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武裝明末》第467章 對策
這就是李德陽的計劃,雖然因為自己利益的原因,李德陽明知帶頭與方雲最對是在玩火也不得不玩,但李德陽同時也在利用那些鹽商為自己造勢。

 目前山東鹽業市場大頭都掌握在他們這些鹽商的手裡,運輸通道也都被鹽幫掌握著,而鹽幫的利益和他們是一致,很多鹽幫本來就是鹽商暗中扶持的。

 比如李家,李家自己開辟了萬余畝鹽田,每年產鹽千萬斤,為了控制成本,同時保證安全,李家也扶持成立了一個鹽幫,專門負責運輸自家的鹽,鹽幫幫主也是李家分支的人。

 他們可以按照方雲的要求將鹽價降低至二十五文一斤,但是他們同樣也可以選擇不賣,還可以讓鹽堆積在鹽場運不出去。

 方雲總不能強迫他們虧本大甩賣吧,畢竟只有山東的鹽價是二十五文已經,其他地方的鹽價至少也在六七十文以上。

 如果方雲強迫他們賣鹽,那和土匪有什麽區別,天下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要是方雲憑自己的本事將鹽價降低至二十五文,所有人都會稱讚方雲能臣、賢臣。

 可要是方雲強迫鹽商低價賣鹽,向普通百姓買好,只會被天下人當成是沽名釣譽之輩,同時也會引起山東其他的商人的恐慌。

 畢竟方雲為了討好百姓、獲取名聲,今天可以逼迫鹽商,明天就可以逼迫茶商,糧商,後天有可能就是絲綢商,最後所有的商人都會成為方雲眼裡的肥豬,只要有需要,方雲隨時都可以對商人動手。如此一來,肯定會有大量的商人出逃山東。

 如今,方雲的大名在山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李德陽原本只是對方雲略知一二,但是出了鹽業改革這件事後,李德陽便對方雲進行了專門的研究。

 從方雲過去一系列的做法中,李德陽知道方雲對名聲的看重遠不及對實際利益,這一點倒是和他們這些經商之人有些類似。

 方雲也許可以不在意天下對他指著,但肯定不願意看到大批商人從山東流失。

 這不是因為方雲對商人另眼相待,而是因為商人的多與少,貧與富直接影響到山東的商稅。而山東商稅基本上都進入了方雲的腰包,這也就是說大量商人出逃,會直接影響到方雲的利益。

 李德陽就是抓住了這一點,才有勇氣和方雲搏一搏,其實自從方雲公布了改革鹽業的政策之後,李德陽就明白,除非方雲倒台,否則鹽價降至二十五文就是必然事件。

 但從目前的形式看,短期內想要方雲倒台希望不大,所以食鹽降價也就成了必然。

 別看李德陽當著眾多鹽商的面信誓旦旦地說要和方雲對抗到底,其實他只不過是把山東鹽商都當成了和方雲談判的籌碼。

 李德陽的目的,就是用斷山東百姓的供鹽為談判條件,要求方雲給他更多的市場份額,同時為李家提供官方的保護,彌補鹽場被沒收和鹽價大幅度下降給李家造成的損失。

 各大鹽商不知道李德陽的真實想法,隻覺得李德陽的這個辦法的確不錯,他們也沒想過要扳倒方雲,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原有利益。只要方雲能隻難而退,他們甚至還願意共同出錢,湊個兩三百萬兩送給方雲壓壓驚。

 第二天起山東的鹽商表面上宣布支持方雲的政策,將鹽價降低至二十五文一斤,但隨後又聯合發表聲明,說鹽價陡降,自己損失慘重,為了彌補損失,只能暫停在山東境內售賣食鹽。

 山東百姓原本以為自己馬上就能吃上廉價鹽,沒想到鹽商表面上表示服從,暗地裡卻是聯合起來抵製,盡管鹽商的一個個借口十足,拚命地誇大自己的損失,但是百姓也不是傻子,鹽商賺不賺錢,他們還會不知道。

