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武裝明末》第466章 李德陽
開墾一百五十萬畝耕地的的投入可不小,至少都要七十萬兩,相當改革後半年的鹽稅了。

 當然在收回鹽場的過程中,肯定是少不了一番血雨腥風的話,官營的鹽場還好,私鹽販子原本能在官方的鹽場生產私鹽,就是因為大同了官方的關系,可以說山東的地方官就是他們的後台。

 可現在連他們的後台遇上了方雲都像是老鼠遇見了貓一樣,避之猶恐不及,又怎麽可能為了鹽商去找方雲的不痛快,靠山都不頂用了,背後就是裝備了火槍火炮的官軍,那些霸佔了官方鹽場的鹽販子們就只能老老實實地退出鹽場了。

 但是那些屬於私人開辟的鹽場,自然是心甘情願地將自己的鹽場雙手奉上,畢竟他們開辟這些鹽田也是花了不小的代價,方雲一句話,就沒收了他們的鹽場,斷了他們今後的財路不說,光是這開辟鹽場的損失誰來陪。

 以往碰到這樣的事情,他們一般都是用金錢開道,把試圖那鹽利開刀的官員拉上他們的船,如果碰上不願意與他們同流合汙的官員,他們就會在朝中買通其他官員,讓那些不聽話他們花官員下台,又或者乾脆派出死士暗殺。

 這年頭既不怕死,還能公正無私的官員絕對比鳳毛麟角還要稀奇,只要乾掉一兩個不聽話的官員,新來的自然知道什麽是他們可以伸手的,什麽又是他們不能亂伸手。

 只是這幾個辦法對方雲來說都沒用,金錢開道,別逗了,山東還能找出比方雲更有錢的人嗎,光是山東六府的商稅,每個月就有八九十萬兩進入方雲的腰包。

 此外,方雲名下還有壟斷了登萊兩府糧食生意的惠民糧行,而且這個還在不斷擴張中,眼看這就要把青州府的糧食生意也壟斷了。

 方雲還在膠州灣建立一座青島城,專門負責跑海運,每個月都有無數商船進出港,城裡的地皮貴的一塌糊塗,鬼知道方雲一個月能賺多少銀子。

 這些還都是流動資產,方雲還在山東境內不斷開墾荒地,山東下轄六個府全部都有方雲農墾公司的身影存在,雖然整個沒有人知道方雲到底擁有多少畝耕地,但肯定不會比福王少。

 上述的都還是看得見的資產,看不見的誰也知道,想要賄賂方雲,這他媽的得下多大的本錢。

 買通比方雲更大官,讓方雲從山東滾出去,似乎也不現實,余大成的官夠大了吧,山東巡撫、山東的土皇帝,向朝廷彈劾方雲,結果卻把自己給扳倒了。

 至於派死士暗殺方雲,那就更不靠譜了,方雲麾下數萬雄兵,山東這些日子不知道有多少官員和商人栽在了方雲身上,落得抄沒家產,全家充軍的下場。

 暗殺方雲,還不如趁早自殺算了,省的到時候暗殺失敗,把一家人都給坑害了。

 “諸位,現在怎麽辦,大家都說說吧,方雲的大軍馬上就要殺過來了!”濟南最大的鹽商的世家當代家主李德陽率先開口了。

 隨著方雲的大軍逼近,鹽商們終於意識到了獨自對上方雲他們一點勝算都沒有,為了不任由方雲宰割,在山東有名有姓的大鹽商聯合到了一起,準備公共對抗方雲這座大山。

 李家作為山東最大的鹽商,私鹽生意遍及山東省,而且李家不但售賣私鹽,同時還有自己的鹽場,他們在海邊私自開辟開辟了萬畝鹽田,每年產鹽近五萬引,五萬引就是千萬斤,相當於山東官營鹽場一年產量的三分之一。

 為了開辟這些鹽場,李家前前後後投進去的銀子就接近十萬兩,當然李家得到回報更大,每年近千萬斤的私鹽,毛利潤就有一百萬兩,再刨除成本,運輸,以及打通各地官府的關系,每年的盈利還能在五十萬兩以上。

