部隊,雖然番號之類的都已經確定好了,但是武器裝備還是用原來的。

 此外,炮兵部隊也一樣,登州兵工廠的火炮剛下生產線,就立刻被運到了前線,就連督軍府直屬炮兵旅也還有一個炮兵團是空殼子。

 近十一萬軍隊,光是武器裝備的花費就超過了百萬兩。此外,步兵軍餉2兩一月,騎兵軍餉2.5兩一月,炮兵軍3兩一月,加上軍官的軍餉,每個月光是軍餉就需要二十七余萬。

 花了這麽大的代價武裝軍隊,自然不是拿來看的。

 目前大明地盤暫時不好動手,那樣只會讓建奴撿便宜。但建奴實力強大,短時間內想要消滅他們不太實際,更何況破虜軍這次擴編的有些過頭,新兵數量太多,還有一大半軍隊裝備冷兵器,找建奴練兵,代價比較大。山東位置固定死了,大明的土地不能動,建奴又只能慢慢來,現階段最好練兵對象就只剩下朝鮮了。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