 可盡管百姓心知肚明,但鹽商就是不賣鹽,百姓也無可奈何。而鹽又是生活必須品,吃不上鹽的百姓最後免不了又怪到了方雲頭上。

 在百姓看來,要不是方雲執意要降低鹽價,鹽商既不會故意斷了食鹽的供應。現在好了,不但便宜鹽沒希望,連一百文一斤的鹽都吃不上了。

 不僅如此,還有不少商人自覺有機可乘,紛紛開始大肆囤積食鹽,哄抬物價,使得山東百姓對方雲越發不滿。

 “哈哈哈,方雲還真是無知啊!他在山東征收商稅,就已經是在和天下士紳與商人作對了,現在有貿然插手鹽政,導致鹽商拚死抵抗,當真是年少輕狂!我倒要看看,這件事他能怎麽收場。”

 濟南城巡撫衙門,朱大典和一眾官員齊聚大堂,談論著這段山東時間因鹽政改革鬧出的風風雨雨。

 自從上任山東巡撫伊始,朱大典已經吃了方雲好幾個啞巴虧了,方雲派人抓了武寧州知州高銘,從頭到尾都沒有派人只會他這個山東巡撫,使得他在山東官員滿前威望大跌。

 這還是朱大典第一次看到方雲吃癟,而且還引起了百姓的不滿,這件事要是處理不好,方雲之前在山東苦心經營名聲頃刻間就會毀於一旦,想到這裡饒是以朱大典心性,也忍不住開懷大笑。

 “這是方雲咎由自取,方雲此人不管做什麽事,處處標榜自己是為了維護百姓的利益。就拿這次插手鹽政,事情還沒辦成,就在山東大肆宣傳,唯恐百姓不知道有他方雲存在。如今百姓連百文一斤的鹽都吃不上了,不著他找誰!”濟南知府也幸災樂禍地說道。

 “奸賊溫體仁一直包庇方雲,就是因為方雲麾下的破虜軍在遼寧牽製了數萬建奴軍隊,而聖上最想要除掉的就是建奴,破虜軍已經成為溫體仁撈取政績的工具。

 如今建奴依舊在遼南都司逞威風,山東的百姓卻快要被方雲逼反了,我看溫體仁還有什麽理由包庇方雲。

 不過這還不夠,單靠那些鹽商恐怕還不是方雲的對手,我估計只要方雲稍微退讓一步,鹽商立刻就會選擇妥協。

 因此我們繼續不能作壁上觀,應該主動聯系鹽商,為鹽商提供保護。山東的百姓只要反了一半,不管是對溫體仁還是聖上而言,方雲就失去了價值了。方雲得罪了那麽多人,一旦失去聖心,他就死定了。”山東布政使司左參政道。

 一眾官員聽了左參政的話,紛紛點頭,深以為然,如方雲這般囂張跋扈、越俎代庖的武將,必須一棍子打死,不能給他任何翻身的機會。

 就在朱大典和山東官員商討著該怎麽支持鹽商對付方雲的時候,方雲也沒閑著。

 山東的大鹽商是都聯合起來與自己對抗了,但是山東除了這些大鹽商,還有無數的小鹽商啊。

 這些鹽商既沒有能力私自開辟鹽田, 也沒有能力賄賂官府得到經營官方鹽場的權利,所以他們就只能從鹽販子那裡買鹽,然後運往山東各地去賣,賺的也就是中間的差價。

 鹽價在一百文一斤的時候,這些鹽商每斤也只能賺三四十文,而且數量有限,此外,他們同樣還需要打通各方面的關系,真正到手的利潤很難超過二十文一斤。

 所以這部分鹽商對方雲改革鹽政並怎麽不排斥,一斤能賺可能少了點,但卻勝在更安全,不用時刻擔心被當成走私反給抓了,另外數量也沒有限制,可以通過薄利多銷方式,挽回差價帶來的損失。

 對方雲來說,有這些鹽商願意與自己合作就足夠了,在方雲眼裡,沒有什麽大鹽商、小鹽商之分。

 因為只要方雲願意,小鹽商照樣可以成為大鹽商,大鹽商也會在頃刻間被打成小鹽商,這就是官方的能量。

 山東有十九個大小鹽場,所以方雲在眾多鹽商中選擇了十九個規模中等的鹽商,準備扶持他們成為經營山東官鹽的官商。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