 每年巨額的財富入帳,李家的日子過得極為奢華,李家數百口子,人人皆穿綾羅綢緞,女子更是金銀首飾掛滿全身。

 李德陽吃一碗蛋炒飯,成本就要白銀五十兩,每一粒米都要完整,粒粒分開,包裹著蛋汁,外面金黃裡面雪白。

 這雞蛋還不能是普通的雞蛋,母雞每天吃人參、黃芪、白術、大棗。

 配飯的湯為百魚湯,包括鯽魚舌、鯉魚白、鰱魚腦、斑魚肝、黃魚膘、鯊魚翅、鱉魚裙、鱔魚血、鯿魚劃水、烏魚片等等,就說是從揚州鹽商傳過來的,總之花錢怎麽就怎麽搞。

 李家用的餐具,全部都是金銀製品,更有犀角象牙,宋朝的官窯瓷器,唐朝的古玩字畫,各種價值不菲的古董文物,在李家隨處可見。

 如今方雲不但要沒收鹽場,還要從他們手裡分走經營鹽業的資格,尤其可恨的是,方雲還要限制鹽價,將原本百八十文的鹽價下調至二十五文,這對李家這種自產自銷的鹽商而言,無異於是毀滅性的打擊。

 “李老哥,現在都什麽時候了,那姓方分明是一心要把我們放死路上逼,您老人發句話吧,大夥都聽您的,您說怎麽辦就怎麽辦?”

 “沒錯,李老板可是我們的山東鹽商的龍頭大哥,大家夥都願意跟著李老板乾。”

 聚集在李府的鹽商一律推舉李德陽為主事人,讓李德陽來拿主意。

 在場都是山東鹽商界的大佬,如果是在平時,能夠得到這些人的推崇,成為山東鹽商的話事人,李德陽可能會很高興。

 可是現在方雲大軍壓境,這些人分明是不想當出頭鳥,所以才一直推薦自己去當這個出頭鳥與方雲打擂台,對於這些李德陽心裡跟明鏡似的。

 只是知道歸知道,可方雲這次改革山東鹽政對李家的威脅太大了,大到明知前面是一個火坑,李德陽也不得不往裡面跳。

 改革之前,李家的銷售的鹽都是自己生產的食鹽,每斤鹽可獲利至少八十文,如果按照方雲制定鹽業制度,每斤鹽就只有是十五文的利潤,一千萬斤那就損失了七十五萬兩。

 就算如方雲所言,只要交了商稅,便受方雲的保護,不用再想任何官員送禮,一百萬兩變成了二十五兩,再除一下運費,員工的工資,能有二十萬兩就不錯了,利潤一下子就縮水了一半還多,那可是幾十萬兩銀子,這讓德陽如何能夠接受。

 不僅如此, 鹽場全被方雲控制了,要是方雲將向成千上百商人提供官鹽,鹽商之間的競爭必然會十分激烈,李德陽原來佔有的市場都是靠特權維護的,改成公平競爭,要維持每年銷售千萬斤的鹽,把腿跑斷了都不見得能辦得。

 哪有他現在這樣舒服,鹽商各自有自己的市場,只要有鹽就不愁賣不出去,根本不用費那個心思,與那些小商小販一般,為了賣出貨物,到處去給人賣笑。

 只是方雲現在已經公布了改革鹽業的方法,並且向山東兩千五百多萬百姓承諾了會把鹽價控制在二十五文,現在山東百姓全部都站在方雲那邊,想要用民生問題攻擊方雲顯然是靠不住的。

 而方雲為保住滔天的名聲,必然會強製執行降低鹽價的政策,如果在公然在鹽價上和方雲作對,無疑是在自找死路。

 “為今之計,只有和方雲拚了!他不仁,就別怪我們不義,他斷了我們財路,我們就斷了他的鹽路,要是山東的百姓要是連鹽都吃不上了,你們說老百姓還會站在方雲那邊嗎!”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